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纪连海 马瑞芳 感悟孔孟

[纪连海 马瑞芳]感悟孔孟

画外音:孔子和孟子是我国的古代圣贤,他们是儒家思想的先驱。记述他们思想的《论语》、《孟子》这两本书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两千多年来,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孔孟的儒家思想早已渗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孔孟圣贤教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孔孟思想。马瑞芳,一位大学教授;纪连海,一位中学教师。他们将从个自的人生经历出发,为您分别讲述了孔子、孟子这两位古代圣贤对他们的影响。尽请关注《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19xx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巴黎聚会。讨论21世纪人类需要哪种思想?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我们教师们的祖师爷。孔子的思想能够超越时代,跨越地狱,突破文化和民族的界限,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有很多的原因。台湾的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孔子强调人类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朱熹解释:“学有觉。”就是觉悟的意思。清代的学者解释“学而时习之”是孔子的一生学谱。就好象我们弹琴需要按照琴谱来弹。孔子一生都是按照“学而时习之”的学谱。我今天谈我读孔子的几点感悟。先谈第一点,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论语》的开篇“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字有的学者就解释,它指的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正是和自己的学生互相交流,和学生在思想的撞击当中产生了火花。那么我们现代这些生活在校园当中的人,能不能也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得到提高。我的体会是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教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和学生交流。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你就会加强学习。

画外音:《论语》一书传递了朴素的真理。因为他来源于生活。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生活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论语》不仅是读的,更是要做的。《论语》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高高在上,坐而论道,这不是读《论语》的正确方法。所以马瑞芳把从《论语》中得到的感悟应用于生活,认为教学相长,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论语》一书博大精深,马瑞芳教授还能从《论语》中得到哪些感悟呢?

我读孔子的第二点感悟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向同行学习。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说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你要多听各种各样的意见。你把你的疑惑放到一边,你去讲你有把握的。孔子这个话是教育他的学生怎样去从政,怎样去获得俸禄,怎样获得官职。我的老师语言学家殷孟伦先生曾经跟我说过,我一辈子治学,我就是牢记孔子这八个字。我这些年在国内,在国外参加了一些学术界的活动。回过头来,我也体味这八个字“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我觉得非常有感受。在学术活动当中,向海内外的同行学习。和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行,互相鼓励,互相切磋。和观点不同的专家们,互相交锋。改善自己不足的,坚持自己正确的。这是一点更为要紧的学习方式。孔子还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你错了,不改是更大的错误。你一个学者,不懂装懂,你和江湖上卖假药的有什么区别。学术研究出了错,别人给你指出来。你捂着,你盖着。你醉死也不认这壶酒的钱,这就是错上加错。 你就干脆老老实实承认我错了,我认栽。天也塌不了。而且你很可能迎来你自己学术研究的一次新陈代谢。就好象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的:“太阳从西方落下的时候,它的早晨的东方,已经静悄悄地等在前面。”

画外音:《论语》中传递的一切朴素的真理,在两千多年来,已经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论语》我们每个人都能吸取到有益的营养。为自己确立一种聪明而理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赞美孔子的博大精深。而《论语》关于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有一条马瑞芳教授认为在自己生活中一直坚持亲身实践,从而获益良多。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内容呢?马瑞芳教授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呢?

我读孔子的第三点感悟就是:见贤思其焉,向大师学习。《论语》中孔子说:见贤思其焉。看见品格高尚的人,你就想怎么努力向他学习,反躬自省,检查自己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是更重要的学习。我们现在很强调学习。而孔子他就是非常好学的,而当年他又以博学著称的。孔子说过“吾非生而知之者”、“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都是强调学习的。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我们人生最大的需要,当成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我们活到老,学到老。那也就乐在其中了。我们今天讲经典。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最朴素,最简洁,是融化在生活当中的道理,孔子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孔子就像很可亲的、很可爱的,经常向我们提个醒的邻居家的老爷子。我们可以把孔子当成老师,我们也可以把孔子当成知心的朋友。学习经典,死记硬背没有用,生搬硬套也没有必要。学习经典就应该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在你自己的生命活动中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去体味才能够不断地有一点感悟。我想说一句,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最普通的人,也可以向最伟大的人学习,谢谢!

