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

《水调歌头》教案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轮圆月,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师引导学生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蕴。

2、简介苏轼中秋词的影响。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

3.、师介绍词的有关知识。

二、诵读品味《水调歌头》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 疏通全文

(1) 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4、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

⑤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5、能力训练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

(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总结

(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由学生从主题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以“遥望夏夜的星空??”开头,写一篇短文,寄给宝岛台湾的少年朋友们,也让那皎皎明月送上我们对台湾同胞满腔的思念、真诚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篇: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一、诗词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1706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41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二、学习目标

1.反复朗育,轻松背诵。

2.品读鉴赏,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过很多赞美月,描写月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文豪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去领略他的中秋情怀。

(二)诵读诗词

1.自由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味

2.指名学生读:遥问天上宫阙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低绮户 千里共婵娟

3.评价

(三)品读词句,走近苏轼

1.月夜饮酒

①从这首词中,你看到了一轮怎样的月亮?

②你从哪里知道是中秋月呢?—小序

③你从小序中还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小序起着什么作用呢?

2.赏月思亲

既然是“怀子由”,那么你从词中的哪里感受到了作者“怀子由”又不得见的情感呢?

3.问月抒怀

作者在这首词里是不是仅仅只是在“怀子由”呢?

在皎洁的明月下,作者除了“怀子由”外还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联系词的上片,朗读课文把你觉得能看出作者情感的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小组讨论,你在这个词或这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齐读上片。

4.月亮代表我的心

①其实苏轼是一个特别会让自己解脱出来的人,或者是特别旷达的人,他不会让这种伤感的情绪一直郁积在心,在这首词中又有所表现吗?

②为什么这首词能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呢?

(四)拓展延伸

1.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苏轼,以内心独白式背诵朗读。

2.现在登月不是幻想,今天的你对月亮有何愿望?

如果你能到月球居住,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五)课后练习

改写:请将词的上片或下片,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