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xx年,现在拥有611名院士。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和优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院领导

院长、党组书记

周 济-机械工程专家

周 济(1946.8.26- )。机械工程专家。上海

市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xx年获美国纽约

州立大学(布法罗)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兼省科技厅厅

长,武汉市市长,教育部部长。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

与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并组织实施了发

展与推广应用数控、CAD的技术路线;提出并实践了

单调性分析优化、数控加工直接插补等算法理论;主

持研制了华中Ⅰ型数控系统以及优化设计、机械CAD

等系列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能

源等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多

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200余篇,

出版著作11本。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中国工程院

潘云鹤-计算机应

用专家

潘云鹤

(1946.11.4- )。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

市。19xx年毕业于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

学系。19xx年浙江

大学计算机系毕业

获硕士学位,并留校

历任计算机系讲师,

副教授,教授。1995

年起担任浙江大学

校长。现任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委员、浙江

省科协副主席、中国

图象图形学会理事

长、中国人工智能学

会副理事长、中国机

械工程学会副理事

长。20xx年起担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潘云鹤是中国

智能CAD和计算机

美术领域的开拓者

之一,他将人工智能

引入计算机图形学

和CAD技术,提出综

合推理和形象思维

模型,并研制成功了

轻纺花型、图案创作

等多个新颖实用的

智能CAD/CAM系统,

而且在虚拟现实和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

新技术等领域也取

得优秀的成果,产生

了显著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潘云鹤教授曾

获得国家、省、部级

科技进步奖12项,

发表论文300余篇,

出版学术著作6本。

19xx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院长、党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

旭日干-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 旭日干(1940.8.24- )。家畜繁殖生

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19xx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

系。19xx年获日本兽医畜产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巢卵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规律,为揭开哺乳类动物受精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

谢克昌-煤化学工

程专家

谢克昌

(1946.10.5- )。

煤化学工程专家。生

于山西太原,原籍山

西五台。19xx年毕

业于天津大学,1981

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xx年至19xx年美国南卡大学访问学者,19xx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山西省主委,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19xx年至20xx年任太原工业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煤化工和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战略规划研究,在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依据煤气化规律优化脱硫净化技术及产品开发方面取得重要成

果,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能源领域“973”项目,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工艺并指导工程示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25项;出版著作5部。19xx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xx年获“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xx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xx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xx年为首的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院长、党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

干 勇-冶金专家

干 勇(1947.8.3- )。生于重庆市。19xx年获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学博士学位。19xx年至今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xx年4月任钢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20xx年4月至今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职。20xx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xx年当选中国共 产 党十六大代表、主席团成员,20xx年当选中国共 产 党十七大代表。 长期从事冶金连铸及现代钢铁流程技术领域 基础理论、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工作。是我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xx年和20xx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在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并担任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准专利24项(第一人1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3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6人。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院长、党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

樊代明-消化病学专家

樊代明(1953.11.7- )。消化病学专家。生于重庆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共 产 党十四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外事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20xx年亚太消化大会暨世界消化大会主席。先后担任BMC Cancer、J Dig Dis、J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6本国际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11本国际杂志的审稿人。 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973、攻关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

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主编专著11本,包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内科学》、9卷《肿瘤研究前沿》等。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266篇,总影响因子892.59分,包括Nat Clin Pract Oncol、Lancet、Ann Intern Med、Hepatology、Gut、Plos

Genet、Faseb J、Clin Cancer Res、J Biol Chem

等,最高影响因子达28.6分。应邀在J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9种国际专业杂志作

特邀综述10篇。20xx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

功。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秘书长

邬贺铨

副秘书长

白玉良

工程院全体院士名单(750人)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6人)

艾兴 陈福田 陈懋章 陈士橹 陈一坚 陈予恕 崔国良 丁衡高 董春鹏 杜善义 段正澄 朵英贤 范本尧 冯培德 高伯龙 高金吉 顾国彪 顾诵芬 管德 关杰 关桥 郭重庆 郭孔辉 何友声 胡正寰 黄崇祺 黄瑞松 黄文虎 黄先祥 黄旭华 金东寒 乐嘉陵 李椿萱 李鹤林 李鸿志 李明 李培根 李钊 梁晋才 林尚扬 林宗虎 柳百成 刘大响 刘人怀 刘兴洲 刘怡昕 刘永才 刘友梅 龙乐豪 卢秉恒 路甬祥 陆元九 马伟明 孟执中 闵桂荣 潘健生 潘镜芙 戚发轫 钱清泉 饶芳权 阮雪榆 沈闻孙 沈志云 石屏 宋文骢 苏哲子 孙敬良 谭建荣 唐任远 屠基达

王浚 汪顺亭 王兴治 王永志 汪槱生 涂铭旌 屠善澄

王玉明 王哲荣 温俊峰 吴有生 谢友柏 徐滨士 徐德民 徐玉如 徐志磊 杨凤田 杨士莪 尹泽勇 于本水 臧克茂

张立同

曾广商 张炳炎 张福泽 张贵田 张金麟 赵煦 钟掘(女) 钟群鹏 钟志华 朱英浩

周济

(女)

张彦仲

周勤之 朱能鸿

贲德

陈良惠 封锡盛

何新贵 金怡濂 李同保 刘尚合 毛二可 苏君红 王大珩 魏正耀 吴祖垲 姚骏恩 张履谦 赵伊君 周仲义 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8人)

蔡鹤皋 蔡吉人 柴天佑 陈鲸

陈敬熊 陈左宁

(女) 戴浩

邓中翰 范滇元 方滨兴 高洁

龚惠兴 宫先仪 龚知本 郭桂蓉 胡启恒

胡光镇 (女) 黄培康 姜景山 姜文汉 李伯虎 李德仁 李德毅 李国杰 李乐民 李幼平 梁骏吾 林祥棣 林永年 凌永顺

刘永坦 刘韵洁 陆建勋 卢锡城 罗沛霖 倪光南 牛憨笨 潘君骅 潘云鹤 沈昌祥 孙家广 孙优贤

孙玉

孙忠良 童志鹏 王任享 王天然 王小谟 王越

王子才 魏子卿

吴澄

邬贺铨 邬江兴 吴曼青 许居衍 徐扬生 徐元森 许祖彦 薛鸣球 叶铭汉 叶尚福 叶声华 俞大光

于全

张明高 张乃通 张锡祥 张尧学 张直中 赵梓森 郑南宁 钟山

周炯槃 周立伟 朱高峰 庄松林

陈俊亮

方家熊

何德全 金国藩

李三立 刘玠

马远良 宋健

汪成为 韦钰(女)

吴佑寿

杨士中 张光义

张钟华 周寿桓

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5人)

陈丙珍

才鸿年 曹湘洪 陈蕴博 崔崑

(女)

陈国良

陈景

陈立泉 陈清如

戴永年 丁传贤 董海山 傅恒志 付贤智

干勇

胡壮麒 李大东 李正名 欧阳平凯舒兴田 汪燮卿 武胜

徐南平 袁晴棠(女)

张兴栋 周玉

安继刚 杜祥琬

顾金才 胡见义 高从堦 顾真安 关兴亚 何季麟 侯芙生 黄伯云 黄培云 姜德生 江东亮

金涌

李东英 李冠兴 李恒德 李俊贤 李龙土 刘伯里 刘炯天 刘业翔 陆钟武 毛炳权 邱定蕃 桑凤亭 邵象华 沈德忠 沈寅初 孙传尧 唐明述 屠海令 王淀佐 王国栋

汪旭光 王一德 王泽山 王震西 魏可镁 吴慰祖 吴以成 徐承恩 徐德龙 徐更光 薛群基 严东生 杨启业 殷国茂 殷瑞钰 袁渭康 曾苏民 张国成 张生勇 张寿荣 张耀明 赵连城 赵振业 周光耀 周克崧 朱永濬 邹竞(女) 左铁镛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1人) 陈清泉 岑可法 常印佛 陈念念 陈森玉 多吉

樊明武 范维澄 范维唐 傅依备 顾心怿 韩大匡 韩英铎 何多慧 何继善 胡思得 黄其励 蒋洪德 金庆焕 康玉柱 胡永康

柯伟

李正邦 闵恩泽 师昌绪

王静康

(女)

翁宇庆 徐匡迪

余永富 张文海

周廉 陈毓川 古德生

洪伯潜 雷清泉

李立浧 马永生 彭苏萍 邱爱慈(女)