画外音:当我们随马瑞芳教授一同读过《论语》之后。感悟了一代圣贤的智慧和博大之后。我们没有忘记另一颗同样闪烁着智慧与人性光芒的孟子和他那七篇传世的《孟子》一书。而作为中学老师的纪连海就是因为《孟子》中的一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那么这段话是什么?纪连海老师又从《孟子》一书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今天我给大家讲《孟子》的一段话。《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条中的一段。因为这个条目很长我就讲其中一句。那么《孟子?告子下》有这么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什么讲这句话呢?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经典中的经典。我觉得我活了40多年,岁数不是很长。我这么大就觉得这句话无论对于我来讲,还是对于孟子来说,就是写这段话的孟子来说,还是孟子所在的儒家学派来讲,还是整个儒家思想文化来讲。这句话无疑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我不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里面的“斯人”,但我知道我的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它后面这段话“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了的。高中毕业之前的事情不说了,就说说自己在高中毕业以后到今天这25年吧。19xx年,我以高考405.2分的优异成绩,我不是在谦虚。真的,我这个人不会谦虚。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优异的。在我那个高中母校,我觉得还是优异的。我以405.2分的优异成绩在学校高考。我这个分数毕业。毕业以后我想我自己的大学母校总会录取我吧。我所报名考试的这所大学,它是383分招学生。事后我了解,有380分就录取的。但是我的这个大学母校没有招我。当时我没有读过《孟子》,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我没有选择权,人家有选择权。所以我没有选择坚持,我选择了放弃。我的放弃也好,坚持也好都是被迫的。我被迫选择了放弃。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农村的家。但是就在我选择了放弃的时候,我的高中母校的老师他没有选择放弃,他选择了坚持。先是一通地求爷爷、告奶奶地求这个学校、求那个学校。我知道求的最远的一个学校,我知道是在新疆。石河子的一个

学校。最后人家告诉我,真抱歉,我们已经录满了。真是求爷爷告奶奶,给人跪着磕头都没有能成。就在这个时候,这个老师发起了犟脾气。软的不成就来硬的。就开始告,告了一站又一站,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大学母校还是决定录取我。那么当我去那个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人家开学以后,第七个星期天了。那么在这七个星期里,我在做什么呢?我在干两件事。前四个星期,当普普通通的农民——放马,真的是放马,放了一个月。还好生产队还比较照顾我,你今年先放马。等过了寒假,过了春节让你当会计。当会计,分还行挣的工资是一个队的前三名。生产队长、指导员然后就是我了。说你先放马去吧,结果放了一个月之后,我的初中母校找到了我。你来我们这儿当英语老师吧。我说不行不行,不能当英语老师。我说高考英语都26分。我们那年的高考英语分按70 %算,我得18.2分。这就是我405.2分的点二的由来。这18.2分,我说这十几分,我说误人子弟。你不要跟我提,这时我校长说,你不要跟我提误人子弟好不好。你就眼看着全昌平县所有的中学都有英语教师,只有咱们这个中学没有英语教师吗?你要清楚,你在咱们公社。那阵还叫“公社”,不叫“乡”。你在咱们公社是英语水平最高的。我没有办法,我就回到了我的初中母校,担任起了英语教师。只能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去教人。真的,很辛苦的。那时候最麻烦的就是教那个英语里的那两个英文。我到现在也教不好。什么[Θ]、[δ]那个音,永远发不好。真的为这一个音到城里找我的高中母校的英语老师。真的得跟他练,练俩小时这个音都练不好。也笨,确实笨。就在这个时候,我想,你说我这七个星期算不算是。您说算不算是“苦其心志”?我觉得我是用我很多年实践了这句话。

画外音:这样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或许也曾经在困顿和艰难的日子里激励过平凡的你、我、他。但是我们还有些疑惑。为什么最为一代圣哲的孟子会写出这样体会深刻的语句?难道他有过什么苦难的经历吗?

