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感悟

历史与现实感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或长或短。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自己和其他民族的历史呢?有句古语“以史为鉴”。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件件事中总结一些东西,可以在现实中更好的帮助我们。

例如我们民族的重要文献《孙子兵法》是军事家的必读之书,现在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许多外国军事学校也把此书作为必修课额来学习、探讨,以提升自己国家的军事水平。再如,我们会经常提起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战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通过分析他们,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作战的技能和方法,在战争时,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来分析这些因果关系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例如,在清朝末年,我们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犯,而且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从中分析一下原因。在清朝以前,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在世界前列。但到了清朝,为了和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统治者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这样做使清朝与世界脱了轨。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技术、文化无法传到清朝,使其慢慢的落后于西方国家。又因为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他们不得不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于是中国近代史就顺理成章的进行了。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总结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我们现在积极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因为我们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割的,有些时候,通过观察历史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也就是将来的现实。

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发生,但有一部分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人却能猜测到一些事在将来会怎样。以前的科幻书籍、现在的科幻影片中有许多我们无法想像而且想象不到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正在慢慢的变成现实。在前人看来,机器人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有些人却把机器人想象着在以后的某天能够出现,并写成了科幻书籍。若干年后的今天,机器人出现了,他们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综上可以看出,历史和现实是一个整体,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并且,历史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现实。

 

第二篇: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感悟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感悟 [转载]

──以《破碎的山河》为例

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着大量的历史题材的课文;但教材仅仅以几幅图片和少量的文字呈现,没有系统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过去人们的各种酸甜苦辣,因此,学生难以真正走进历史。许多教师尽管费尽心思教学,但学生却仍旧无动于衷。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成为教师心中的一道难题。如何上好历史题材的课文?以下,我以“破碎的山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一课时为例,谈一些感悟。

一、由今及古,在情境中寻觅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追忆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将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触动。

1.课前调查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于是,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做一系列的调查与搜集,采访到过香港或澳门旅游的游客,同时也让学生到博物馆看看有关香港或澳门的历史文物,了解香港澳门的过去与现在,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的情况,以及战争给我们祖国的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上网查找寻关于鸦片战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等。学生在听到游客的叙述和看到文物及资料,在身临其境情景中对这段历史建立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正是有了课前的采访调查搜集资料,才为学生进入这段历史提供了跳板。

2.课中创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创设了典型的历史情境,通过想象、创造等方式使教材中物化为文字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从而

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

师播放香港回归盛典录像。

师:今年是20xx年,在17年前的19xx年7月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你们知道吗?

师:看到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样场面,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说吧? 生1:香港回归,振奋人心。

生2:香港回归,震撼世界!

生3:香港回归,就像远离家乡的孩子回到家一样,很高兴。

师展示资料,让学生将收集到的图片或物件,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真丰富,香港的回归,还有澳门的回归,就像远离的孩子回到母亲怀抱一样,激动高兴。你们知道香港、澳门回归以前被谁占领了吗?

生4:香港被英国占领。

生5:澳门被葡萄牙占领。

师:同学们,请看教材30页第一幅图。这是19xx年的地图。你有什么疑问? 生6:为什么香港与澳门被占领了,那是什么时候,当时的社会怎么样? 生7:英国和葡萄牙占领香港与澳门有什么目的?

师:是啊,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很多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讲的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会与现实有一种陌生感,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从香港、澳门的回归盛典到观看我国19xx年的祖国版图,让呆板的版图“活”起来,从了解香港离开祖国怀抱的缘由到祖国大片河山失去。这种从现实生活入手,由近及远的方法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由现实切入到历史。

二、古今对比,在感知中把住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再现历史

有对比,就会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有对比,就更能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把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历史的进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板块,可以采取古今对比的教学方法,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

1.播放短片,出示内容

师播放鸦片战争短片。

师:刚刚看到的短片,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生:《南京条约》。

师出示《南京条约》内容。

师:看到这些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生8:英国人太霸道了。

生9:清政府太腐败无能了。

2.指导看书,补充贴表

师:清政府仅仅只签订了《南京条约》吗?

