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

《论语》感悟

捧起《论语》,对孔夫子充满敬仰,他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那一句句简单的话语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个简短的故事中都给人无限的启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是多么充满智慧的至理名言,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十分注重内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看来,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拜三位:同行、学生、自己。对于教师,同行更多的是伙伴,是同一个战壕的的战友。尽管学历层次相近,但由于教育理念、生活阅历、经验积累的不同,我们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倾听同行的声音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学生天性直率,少有顾虑。大多能实话实说,在他们的话中充满中肯,如此耐人寻味。我们不得不时刻检点自己的语言、行为,因为远处,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注视着你。倾听,让我们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让我们拥有童心、快乐和幸福。

虽然常常听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说法。但是我不这么看待,或许旁观者清,当局者也未必迷。经常反思自己一天的成与败,或许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沉稳,因为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才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第二篇:论语感悟

《论语》学习心得

民族小学 罗静

我们说,《论语》里有很多智慧,那么,智慧在人心里是怎么酝酿起来的呢?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的学习。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但是,学习的质量不同。什么人能真正学出效率呢?这里大有深意。2011暑假,有幸读了《论语》、于丹所著的《论语感悟》两本书,觉得自己所领悟的一丁点儿对于为人、为师、为学、为事都很有帮助,实在是受益匪浅,在此和大家进行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概念只是一字之遥。人有雄心是好事,有野心就不太好。人有理想没有错,如果只停留在空想,那也就是空梦一场而已。怎样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可行之境呢?那就要去学习。 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有的时候,一帮人在一起,群居终日,熙熙攘攘,挺热闹,大家可能也学一点东西,但是,你觉得,他老是说不到点子上,言不及义。这些人还逞小聪明,好行小慧,就是那些小智慧,小聪明,小技巧,都不是一种大的格局怀抱。你要想让他的生命境界再提升,再开阔,能有一个很高的层次,那也真是太难了。

所以,不在乎人多,老在一起那儿说,议,就一定有大智慧。有时候,人如果不反省,总在那儿议论,可能议论的东西,完全是无用信息。

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他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

你说孔子的思想体系从何而来?他是从人身上学到的。他是简单

的学吗?不是,他是综合感悟,最后形成自己的体系。所以,世界上的真正道理,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也就是说,一个人转益多师是吾师,你向不同的人去学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非是择其善者。好的你就跟他学,不好的,你就在心中警诫一下自己,诫勉自己的行为,他不也是老师吗?

有一个谦虚的学习态度,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知识无所不在。庄子曾经说过,道在屎溺,是说即使在最卑微的事物中,也蕴涵着道理。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学习这些道理呢?

学,不怕联想,不怕举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所以,同样的问题,在他那儿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路问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去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你就敢贸然行动?有父兄在,你不请教请教他们?你不商量商量?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

子路走了,冉有来了,冉有问,闻斯行之?子曰,闻斯行之!同样一个问题:闻斯行之?老师断然说:闻斯行之!

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听见了,问老师:这两个人的问题一模一样,为什么一个说有父兄在,不能这么做,一个你马上说就这么做?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老师说,冉有这个人,生性怯懦,凡事犹豫不决,老往后退,他要听见一件,你就要鼓励他赶快去做。这叫进,给他一种前进的力量。子路这个人,勇猛过人,什么事都要超过别人,对他就要让他谨慎思考,凡事掂量掂量再去做,要给他一种往下撤的力量。这就是孔子的

教育方法,不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答案。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终极的追问,比如说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叫成功?什么样的生活叫美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终极追问,如果不和个人的生命相结合,它永远是伪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每个人的态度各不相同。所以,什么是真正的学?有一个秘诀,首先把自己的这个主体亮出来,用自己的主体去学习自己生命中最匮乏的经验。

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体,学习生命中匮乏的经验。

如果我们现在去做医学的测量,医生不会说,一瓶维生素开给所有的人。有的人缺少这种元素,有的人缺少那种元素,每一个人都要看他自己的缺少,去进行有机的补充,才是生命的平衡。一个人的心智思想,也需要这样的平衡。先要看到自己是什么人,也许我们没有孔子这样的老师,但是这个世界上哪有常师呢?如果我们自己心里有这样一种斟酌的话,自己就会完成这样的一种平衡。

在一个家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一个没边的乐观,一个没边的悲观。父亲很发愁,决定用环境来改变他们。把那个没边乐观的孩子,关在马厩里,锁上门。把特别悲观的孩子,放在屋子里,买了特别多的玩具,把他团团围住。

半天过去,天黑了,爸爸先来看看悲观的孩子高兴了没有。只看见那孩子坐在玩具堆里,哭得满脸是泪,一样玩具也没有打开。爸爸问他:你为什么不玩?孩子说,这一个下午,我越想越伤心,任何一个玩具,只要玩了它就会坏,我不知道先打开哪一个?

