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感悟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感悟 [转载]

──以《破碎的山河》为例

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着大量的历史题材的课文;但教材仅仅以几幅图片和少量的文字呈现,没有系统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过去人们的各种酸甜苦辣,因此,学生难以真正走进历史。许多教师尽管费尽心思教学,但学生却仍旧无动于衷。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成为教师心中的一道难题。如何上好历史题材的课文?以下,我以“破碎的山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一课时为例,谈一些感悟。

一、由今及古,在情境中寻觅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追忆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将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触动。

1.课前调查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于是,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做一系列的调查与搜集,采访到过香港或澳门旅游的游客,同时也让学生到博物馆看看有关香港或澳门的历史文物,了解香港澳门的过去与现在,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的情况,以及战争给我们祖国的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上网查找寻关于鸦片战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等。学生在听到游客的叙述和看到文物及资料,在身临其境情景中对这段历史建立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正是有了课前的采访调查搜集资料,才为学生进入这段历史提供了跳板。

2.课中创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创设了典型的历史情境,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从而

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

师播放香港回归盛典录像。

师:今年是20xx年,在17年前的19xx年7月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你们知道吗?

师:看到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样场面,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说吧? 生1:香港回归,振奋人心。

生2:香港回归,震撼世界!

生3:香港回归,就像远离家乡的孩子回到家一样,很高兴。

师展示资料,让学生将收集到的图片或物件,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真丰富,香港的回归,还有澳门的回归,就像远离的孩子回到母亲怀抱一样,激动高兴。你们知道香港、澳门回归以前被谁占领了吗?

生4:香港被英国占领。

生5: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师:同学们,请看教材30页第一幅图。这是19xx年的地图。你有什么疑问? 生6:为什么香港与澳门被占领了,那是什么时候,当时的社会怎么样? 生7:英国和葡萄牙占领香港与澳门有什么目的?

师:是啊,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很多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讲的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会与现实有一种陌生感,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从香港、澳门的回归盛典到观看我国19xx年的祖国版图,让呆板的版图“活”起来,从了解香港离开祖国怀抱的缘由到祖国大片河山失去。这种从现实生活入手,由近及远的方法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由现实切入到历史。

二、古今对比,在感知中把住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再现历史

有对比,就会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有对比,就更能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把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历史的进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板块,可以采取古今对比的教学方法,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

1.播放短片,出示内容

师播放鸦片战争短片。

师:刚刚看到的短片,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生:《南京条约》。

师出示《南京条约》内容。

师:看到这些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生8:英国人太霸道了。

生9:清政府太腐败无能了。

2.指导看书,补充贴表

师:清政府仅仅只签订了《南京条约》吗?

生:不止呢,我通过上网查到的资料,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先后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先后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国的财富,瓜分我们的国土。

师出示图表。

师:这些列强分别侵占或强行租借了我国哪些领土?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31页的表格。

生10:我也在网上查到,侵占了我们领土的还有一些国家,它们侵占的领土也还有很多。如,沙俄还侵吞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3.找一找,圈一圈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在地图上寻找、用彩色笔圈出被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并思考他们的铁蹄都践踏过我们哪些国土。

师:我们的国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块块土地,就像一个个孩子,和母亲失散了,本来完整的国土,变得残缺不全了。

生11:我们的国土少了。

生12:我们的版图变小了。

师板书:据统计清政府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目前13个多福建省的大小。

师:可侵略者的贪欲并没有得到满足,中日甲午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请同学们再次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各国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看看他们又把魔爪伸向了哪些地方

生13:感到很残忍,这些外国列强就好如图上讲的各种凶残的动物一样,把魔爪伸到祖国大地,一点一点地瓜分我们。

生14:感到很痛心,我们是个大国,却受到如此的瓜分。

生15:感到难过,如果我们当时没那么腐败,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了。

4.指导看图,标出租界

师:此外,外国列强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这里面有外国列强自己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所有的一切都由外国人说了算,成为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租界。这些租界遍布中国,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图上标出这些租界所在的城市,看看外国列强在多少个城市建立了“国中之国”。

生边勾画地图边思考:我们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曾经完整的祖国山河,变得支离破碎。

这里设计的感知活动,着力点就在于学生的三次勾画,三次与现在版图的对比,一次比一次的失去领土,领土面积一次比一次的少,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勾一画中国版图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祖国山河破碎的情形”的认识,充分体验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践踏蹂躏,变得满目沧桑、支离破碎的屈辱。所以,在体验中力争把住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古鉴今,在讨论中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内化点,感知历史

对于学生而言,历史知识似乎是抽象的,离生活距离较远,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因素,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历史人物功过、事件的后果展开讨论等,通过开

展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看清历史真相,真正做到以古鉴今,内化历史,在辩论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实现道德的升华。

1.出示课件感知落后

师课件出示: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师: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我们只好低声下气,忍受着他们的欺负,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哪里还有什么人格和尊严。请再看这段话:

师课件出示:1885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他们在公园门挂着写有这样园规的牌子: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五、除西人用仆外,华人不准入内??。

师:你如果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这公园的门口,看着这个规定,你想说点什么?