说到孟子的经历,说到这句话,他的说话人的经历,说到他所在学派的经历。我觉得他是在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儒家思想是孔夫子创立的。孔夫子一生对中华民族有三大贡献。这其中第一个贡献也就是创立儒家思想。孔夫子第二个方面的贡献就是整理古代的典籍。他整理的古代典籍无非就是《诗》、《书》、《礼》、《易》、《春秋》。那么第三点就是开展儒学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里的局面。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我在这儿还有一个比喻,孔夫子一生,教了三千个门徒,出了优秀的学生七十二个,百分比是2.4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社会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就应该是如果我教出了2.4 %的人成为国家栋梁。我觉得老师就算合格了。但是孔夫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人周游14个国家,没有人接受他的观点。转眼到了春秋战国,到了战国时期,那么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一分为八。什么子夏之学,子张之学,子思之学等等。那么在这中间,日后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两个人。一是荀子。荀子最重要的一句话:知天命而用之。这个“知天命而用之”后来被我们阐发为什么呢?人定胜天。这是错的。这个“知天命而用之”是人应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然后为我所用。不是胜过自然,没这个意思。第二个人就是孟子。孟子便是我们今天讲这句话的主角。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据说呢,他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虽然说是孟孙氏的后代。但是父亲早死,母亲在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这里就不讲了。家里头邻居不好,天天搬家,搬了好几次,然后怎么样教育。终成一代伟人。那就孟子个人来说,孟子自己说,他曾经受业于子思。子思这个人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孔鲤这个人呢比他爸爸死得早。换句话说,这个子思生下来的时候,孔子还没死呢。应该是,有人考证的公元前483年出生的。那这个孟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公元前372年。两人相差一百一十多年。所以孟子自

己说,他受业于子思,这个受业于子思就跟我经常说我跟谁学单口相声啊?刘宝瑞。我没有见过刘宝瑞。我生下来,刘宝瑞先生早没了。但是我是看着刘宝瑞的书学的。所以这个孟子所谓的他是子思的弟子。实际上是子思的私淑弟子。自己学成以后,成为一代大家。也是周游列国,去过好多国家。去过魏国,当时的魏国的首都叫大梁。所以也有人管就梁国。去过魏国,去过什么齐国、宋国。当然还去过一些小国。什么鲁国,还有他旁边的一个叫滕国的等等,去了很多国家。让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晚年的时候呢,他和他的门徒万章等人一起回到家乡,整理他这一生所说过的话。最后和他的弟子一道整理了《孟子》七篇。我们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出自《孟子?告子下》这一篇。那么孟子呢?日后由于他和他写的这本书的存在,使得他在儒家的地位很重要。被日后人称为“亚圣”。成为继孔夫子那个时代之后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其实我们所说的孟子思想无论是孟子个人来讲还是孟子的思想来讲。他孟子能成为“亚圣”,孟子他所写的这本书能成为儒家的经典,“四书”中的一本。真的是经历了一番曲折,他是在用他自己来实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只不过这个实践是他死后一千多年的时间而已。

画外音:《孟子》这一本书,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从来就是儒家的经典,从来就是“四书”之一。这其中怎么还会有许多的曲折?一部书又怎么可能印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样一句话呢?这样说,纪连海老师有什么证据吗?

那我说肯定得有证据。我们首先看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大悲大喜,否极泰来这么一个变化。先是秦始皇焚书抗儒。其实呢?秦始皇“焚书抗儒”这个词是儒家人觉得后代儒家觉得自己少了不少人。其实秦始皇坑的是方士居多。儒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毕竟儒家那些人有所损失。所以就非得说秦始皇焚书抗儒。焚书是对的,坑方士,儒生死的有不是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说,它遭到的打击是真的。那么到了汉朝,儒家学派就诞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董仲舒。董仲舒也在写书,也在游学,也在劝别人接受孔夫子的观点。但是还没有人接受。这个时候董仲舒就动了一个心眼。他在观察社会,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我这种我认为是正确的思想?为什么他们接受的是别人?观察社会,观察别人,最后他感觉到,我必须得给这些儒生怎么样。做一个大手术,彻底的手术,把它改造。我要吸取别的学家派的优点,为我所用。所以很快他就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皇帝是上天的儿子,老天爷的儿子。他们谁都不能推翻他。你们必须得尊重他,必须得服从命令。他要犯了错误,老天爷会通过什么什么手段,来制裁他。你就不用管了。这是老天爷的事,不是你的事儿。你就好好地听他吧。利用这样,所以他怎么样。他就把法家,道家,阴阳家,名家等等很多很多学派的思想。都融合进自己的儒家思想当中。所以等他到这个时候,再跟汉武帝说的时候,汉武帝很明显能够很容易接受。他给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汉武帝没有接受他这种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存在的。那么汉武帝虽然没有接受他“罢黜百家”,用暴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观点。但是汉武帝还是做了一件事,什么呢?考“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就是换句话说考试要考这五门科立于学官。将这“五经”立于学官。凡是学这个我们就可以当官。你学别的你学吧,没关系,我不罢黜你,我不让你当官。选择官员的时候,我们就从学这五本书当中的人去选择。通过这种手段,事实上达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但是真的没有这么做而已。所以我讲到这儿,就会说到什么呢?这个儒家呢,我们说到了董仲舒这个时代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董仲舒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说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让我们就要说董仲舒成功地改造了儒家思想。他是继孔夫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一个领军人物。您说这个时代是不是,这儒学本身也有一个“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它选择了什么呢?儒家思想它选择了在困境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造。