孙承纬 王思敬 徐大懋 衣宝廉 曾恒一 赵仁恺 周永茂 曹楚生 崔俊芝 葛修润 江欢成

梁文灏 刘济舟 马洪琪 钱七虎

沈祖炎 王景全 吴中如 李庆忠 李焯芬 梁维燕 刘宝琛 刘广志 毛用泽 倪维斗

潘垣

潘自强 裴荣富 彭先觉 钱皋韵 钱鸣高 钱绍钧 乔登江 邱中建 阮可强 沈国荣 沈忠厚 苏义脑 孙玉发 唐西生 汤中立 童晓光 万元熙 王仲奇 闻雪友 翁史烈 鲜学福 谢和平 许绍燮 徐旭常 薛禹胜 杨奇逊 杨裕生 于俊崇 于润沧 余贻鑫

袁亮

袁士义 翟光明 张光斗 张铁岗 张信威 张勇传 赵文津 郑健超 郑绵平 周邦新 周世宁 朱光亚 朱建士

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0人)

陈厚群 陈吉余

陈新

陈肇元 陈志恺 戴复东 董石麟 范立础 方秦汉 冯叔瑜 关肇邺 韩其为 何华武 何镜堂 黄卫 江亿

雷志栋 李道增 李圭白

李玶

梁应辰 廖振鹏 林俊德 林元培 刘建航 刘先林 龙驭球 卢耀如 吕志涛 罗绍基 马克俭

茆智

孟兆祯 宁津生 欧进萍 钱正英

(女)

秦顺全 任南琪 容柏生 沙庆林 施仲衡 孙伟(女) 谭靖夷 王光远

王浩

王梦恕 王瑞珠 王小东 魏敦山 文伏波 项海帆 谢鉴衡 谢礼立 谢世楞 许其凤 罗平亚 彭士禄

秦裕琨 孙才新

王德民 谢克昌 叶奇蓁 岳光溪

张宗祜 周守为 程泰宁 傅熹年 黄熙龄 李猷嘉

刘经南 马国馨 潘家铮

沈世钊

王家耀

吴良镛 杨秀敏

杨永斌 张蔚榛 钟登华 朱伯芳

蔡道基 郝吉明 李泽椿 钱易(女) 汤鸿霄 郁铭芳

陈焕春 董玉琛(女) 管华诗 李文华 刘旭 任继周

束怀瑞 张锦秋叶可明 曾庆元 张超然 张建云 张杰 (女) 张祖勋 赵国藩 郑皆连 郑守仁 郑颖人 郑哲敏 钟训正 周丰峻 周福霖 周干峙 周镜 周君亮 邹德慈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2人) 陈克复 陈联寿 丁德文 丁一汇 方国洪 顾夏声 侯保荣 侯立安 季国标 蒋士成 金鉴明 金翔龙 刘鸿亮 伦世仪 梅自强 孟伟 潘德炉 庞国芳 曲久辉 任阵海 石碧 孙宝国 孙晋良 孙铁珩 唐孝炎(女) 王文兴 魏复盛 许健民 徐祥德 姚穆 袁业立 张全兴 张懿(女) 周国泰 周翔(女) 朱尊权 七、农业学部(70人) 陈俊愉 陈温福 陈宗懋 程顺和 戴景瑞 邓秀新 范云六(女) 方智远 冯宗炜 傅廷栋 盖钧镒 官春云 郭予元 侯锋 蒋亦元 雷霁霖 李宁 李佩成 李玉 林浩然 刘大钧 刘守仁 刘兴土 刘秀梵 刘筠 卢良恕 罗锡文 章 麦康森 南志标 荣廷昭 山仑 沈国舫 沈荣显 石元春 石玉林 宋湛谦 孙九林 唐启升 汪懋华 王明庥 王涛(女)

吴明珠(女)

夏咸柱 向仲怀 辛世文 熊远著 旭日干 徐洵(女)

颜龙安 尹伟伦 余松烈 于振文 袁隆平 曾德超 曾士迈 张福绥 张改平 张齐生 张子仪 赵法箴 周开达 朱英国

安静娴(女) 陈赛娟(女)

程书钧 付小兵 郝希山

黄志强 李载平 刘志红(女)

阮长耿 史轶蘩(女)

王澍寰 巴德年 陈香美(女)

程天民 高润霖 洪涛

李春岩 廖万清 陆道培 桑国卫 孙燕

王威琪 八、医药卫生学部(112人)

曹雪涛 陈灏珠 陈洪铎 陈亚珠(女)

陈肇隆 陈志南

池志强 戴尅戎 丁健

高守一 葛宝丰 顾健人 胡亚美

侯惠民 侯云德

(女) 李兰娟

李大鹏 黎介寿

(女) 刘彤华

刘昌孝 刘德培 (女)

卢世璧 彭司勋 秦伯益 沈倍奋

沈渔邨(女)

沈家祥

(女) 王红阳唐希灿 汤钊猷 (女)

王永炎 王正国 王振义 陈冀胜 程京

樊代明 顾玉东 胡之璧(女)

李连达 刘耀

邱贵兴 盛志勇 王琳芳(女)

王忠诚 陈君石 程莘农

范上达

郭应禄

黄翠芬(女)

李瑞麟 刘玉清

邱蔚六

石学敏 王士雯(女)

闻玉梅

(女)

翁心植 吴德昌 吴阶平 吴天一 吴咸中 吴以岭 夏家辉

肖碧莲

项坤三 (女) 肖培根 谢立信 杨宝峰 杨胜利 姚新生 于德泉 俞梦孙 于维汉 俞永新 袁国勇 曾溢滔 张伯礼 张涤生 张金哲 张心湜 张运 赵铠 甄永苏 郑树森

庄辉

钟南山 钟世镇 周宏灏 周后元 周良辅 朱晓东

九、工程管理学部(44人,其中28人为跨学部院士)

巴德年 陈清泉 程天民 杜祥琬 傅志寰 郭重庆 郭桂蓉 何继善 蒋士成 金鉴明 李东英 李京文 刘德培 刘玠 刘人怀 刘源张 卢良恕 陆佑楣 栾恩杰 罗绍基 潘家铮 钱七虎 饶芳权 沈荣骏 孙永福 王安 王基铭 王礼恒 王陇德 汪应洛 王玉普 王众托 徐滨士 徐匡迪 许庆瑞

袁晴棠

徐寿波 叶可明 殷瑞钰

朱高峰 朱晓东 (女) 翟光明 张寿荣 郑南宁

 

第二篇: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5人) 于润沧 乔登江 安继刚 何多慧 张信威 杨裕生 陈森玉 范维唐 胡思得 徐旭常 顾心怿 童晓光

毛用泽 刘广志 朱光亚 何继善 张铁岗 沈国荣 陈清泉 范维澄 赵仁恺 秦裕琨 顾金才 蒋洪德

王仲奇 刘宝琛 朱建士 余贻鑫 李立浧 沈忠厚 陈毓川 郑健超 赵文津 翁史烈 傅依备 谢和平

王思敬 多 吉 汤中立 岑可法 李庆忠 苏义脑 周世宁 郑绵平 闻雪友 袁士义 彭士禄 韩大匡

王德民 孙才新 衣宝廉 张光斗 李焯芬 邱中建 周永茂 金庆焕 倪维斗 钱绍钧 彭先觉 韩英铎

古德生 孙玉发 许绍燮 张宗祜 杜祥琬 邱爱慈(女) 周邦新 洪伯潜 唐西生 钱鸣高 彭苏萍 韩德馨

叶奇蓁 孙承纬 阮可强 张勇传 杨奇逊 陈念念 罗平亚 胡见义 徐大懋 钱皋韵 曾恒一 常印佛

康玉柱 梁维燕 黄其励 雷清泉 翟光明 裴荣富 鲜学福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潘自强 潘 垣 薛禹胜 金翔龙

