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党建汇报材料20xx

党建领航 管理创新 服务提升

争创和谐发展先锋基层党组织

城东街道XX社区地处孝妇河以东,辖区面积0.4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居民楼49栋,居民2120户5435人,党员100人,社区设党总支,“两委”成员6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社区各项事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先后被省、市、区授予“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小区”、“平安淄博先进集体”、“文明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层基础性工作,加强社区自身建设

我们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了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有效。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把学习作为改造世界观、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社区工作能力的首要措施常抓不懈。社区班子团结,分工协作,工作安排到位、落实有效。建立健全了在职党员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双向联系、双向反馈等机制,发挥了他们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共驻共建方面的“带动”作用。

二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有力。立足于有人办事,强化社区班子建设。通过“两委”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制定了理论中心组、“两委”成员以及社区党员的多项学习制度,通过系统、扎实的学习,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立足于有钱办事,建立经费保证机制。把社区党建

经费、干部生活补贴全部纳入社区财务预算,按规定办理了五险,解除了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切实保证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立足于有场所议事,加强办公场所建设。20xx年以来,筹资4万余元,修建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为更好地服务党员和群众奠定了基础。

三是制度化建设规范有序。社区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制定了社区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完善了总支工作制度共12项规范社区工作,落实党务公开办法,完善了社区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重大事务集体决策等制度。

二、探索“小社区大社会”思路,推进社区事务属地化网格化管理

为适应新时期对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社区跳出了原有以条为主的旧模式,推行社区事务属地化网格化管理,构筑起以社区为主体,以社区单位为依托,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的管理新格局。

一是构建领导有力各方协调的工作格局。社区在广泛征求辖区单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XX社区推行社区事务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联系人、居民小组长、社区片警、楼栋长、志愿者和物业管理等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协调8个成员单位纳入工作主体,实现社区事务服务管理的全面动员、多方参与。

二是构建社区各类单位“全覆盖”的服务格局。为确保管理

的“全覆盖、无死角”,对辖区内各类所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

居民小区、居住人口、以单位名义所建楼、院以及破产企业生活区、新建生活区,无不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是否办理交接手续,均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双向管理服务协议、代管协议、移交协议等正式方式将相关实现纳入社区属地化管理。

三是构建社区网格“单元化”的管理格局。社区根据人口、面积、房屋等实际情况,将社区合理划分为5个网格、配齐了各网格责任人。同时以单元网格为载体,推行标准化管理,将XX社区所辖楼宇、人员、企业等地图、信息、数据全部纳入电子档案,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便捷性,为社会管理提供详实和准确的基础数据,实现了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

三、秉持“服务为先”理念,提升能力创新品牌

始终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双亮双争”活动。在社区的服务窗口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店”,要求党员挂牌上岗,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在诚信经营、服务群众、帮贫扶困、回报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推行“一办一中心”模式。立足提升社区资源整合利用率,积极优化机构设置,按照上级要求将工作机构改为了“一办一中心”模式,促进了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在选优配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同时,筹资4万余元,改造和扩建了办公设施,修订完善了“一办一中心”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规范了办事程序,人员分工更加清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社区以此为契机,努力

提升工作标准,彻底改变了原有社区事务头绪乱、效率低的工作面貌,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高效便民,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许。

三是深化楼宇“五彩星”评比活动。结合“网格化”管理工作,11个楼宇党小组分别认领了所辖楼宇的管理服务、文教娱乐、文明道德、环境卫生、和谐平安等工作,并以“红、橙、黄、绿、蓝”五种颜色的五角星作为标识。活动采取“五彩星”标识牌上墙、每季度“挂星”自主申报 “摘、挂星”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社区考核、工作台帐、年底总结表彰等活动制度,为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四是开展“三问一访一帮扶”活动。开展 “三问”。包居领导、驻社区指导员、社区“两委”成员,采取座谈、约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大量征求领导干部、党员、基层群众和各类技术人才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掌握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所盼所想。“一访”帮困。社区“两委”与驻社区指导员深入到贫困家庭当中,面对面的促膝交谈,详细地了解贫困家庭人口、收入、生产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结对帮扶。在“三问一访”的基础上,每名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按照“一户一策”的解决方式,协调社区帮助申请城市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申请社会救助岗位,建立困难家庭帮扶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XX市社区党建和社区管理工作情况汇报1