画外音: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董仲舒在困厄中改造了儒家学说,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我们在其中依然看不到孟子和他这一部经典之书的任何影子。而此时孟子生活和写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难道孟子的“亚圣”称号徒有其名吗?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画外音:刚才说道,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董仲舒在困厄中改造了儒家学说,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是我们在其中依然看不到孟子和他这一部经典之书的任何影子。而此时孟子生活和写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难道孟子的“亚圣”称号徒有其名吗?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

随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由于佛教对儒家思想的冲击。那么这个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一些领军人物很快走上了玄学之路。面对这种情况,到了唐朝,韩愈等人极为推崇《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那么《大学》呢?我们说《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相传《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那么相传《中庸》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另外,这个唐朝的时候呢,《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经》这“五经”变成了“九经”。把这五本拆成了九本。《礼经》《春经》都拆成了三本。这样就是“九经”。立于官学,开科考试考这九本书的,不是五本书了。等到了唐文宗开成年间又在国子监刻石。在这“九经”的基础之上,又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到现在您看都没有讲到《孟子》。都没有讲到孟子和他的弟子所写的书《孟子》。他们这阵还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呢。还没有他们什么事呢?那么等到南宋的时候,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本书,四篇文章汇集到一起刻成一本书。著成一本书,叫做《四书章句集注》。那么在朱熹看来,儒家的思想你应该怎么学呢?应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我们通常就说《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严格说来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至此《孟子》这本书才被提高到他现在这个高度。孟子这个人才称为“亚圣”。到了南宋的时候,《孟子》这本书才刻于石经,立于官学。至此儒家思想才真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你看我们通过前面的讲述。儒将思想从孔夫子的创立到南宋真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前后经历了一千六七百年。比我的个人经历跟儒家思想这一千六七百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觉得真正实践这种思想的,真正实践孟子这句话的便是儒家思想文化本身。日后,儒家思想又经历了一番曲折,到今天它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他还在继续地实践着它这句话。最后呢,说两句就是我在读《孟子》的时候一些谈不上什么经验之谈。我就觉得只能是教训,跟台下的朋友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分享。我觉得读经典也好,学最基本的知识也好,不要轻言放弃。那么第二呢,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觉得,这世界离开我都不行。离了谁都转。真的我觉得大家应该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也对别人有个正确的认识。当需要你做一个铺路石的时候,你就好好做一个铺路石,才能够走向成功。最后还是让我们以《孟子》中的这段话作为结尾。“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篇: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于丹 在成长中感悟

[于丹]在成长中感悟

画外音:经典是从外在灌输的还是从内心唤醒的?经典是供在象牙塔里需要我们顶礼膜拜的,还是温暖朴素的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呢?于丹教授是何时开始学习经典的?又是如何认知这些问题的呢?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

经典对于我来讲大概有三重意味,第一,经典其实我理解它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是内在的深植在我们日常习俗之中的。所谓学习不过是用一种外在的言语把它激活,把它唤醒,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硬生生的道理从外在的灌输。第二重感受就是经典是在人一生的成长中逐渐感悟,伴随着生命历练而能够演进多重意味的,没有哪一个年纪上说读出来的就是绝对正确,对于经典的研读可能永远都是臻于它的本意,但是永远不可能 完全去还原,所谓见仁见智,其实跟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密切相关。第三重感受就是读经典会从一开始的崇敬、膜拜觉得繁复、华丽,读到最终返璞归真、恒久温暖,经典读到最后是会觉得它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敬,但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敬而亲近。

画外音: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在成长中感悟。

大家好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我读经典。我喜欢这个题目,因为这里面有“我”在,“我”跟经典的关系离得如此之近,我能够感受到这个题目里面有一种生命气息。其实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来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其实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蒙昧,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育读,要去记忆,这个概念都没有。那么先来说儒家,其实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大概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过我死记硬背,都经常是带我去一个叔叔阿姨的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是悄悄地跟我聊说你看,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的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是这个老师。然后呢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好,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就要反省一下,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他也是一种老师,因为可以让你反躬内省。有些朋友经常问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整个背诵下来《论语》的,我可以说到现在我也不能背诵全部《论语》。因为我对《论语》这种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说《论语》是艰深的、远离的,需要我去敬畏而费很大的力气琢磨的,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画外音:幼年时的于丹在父亲耐心地指导下开始接触了经典,这些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就象身边的父亲一样亲切而温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于丹开始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什么叫做君子啊?然后孔子的回答特别简单,他说不忧不惧啊,

