美术新课标感悟

美术新课标感悟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认真领会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得到了梳理,感觉收获很大。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美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的美术学科的定位为人文性。美术作为人文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性是美术课程的性质之一。

生活离不开艺术,生活离不开音乐、美术,我们要坚信其价值,努力实践其价值。美术的价值在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能够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够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理念:能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美术课程目标

美术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用硬性的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以免限定学生的发展。美术课程改革,降低了学科目标,强化了人文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完美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地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并使这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愉快的自主的合作的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四、美术课程内容结构

新课程标准下的内容结构划分彻底改变了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把美术从学习方式上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且不规定其比例。

五、美术教学建议和美术评价建议

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段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和美术评价建议供教师选择,不再具有强制性。美术教学具有非常广阔的拓展空间。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的理念与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下面就这次参加新课标的学习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1、教师要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要实现角色的转化,首先是我的教育观的转变。我们习惯了传授者、管理者的角色,新课标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一时还不很适应。

2、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潜能开发和促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以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3、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在探究活动中常常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的闪现。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探索新知的体验过程,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学生都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这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只要我们把关注的焦点定格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勇于实践新课标,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我们相信,新课改的明天会更美好。 但新课程的实施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第二篇: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感悟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