然后,爸爸去马厩,一看那个乐观的孩子,满身是马粪,欢天喜地在马粪堆里刨。爸爸问他:你在找什么呢?我觉得这马粪堆里藏着一只小马驹,我都找了一个下午了。

这是两种态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他拥有的,外在的一切,决定他的生活品质,重要的是他自己内心的取向。不同的个人,在向世界学习的时候,都在扬长避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没有完全可以被克服的缺点,我们所完成的,只是长与短的匹配和制衡。

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因人而异,只要我们不断地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就是一个好的学习者。说到学习,我们会想到一个

苦字,学海无涯苦作舟,既然学习与苦相伴,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呢?

孔子有一个说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大家都知道《诗经》,是拿来做教科书的,因为它可以认识草木鸟兽之名,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从这里面可以学到很多道理,学完以后还可以出去应对诸侯。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他诵诗三百,把整个《诗经》熟得能倒背如流,但是,你给他一个政事,让他去做,他磕磕绊绊,内心不能做到通达透彻,什么事都完不成。让他去使于四方,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不能专对,不能流利地跟人家对答。虽多,就算他诗都会背了,有那么多学问,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学以致用。我们的世界一直在

改变着,在这个世界上,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在这种改变中,去承诺一些责任。

你能做些什么呢?宋人张载说得好,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说,心在天地之间,要立得辽宁壮大,为生民立命,百姓民生给了你一种使命,为往圣继绝学,要去传承那些绝世之学,把它们发挥继承下来,然后为万世开太平,去铺路,去做事。其实,这就是学以致用的态度。

那么,学到的东西,真的都能用得上吗?《诗经》里有那么多知识,它只是那个时代的课本。这么多古往今来的知识,在孔子看来,什么叫真正的有用呢?就是你能把它落在实处。

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现在有很多莘莘学子,可能学富五车,拿到了很高的文凭,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话,有时候,这个学问,就是不能被激活。

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他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毕业于名牌大学,拿着很好的文凭和学历,来到实验室以后目中无人。他觉得,我拿的是名牌大学的文凭,这件事很可以炫耀。

爱迪生做实验,忙不过来,顺手拿了一个梨形泡状的小容器给他的助手说,你把这个梨形泡的容积给我马上计算出来。这个助手,真是犯了大难了,这梨形怎么算?下面是圆的,上面是长的,圆形定理不符合它,长形定理也不符合它,找不到一个定理,从哪儿分割它呢?

爱迪生忙着做实验,看他走来走去,拿着各种仪器,还在那儿计算。爱迪生终于忍不住了,顺手拿过来,在那个梨形泡里灌满了水,

把水倒在一个量杯里,说这就是它的容积。

真正的致用,在今天这个时代,不光在考核你的智商,还在考察你的情商,看你怎么样去变通?

有一个招聘的故事,一个总经理,他要招聘一个助手,有三个应聘的人,一个人有非常高的学历,是博士,另一个人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个人,显然不如前面两人,学历也不高,工作经验也不多,刚毕业不久,是个普通的大学生。

在办公室里,总经理对秘书说:叫他们三个人都进来吧!办公桌前空空的,秘书说:让他们坐哪儿?总经理说:就这样吧!

第一个博士进来,总经理笑着对他说:请坐!博士特别尴尬,四处看看没椅子,我就站着说吧!总经理又说:请坐!博士说:我没有地方坐啊!总经理看了看他笑了笑,提了几个问题,博士答完就走了。

第二个很有工作经验的人进来了,总经理跟他说:请坐!他一脸的谄媚,阿谀奉承很谦卑地说:不用,我站惯了,不用坐,我们就这么聊吧!和总经理聊了几句就走了。

第三个学生进来,总经理说:请坐!他四下看了一看说:您能允许我上外面去搬一把椅子吗?总经理说可以。他就出去搬了一把椅子,坐下跟总经理聊了起来。就这样,第三个学生就被留了下来。