一个人内心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忧惶,也没有太多的恐惧、畏惧就够了。司马牛觉得很惶惑,这么简单啊,做到不忧不惧就能是君子了吗?老师很严肃地反问了他一句话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自己反省自己,叩问心灵,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百姓儿女,那么他的心何来的忧,何来的惧。一个人叩问内心可以做到不忧不惧,你以为是简单的标准吗?能做到这一点他还不是君子吗?其实这句话要年龄很大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所谓君子坦荡荡,这样一句话从小就知道,但小时候不会懂得那种意思,什么叫做坦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

画面字:什么叫做坦荡,就是万事进入心中皆能化解。

一个人毕竟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但做完了以后,叩问内心做到不忧不惧,这在一个这么多变化,这么多忧惶,而且有这么多价值判断的当下,这个标准当真不简单。所以读经典挺有意思的,在一开始觉得真的很简单,不难,读来读去,懂了郑板桥那句话,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会觉得最朴素的道理里面有着它最恒久的含义,其实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现在我要是跟朋友们聊天,说谁能敢拍着胸脯现在就说我是健康的,这个标准高吗?要说起来这是最朴素的标准,我们逢年过节大家互致平安,桌上祝酒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祝健康,因为他太朴素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真正问问自己从心理到身体觉得也不能说自己就叫有病,但是不是头晕一下就是颈椎疼一下,要不就是腰酸一下,腿发皱,总而言之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这种状态就叫做亚健康,也就是说我们不见得就是病人,但是我们也不敢就说健康就是我的身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标准在今天往往也显得很奢侈,其实感悟到这一点以后,我是真地从内心越发敬仰圣贤,就是因为他们不用一些华采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膜拜,要远离,他们不因为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服而觉得不可企及,他们是以自己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的成长去接近的。《论语》里面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是“仁”解释起来有多简单,做起来又多艰难啊,真是知易行难啊。我小的时候读的时候不明白,学生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就够了,“仁”不需要那么高的名分,不需要社会的地位,甚至不需要他手中有太多的钱财,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如此简单,这后来被孟子推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这也是孔子说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的、少的、朋友都对这个人对一份依托,有一份依赖就够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心了。其实这段话我也读到很早,大概十来岁时就读到了,从注释上来讲也不困难,好象也明白了。

画外音:于丹教授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认为读懂的一句话,在经过了几十年后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大型节目叫《感动中国》每年都会评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于丹教授是这个节目的评委之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于丹教授更深刻理解了儒家的“仁”字呢?。

20xx年末,这一年的推选材料到了我们的手里,我看到这里面有一位人物,她普普通通,一生平凡,是一个农村的阿姨,她从嫁到这个村子开始就义务去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家并不宽裕,她就跟人家讲,反正我吃窝头,你也跟着吃窝头;我家喝稀饭,你也跟着喝稀饭。但是我不会让你断顿,我每天都会来给你做。这样她日复一日,在这些老人家奔走,那么这些老人中还有孤寡老两口无儿无女,她伺候了他们七领先年以后,有一天老太太

从炕席底下拿出一小包安眠药,她说这是我们老两口一直在留着到最终有一天实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给自己用的,八年了,我们看你的心还没有变,现在这包药我可以交出来了。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做,她自己的四个儿女就这样在身边长大,所以她的孩子们一直认为村里这些爷爷奶奶都是自己家人。所以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孩子从很小时候就跑去给这些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一直这样做,这个时间过去三四十年,那么现在这样一个阿姨自己不过60多岁,但是她赡养过和送走的老人,这些年头相加超过超过了160年。我在感动中国的材料里面看到了这个人,当时我们给她写推荐词,推荐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富人做这等事就叫做慈善,但穷人做这等事就是圣贤。其实什么是大仁者,什么是真正的圣贤。我看见她的故事时候我觉得,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许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她一生没有走出过她的村庄,但是她就是一个活着的圣贤。所以感动中国给每一个候选人后来会有一座丰碑,掀开是她上面的铭文,每个人都是四个字,我还记得在她之前是霍英东先生,接下来就是这个农村妇女,她的那个幕布揭下去碑上有四个大字叫做“温暖世道”。其实她是用自己的人心和自己的言行温暖了我们这个有些苍凉的世道,可以说我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在身边的小事,评一个节目,读一篇文章,见到一个市井现象,一下就会翻上心来,就会有那么一句朴素的铭文在你的心里跳出来再一次被印证。

画外音:一个看似简单的“仁”字,于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地加深着感悟,而代表道家核心思想的《庄子》是何时进入于丹的生活的?又对于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儒与道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源头,于丹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道家的思想呢?