矿山设计专家。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浑源县人。19xx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矿山设计方面造诣颇深,善于将先进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设计,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在高地应力、矿岩破碎的金川镍矿的设计中,开发出棒磨砂高浓度胶结充填技术(获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开创了大面积机械化下向胶结充填法,解决了控制巷道坍塌和“采富保贫”等关键技术,扩大了矿山生产能力,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对实现金川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起到了保证作用。19xx年资源综合利用和采选冶联合设计,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承担膏体充填新技术研究并在国内首次实现工业化,20xx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特大型深井矿山-冬瓜山铜矿的设计中,采用“探采结合”原则促使矿山得以提前建设,缓解资源紧张;按废石不出坑、尾矿不入库的原则设计采矿工艺技术,为创建我国第一座大型无废矿山做出重大贡献。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用泽(1930.9.1-)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xx年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获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参加创建我国核电站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的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创建我国核仪器标准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标准等重要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核监测专业系统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队伍,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仲奇(1932.6.29—)热力叶轮机械专家。河北省唐县人。19xx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xx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xx年至19xx年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时,提出了一种新型叶片-弯扭叶片,使叶栅中的能量损失下降了30~50%。该项科研成果在原苏联发明与发现委员会进行了登记,并获该委员会颁发的“发明优先权证书”。弯扭叶片已成功地应用于蒸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和弹用涡喷发动机上。出版《透平机械原理》、《透平机械三元流动计算及其数学和气动学基础》等三部著作。19xx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思敬(1934.12.27-)工程地质专家。原籍安徽巢湖市人,出生于上海市。19xx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体力学专家,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长期致力于水电、矿山、国防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工作,为若干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若干重大水电工程进行研究和论证,为解决关键的地质问题提供了依据。对若干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做出了论证。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的地质论证方面取得成就。在矿山及环境工程方面也作出了成就。为开拓工程地质力学和环境工程地质新领域,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作出了贡献。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德民(1937.2.9 -) 采油工程专家。河北唐山人。19xx年在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毕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原副局长。从19xx年到19xx年研制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分层注采和分层测试工艺;19xx年至19xx年提出和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的系统工程,使大庆油田开采技术在总体上具有世界水平,为大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6亿吨;19xx年至20xx年大庆进入高含水后期,为再稳产10年而作技术准备的八个系统工程的主要提出者及组织者之一,为大庆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大规模推广应用,增加可采储量三亿多吨,年产油1000多万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正在推广之中。这些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方面意义最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为油田稳产到20xx年提供了技术保证。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共24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 (1937.10.13-)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xx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教授。创立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的理论体系,其振动出矿原理、振动出矿机设计理论、采场连续工艺优化理论在我国强化开采的工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明了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移动式分节振动运输列车和多功能振动给矿筛洗设备。使旧工艺一直无法解决的矿石卡堵、组拱、堆滞、管流等事故基本消除,给物料处理工艺带来一场变革。他创新了地下金属矿山多种采矿方法和多项采矿工艺,始创地下矿连续开采技术和难采矿体开采环境再造大量崩矿技术。成果大面积推广,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1934.9.16 -) 能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浙江省海宁市人。19xx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秦山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委员,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60年代参与我国第一座生产堆的设计,70年代参与生产、发电两用堆的设计,任设计总工程师。86年开始筹建秦山二期600Mw核电站工程,任工程总设计师。参与技术路线、堆型选择、主要技术指标确定工作,主持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设计,组织并实施自主设计及其重大技术方案的审定。确定堆芯设计方案、主回路参数选择、核安全系统改进方案,以及汽轮发电机组、主变优化方案审定。

组织科研攻关,主持研制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审定,包括驱动机构、装卸料机的攻关,乏燃料格架、超级管道、电站计算机系统,以及常规岛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等。堆内构件系新设计,按规范要求需对其进行流致振动的堆上实测,为此主持、实施了国内的首次堆上实测。处理、协调了大量技术接口问题。

秦山二期按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建造,一次成功达到商业化。

2003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登江 (1928.3.8-)核技术应用专家。南京市人。19xx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30多年来从事核技术应用工作。获得了地下、大气层、中高空(20—40公里)、高空(80公里以上)核爆炸所生成的瞬态和持久的核环境系统结果,并反映在“核爆炸物理概论”等著作中;对目标的冲击波效应,电子元器件及系统的辐射效应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将成果编写成手册;完善了核试验安全保障和评估理论;提出了新的措施和意见并开拓了新领域;在数值模拟并使之与实验模拟相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广志(1923.3.11-)探矿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中国地质部门探矿工程奠基人,从事探矿工程58年,是我国涉足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专家,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解放初期,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做出重要贡献。鉴于当时我国探矿工程落后局面,领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9xx年获国家级一等奖;领导研究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不仅居世界先进行列,还为一批老矿山探明了深部备用储量。创造性的为上海治理地面沉降、用小型钻探设备治理广西田东煤田严重喷气失火事故、钻成松辽盆地第一口油井等做出突出贡献。为促使我国地质学向地球深部发展的世界总趋势,倡议开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科钻1井已于20xx年6月胜利完工,井深5118米全用金刚石取心钻探,居亚洲首位,获地球深部众多最新信息。主编中英文版《金刚石钻探手册》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科学钻探》信息资料三卷8集计250万字。论文200余篇,一生专著32册。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宝琛(1932.7.20-)采矿工程专家。辽宁省开源市人。19xx年毕业于波兰科学院岩石力学所获博士学位。长沙矿冶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随机介质理论的奠基者及其应用的开拓者。发展创建时空统一随机介质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物下、河下及铁路下开采地表保护工程。使在本溪、抚顺、阜新等矿区从“三下”安全采出煤炭达千万吨以上。打破了苏联专家规定的太子河保安煤柱禁区,采出煤上百万吨。又应用于铁矿、金矿及磷矿,从“三下”采出大量矿石,解决了北京地铁建设预疏水地表沉降预计问题,获巨大经济效益。出版专著5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7人,博士37人。19xx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xx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 吉 (1953.9.10-) 地质学专家。西藏加查县人。19xx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西藏地勘局总工程师。从事地热、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参加完成西藏羊八井热田浅层热储资源勘查及评价工作。负责实施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评价,提交110MW发电装机容量。主持完成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开发性勘查项目,负责实施完井的热田深井ZK4001孔,单井发电潜力达12.58MW,是目前我国第一口地热高产井。主持完成的该热田深部高温热储形成机制研究,填补了我国高温地热成因机制领域的空白,建立了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系统模型,提出了变质核杂岩系中高温地热系统形成及热流体运移的新理论,确定了大陆非火山型高温热田新类型。参加完成了西藏重点地热田含铯硅华地质调查,参加编写《新型水热成矿—西藏铯硅华》专著,该成果获地矿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负责开展西藏西部贵金属矿产的找矿工作,在黄金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岩金找矿获得了重大线索,现已求得岩金资源量大于50t,为下步以热泉型岩金矿找矿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xx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xx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xx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才新(1944.12.13 -) 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电压工程(高电压与绝缘及故障诊断技术)专家。出生于重庆市垫江县,19xx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访问研究。曾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重庆大学副校长,现任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长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特别是在高电压绝缘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对高海拔、污秽、覆冰(雪)、酸雨(雾)等复杂环境中高压和超特高压输电的外绝缘特性及放电机理、绝缘配合原则及防止事故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推进了外绝缘放电理论的发展,被国际大电网会议专家工作组引用为制定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国内标准引用,并被西电东送等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及运行采用,效益显著。主持了大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系统研究,解决了在线监测多种特征量提取、故障分类及模式识别等系列技术关键,研发成功实用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多参量多功能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与系统,实现了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提出和开展了以能量可控陡脉冲对肿瘤不可逆电击穿机理及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玉发(1937.5.24 -) 反应堆工程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市。19xx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项目副总设计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上百篇。

他领导和参加完成了多项核电和核动力工程的设计科研项目,对控制棒驱动线、堆芯水力模拟、组件热工水力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和验证。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多座大型核动力实验装置的设计建造,为核动力技术研究和工程验证提供了平台,为我国核动力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承纬(1939.12.12 -) 爆炸力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国家863计划八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炸药爆轰、激光辐照效应、应用脉冲功率技术等研究,并从事材料动态响应和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基础研究。爆轰物理方面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为核武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提出激光辐照效应新模式,为激光应用技术做出重要贡献。倡导我国的电磁发射、高电压爆磁发生器和电磁内爆研究,做了开拓性工作。

发表专著二部、译著一部,技术报告和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0项以上,国防发明专利一项。培养博、硕士生30余名,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安继刚(1938. 1 .18 -)核技术应用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天津市武清县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研究员,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及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清华大学核研院应用核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主要开创者,为反应堆及用核仪表发展做出贡献。在费米所研究"SQS室",获重要成果。"八五"主持总体技术和发明阵列探测装置,研制成功中国首套加速器集装箱检测系统。"九五"发明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达到同领域国际前沿,装备海关、码头,并出口。"十五"发明集装箱CT检测系统,为公共安全提供更有效检测手段。获国家技术发明2等奖、北京市及教委科技进步1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香港国际发明展大奖和九

