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县 教 育 局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全县教育工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宗旨,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兴县战略,抓质量、树形象、保公平、促均衡,全县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呈现新亮点,在发展中塑造新形象,在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一)各类教育和谐共进。学前教育全省领先。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3%,创建省级优质园4所、市级优质园3所、省合格园13所,85.2%以上的幼儿在市级以上优质园就读。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初中毕业升学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6.2%和97%,均超过教育现代化省定指标。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全县高中教育阶段累计招生4267人,其中普高招生2264人,职教招生2003人,普职结构趋于合理。

(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卓有成效。按照“高中集中到县,初中集中到片”的原则,加大中学布局调整的力度,撤销了XX中学、XX中学的高中部和6所农村初中,在XX学校试行“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目前,全县仅保留2所普高、2所职高、10所初中(其中,农村中心初中6所),农村中学布点散、规模小、效益低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改观。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847平方米,校舍维修及危房改造面积24644平方米,XX中学体育馆、XX学校教学楼、XX二中大门南移、升旗广场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稳妥推进。组织装备中心、电教、财建科等相关科室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现代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努 1

力,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16项主要指标我县有11项已基本达成。

(三)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教育管理规范“先进校”和“优秀校”评比活动,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金湖中学、县实验小学创建成市级中小学管理规范先进校。质量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积极实施“振兴初中”计划。11年,我县中考成绩在巩固率高出市平均巩固率15个百分点的同时,学科均分、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等四项重要质量指数均达到或超过市平均水平;高考成绩有所进步。11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567人,连续六年被评为“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积极开展“手拉手”等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全县共创建县级以上“周恩来班”13个,XX镇金沟小学创建成市级德育先进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打通了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重视学校体卫艺工作。召开了全县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继续开展三项“六个一”活动,严格执行大课间制度,广泛实施体育、艺术 “2+1”项目,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得到有效保证。育才小学、黎城镇城西小学创建成市级体育先进校,XX镇横桥小学创建成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突出抓好全县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均衡推进,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优质课程、校本课程,受到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11年,我县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先进集体,被市科协、市教育局表彰为“XX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被市教育局表彰为“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奖,县教育系统关工委分别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四)师资素质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师资水平。从优秀大学毕 2

业生中补充新教师38名,其中,本科生37名,研究生1名。着力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全县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8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66.9%,均提前达到教育现代化指标。选派8名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组织120名教师参加省厅“送培到县”活动,并承办了物理学科培训活动。有9所农村学校继续与南京秦淮区学校结对帮扶,切实加强名师建设。全面启动“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着力抓好特级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后备人员的遴选,突出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设立中高考进位争先奖励基金,进一步完善享受市、县政府特殊奖励优秀教师管理办法。有4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努力提高教师待遇。首先,政治待遇明显提高。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选以及评优、评先坚持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努力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县教育系统现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19人,其中一线教师、农村教师就占13人。11年,全系统有14名校干得到县委的提拔和任用。其次,福利待遇得到改善。农村乡镇教师住房公积金补贴将分三年逐步到位。为切实解决在边远乡村工作的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在城区积极筹建农村教师公寓。

(五)职业教育做大做活。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按照创建“四星级”职业学校要求,将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职教中心合并。进一步加大职教课程改革的力度。完成市级课题立项4个,创建省级课改试点1个、市级课改试点2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招生力度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大职教招生力度,在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本地生源不流失的同时,积极开辟中西部生源基地,建立东西部联合办学机制。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职成教完成转岗培训1900多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万多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600多人,职教毕业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比例达87%,学生就业率达97%。XX高级职业中学 3

与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CK6130数控车床并已投产,总投资3200万元的XX汽车有限公司业已开工建设。XX社区教育中心、XX社区教育中心分别获得教育部、省教育厅表彰,县职教中心、XX社区教育中心被市政府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六)教育公平得以保障。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力度,目前,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绝大部分已建成寄宿制、寄餐制学校;全面实施“育才助困”工程。全县共投入2143.8万元,资助各类学生8804人次。其中,为义务教育阶段29421名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国家、省教程教科书费,并对1189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41.2万元。资助普高阶段贫困生1447人次,资助金额72.35万元。向中等职业学校高一、高二在校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53.45万元。资助当年考上公办本、专科的大学生122名,资助金额41.2万元。为当年考入公办院校家庭困难的264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50万元。全县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因灾而失学。着力推动特教事业跨越式发展。积极开展“爱心献特教”一日捐活动,所得30多万元捐款全部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特校基础建设力度。拟投资400多万元易地新建县特殊学校,图纸设计、土地征用等工作已完成。

(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以争创行政效能(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为目标,抓机关促学校,积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继续严格执行“六不准”禁令,实行首问负责、挂牌上岗、限时服务等制度,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收费行为更加规范。将规范教育收费列为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重拳出击,重点整治。积极开展省“规范收费达标县”创建活动,定期组织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定期或突击检查。评教工作深入开展。多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设立局长接待日,开通投诉热线,走进“勤廉热线”直 4