XX市社区党建和社区管理工作

情 况 汇 报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把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优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基层基础环境的重大举措常抓不懈,提升了全市城市社区管理的整体水平。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城市社区 个,其中县城(城区)社区会 个;建社区党委 个、社区党总支 个、社区党支部 个。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 名,其中女党员 名。党员人数在 人以下的社区数 个,党员人数在 以上的社区数 个。

截至 年 月,全市社区工作者 人,其中主职干部约 人。社区干部平均年龄 岁,35岁以下的 人,占 %,36至59岁的 人,占 %,60岁以上的 人,占 %。初中以下学历的 人,占 %,高中(中专)学历的 人,占 %,大专以上的 人,占 %。有 个社区实行了社区干部直选, 个社区实行书记主任“一肩

— 1 —

挑”。社区干部工资在500元以下的有 人、501至999元的 人、1000元以上的 人,占 %,有 人实行了养老保险, 人实行了医疗保险。约占90%。

全市城市社区共建立服务组织 个,其中志愿者服务组织 个,参与服务的党员 人。建立区(市、县)级服务中心 个、街道服务中心 个、社区服务站点 个、党员联络服务中心(站点) 个。建立协调议事机构 个,其中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 个、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 个、社区党建联席会 个、社区居民议事组织 个。建立群众性社团组织 个。

全市已有 个社区办公和居民活动用房达到 平方米以上,其中 平方米以上的 个。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社区管理工作机制

近年来,全市以“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界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促进社区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1、强化领导责任,引领社区发展。市委、市政府每年坚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社区建— 2 —

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X/X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市人大、政协建立了视察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市、县(市、区)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重大事项,近年来有计划地协调解决了社区工作者经费补贴、建设用房经费补助、管理机制调整、对口帮扶社区建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2、建立协调机制,支持社区发展。市、县(市、区)社区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运转有序有效。市直各相关部门坚持重心下移、服务靠前,形成支持社区发展的整体合力。比如,市残联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名工作专干,援建了一批社区残疾人康复室。市体育局投资近千万元援建社区体育活动室100多个。各社区完善手段,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实行了社区干部设岗定责制、服务承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民主评议制、末位淘汰制等一系列制度。各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按照“统一安排,集中办理”模式,提供行政事务、社会保障、信访接待、法律家政服务等各项服务。

3、实行共驻共建,推动社区发展。为推动区域化社区党建机制的形成,全市各地普遍建立了县市区委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

— 3 —

定期协商议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现“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文化联乐、社区教育联抓、社区环境联治、社区治安联防”。市直110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一个社区,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投入财力、物力支持社区建设,近两年来投入600多万元为社区排忧解难。

(二)完善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指数

全市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宗旨,针对不同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着力实现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手段网络化和服务效益最佳化,在服务中凝聚民心、强化管理、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1、贴近居民需求延伸服务。一方面,针对弱势群体实施“志能”激发关爱工程和开展救助、互助、援助服务。我市以困难家庭子女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以激发志气志向、提升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志、能”激发关爱活动,通过对社区困难家庭子女进行励志激励、强化技能培训、实施就业援助等,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最担心、最关心、最揪心的现实问题。同时,全市各级党政和社会组织坚持多年开展“三助一扶(助学、助医、助残、扶持下岗职工就业创业)”活动。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实施社会福利、优抚保障和社会救济方面的关怀救助;对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慈善等捐助活动;— 4 —

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上岗指导培训等方面的就业援助。另一方面,服务百姓生活,开展各具特色的便民利民服务。全市普遍推行“一社区一特色”服务,相继涌现“爱心小课桌”、 “农民工公寓”等一批特色社区服务,部分辖区学校还向居民免费开放图书室。全市共建设老年公寓、托儿所、托老所等各类服务机构1500多个,社区服务项目500多个,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服务体系。

2、依托社区组织深化服务。依托社区各级各类组织的设施、行业资源建好服务阵地,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载体,构建便民利民服务平台。一是卫生服务进社区。中心城区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城区全体居民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X/X区被省确定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二是文化体育进社区。普遍建立了文艺、书画、健身等民间组织,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学校、社区广场等阵地,开展广场健身、社区运动会等社区特色文化体育活动。AA定期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市民论坛,伍家岗区将每年6月16日确定为伍家岗区社区“邻里节”。三是平安创建进社区。组建社区安保队、普法宣传队、志愿义工队、法律援助队等群众组织,构筑义务巡逻、门栋关照、纠纷调解、普法宣传、