五攻关重大成果奖等。已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60余篇,有中国发明和国际专利12项获权。讲授“电离辐射探测学”,培养博士生20名,硕士生7名。

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 (1924.12.25 -) 核物理学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xx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xx年获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xx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xx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19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建士 (1936.3.28-)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参与的核武器初级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从目标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组织实施到具体技术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中立(1934.10.30-)地质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学家。安徽省安庆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甘肃省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并任长安大学教授。在陈鑫先生指导下,依据找矿线索,发现金川镍矿。评价了第一矿区特大型勘探基地。发现第二矿区深部厚大富矿体,致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铜镍矿。研究总结了金川矿床模式和中国镍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小岩体成大矿”的学说,促进新的镍矿勘查工作。以上工作一举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局面,步入了世界镍资源大国的行列,为金川镍工业的产生奠定了资源基础。19xx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金昌市,从此昔日的荒山戈壁,变成了名扬四海的镍都。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衣宝廉(1938.5.29 -) 燃料电池专家。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xx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xx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生毕业。曾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室主任,现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总工程师、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燃料电池责任专家。

主要从事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及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开发。七十年代参加并共同领导了航天氢氧燃料电池的研制,八十年代,将燃料电池技术用于电解工业节能、电化学传感器与超纯气体制备领域,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已进入市场。“九五”期间作为科技部攻关与中科院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领导了质子交换膜、融熔碳酸盐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申报了34项专利,组装出从百瓦至30kW电池系统,30kW电池系统成功用作我国第一台燃料电池轻型客车的动力源。推动大连化物所与国内企业联合,成立了由大连化物所控股的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该公司旨在开发燃料电池批量生产技术,促进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十五期间作为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责任专家,组织完成了发动机测试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与工程中心和公司一起研制成功净输出30~100kW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七项,申报专利49件,授权2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4篇。撰写出版了燃料电池专著“燃料电池一原理、技术与应用”。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0名。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绍燮 (1932.1.1-) 地震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51—19xx年在南大、北大物理系听课学习。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震灾害与预报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协会执行局委员等职。从事核爆地震与天然地震监测工程技术研究。研究地震事件的监测、判别;创建标准钟用铁木铜补偿摆,机械地震仪弹性铰链连接器,581型电子微震仪;组建微震台网,与他人合作创建北京电讯传输台网,首次实现了地震准实时速报;提出地震相关、缺震、等间距性、地震发震时刻与日月星辰宇宙环境有关等震兆,创导地层屈曲变形模式以解释地震的分布图像;提出地震预报能力评分方法;主持编写地震活动性地震预报方法程式,中国地震震级标准化;首先用非几何相似定震相定测点测定我国(首次)核爆当量;成功组建侦察国外核试验速报体系;创建多种测定核爆地震方法;代表我国参加禁核试地震核查的国际谈判;提出的识别核爆筛选方案,被接受纳入国际禁核试条约。发表论著百余篇(部),主要有《地震分布特点与地层屈曲》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级3项,三等级1项。部委级与科技大会奖多项。1964年荣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二等功。1990年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19xx年国家地震局授其《有贡献的地震预报专家》称号。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xx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阮可强(1932.12.19-)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原籍浙江省慈溪市,出生于上海市。19xx年至19xx年于清华大学学习,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一直在反应堆物理和核安全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工作,负责过多个反应堆的物理研究、设计项目,以及核设施的临界安全研究、设计和审查工作。负责完成了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的建造和物理启动,为我国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础。作为物理设计负责人研制成功微型反应堆。为核工业中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后处理、燃料元件制造、铀钚冶炼加工和核电站等多个重要工厂的设计、投产、运行,解决了大量的临界安全问题。19xx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多慧(1939.2.21) 粒子加速器专家, 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xx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校学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理事长。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 何多慧是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从19xx年开始,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预研、设计、建造和调试,开创了我国的同步辐射科技领域。所建实验室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 19xx年至今,还从事自由电子激光研究,进行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探索。目前正进行基于储存环和基于直线加速器的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

曾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安徽省重大成就奖等多项科学技术奖励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xx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继善(1934.9.1-)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原籍湖南省湘乡县,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xx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中南大学教授。创立和发展了以伪随机信号电磁法和双频激电法为特色的资源勘探地球物理的理论和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应用地球物理界的一重大事件。发明和研制出一系列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其中双频激电仪仅19xx年至19xx年间就创价值418万元,他的理论、方法和仪器在全国应用,已找到一大批矿产,据专家鉴定已探明储量

计算,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00亿元,其系列仪器在地勘和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承认与高度评价。创立“拟合流场法”探测堤防、大坝、矿山、建筑物等的隐蔽渗漏,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贻鑫(1936.11.6 -)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 1963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首席客座教授。现任天津大学教授。

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整和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3项。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SCI收录和EI检索的计110篇。出版《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等著作4部。所培养的博士生中,一人已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人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1935.1.15-)工程热物理专家。广东省南海人。19xx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xx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教授。提出的洗煤泥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预热层燃烧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值试验(CAT)和气固多相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在水煤浆燃烧技术、流化床技术、煤的清洁、高效燃烧及强化传热、煤炭多联产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有42篇论文获奖;出版专著10部,主编教材2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斗(1912.5.1-)江苏省常熟人,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xx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xx年、19xx年分获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编写了《水工建筑物》等三部学术著作;负责设计密云水库、渔子溪等水电站;参加了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为葛洲坝、丹江口、三门峡、小浪底、二滩、三峡、龙滩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曾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兹国际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何梁何利奖、水利事业功勋奖、光华科技成就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奖励。

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宗祜 (1926.2.19-)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家。河北满城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1-19xx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19xx年大学毕业后,曾参加过石油地质、非金属矿地质调查、以及铁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19xx年回国后早期参加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建设布局选址的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国内一些大江大河水利工程建设选址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以后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的科研工作至今。对我国黄土高原的区域地质、地层、地貌及黄土工程地质性质、土壤侵蚀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黄土的微结构与其力学性和黄土湿陷性变形、黄土的渗透性规律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的认识。

曾著有《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国地下水》等专著;主编了《中国黄土高

原黄土工程地质图(1:100万)》、《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及说明书(1:250万)》、《亚洲水文地质图》、《黄土高原地貌图(1:50万)》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特别荣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勇传 (1935.3.1-)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xx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水电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资源、水电、电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风险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都有重要创新。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出版著作《水电能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1本,发表论文150余篇。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信威(1938.1.2 -)核技术应用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地区,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一直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曾任所科技委副主任。 在有关核物理、等离子体、凝聚态等的研究中,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参加国家攀登计划“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从事物态方程、贮氢金属与氢及同位素氘氚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C60及其掺杂的第一原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发表论文约70篇,合著“高温超导研究”。

近年从事氢气放电实验中异常现象的研究,和王大伦研究员等合作发现氢(氘)气放电中存在的系列异常现象,是目前的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张提出了小氢(氘)原子(团)模型,认为氢原子存在一种新的、其电子半径比玻尔半径小100倍的状态,推导出了其能级公式,与实测出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大体符合,还能解释其他异常现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铁岗(1945.9.24 -) 安全技术及工程专家,教授级高工。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县,原籍河南省许昌县人。19xx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19xx年进修于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曾任平煤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长期在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科研与安全技术工作。为攻克瓦斯,担任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组组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瓦斯防突、分级、隔抑爆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防治瓦斯整体水平向前迈一大步,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所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煤矿安全工程设计》等书,已被生产、教学、设计、科研等部门广泛采用。主持改造老矿两座,设计延深及新建大矿六座,创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任主任,为平煤成为全国产量效益特大型企业作出贡献。有十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创新“十佳”人才。并荣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xx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立浧(1941.7.8 -),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江苏省盐城市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现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电网建设,在电网工程、直流输电和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领域作出了成绩和贡献。参加和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33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工

程、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参与和组织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研究、关键项目攻关和工程建设。作为多条超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主持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建设。编写重大工程技术报告十余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一部。获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专利4项。为推进我国电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直流输电技术与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贡献。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庆忠 (1930.10.10-)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家。江苏省昆山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高级工程师。他系统地阐明了地震波的波动理论,19xx年与国外同时提出了“积分法绕射波叠加”成像技术。19xx年采用该技术进行数字处理,使商河西油田迅速查明地下构造形态,两年内探明石油储量5400万吨并顺利投入开发。19xx年首次提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及原理,并在东辛油田上绘制出三维归位构造图,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19xx年又在辛立村地区组织了世界上第一片束状三维地震勘探,导致了辛立村油田的发现。19xx年首创两步法三维偏移,论文发表比国外早五年。19xx年发表了专著《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全面评述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理论及发展方向。19xx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理论及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焯芬(1945.5 .4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 1972 年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土木建筑部主任。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