这是什么寓意呢?第一个人可能知识很多,但是他不会变通。第二个人可能经验很多,但是他受经验的局限。第三个人介乎知识和经验之间,他知道,当下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这里又说到学问的一个概念,就是学以致用的时候,没有说哪一

个准确的用法是对的,这里要有变通。变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里讲了几个不同的层次:学,道,立,权。第一个层次叫可与共学,有些人你可以跟他一起去学,这几乎是个零门槛,很多人都想学,那就一块儿学吧!但是,未必可与适道,就是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通达道理的方法。第二个层次叫可与适道,你找到了通达道理的方法,知道了思考的方式,找到了路径,这就上了一个层次。但是,你未必就可与立,不见得在这个方法学成之后能立得起来。第三个层次是可与立,你觉得能立起来了,这就是第三个层次了。孔子说,就算你有学问,能立起来了,道理上都想明白了,而且能做成,但是,未必可以权,权变的权。第四个层次叫可与权,会变通,我们经常说的权宜之计,就是会变通。

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坚持之后还要通透,这就学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个层次最难。那么,怎样才能学到这样一个境界呢?怎样才能在变通里去完成你的实现呢?

讲一个故事,有两个商人,带着一船精美的陶瓷罐子,到一个大城市,这是一个高消费的市场,去卖他们的手工陶艺品。兄弟俩一路颠簸辛苦,就在船快要靠岸的时候,遇上了大风暴。一场惊涛骇浪之后,两个人筋疲力尽,船靠岸一看,一船成百上千个瓷罐全都打碎。哥哥坐在船头嚎啕大哭,说我这些罐子每一个都有是我精心烧制出来的,上面的纹路,上面的图案,漂亮极了。现在,我们所有的心血,

都白费了。这些碎罐子可怎能么办?就是修修补补,粘粘贴贴,也卖不出去了。

在哥哥嚎啕大哭的时候,弟弟上了岸,他到最近的集市上,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大城市的人,审美艺术口味很高,不管是咖啡馆,商场,一直到每个家庭,特别重视装修。他就拎着一把斧子回来了,叮叮咣咣把碎罐子全给砸得更碎。

哥哥特别错愕,说你在干嘛呢?弟弟笑着说,我们改卖马赛克了,我要把这些碎片卖到装修材料店去。那些罐子设计特别精美,砸成碎片后,特别有艺术感,既不规则,又这么漂亮,结果,这些碎片卖了一大笔钱。这是什么?这就是权变!

当完整不复存在的时候,让碎片碎到极致,这不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吗?你可能买了很多面大镜子,要来装修一个店堂,如果镜子不幸破碎,你把它敲得更碎,也许你会换一种碎钻的思路,来装饰这个店堂。思路的转换,这是在一种学问做到极致以后,才能够获得的一种智慧,这就是一种权变。

信誉好吧,笃诚守信,但是,好信者不好学,其弊也贼。贼就是被人陷害,过于诚信,而不权变的人,有时候容易被人陷害。

正直好吧,但正直的人,有时候说话不好听,好直而不好学者,其弊也绞。绞就是你说话尖刻,直剌人心,让人心痛如绞。太正直的人,如果不注意言辞,会伤人。如鲁迅先生写的,给一个孩子做满月,有人说,这孩子长大能当官,有人说,这孩子长大会挣钱,有一个人进来说,这孩子到老肯定要死的。这个人说的是真话,你能说他不正

直吗?但这话不好听!

再说勇敢好吧,孔子说,好勇而不好学者,其弊也乱。乱就是被人利用,去作乱。因为他勇敢,遇事不经过脑子,不问清楚情况就处理,有时候在误会之中,你就采取行动,一个一个的乱子,就起于这种有勇无谋者。

最后说一个人的刚强,刚强不好吗?但好刚而不好学,其弊也狂。狂就是这个人极端狂妄,他刚愎自用,内心难免狂妄自大。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过犹不及,并不是说人生找到了一个好的基石,就会一成不变地好下去。所有的美好品德,孔子说的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它为什么会带来六弊?因为在使用环境中,我们要经受社会的挑战,考验,要在人际交往中去调试,去变通。所以,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了解自己,跟社会建立有效的关系,即使是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美好的品德,都得在学习中,去完成你自己的一种定位和制衡。

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定位与制衡。

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既然无处不学,学到的学问,既然不能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那么,真正的学,在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心,都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去完成一种激活,我相信,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都会活在我们的经验体系里,所有圣贤的智慧,都不过是点燃我们自己的一枚火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