生:不止呢,我通过上网查到的资料,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先后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先后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国的财富,瓜分我们的国土。

师出示图表。

师:这些列强分别侵占或强行租借了我国哪些领土?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31页的表格。

生10:我也在网上查到,侵占了我们领土的还有一些国家,它们侵占的领土也还有很多。如,沙俄还侵吞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3.找一找,圈一圈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在地图上寻找、用彩色笔圈出被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并思考他们的铁蹄都践踏过我们哪些国土。

师:我们的国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块块土地,就像一个个孩子,和母亲失散了,本来完整的国土,变得残缺不全了。

生11:我们的国土少了。

生12:我们的版图变小了。

师板书:据统计清政府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目前13个多福建省的大小。

师:可侵略者的贪欲并没有得到满足,中日甲午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请同学们再次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各国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看看他们又把魔爪伸向了哪些地方

生13:感到很残忍,这些外国列强就好如图上讲的各种凶残的动物一样,把魔爪伸到祖国大地,一点一点地瓜分我们。

生14:感到很痛心,我们是个大国,却受到如此的瓜分。

生15:感到难过,如果我们当时没那么腐败,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了。

4.指导看图,标出租界

师:此外,外国列强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这里面有外国列强自己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所有的一切都由外国人说了算,成为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租界。这些租界遍布中国,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图上标出这些租界所在的城市,看看外国列强在多少个城市建立了“国中之国”。

生边勾画地图边思考:我们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曾经完整的祖国山河,变得支离破碎。

这里设计的感知活动,着力点就在于学生的三次勾画,三次与现在版图的对比,一次比一次的失去领土,领土面积一次比一次的少,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勾一画中国版图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祖国山河破碎的情形”的认识,充分体验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践踏蹂躏,变得满目沧桑、支离破碎的屈辱。所以,在体验中力争把住历史与现实的着力点,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古鉴今,在讨论中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内化点,感知历史

对于学生而言,历史知识似乎是抽象的,离生活距离较远,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因素,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历史人物功过、事件的后果展开讨论等,通过开

展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看清历史真相,真正做到以古鉴今,内化历史,在辩论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实现道德的升华。

1.出示课件感知落后

师课件出示: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师: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我们只好低声下气,忍受着他们的欺负,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哪里还有什么人格和尊严。请再看这段话:

师课件出示:1885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他们在公园门挂着写有这样园规的牌子: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五、除西人用仆外,华人不准入内??。

师:你如果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这公园的门口,看着这个规定,你想说点什么?

生16:这是中国人的土地,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凭什么把我们把狗相提并论?太可笑了!

生17:外国人在中国气焰嚣张。

生18:很可悲,泱泱大国却成了如今的局面,沦落到在自己的国土上也混得连狗都不如啊!

2.展开讨论点出原因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山河破碎,这样的屈辱?请同学们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生:因为当时国家的落后。

生:落后就要挨打。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观点:落后就要挨打。

理由:①圆明园会遭八国联军抢掠争夺,被烧成断壁残垣就是个例证;②现在中国强大了,谁也不敢来侵略中国;③美国比较强大,至今还经常欺负小国家??

反方观点:落后不一定挨打。

理由:①宋朝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鼎盛,一样被北方游牧民族所侵占;

②明末的科技水平一样不差也一样被清所灭;

③朝鲜战争时期,我国也很落后呀,照样把美国鬼子打败了;

④今天强大的美国在911事件中被弱小的基地组织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

师:看来,今天双方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话题辩得很激烈。现在我们不作谁赢谁输的结论,让我们先来思考,当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挨打?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落后真的就要挨打吗?先进就不会挨打吗?

生19:“落后就要挨打”是强盗逻辑!如果说落后就要挨打,那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就是合理的战争!

生2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占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向中国推销廉价的工业品。

生21:中国的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

通过这样以古鉴今,通过讨论,内化历史,让学生明白,是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造成了“挨打”。学生看清楚了历史的真相,强化了爱国意识和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