参与并主持了加拿大多座大型火、水和核电站的地质论证、环境评价和土建工程,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大型工程的岩土问题,如大坝安全、核废料处理、核电站抗震等,取得新的进展。

主持了多项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科研工作。对香港暴雨触发滑坡和风化土破坏机制有重要理论创新。提出了香港滑坡防治的总体方案,主持并完成了香港边坡治理和土地利用的地球信息系统的研究,成功地采用了数字信息技术,使滑坡灾害防治工作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抓住了香港灾害地质的根本问题,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对香港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支持国内建设,对三峡、大亚湾等工程作了大量咨询;培养年青人才,贡献突出。 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际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荣获香港工程科学院和加拿大工程院(CAE)院士的称号。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1938.4.29-) 应用物理学专家。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原籍开封。19xx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了综合实验研究,解决了多项单元技术衔接与总体集成的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xx年后任863计划先进防御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部委级一、二等奖十多项。20xx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参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杨奇逊 (1937.10.3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上海市人。19xx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xx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从事微机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理论的研究。特别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可靠性、压-频转换技术、微机继电保护算法等方面成绩显著。是国内第一台微机保护装置的主研人。主持承担了“七五”重大科研项目50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和微机微波保护装置,主研的微机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所取得的成就和成果推广应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我国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理论和应用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1932.9.6-)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专家。江苏省如皋县人。19xx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xx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19xx年在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修放射分析化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员。创建了我国核试验烟云取样和核武器威力与性能的放化分析诊断技术。提出裂变燃耗、铀同位素全谱、锂燃耗、铀钚分威力等测试原理并指导研究成功。主持完成20多次核试验的取样分析任务,提供大量测试结果成为验证和改进这些武器设计的直接依据。“地下试验弹外活化确定中子弹中子剂量的放化法”和“裂变燃耗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分别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近年些来拓展化学电源研究,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方面研究新体系、新材料。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1949.7.17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xx年毕业于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副院长;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主任;电力系统安全专家委员会二次组组长;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科研开发,首创工频变化量保护原理,实现了继电保护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从实际出发提出新的判据,解决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先后获国家专利十余项;1990和19xx年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xx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有新技术均快速投入实际工程使用,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创建了适合我国实情的高科技产业化体系,形成了以科研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又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20xx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忠厚(1928.2.13-) 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四川省大竹县人。19xx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任石油大学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现任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近20年将水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对钻井工程做出创造性成果和贡献。其主要成果有:(1)结合研制高效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有重要突破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等三种崭新高效钻头。三种钻头在油田应用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在10余个油田和地区应用3500只,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2)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钻井工程以井底岩石面获最大水功率为目标函数水力设计新方法,解决了钻井工程长期没有解决的水力设计理论问题。(3)与研究中心有关同志一道首创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在11个油田和地区400余口井上应用,创经济效益过亿元。为此,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发明三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3次。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获中外专利13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2部。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义脑 (1949.7.9 -) 油气钻井工程专家。19xx年7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xx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1982、19xx年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xx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出站。曾任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国

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现任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石油学报》等8刊物编委。

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研究,主持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研究,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主持设计全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m处水平击中6m靶窗中线仅偏0.14m。作为主研人员连续参加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项目效益计11亿元以上)、九五、十五及部级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部级一等奖和总公司特等奖及重大成果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19(发明5)项,另7项发明待授权;出版专著7部,编译著4部;论文160余篇;指导博士硕士博士后40余名。获首届国氏博士后奖;被国家授予突出贡献中国博士称号。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中建(1933.6.9 -) 石油地质专家。出生于江苏南京市,四川省广安市人。19xx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油天然气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石油系统最早进入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的人,是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获19xx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0年代在胜利油田工作,对发现及评价胜坨大型油气田做出了贡献。70年代与同志合作,首次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概念,对勘探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与实践,获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参加者。80年代任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组织并参加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首次运用国外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流程,对珠江口盆地、辽东湾进行评价,相继发现流花、惠州、绥中、锦州等一批大型和中型油气田,获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0年代领导并组织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探明了塔中、牙哈等大型油气田并发现了克拉2等大型气田。奠定了“西气东输”项目的资源基础,获20xx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领导并组织了塔里木“八五”油气资源攻关项目(85-101),成功组织修建了“死亡之海”沙漠公路,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的十大成果之一。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爱慈 女(1941.11.22 -),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xx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这些设备在科研试验和高新技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开拓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方向。主持了高功率脉冲开关和纳秒高电压测量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推动并主持开展了"快Z-箍缩物理及其脉冲功率驱动源技术"、"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显著进展。是我国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和高功率脉冲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等。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念念(1941.10.4 -)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吴兴县。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曾任中核集团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学会理事。现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

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核燃料循环专用设备的研制和相关工艺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持设计建成了可模拟有关核工厂专用设备全面参数的实验装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核心元件的鉴定费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参加和主持了多次先进相关工艺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专用设备。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相关工艺研究2项,先进专用设备研制1项)和国防科学技术(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曾主编《国外先进专用设备和相关工艺技术的发展》(内部书刊)。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森玉(1939.12.2-) 加速器物理学家。福建省仙游县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光源工程总顾问。我国高能加速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1982~19xx年, 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称BEPC)工程的建设,是该工程的主持人之一。1986~19xx年任BEPC工程副经理,协助经理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和投资全面负责。在BEPC建造过程中, 负责并有创新性地完成BEPC储存环的理论设计,主持储存环的加工制造、安装和调试,在我国首次建成BEPC储存环。他主持了工程的总体调束, 并能突破国际上现行的理论指导调束,从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BEPC的性能在粲物理能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我国在国际高能物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5~20xx年,主持并出色地完成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预制研究工作,为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xx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xx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1937.1.14-)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原籍福建省漳州市,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马吉朗市。19xx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7-19xx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进修研究生,19xx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xx年获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荣誉科学技术博士学位。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提出了电动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使现代电动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多次获得国际性科技杰出成就奖。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及轮值主席,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撰写的专著《现代电动车技术》,总括了现代电动车学的体系。多次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或主题报告者并兼任国内外著名大学名誉或客座教授。兼任政府、企业的高级科技顾问,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发表了250多篇论文。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毓川(1934.12.7-)矿床地质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xx年毕业于乌克兰顿涅茨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研究员、原地矿部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系统、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带地质,为指导找矿及总结成矿规律作出了贡献;深入研究宁芜、庐枞、南岭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提出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在国内开拓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系统总结华南花岗岩有色、稀有矿床及陆相火山铁矿成矿规律,促进了全国火山岩区及花岗岩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与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六五”以来负责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七五”期间负责全国金矿找矿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4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19xx年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xx年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工作者奖、20xx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周世宁(1934.1.12 -) 矿山瓦斯防治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xx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矿井瓦斯防治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瓦斯流动理论、煤层瓦斯压力和透气系数等参数测定技术、实验研究和生产应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发明的“胶圈-压力粘液封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技术及装置”获19xx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他创建了以Darcy定律为基础的对煤层有强吸附作用的瓦斯流动微分方程。在实验室进行瓦斯流动的物理模拟试验,并应用相似理论将实验结果以相似准数的形式导出通用的单向、径向和球向不稳定流动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获19xx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煤层透气系数测定方法”和“予抽煤层瓦斯防止突出”两项技术,均获19xx年原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开创性地建立了我国煤层瓦斯地质、流动理论、瓦斯预测和抽放以及煤和瓦斯突出防治的学术体系,他是该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永茂(1931.5.15-)核反应堆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xx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19xx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进修班毕业。中原对外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反应堆工程和科技第一线从事设计、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交给的许多核科研任务:完成了“双流程堆芯”潜艇核动力堆本体的早期设计方案;主持开展了为生产堆、动力堆、游泳池堆的燃料元件与氚靶元件的首次国产工艺定型工作;参与了高通量堆设计建造和工程的重大决策,该堆的设计特色,国外尚无先例;核工业二次创业期间,领导民用微堆的开发,该堆在国内外各建造4座,嬴得了很好的国际信誉和经济效益。本世纪初主持开发用中子俘获疗法医治脑瘤的核医疗器械-<医院中子照射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邦新(1935.12.29-)核材料、核燃料元件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xx年至19xx年在英国Newcastle、Cambridge大学进修。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兼职研究员。多年从事核材料的研究工作,对金属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结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核工程中有关材料方面的不少关键性难题和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近10多年对锆合金及其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某工程核燃料元件单棒“白点”的问题;组织领导参与了研究堆用低浓铀板型燃料元件的研究和国内首批生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平亚(1940.6.3 -) 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专家。出生原籍四川省隆昌县。19xx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现任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综合应用地质学、岩矿学、化学、石油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在机理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把作用机理、处理剂设计与研制和相应的石油工程、油田化学工程有机结合,成果创造性强,应用效果显著,其研究内容一直处于本学科前沿:创造完成深井高温水基泥浆系列技术;成为我国深井泥浆主导技术。设计、研制成功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技术,成为聚合物泥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油层损害及保护机理创造出“屏蔽式暂堵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维唐(1935.7.18-)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原籍湖北省鄂城县,出生于北京市。19xx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xx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院长,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等职。现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世界采矿大会组委会副主席。20xx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研究及主持综合机械化技术攻关,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采煤机械化现代化的试验室,大量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形成了符合国情,适用于不