那么再来说道,道也很有意思,我最早读到道家的文章,大概也是十几岁,读《庄子》的时候非常喜欢那里的才气。那个时候是把它当美文来读的,根本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理念、一个体系、一种思想,那时候觉得庄子多骄傲啊,“庄生梦蝶,是耶?非耶?”,他可以说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认为他自己这一把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汪洋恣肆,天下人无法解得,他怀着这样一己骄傲象一个天上的神仙。那个时候读的时候完全作为一种欣赏,那个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乘物以游心,到底我们心游万仞,可以游历到多远,人怎么样才能触达那个境界?最早读《庄子》的时候可以说一面是一种向往,但另一面是非常的迷惑,因为读《庄子》大家可能也有这个感觉,它不如《庄子》那么朴素,它里面充满了寓言、卮言,这里面太多的哲学的依托,所以不是一下能读得透的,所以那个时候就老在想上大学的时候一直在想所谓“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之多难啊!什么时候我才能知道呢?在这里面也一直都在问,就在这个时候上北师大,在中文系,我们有幸见到启动先生,那个时候还在教书。我记得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见到这种泰斗级的人物心存敬仰啊,然后就老想去请教很多的事,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启先生是大书法家,所以我们就去找他请教写字,我记得,我就傻乎乎去问说启先生你看,我们小的时候在家也练字,少年宫也练字,少年宫的老师告诉我们说拿笔,你要把这个笔捏好,然后小指顶着这个笔杆,尤其是虎口的地方要像一个凤眼,这样的话写出来字运腕才会好,你先从手势上,一定要做得端端正正,我就记得我问启先生说,你看我这个凤眼法规矩吗?我现在还记得启先生跟我说的第一句话,那有点“夫子哂之”的意思,老先生呵呵一笑,说你那是凤眼法啊,我看叫鸡爪法还差不多,我就懵了,我说不对吗?然后老师说会骑自行车吗?你看看,如果两手死死地捏着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然后老师就说,其实做一件事你要先忘掉,所以启先生说,你没看野史笔记上老写说王献之在那儿写字,王羲之从后头过“啪” 一抽笔杆没抽掉,死死地攥在那儿,他说这是教他儿子练字呢?还是习武呢?要是花那么大劲儿攥着笔杆

子的话,那字写得好吗?他说你把这些全忘掉吧,要写字所谓得于心而应于手,你跟笔杆子较劲干嘛?就象你骑车你非跟车把较劲,这些话我真是感到幸运啊,是因为我在那么早的时候不仅从经典上在我心里画上了问号,更重要的是我身边有大师,用他们的行为诠释了这些。所以其实有的时候读经典读圣贤也在读身边人。

画外音:于丹教授认为圣贤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读经典不应该只是从书本上读,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来感悟,那么于丹教授是从何时开始真正感悟到《庄子》里所包含的真谛呢?

其实对《庄子》更深一层的解读,我想是在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赶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就是我们所有的学生要带着户口下放一段时间。那不是一个简单的下放锻炼,而是真正带着户口,一带户口反倒心就慌了,而且从六岁上学,上到二十三四岁觉得十七八年一直都在学,老想着这个门槛一迈出去,自己空负少年壮志,觉得要有所作为了。结果一下,下到农村了,到农村的时候一切都不适应,在场院上那种毡子的小房,土坯的没有门,门是马口铁的咣当咣当响,然后满村子都是狗跑来跑去的,而且自己看不见书,干的全是一些体力活,这样的日子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年两年,而且你不是指日而待,知道自己归期的,就会一直先这样干下去,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回得去,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我特别珍惜生命中曾经有这样一段日子,因为这段日子能够让我把在学院里面学到的知识彻底地打通,我记得就在那个简陋的没水没电的小土坯房里我的小单人床的枕头边上放的就是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这本书在当时并不见得每天都翻,有的时候太累了,有的时候没有光亮,但是放在那儿,它就是一个慰藉,它是一种默契,它是你心灵的一种托付,是一种期许和盼望。所我觉得这种伴随成长的意味,我现在可以触摸到它的质地,它在我的心里是有温度的。所以我想起庄子就会想起来我曾经待过的柳村,我在那个地方懂得了《庄子》里面最简单的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要去适应社会的规则,要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要有自己的职业角色,要与人交往在社会上担当责任。而所谓内不化呢?就是一个人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我之为我,永远不更改的那一点禀赋,有自己用全部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其实一个人有了他的外化,这一生很有效率,他跟这个世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有了内不化,这个人的心灵才会坚强,他才会有未来。所以内不化给了我们理想,而外化给了我们现实,这样一种内外合一容易做到吗?道家是如此表述,无非五个字,而儒家我就会想起孔夫子所谓人一生的历练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要到达什么时候,年届七十耄耋之年经历了一生的沧桑,终于可以触达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我看来从心所欲其实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逾矩就是不伤害社会的规则,它最后殊途而同归,会达到这样一种内外和谐相处。这样的境界,太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感悟得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大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他不会让你觉得畏惧,这么简单的一些话今天的孩子一看也能够听得懂,但是真正到老年,我现在说我做不到,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不一定有勇气说,我就真地作得到,因为这是靠一生的慢慢体悟。

