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感悟

教 研 感 悟

郑东新区通泰路小学 武娟

今年各个教研室紧紧张张、忙忙碌碌的工作着。我被定为高年级教研室精品课例磨课的对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我认为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成长。我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备课、虚心接受老师们提出的意见,把其中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设计中。经过多次上课及反思我学到了很多。

我认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中是否渗透或体现了教学思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又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其中最佳的方法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课后的延伸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到课外追寻更多的相关知识,或者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着新的问题走向课外,去解读“社会与生活”这本鲜活的百科全书。总之,课外拓展,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创。”

本次教研我讲了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本课以问题贯穿全文,并以读为主要方法,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质疑-感知-感悟”的过程。比如第一自然段教学,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对朗读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体会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些词语主要是“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等,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一说滴水能够穿石的道理,并进一步体会第二自然段作者的表达方式。再比如第三自然段,教师让学生在完整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事迹进行精读,从他的事迹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这种精神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走一个来回。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写利用搜集到的资料仿照课文改编的形式,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大大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收获最多的应该是我,成长最快的也应该是我。但这与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出谋划策,这节课也不会上的这么精彩。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希望能通过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活动,能给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走的更快、更稳!

 

第二篇:教研工作感悟

“探究性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三)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有利的社会大环境: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党和国家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到了民族、国运兴衰的高度,高考改革也从关注考知识转向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这无疑会给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大环境。

(2)有利的课题工作环境:本课题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王校长亲自参加并主持课题研究。

(3)有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学校教职工科研意识浓厚,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学校刚开展完的探究学习也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4)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有关科研经费学校尽力支持。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我校承担的教研课题《探索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之子课题,是省级立项课题。根据申报总体方案与进度,为此提几点建议:

(1)、课题小组成员具体分工负责,教研组长积极行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小组成员分工如下:

①、教案设计研究小组:杨兆宽、刘业林,负责《探究性教学过程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案的讨论、设计、实施、反馈、评价等,达到课题研究深入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②、学生课堂学习方法调查小组:郑吉兴、王永丽

Ⅰ、学习方法调查范围①自我获知能力的方法,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③求异创新能力的方法等,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Ⅱ、学案教学活动,也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搜集资料,整理评价。

③、研究性学习个案小组:负责人:薛富常、魏秉均。

内容: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教案(表格式),学生的研究报告(表格式)等资料的搜集和评价。 ④、相关课题论文编辑组:岳元清、厉彦梅。

Ⅰ、开展相关课题论文评比活动(于10月份开展),负责论文的征集,评选(评委),奖项等。

Ⅱ、论文整理、汇编成册。

⑤、尖子生培养和学困生培养研究小组:赵延红、薛提伟。负责尖子生培养、学困生培养的计划、过程操作、个案成果等,资料的搜集、整理、评价。

⑥、课题定性论文编辑组:赵华、王子江、赵玉才、赵仲儒。

(2)、课题实验,深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使整个教学过程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其涉及面有教师教案的设计、教师的教法、学生学习的方法,两极学生的培养等。为此,设置课题实验班为:

初一、四个班级 初二、四个班级

高一、五个班级 高二、七个班级 共20个班级

(3)、各小组活动每月一小结,向教科室汇总有关材料。

十、课题研究的进程及成果

课题确定以后,学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课题研究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里面又划分了6个工作小组,分别是教案设计研究小组、学生课堂学习方法调查小组、研究性学习个案小组、相关课题论文编辑组、尖子生培养和学困生培养研究小组、课题定性论文编辑组。每个小组都有专人负责,并要求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同时学校也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按照学校课题的理论要求和实验要求,积极投身于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学校按照课题要求的进程分别于20xx年12月和20xx年12月,举行了两次课题研究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整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此期间,各个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给出了实验的数据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20xx年12月举行的课题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共收到教师的研究论文21篇,其中董桂华、周希长等教师的课题三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当代教育科学》杂志。部分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在区、市级教研室论文交流活动中获奖。

在20xx年12月,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又开展了学校的“教师论坛”活动,课题领导小组收到教师论文47篇,有18篇论文获得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的奖励,部分论文在省、市级教学刊物上发表,部分论文在区、市级学科论文交流活动中获奖。其中赵仲儒老师以课题研究为素材的论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获得济南市20xx年数学年会的奖励。

在课题的实验论证过程中,学校的课题领导小组对教师和学生对课题研究的态度以及进行状态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涉及的问题按照新课程标准和课题的研究方向,向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征求意见和学习的状况,现将有关的评估情况作一分析。

一是学生对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学生和教师认为:“满足学生探究的兴趣”,认为“探究活动没有考试压力,可以学的轻松”和“增加学生交往的机会”。

二是对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的感受,同学们认为“更加自信”、“课堂学习更加生动”“人际关系更融洽”,但是教师认为短期间评估学生所发生的变化并非易事。

三是教师对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体验,很多教师就得“学生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可以融洽师生的关系,也有老师认为自己的认识能力还有欠缺。探究活动的潜在价值在实施中尚未得到很好的实现。

四的教师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缺乏资料、设备等资源,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起来不像学科教学那样得心应手,得不到有效的培训,得不到公平的评价和报酬,学生不太积极等方面。

十一、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一) 从事课题研究实验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冲破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下自由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甘为人梯,甘为人先,扎扎实实,实事求是地搞科研,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二) 学校应该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活动找到合适的位置,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只要是终身学习,和如何学会学习的能力。改革意图的正确性,势必通过学校的实行来验证,课程改革的对于学校的情境全然是实切的,但是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能得到预期般的执行,学校基于应试性的本位教育,课程资源的制约也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的障碍。

(三) 探究活动与应对高考之间寻找结合点

诚然,让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具备规范的可操作性,使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体现在学习过程之中,让探究活动切实有效,富有成果地开展起来,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可低估,但是我们不能把探究活动的难度归咎于高考制度。高考作为公开性的选拔考试,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实际上,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所获取的知识、技能,所体现的创新、应用意识,也正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透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题目俯拾即是。高考对新课改的导向作用已是初显端倪,为了寻求探究活动与应对高考之间的结合点:一方面,我们积极呼吁,国家加大高考改革力度,让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所培养的应用、创新意识,思想方法,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在高考中有所侧重和加以体现。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把学校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平台,构建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较高的指导能力,充分研究新课改给高考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探究活动的课题要贴近高考的要求。高考对知识点的考察覆盖面广,容量大,探究活动不排斥教师的传授,避免矫枉过正。 十二、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当代的学习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接受,更要强调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学习,所以研究性和探究活动这个概念在当代被提出,根本目的为了改变当前学校里知识“灌输“状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时代特色。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和广大教师既是挑战,同时有是机遇。通过新课改的实施,必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探究活动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在探究活动的研究上,教师应该是大有作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