同生产地质条件的综采工艺、经济型综采及高档普采成套技术装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能源、煤炭和公共安全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维澄(1943.1.28-),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专家。生于贵州福泉,原籍湖北鄂州。19xx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能源化工组组长、中国消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顾问、科技部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次;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次。发表论文256篇、著作8部。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健超(1939.10.6-)高电压技术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xx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xx年9月该校研究生毕业。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外绝缘、防雷和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系统阐明了温度、压力、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联合作用,为改进放电电压的气象修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试验研究,为保障运载火箭和发射场的防雷安全提出了重要改进措施。曾负责一系列有关绝缘子机电性能的研究课题,为超高压交直流线路绝缘子的国产化和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台6000千伏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近年来曾主持或参与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和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参与了我国能源、核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1934.11.17-),19xx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xx年任研究员,19xx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现任地科院盐湖中心主任、国际盐湖学会执委、兼任西藏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是我国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提出盐湖学(Salinology)研究方向,“它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提出“盐湖农业”和盐湖地质生态学新概念,以此理论研究为指导。

参与发现察尔汗钾盐湖、主持发现扎仓茶卡镁硼矿和新类型铯硅华矿床等;查明锂在盐湖沉积中的赋存状态发现新矿物扎布耶石等,从而发现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新类型扎布耶湖锂矿床。并在该湖主持建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湖科学观测和提锂试验基地,取得了低成本提取碳酸锂的技术突破,为我国重新占领锂盐国际市场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xx年)和二等奖(19xx年、20xx年)计三项(第一获奖人);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五项;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四个部委“九五”项目先进个人奖。20xx年当选全国50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金庆焕(1934.10.25-)海洋地质、油气地质专家。浙江省临海市人.19xx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或参与主持“北部湾

地质构造和油气远景评价”、“南海北部海洋地质综合初查”、“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远景评价”、“台湾海峡及围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地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油气远景评价”等一批重要地勘和科技报告。为油气远景评价和突破作出贡献,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南海地质与油气资源”、“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系”、“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纪古生物图册”和“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及其形成环境”等专著编写,为南海地质和大洋矿产资源研究作为贡献,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李四光地质奖一次,地矿部、国土资源部、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各一次。 19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洪伯潜(1931.12.30-)矿井建设特殊凿井工程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xx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矿井建设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及部课题29项。负责并完成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深井钻井法凿井技术的研究”,使钻井法成为我国首先通过440米表土不稳定地层的大直径井筒特殊施工方法,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负责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已完成近600米深井筒钻井法凿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见义(1934.3.25-)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家。北京市生人。1959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总结和建立完善中国陆相油气藏理论与勘探。发现许多大型油气田;研究与总结了我国油气藏类型系列;探索与研究海相环境天然气田的形成,为发现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和国外气田作出了贡献;主持与研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总报告》。所完成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突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多次。并获中国科技基金会“孙越崎能源大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现从事海外油气合作科研项目和研究生教学,为博士生导师,已有近30人毕业或出站。著作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地质学前缘”等10余部。论文有80多篇。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思得(1936.3.31-) 核武器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xx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事并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了多项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阶段,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仁恺 (1923.2.16-) 核反应堆工程专家。南京人。19xx年获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完成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钚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中国潜艇和动力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运行。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文津(1931.2.1-) 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北京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何梁何利奖专业评委。现任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勘探地球物理

委员会顾问组组长。因完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并获得多项重大发现,荣获20xx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50年代先后在安徽南部找铜矿和四川西昌地区找矿有多项发现,特别是发现了钛、钒、铁矿多个巨型矿床,而获地矿部19xx年评为《30年找矿功勋物探大队》称号(获集体奖)。因发展物探新技术有贡献,19xx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首届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20xx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研究报告及专著5本。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1940.9.14 -)。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慈溪县人。19xx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研究员,中国电工学会燃气轮机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现任七O三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的研究设计工作。曾任我国第一台航空改装大功率舰船用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后又负责我国第一台第二代舰船用燃气轮机的研制工作,现任新的国产化船用燃气轮机的总设计师,为我国舰船动力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在热能动力工程方面,曾在国内首先研究建成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电站,并获进一步推广应用。现正任863项目《10MW高温气冷反应实验堆》二期工程中我国首次研制的“氦气透平压气机组”子项目的总设计师。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多项。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1932.10.6 -) 动力机械工程专家。 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宁波市人。19xx年毕业于前苏联包曼高工,获工程师学位。19xx年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发展了复杂热力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先进建模方法和一系列新的控制策略;首次提出一种非稳态小偏差线性化方法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大扰动过程描述上述理论成果及工程应用;首次在国内用伪随机信号对大型燃气轮机进行动态试验,在国内对复杂热动力系统率先采用与发展了模块化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所发展的模块化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大型火电站(200MW,

300MW,600MW)仿真培训装置的研制起了关键作用;对先进燃气轮机在我国的消化、吸收应用、推广发挥了核心、组织和指导作用,主持并参与了“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研制,在多台800MW、600MW大型火电机组上得到广泛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年从事中国能源战略的研究,推动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能源系统、醇醚替代燃烧在国内的应用。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共60多人,于93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40余篇被SCI、EI检索,出版著作5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西生(1938.1.20-) 核技术应用专家。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作为负责人或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和军队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创建和发展了第二炮兵有关新的学科领域;培养了一批国防科研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委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大懋(1935.10.17-)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安徽省当涂县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xx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原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如汽轮机长叶片气动设计准则,最佳余速分布,等转速模化,长叶片分类法,供热机组设计原则,“比焓

差”法等,形成了先进的设计体系。主持开发的两排汽210MW汽轮机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国内全面替代了老产品;在引进型300MW和600MW汽轮机的国产化和优化过程中,解决了600MW汽轮机因推力过大而不能满发的难题,性能超过了引进技术;降低火电煤耗的汽机改造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xx年调至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工作,对常规岛设备的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旭常(1932.11.29-)热能工程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xx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班。清华大学教授。他多年来从事热能工程、锅炉、燃烧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结合我国的能源工业的实际需要,研究改进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设备,发明创造了煤粉预燃室和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近年来研究与煤燃烧有关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承担了国家科技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煤和石油的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中煤粉燃烧有害产物的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19xx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裕琨(1933.5.30-) 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xx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研究生学位。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燃烧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发明了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使煤粉相对集中在火焰中部,而炉壁四周则空气相对过剩的思想,并研制了高效、低阻的煤粉浓缩器,强化了浓淡燃烧的作用。将"风包粉"和"浓淡燃烧"的思想相结合,达到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和防高温腐蚀的综合效果。覆盖了电站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和煤种,除用于改造已有设备外,我国各大锅炉厂均已用于新产品设计,其中最大单机容量600MW。根据有经济效益统计的29台4482MW机组统计,年均创经济效益13479.44万元。且较大幅度降低了NOx排放。获得了20xx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六五"期间,解决了130t/h矸石流化床锅炉存在的严重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原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著作六本,论文百余篇,指导博士生25名,其中已结业21名。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翁史烈(1932.5.21-)热力涡轮机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xx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xx年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持承担了我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我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现代化水平。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80年代初起,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力机械重点实验室。他组织、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多次。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士义(1956.10.21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原籍江苏省丰县。19xx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法国石油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xx年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油气田开发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不同类型复杂油气田开发/调整技术研究及应用、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研究、油气田开发规划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塔里木盆地高压凝析气田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二等奖2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配套技术、委内瑞拉边际油田挖潜技术及应用)、部级一等奖6项(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苏丹UNITY油田储层建模和开发技术研究、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研究与应用等)。国内