画面字: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大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不觉得畏惧,真正感受需要用一生。

其实我当老师以后,我开始讲中国古典文学了,又给我新一番感受。因为讲到庄子的时候必然要讲到他的生死观,庄子这样一种对天地世界齐万物这样一种观念,对于生死他看得是很透的。所谓破名破利破生死,他能够看到察其始而本无生,能够在自己结发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他能够看到人生在宇宙之中不过是白驹过隙,我们的生命无非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冠以自己的名字,最后活成一个自我,那么这一段光阴终宇是要还回去的,所以一切

皆可看开去,这样的一种思想我也在跟学生沟通。我记得有一个在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当时刚刚要临近春节,在试卷上曾经有一道题是让他们谈一谈对庄子思想的一些基本的理解,我拿到的这道题是一个女孩子写给我的一封信,在这个试卷上面还沾有她的泪水。她说老师其实我们家最近遭历了一个巨大的变故,就是我哥哥死了,她说我哥哥非常优秀,他现在才20出头,他在读大学,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他的身上,但是如此意外啊,他就这样撒手而去了,马上要过年了,你说让家里的父母如何面对这样一种丧子之痛,我又是妹妹我怎么办?我怎么面对这样一个悲怆的事实?我又怎么面对父母?我万般无奈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个课堂笔记,我就在翻说讲的庄子的思想,其实听的时候我是做笔记写下来的,但是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太多地翻原文,翻过体会也不深,我就是在我哥哥离去这段日子里面,认认真真地在读《庄子》,我夜里当爸爸妈妈都睡的时候,我一个人哭着不敢睡的时候,我读《庄子》但是读完白天我就没有眼泪了,我就可以跟他们沟通,说人怎么样看待生死,其实如果说我哥哥有灵魂的话他会希望我们活得快乐,其实整个这个天地不灭,他无非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只要我们活得好,他的心跟我们同在,我看过那么多学生的试卷,这是一份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试卷,这份试卷是一个生命故事,它关乎一个孩子的体悟成长,它关乎一个家庭的悲欢,其实这是什么呢?这是经典的力量,这是圣贤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让我们相信他活着,因为他活在我们每一个苦难的时刻,悲伤的时刻,他作为生命里一种救赎的力量永远给我们一种支撑,永远默默地温暖着我们苍凉的生命。

画面字:经典的力量永远给我们一种支撑,永远默默地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其实儒与道对我而言,生命的感受中每一步关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但是儒与道它是分立的吗?其实说到最后,我想儒与道在我的生命境界中它不可明确地划分出界限。

画外音:儒与道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但是于丹教授认为,儒与道正是构成人生的两个重要支撑点。这一点是在她19岁那一年感受到的。于丹教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得到这种感受的呢?

于丹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登泰山,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于丹又感悟到了什么呢?