— 5 —

帮教转化等“五位一体”的社区治安网络和防控体系,使社区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四是文明创建进社区。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活动,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3、推进社区信息化创新服务。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进程,在全省率先建设AA市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呼叫)系统。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全市城区社区居委会配备了计算机终端设备,安装了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居委会应用软件,完成了全市20多万户居民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建立了涵盖社区党建、低保、劳动保障、计生、残疾人、退休人员等多方面信息的社区基础数据库。完善社区服务在线网站和电话呼叫热线,开通了全市社区服务在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加大物化投入,强化社区工作保障

1、实施“123行动计划”,改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实施进社区建设“123行动计划”。从20xx年开始在中心城区实施了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为重点的“123”行动计划,即用3年的时间使中心城区社区的居委会组织工作用房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采取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分级投入的办法,按“统一规划、统— 6 —

一标识、统一标准和统一功能布局”的要求,中心城区已有102个社区办公和居民活动用房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城区共投入社区办公和居民活动用房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560万元,达标社区市、区两级财政各补贴10万元,已补贴78个社区)。二是将社区用房纳入城市开发建设配套设施解决。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时,要求开发单位必须按照规划选址和标准建设,并以建设、物价等部门核定的成本价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工作和服务用房。三是企事业单位的居委会,在单位改制、出让、破产时,必须按规划标准无偿给社区组织解决工作用房和服务用房。四是对口帮扶社区的部门和单位在财力、物力、资源上给予支持。五是通过社区协商、联谊、共建等多种形式,发动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积极主动支持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六是把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房产调剂给社区用于工作和服务用房。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社区工作经费。20xx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36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中心城区社区工作经费和补贴社区工作者工资。20xx年起,每年增加财政预算24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补助标准。其中,社区工作经费按“每100户居民每年1000元”的标准拨付,绝大多数社区在2万元左右;社区工作者工资财政补贴部分由过去

— 7 —

每年6000元提高到1万元。此外,在原有党费开支的基础上,按每名社区党员每年20元的标准,从财政新增了社区党员活动经费预算,用于补贴社区兼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开支、社区党员评先表优、开展活动、购买学习资料等,保证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20xx年,全市城区每年社区补贴经费增加到700多万元,居全省领先水平。

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区干部待遇。为了激励广大社区干部干事创业,我市逐年增加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目前,我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月平标准为500-1800元,城区达到1200-1800元,山区县500-800元。城区和大部分县市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购买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在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的同时,我们还为工作表现突出、居民群众公认的社区工作者提高政治待遇,相当一批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AA委提拔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每月享受专项补贴。

(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社区建设活力

1、推行“三推一选”,创新社区选人用人机制。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市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选举中推行了“三推一选”,即由社区居民、社区党员、社区单位推荐候选人,由全体选民和社区自管党员分别差额直选社区— 8 —

“两委”班子成员。“三推一选”实行自荐报名、“三推”提名、资格审查、公开竞选,选举时先选党组织,后选居委会,选举结果凭得票多少决定。这种选举方式,让居民群众真正行使了选人用人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社区单位职工、党政机关干部、私营企业主、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各方热心人士积极报名参选,改善了社区“两委”班子结构。一些有党务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干部被推选为社区党委、总支、支部成员,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力量。

2、探索“选聘分离”,创新社区干部管理机制。市委在SS区试点,探索实行了“选聘分离”的做法。社区“两委”班子经过选举产生后,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由社区居委会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具体承担社区事务。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招聘面向全社区,按照“文化考试、居民评议、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程序进行。上岗时统一签订聘用合同,颁发从业资格证。管理上实行“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其工作情况必须定期向居委会汇报并接受居民评议,居委会根据居民群众的评价,决定专职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和奖惩去留,凡居民不满意率达到三分之一的,解除聘用合同。实行“选聘分离”的新机制,使社区“两委”班子能集中精力思考社区大事,同时强化了经常性监