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凝析气藏高效开发理论与实践》、《裂缝性油田开发技术》著作2部,译著1部,重要研究报告20余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20余名。获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孙越琦能源大奖",被评为首批中石油集团公司油气田开发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绍钧(1934.10.22—),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浙江省平湖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研究员。

19xx年起从事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技术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核爆炸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凝规律、核材料燃耗测定等课题的研究以及多项测试技术的改进、核数据的编评等工作,拓宽了试验放射化学诊断领域,提高了测试精度。组织领导了多项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的攻关,取得了突破,为建立适合我国试验场地质条件的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体系作出了成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各一项。

19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鸣高(1932.12.11-)采矿工程专家。江苏省无锡县人。19xx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为我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作了大量的开拓与奠基工作。创立了以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支架-围岩系统控制为一体的实用工程理论体系,开发完成集“矿山压力预测、控制和监测”为一体的实用工程技术,解决了我国许多矿区工作面低产和安全(防止冒顶)的关键采矿工程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中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卓有成效地开展采矿工程科技研究与实践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皋韵(1927.3.14-)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上海市人。19xx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3-19xx年作为莫斯科大学研究生进修两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和中国核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先后在中子物理、聚变物理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初组织并参加了气体扩散机中核心元件-分离膜研制的协作工程,取得了出色成绩,是我国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铀浓缩技术向离心法过渡的决策中,曾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主持并参与包括离心机和辅助系统研制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离心机研制体系的建立,并及时组织了几种离心机的扩大试验和筹建了离心机小批量生产线,为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向工业化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四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心怿(1937.1.23-)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上海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第一线。创造性的贡献:发明了能进入到极浅海、潮间带去钻探石油的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发明了适合开采深部油层和稠油的链条抽油机;发明了因能蓄存能量而节能显著的蓄能石油修井机;研制出我国第一艘坐底式石油钻井船;早年还曾创制出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取出油砂岩心的大直径取心工具。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专利金奖两次及19xx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以上奖励中均为首位发明人。19xx年获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20xx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是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金才(1939.2.12-),河北省卢龙县人。19xx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防护工程与岩土工程加固技术及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和贡献:对喷锚支护坑道抗爆性能主持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锚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对喷锚支护坑道进行了大量的、系

统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为喷锚支护技术在国防和民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提高我国预锚加固技术的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军创建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室,研制了多台性能优良的加载设备和材性试验 设备,解决了一系列模型试验技术难题,为国防、人防工程及国家多个大型水电工程(如白山、二滩、小浪底、大朝山、李家峡)进行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与地方大学联合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9xx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xx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xx年获总参“人梯奖”。20xx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傅依备(1929.4.4-) 核化学与化工专家。湖南省岳阳县人。19xx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讲师,19xx年调九院。曾任该院二所所长和院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九院)研究员,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原子分子工程所所长。负责九院核试验放化测试任务,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满足了我国发展国防核技术的需要。发明了指示剂诊断聚变和裂变中子能谱和中子总数的方法。主持建立了钢丝绳快速取地下气体样品的方法,为现场速报试验结果做出了贡献。负责组建了激光聚变微靶实验室,研制了一系列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微型氘氚靶。在同位素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材料改性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库存铀钚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问题,开创了上述材料在弱辐射场作用下贮存可靠性相关的材料化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对评估库存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先后培养研究生20余人,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级发明、科技进步等奖4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院预研基金科技成果奖12项,20xx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先后评为院、部、省劳动模范,19xx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xx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1925.11.18-)核动力专家。广东省海丰县人。19xx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xx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秦山二期核电站首任董事长。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亲自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亲自建立的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在主参数的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可推广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80年代初,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及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投资等,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

19xx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xx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xx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奖》;19xx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彭先觉(1941.9.16 -) 原子核物理学专家。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xx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多种型号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次级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提出了多个改进核武器设计的新设想,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大幅度提高核武器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参与了“八五”核试验规划和各次核试验方案的制定,为我国核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使我国核武器设计水平在主要指标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xx年后主要从事核武器研究的规划制定和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并十分关心核爆炸的和平利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1959.06.15 —),矿山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专家。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原籍江西萍乡。19xx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19xx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公共安全〉专题组副组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与测绘领域首席专家等。获中国矿业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发现煤层砂岩顶板变薄尖灭带是顶板灾害易发区,建立了煤层顶板稳定性地质预测技术与方法。率先开展煤矿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建立了以野外采集评价技术、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与反演技术、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为基础的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首次达到700米深度勘探精度达到查明≥3米断层的技术水平,并在煤炭企业广泛推广应用。上述两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排名第一)。研制开发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矿井地质雷达和多波地震仪装备并在煤炭、交通和军事阵地探测中推广应用。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国家软件版权4项,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本(其中1本由Springer出版)和百余篇论文。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恒一 (1939.9.22-)海洋石油工程专家。19xx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xx年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海洋石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前期研究、设计及建造工作。曾获得多项国家奖与省部级奖,为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五”期间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石油深水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准备实现我国深水技术跨跃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指导并参与了“浅水大型浮式生产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了“大型浮体浅水效应”概念,为优化设计开拓了新思路并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晓光(1935.4.8 -)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19xx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委副主任。现任高级顾问,教授级高工。 参加过大庆、辽河、塔里木等盆地的石油勘探, 渤海湾盆地、中国东部和全中国的石油地质研究,获得多项奖励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19xx年,辽河断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第一完成人;19xx年,辽河曙光古潜山油田发现,获石油部油田发现奖,为第一完成人;19xx年中国东部陆相盆地地质岩性油藏分布规律及远景预测研究,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三完成人;19xx年,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国家科技进

步特等奖,为主要参加者;19xx年,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与勘探方向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为第一完成人。

指导国外二十多个项目的勘探,对国外数百个项目进行评价,取得了重大成果。

20xx年,苏丹Muglad盆地1/2/4区高效勘探的技术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20xx年,迈卢特盆地快速发现大油田的配套技术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第一完成者。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洪德(1942.7.4 -) 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19xx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主持研究开发的汽轮机全三维设计体系综合了当代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最新成就,使这一设计体系成为理论先进、系统配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工具,带动了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设计理念与方法以及制造工艺的进步。主持研究开发了汽轮机新一代叶片与非叶片部件,包括静动叶型、各种复杂三维造型叶栅、主蒸汽阀门、排汽缸等,加速了我国汽轮机产品的更新换代。在我国火电站老汽轮机现代化改造工程中,主持完成了200MW等十几种机组的设计,已成功改造了120多台共约1500万千瓦汽轮机,机组热效率提高5-7%、出力增加10%,机组热力性能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工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和平(1956.1.17-) 矿山岩体力学专家。湖南双峰县人,19xx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委员等职。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来研究矿山岩体灾害事故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破坏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支护设计等重要领域。19xx年起,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研究裂隙岩体非连续变形、强度和破坏,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开采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35篇、引用300余次,EI收录50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19xx年度他的论著被引频次全国排名第9。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项4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大匡(1932.11.26-) 油田开发工程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石油部科技委员会油田开发组长等。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五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综合性和战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等研究。主要获奖成果为“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子课题“油藏模拟新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一等奖,“非均质亲油砂岩油层内油水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获石油部一等奖,“中国注水开发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等奖,“油井防蜡、清蜡新工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已出版《油藏数值模拟基础》、《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等著作五部,译著一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报告4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32名。19xx年获首批政府特殊津贴,并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称号,19xx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英铎(1938.5.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辽宁省沈阳市人。1962年和1966年分别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西德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19xx年至19xx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系主任和主任.19xx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深入电力系统工程实际,在交流远距输电和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控制与优化规划领域作出了多项重要贡献,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大电机励磁控制技术、柔性交流输配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各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19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德馨(1918 .9.6-)煤炭资源与勘查专家。江苏省如皋县人。19xx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3-19xx年北京大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19xx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归国学者。参与了全国许多大型煤矿(区)的开发设计论证及重要煤田地质报告的评议审查,指导并积极参与了全国及江南九省煤田预测。在担任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委员期间,参与许多工程科技开拓,为煤炭工业发展提出许多远见卓识的建议。对中国的聚煤规律、聚煤模式演变、煤岩特征及煤的地球化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编的《中国煤田地质学》、《中国煤岩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各聚煤时代的聚煤规律及煤岩变化和特征,资料丰富、理论扎实、见解新颖。19xx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常印佛(1931.7.6-)矿床地质学家。江苏省泰兴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安徽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对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矿环境中的几个主要铜矿类型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在区域成矿学领域: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在矿床学领域: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建议和分类,以及所建立的相应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寻矽卡岩型铜矿的找矿实践。在找矿勘探学领域:将我国固体矿产普查划分为三个历史演变阶段,提出了第二轮普查、深部探测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并获一批成果。在找矿实践中,为铜陵有色冶炼基地的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玉柱(1936 .5 .5 -)石油地质专家。 出生于辽宁省北宁市。19xx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任地矿部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兼专家组组长和国家储委油气专委委员。现任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