生16:这是中国人的土地,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凭什么把我们把狗相提并论?太可笑了!

生17:外国人在中国气焰嚣张。

生18:很可悲,泱泱大国却成了如今的局面,沦落到在自己的国土上也混得连狗都不如啊!

2.展开讨论点出原因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山河破碎,这样的屈辱?请同学们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生:因为当时国家的落后。

生:落后就要挨打。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观点:落后就要挨打。

理由:①圆明园会遭八国联军抢掠争夺,被烧成断壁残垣就是个例证;②现在中国强大了,谁也不敢来侵略中国;③美国比较强大,至今还经常欺负小国家??

反方观点:落后不一定挨打。

理由:①宋朝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鼎盛,一样被北方游牧民族所侵占;

②明末的科技水平一样不差也一样被清所灭;

③朝鲜战争时期,我国也很落后呀,照样把美国鬼子打败了;

④今天强大的美国在911事件中被弱小的基地组织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

师:看来,今天双方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话题辩得很激烈。现在我们不作谁赢谁输的结论,让我们先来思考,当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挨打?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落后真的就要挨打吗?先进就不会挨打吗?

生19:“落后就要挨打”是强盗逻辑!如果说落后就要挨打,那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就是合理的战争!

生2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占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向中国推销廉价的工业品。

生21:中国的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

通过这样以古鉴今,通过讨论,内化历史,让学生明白,是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造成了“挨打”。学生看清楚了历史的真相,强化了爱国意识和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第二篇:在历史教学中感悟

在历史教学中感悟“构建和谐世界”的音符

“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是自然环境恶化日益危及人类生存和社会环境不稳定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安全的形势下,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政府已郑重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而历史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知古鉴今”。 即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认识当代面临的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与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问题的关系是互动的,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历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构建和谐世界的“助跑器”的作用,值得探讨研究;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历史课程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以下就是我在历史教学中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下感悟:

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和谐世界”,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持续发展。而和谐意识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一。因而历史教学是和谐意识教育的最好的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教师抓住点滴不断渗透,就会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求知旺盛的中学生在被感染的同时和谐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

老子的“道发自然”,庄子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中庸》中的“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王阳明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等等。这都说明人类自古就认识到人类自己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生态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思想准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古代社会意识领域的一种体现。而“历史学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特殊互动”,且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这就对历史新课改的进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所以担当此次课改重任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重新审视历史学科的环保教育功能和在教学中树立科学发展观、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使历史教学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助跑器”。

(一) 汲取历史经验,继承与发展前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

应该说,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已为和谐社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世界的宝贵财富。只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稍作留意,及时渗透,就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意识教育的功能。

例如:在讲秦朝的历史时,指出早在秦朝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有进一步认识和重视。《田律》中说: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上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可知这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启示后代,今天我国执行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休鱼期等等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都源于此。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史观、人地互动理念、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吸取历史教训,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出现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在感叹历史的同时痛思现实,警示自己。因此,使历史教学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助跑器”,

是现实所需和形势所迫,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注重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使学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在现实中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例如:针对我国今天的沙尘暴污染问题的反思上,我在讲中国古代经济史时引导学生在回顾古代经济重心变化的基础上挖掘其深刻原因之一:气候和环境因素。学生列举历朝历代破坏草原的历程导致了今天的沙尘肆虐,从历史上的教训来看,学生为之痛惜和惊恐:实际上中国古代森林草原丰盛,春秋战国以前华北西北景色葱郁,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从秦汉时期开始,草原逐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逐渐失衡,草原荒漠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呈快速消失之势。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现实分析草原荒漠化的影响与如何解决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二、洞悉古今,激活思维,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历史学科是传承中华民族和谐世界理念的最好的载体和宣传的文本。引导学生洞悉古今,激活思维,感悟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是当务之急。

(一) 以史为鉴,感悟社会之中的和谐理念

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感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感知领悟过程。真实的历史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积极的生命情感――感悟能力,因此,以史为鉴是培养学生感悟社会和谐理念的最好的途径。

例如:整合教材素材,挖掘和谐理念。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仁”的学说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的“仁政”学说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等,这些都包含社会和谐的思想。其实历史教师只要平时多留意,多思考,巧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就会起到画龙点睛之妙效。为此,在教学中巧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与现实互动,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深刻评价现实,在现实的氛围中品味历史。达到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的目的。

(二)、在感悟中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

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不是为了学科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因而历史学习应包含质疑、反思、批判、觉悟等内容的反省意识和构思能力,在感悟中构思“和谐世界”的蓝图的教学实践是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的有益尝试。

例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早已经历理性启蒙的20世纪,纳粹屠犹还会大行其道,酿成犹太史上的最大惨剧呢?学生结合历史列举许多原因。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类似现实问题作以深刻的剖析,同学们指出在美国发生的白人欺辱其他肤色人种的闹剧等,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民族偏见并没有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自行消失,而这种偏见在特定的时期经过极端分子的煽动而上升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便可能酿成可怕的惨剧,对和谐世界造成冲击和破坏。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因而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新思维和新观念,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