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

1、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2、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强化社会公平和谐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4、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 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

5、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6、关爱留守儿童少年 共享教育公平阳光 7、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8、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教育均衡发展 学生人人平等

10、共享均衡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2、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3、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着力提升办学水平

14、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齐心创建和谐社会

15、扎实推进均衡发展 早日建成教育强市

16、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17、奋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1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9、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20、全民动员 发展教育 促进均衡 改善民生

21、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均衡为先

22、国事家事天下事教育均衡是大事

23、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4、“普九”为了人人有学上 “均衡发展”为了人人上好学

25、坚持依法治教 推进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26、争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 促进大冶教育新一轮大发展

27、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8、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保障儿童享受公平优质教育

29、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培育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

30、突出公平质量两大主题 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1、家庭的希望在孩子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32、有田不耕仓廪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3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34、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保障儿童依法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

35、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精心教好每一个学生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景 东

彝族自治县

人民政府文件

景政发〔2009〕106号

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切实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适龄儿童少年享受良好均等的义务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 1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筹城乡、改造薄弱、以县为主、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调整布局为突破口,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改造城镇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差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xx年,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城镇薄弱学校建设明显加强,县域内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学手段、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99%和99.2%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8.2%和98%以上,形成小学教师以专科为主、初中教师以本科为主的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1.义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要切实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把“控

- 2 -

辍保学”,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保障措施,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加大投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2.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确保城乡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县财政要充分发挥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承担起辖区内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努力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薄弱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规定,确保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全部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和改善办学条件。

3.依法足额征收和规范管理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税务部门要加大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力度,将其列入目标管理,做到应征尽征。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制定城市教育费附加使用意见,作出项目规划,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统筹使用好城市教育费附加资金。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资金使用安全。

4.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县人民政府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努力实现全县城乡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

- 3 -

相同,并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实施绩效工资后,绩效工资应适当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

(三)积采取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

5.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要适应城镇化建设、学龄人口变化等新的形势,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并解决好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城及周边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要按照方便入学、相对集中、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收缩办学点,扩大完全小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每个乡(镇)至少建好1所规模为12—18个班的中心小学和1所规模为12—24个班的初级中学,农村完小校均规模达到6—12个班,规模较小或人口较少的地方鼓励联合办学,交通不便的地方仍可保留必要的村小。人口规模较小的乡镇可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区改、扩建县小、民小、民族中学、锦屏镇中学和完善银生中学建设,使之成为全县中小学“示范性学校”,以辐射和带动各乡(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6.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县级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省、市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投入,完善校舍安全工程的长效机制,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7.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教

- 4 -

育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农村中小学校要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作为推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和手段,解决农村学校、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达到以下目标:初中最少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和一间网络教室,城区小学及农村中心小学配有多媒体教室。中小学计算机机生比达到1:15。

(四)调整优化结构,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8.建立中小学校校长公开选拔机制。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择优使用的制度。加大对学校管理层的培训力度,举办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建立中小学后备干部人才库。

9.建立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师全员竞聘、校长竞选、绩效分配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良性循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优先录用师范类毕业生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同时,注重吸收其它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从教。按国家规定核定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管教师及校医编制;生管教师和校医编制实行总编制内单列。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将部分中、小学超编的教师转向生管教师岗位,享受同等教师待遇,确保教师编制与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

10.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按照因

- 5 -

地制宜、县级统筹、政策引导、城乡互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和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制度。城镇中小学要对口帮扶 1—2所农村薄弱中小学。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和紧缺教师流动教学制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城镇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任教情况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11.建立教师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制,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工程,全面开展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推荐和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班培训,建立教师资源人才库。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报告会等形式对农村教师进行全面培训。特别要加大对师资短缺学科和教非所学教师的培训。坚持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个层面实现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1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注意借鉴外地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推广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科研促教”、“送教下乡”和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将新课改工作引向深入,继

- 6 -

续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不断加强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13.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山区教师补贴制度,建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政府津贴制度,县人民政府应纳入财政预算,每月给予适当奖励津贴。

14.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原《思茅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全县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五)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15.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鼓励城区学校发动学生家庭与农村困难家庭开展“一帮一”互助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社会视野,增强学生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16.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流入地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与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县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各级政府、村两委和学校要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 7 -

17.要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优先保证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公平体现在每位适龄儿童、少年身上。

18.各乡(镇)人民政府、村两委要切实承担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控辍保学,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19.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要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20.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意识。要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内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切实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以 “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为切入口,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动中小学招生制度、考试制度、课程改革及学校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青少年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挖掘潜能,发挥

- 8 -

特长,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育人教育的转变。

(七)强化监督,推进义务教育扎实开展

21.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要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可选派有经验的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到这些学校工作,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

22.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查。针对办学条件、控制学生辍学、危房改造等重点内容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公布督导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当地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及考核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县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逐校监测分析,掌握动态,提出督导意见,促进义务教育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八)加强领导,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3.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政府要建立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规划,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改革部门

- 9 -

要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保障职能,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及时做好编制的调整工作,合理配置教师。其它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大力支持与配合,共同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四日

主题词:教育 均衡发展△ 意见

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人武部,

县法院,县检察院。

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xx年11月4日 校对:杨亚萍

- 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