播室,积极参与“机关服务进社区”、“行风热线”等专题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以“增强师德修养,弘扬正气新风”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提升了行风、校风、学风建设水平,塑造了良好的教育形象。11年,县教育局在全县行政效能(软环境)建设58个重点部门目标考评中位于前列,有9所镇中心小学和2所中心初中进入乡镇基层站所行政效能(软环境)建设评比前三名。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多次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攻坚月活动”,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县中小学创建“平安校园”、“零犯罪校园”、“无毒校园”覆盖率达100%。

此外,教育宣传、招生、工会、共青团、关心下一代、人武、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回顾11年工作,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投入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始终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将教育工作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投入、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教育工作会议,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视察教育工作,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方向、办实事。二是积极实施教育布局调整,是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越来越高,必须及时地、科学地实施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两年来,依据《XX县十一五教育布局整体规划》,按照“初中到片,高中到县”的原则,对全县中学布局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调整,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奠定了基 5

础。三是始终坚持以质为魂、质量兴教,是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动力之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树立极强的质量意识。政府和人民群众评价教育虽然是全面的、多角度的,但核心仍然是教育教学质量。11年,我县大力实施“振兴初中”计划,多次召开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质量管理研讨会,着力加大对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积极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全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四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xx年,我们积极参与“三城同创”,被县爱卫会、县健康促进委员会评为“健康教育与促进先进单位”;踊跃参与抗震救灾,全县教育系统为灾区捐款近10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3万余元。此外,双拥工作、挂钩帮扶贫困村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资金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无法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县城区部分学校债务仍然较重;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是各类教育发展的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四是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县城区教师编制紧张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一些有悖师德的行为还没有完全杜绝,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主要工作

当前,金湖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力资源的任务也更加繁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抢抓机 6

遇,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20xx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打牢基础,提高质量;坚持促进均衡,维护公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全面小康新金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主要目标是:

——巩固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4%,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00%,初中生毕业升学率达97%,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1个,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

——大力实施“两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合格幼儿园标准。

——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创建省优质园2所、市优质园1所、省合格幼儿园13所、省合格特殊教育学校1所、四星级职业学校1所。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8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67%,普高教师研究生学历达3%,职高“双师型”教师达70%,创建成“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

——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创建成“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

——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7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1个,引进外资到账200万美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12年,全县教育工作切实做到“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二是坚持素质领先,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

三是坚持质量为魂,课堂为本,着力提升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师兴教,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六是坚持高位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改善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七是坚持关注教育民生,关爱弱势群体,努力彰显教育事业的普惠性;八是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营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8

 

第二篇:关于全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县人大机关年度调研工作计划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筹组人员,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万堂带队,各副主任、委办主任和专职委员参加,组成调研组,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于6月23日至24日深入到三所学校和一所幼儿园,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全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园、点)38所。中学4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附设初中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幼儿园13所,其中县直小学4所、乡镇中心校8所、县直幼儿园1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3所、民办小学1所;教学点17个。

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14526人,其中小学生7191人、初中生3830人、高中生3505人。

全县共有在职教职工1588人,其中:中学教职工624人、小学教职工821人、幼儿园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外聘教师11人,2人脱产学习),教育局及进修学校109人。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全县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全县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1

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办优质教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

截止六月底,国家、自治区、市、县共下发中小学补助公用经费204万元;住宿费补助资金4万元;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86万元((其中中央88万元、自治区45万元、市级11万元、县配套资金42万元),目前,这些资金都全部下拨到各中小学校,并已发放到学生手中。

(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创办优质教育

为适应新课标改革要求,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化德一中20xx年开工新建一栋4千多平方米的电教实验楼,现已基本完工,力争秋季新学期开学前投入使用。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重点为第一小学教学楼和教师办公室及第三小学学生宿舍、餐厅、浴室等项目,为争取上级投资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三)加强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今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工作思路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化德一中20xx年2月提出的“3●2●2“教学模式,(即:“三个准备”、“两个实践”、“两个反思”的教学模式),成功地被批复为 2

国家级科研项目,现在进入全面实验阶段,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了基础。

(四)多方争取,积极开展了扶困助学。

今年,县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帮扶中小学校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五月份,乌兰察布市军分区为七号镇中心校捐助价值5万元的冰柜等食品、食堂餐具。

二、存在的问题

(一)非义务阶段教育学校教师的津补贴发放存在困难。

(二)化德一小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已成为阻碍化德一小走向卓越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化德一小占地面积小,缺乏教学空间,学校无操场,学生无活动场所,现有部分学生在化德二中学校的教室上课,教师办公室严重缺乏,并且有部分教室和办公室已成危房,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县幼儿园幼儿教学活动空间和教师办公空间严重不足( 县幼儿园教学建筑面积550平方米,目前,在园幼儿320名,每个幼儿拥有的教学活动空间不足2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每个幼儿应占9平方米的教学活动空间的标准(还不足四分之一),两间共不足70平方米的休息室,容纳了66名幼儿。给幼儿保健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在休息室的两边分别是不足20平方米的为住宿幼儿烧制饭菜的 3

厨房和还没有厨房大的容纳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共46人的仅有的一间教师办公室。在主体教学楼内除设有11个教学班外,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集会议、舞蹈、餐厅于一体的房间)。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继续加强改善办学条件,对有些学校存在的部分“危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要大力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新老教师更替。 此报告

化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xx年7月3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