19xx年,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会战的序幕;“八五”和“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克关项目和地矿部5个科研项目,全面系统研究评价了塔里木等盆地油气资源、油气成藏特征;19xx年首次建立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找油理论及初步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叠加盆地成油特征等;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发现10个油气田和我国第一个古生代的塔河大油田;主编西北石油局油气勘探规划、设计20多份,科研报告20份,独编和主编科学技术专著10部、主笔科学技术专著4部,公开发表科学论文80份;曾获地矿部个人特等奖、记一等功,获地矿部集体特等奖2

次和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奖,获地矿部一等奖;19xx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维燕(1929.10.2-)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原籍山西省襄陵县,出生于北京市。19xx年

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37年,调任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现任哈电集团控股的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持研制达到国际水平的长

江葛洲坝125MW水电机组,获国家优质金奖,葛洲坝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全

国第一台引进技术制造的600MW汽轮发电机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主持突破高压定

子线棒主绝缘防晕层电腐蚀的技术关键,实现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与防晕层半导体带

包扎后一次模压成型的新工艺,无电压击穿,延长机组寿命。参与三峡机组论证,肯定国内

制造的可行性,提出了有益的建议。19xx年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任三峡枢纽工程

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其励(1941.1.25-)蒸汽工程专家。辽宁省营口市人。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xx年

南京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xx年-19xx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进修,19xx年获日本北海道大

学工学博士学位。东北电力集团高级工程师。主持实施的重大项目90余项。对引进600MW

火电机组的1814 t/h褐煤锅炉,提出多项重大改造技术,实施后使锅炉能长期稳定带满负荷

运行。在锅炉低负荷断油稳燃、调峰运行、各种燃烧方式的浓淡燃烧等技术领域有显著贡献,

负责并实施节能降耗、节油、降NOx排放等重大技术改造工程71项;在煤粉均匀分配、烟

风系统优化及大流量测量等安全、燃烧自动化领域取得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应用于20项

工程中。发表50余篇论文。现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1938.7.23 -)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xx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

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

科研课题1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

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

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

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

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

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

济效益。

获20xx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及发明专利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各一项(1998,2002)。发表论文64篇,35篇次收入三大检索,其中SCI-10篇次,EI-18篇

次;专译著6本。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26名。 20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光明(1926.10.1-)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xx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19xx年参

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在石油部党组领导下参加和制定了大庆

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辽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区的整体勘探部属和组织实

施,相继发现一批新油田和扩大已有油气田的地质储量。七十年代完成了渤海湾复式油气区

地质规律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并获得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0~90年代提出了盆地“三

史”结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综合分析理论,根据全国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提出全国科学探索

井的勘探规划,实施的结果相继发现了吐哈油田和陕甘宁中部大气田以及一些重要的油气发

现,获得了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奖一等奖,19xx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xx年又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19xx年以后他领导了石油系统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为我国今后石油工业长远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9xx年首次在重国北京召开的第十五界石油大会上,他担任大会秘书长。近几年继续进行中国油气勘探的战略工作,完成中国工程院重要攻关项目“能源发展战略及十一五的重点咨询研究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的研究。2004-20xx年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完成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裴荣富(1924.8.24 -) 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聊城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中日、中美科技合作和世界大-超大型矿床成因图及全球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他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55年,在国内外主持五项重大矿产勘查工程和30余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创新地提出“双控论”和“合理域”固体矿产勘查模型,为指导地质工作做出充分科学论证,并被国际引证。近15年,他专攻特大型矿床成矿背景研究,提出“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其成就,除获国家级、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和李四光地质科学最高奖外,并以他为首,与多国矿床学家合作执行了国家地质对比计划IGCP-354项目,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因贡献突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特授他终身荣誉称号。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鲜学福(1929.1.21 -) 矿山安全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19xx年毕业于莫斯科矿业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完成的“用力学方法研究南桐矿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从力学角度创立了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理论及方法,其应用避免了重大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完成的“煤矿开采深部瓦斯涌出预测的方法及区域治理”,将地应力场、地温场、煤质及煤对甲烷的吸附与煤层瓦斯渗流特性等相结合,提出了有效的煤矿深部开采瓦斯涌出预测新方法和区域治理措施;合作完成的“水射流辅助PDC刀具切割破碎硬岩的研究”,提出了新型刀具结构及参数优化方法,使刀具受力减少30%-50%,寿命提高3.1倍;完成的“水力压裂理论与工程应用”和“岩盐水溶开采工艺参数的监测与控制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布井和选择最佳压裂参数的新方法,实现了盐矿水溶开采工艺与技术革新。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专译著8部,培养博士生40名。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明武(1943.7.8 -) 粒子加速器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沙市。19xx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解决了极面调整线圈设计、工艺实施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由固定能量改为可变能量做出贡献,在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研制中,负责主体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把三维磁场计算与速流动力学相结合,定量指导加工,使磁场质量远好于国外标准,保证了调束一次成功,全部指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基于有限元法开发了二维及三维磁场计算软件包,在理论和数值方法上都有创新。两个软件包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成果,在国内外得到应用,获19xx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已运行的30MeV强回旋加速器为基础,致力于更高能量强流回旋加速器可能改进途径的探讨,进行了高频电路和注入系统预研,提出改进方案,完成了70MeV、100MeV强流回旋器初步设计。获19xx年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自强(1936.6.1-)幅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湖南省益阳市人。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在我国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初期,提出了我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低本低气流式 测量装置”等多项监测装置和方法。参与指导和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为建立我国辐射防护监测和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多项军工任务和重水堆改建工程的辐射安全中解决了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显著降低了集体剂量,为保证核工业良好的安全记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70年代末开始,率先开展并参与指导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发展了能源-环境评价方法学,设计了评价方案,并主持完成了“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不同能源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研究”等多项重大项目,对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在我国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并受委托主持编制新的“国家辐射防护标准”。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处置为中心的观点”,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 垣 (1933.8.8-)磁约束聚变技术、脉冲功率技术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xx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中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聚变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以及电工新技术研究。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我国磁约束聚变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过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另一装置升级改造。在中国环流一号研制中负责工程方案设计。总体电磁工程、脉冲电源及总控系统等,创造性地解决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成功地将聚变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大型发电机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已在电力工业广泛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胜(1941.2.7-)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江苏无锡人。19xx年山东工学院毕业,19xx年获电力科学院硕士学位,19xx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总工程师。

开创了非自治系统运动稳定性的量化理论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定量算法,发现了多种新的动态行为并揭示其本质。开发成功该领域国际上至今惟一的商品软件,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包括美、加、英、爱尔兰、墨西哥、韩国等的电力企业、大学和咨询公司。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

获发明专利授权 2 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著作3本,国际论文95篇,国内论文155篇。全国期刊最高荣誉"双高期刊"获奖期刊的主编;14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20xx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xx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9xx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翔龙,19xx年11月生于南京。19xx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19xx年——19xx年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xx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以及联合国海底管理局与海洋法庭筹委会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

金翔龙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金翔龙主要从事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他是我国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对我国海底科学的创建和发展有开拓性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边缘海的海底勘查与研究,推动我国浅海油气勘探的起步,系统研究过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底构造,对我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等提出过重要论

述,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加强海洋管理方面有重大贡献。他在勘察与研究太平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为我国进入大洋勘探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和在联合国争得太平洋的理想矿区做出过关键性贡献。19xx年以来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科学二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