去泰山的那一天很有意思,下了火车当天晚上我们要从半夜爬山,因为大夏天可以期待一早的曙光升起来早早地赶到泰山极顶去看日出,所以我记得我们是从夜里两三点开始登山的,那么当然走的是泰山中路,这是一条大家都拾阶而上的路,路很宽,两边全是一些碑刻铭文,有那么多古圣先贤诗词歌赋,那样的一些教训全都在两边铭刻着,有的时候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可以说触目而惊心,你的心中不得不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因为一处一处的碑刻入心总会觉得有古人的眼睛温柔而严厉越过千古在看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成长,所以在那一路上,我真是体会到什么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觉得天下己任能不重乎,死而后已能不远乎,这一种的攀援其实就是一条儒家的践道之路,它教给我们的是放却一个小我,为家国担当,就这样一路走到极顶,一路上晨光熹微,逐渐逐渐一个光明的顶峰迎面而来。所以走到上去的时候觉得觉得长风浩荡,终于站在泰山顶上,那样的一种心胸开朗,一下子就体会到中国文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走到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那种儒家的气概与心胸。那天我们下去之后,晚上大家就休整了,第二天老师怕我们太累说在泰安再休整一整天,再过一天去曲阜,我那个时候体力真好,而且也不知道天高地厚,第二天就一个人出来了因为我听说泰山后山还有一条路,我就非要一个人从后山再上一次泰山

画外音:于丹为什么不怕劳累,非要再一次登泰山,从后山是否能登上泰山,而这次登山又给于丹的人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我走后山那条路的时候也是一个早晨,一路走过去啊,那简单不是一条路,因为经常有断层,经常有些地方需要手脚攀援。那一路上没有多少的碑刻,没有那么多的铭文,没有许多的教训,但是一样会有怦然入心的景观,满目看过去苍松翠柏蓊蓊郁郁,那种山花烂漫简直是开得不计成本啊,真正的天地大美,其实就在自然之中,在那一条路上,我拾阶而上,甚至是攀援而上的时候,我听见了道家精神在心里的反响,在那个时候我懂了什么叫做乘物以游心,世间万物皆可搭乘,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心游万仞。在这样一个繁杂的泡沫的这么一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喧嚣中要承担很多很多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责任,但是我们的心一定要被负累和羁绊吗?我头一天在从中路上山的时候知道一个人为家国责任要忍辱负重,但第二天我突然明白了要负重不见得忍辱,我们还可以举重而若轻,举重若轻这样一种生命的境界后来变成了我自己的一个信念,我想就是因为有后山这条路看到了天地大美,其实一样可以走到南天门,一样可以走到这样一个地方,看到“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个人在山峦的托举之上其实接近了大道,接近了本真,也更明晰了自我,在这个时刻其实我无法说是我明白了经典还是经典成全了我的生命。所以中国古人说破万卷书而行万里路这个话真的是有道理的,仅仅关书斋中我们可以把学问做得很深,但是很难透彻,其实学问有一个很高的境界,我想是通透二字,通达透彻,能够渗入生命,这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其实我走到泰山顶上的那一刻两度登泰山最终到达一个地方,就明白了一个相互的成语叫做殊途同归。而中国人格一直是在儒道相济理念学会成长的,其实这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在其社会理想上都是儒家,在其自然理想上都是道家。所以这么一想儒与道不简简单单拥有一种严谨的学理意义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其实它也是我们每一个朴素心灵可以分享的一种文化权利,它其实是永恒的温暖着后世这些百姓,普通的草根阶层,我们每一个人完成用生命对它的一种感悟和解读。所以我想我读经典这样一个题目也许不简简单单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读可以说有多少中国人,多少人都在有意地和无意识地在读,一个农村的大妈她可能目不识丁,但是她照样知道孔夫子,她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她知道与人恭敬,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基因的意味。所以如此看来何为经典,经典就是那些朴素的恒久的、温暖的、天真的生命状态。

《论语》里面说孔子带着子路他们走在外面,有一群#7@j哗啦啦地飞过来,然后孔子脸色一变,#7@j飞起来了,后来一看,这个老头没什么恶意,唰唰唰又都落下来,落在他身边看着他,然后这个子路对它们拱了拱手,做了个作揖,三嗅而作,这些#7@j又朴啦啦又飞走了,这是一个多和美的天地同乐图啊,其实我们读经典一定只读出庄严肃穆而忽略了这些欢欣的画面吗?古人所谓人见秋风,可以思飞扬,那么见春风可以思浩荡,当我们的神思飞扬浩荡的时候,当我们欣赏节序如流,万物成长的时候,谁能说经典不活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其实解读经典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去完成这样一番体悟,我想不是一个年头,一段经历,一个文凭可以回答得了的,也许这一生中永远在成长,永远在感悟,我今天谈的是今天的感悟,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还有那个时候的感悟,但是我想这一生我会让经典活在生命之中,让经典活在当下给我力量,让我自己的生命在经典里面不断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