— 9 —

管,促进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

3、建立“三会一制”,创新社区议事监督机制。在社区普遍建立了公共事务听证会、重大事项议事恳谈会、社区干部民主评议会,并坚持和完善了党务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所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都由居民自主决定,社区“两委”干部的工作情况年终由居民评议,社区党建的重要工作、事关劳动就业、医疗保障等重要政策、居委会的重要开支、社区服务的重要程序及时向居民群众公开,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参与管理社区事务的热情。中心城区建设商业步行街,拆迁涉及近百户居民,因为对补偿标准有不同意见,一些居民迟迟不搬,解放路等几个社区党组织联手将相关部门和居民请在一起听证、协商,使步行街建设如期施工。城建部门心悦诚服地说:“社区党组织做工作比给钱还管用”。

(五)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社区党建实效

1、学习实践活动让社区党员受教育。社区党员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力量,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化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创造出“党员争星”、“案例模拟培训”、“市民讲坛”、“流动党员QQ群”等经验做法,使广大社区党员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西坝街道办事处针对辖区外来党员群众,开展了以科技科普、权益维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 10 —

(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生育文明等八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新市民”教育服务工程体系。学院街四方堰等社区开展了“党员争星”活动,通过党员互评、楼栋支部推荐、社区党组织核准、群众认可的方式评选“社区党员明星”,形成社区党员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石板溪社区开设了以时事政治、科学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生活健康等为主题的“市民讲坛”,通过采纳民意、专家授课、嘉宾参与、听众互动等开放形式,扩大了社区党员群众参与面,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

2、“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着力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抓住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和本质,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委组织实施了“万名党代表进万户听民声”实践活动,在市级领导干部党代表的带领下,各级党代表进选区、进社区、进家庭,真情问候于民、广泛问计于民、及时问需于民、科学献策于民、长远造福于民、主动求教于民,架起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AA区党代表、纪委书记积极协调中燃公司,克服房屋老化、搭建改造等安装困难,帮助解决了困扰QQ小区168户居民十年之久的天然气报装难题,WW社区居民赠送了“灯亮亮民心、气通通民意”的锦旗。市委因势利导出台党代表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并将此制度列为《全市街

— 11 —

道、社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重要载体。

3、“社区党员工作室”为无职党员搭建舞台。全市社区推广AAA经验,按照有“实用的办公用房、式样统一的标牌、必备的办公设施、完善的工作制度、健全的工作网络”的“五有”要求,建立了社区党员工作室。社区党组织按照党员自愿报名、组织认定的方式,挑选素质较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担任义务工作者,在社区党员工作室轮流值班,协助处理社区事务。这一做法受到各方欢迎。居民群众说,社区有了一大批不拿工资的社区干部,随时能找到他们办事;社区“两委”成员说,多了无数个帮手,社区再难的事也不难;参加党员工作室的党员说,有了发挥作用的舞台,过得非常充实。社区党员工作室成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平台和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平台。

4、“在职党员进社区”激发在职党员内在动力。为探索党员志愿者参与和带动社区义务服务的新路子,我们组织广大在职党员,开展“党员进社区,联创构和谐”活动,要求每名党员每年参加社区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工作日,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考评、管理。把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活动纳入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并建立一整套管理机制予以保障。如报到、回执制度、定岗定责— 12 —

及活动记录制度、监督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等,将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活动的表现情况和居住地党组织的意见,作为评优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5、党员“关爱工程”激励党员永葆先进性。在深入推进“安家工程”的基础上,全市组织实施了党员“关爱工程”,坚持政治关怀、生活关心、就业帮助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各社区对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生病受灾的特困党员分类建档,联合劳动、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出台帮助就学、就医、住房等优惠措施。在坚持开展“三助一扶”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万名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许多有困难的社区党员得到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真诚帮助,切实增强了归属感和光荣感,强化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枝江市定期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听一堂党课、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写一份思想汇报;宜都市80多名社区失业党员得到该市“困难党员创业基金”支持后,带动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共驻共建机制与社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

社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作

— 13 —

用日益重要。“三会”组织在增进共驻共建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部分中、省单位存在“身份等级”意识,社区党组织与部分驻地单位党组织的关系仍难协调,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工作联系仍然比较松散,需要进行体制创新。

(二)社区专职工作者素质能力与社区管理服务要求还不相适应

这在城区改造中新建社区及村居混合型社区较为突出。社区目前待遇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干部队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社区领导班子中一部分人缺乏城市管理经验、知识更新乏门,有的工作方法简单,只习惯于处理具体事务。

(三)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与发挥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仍不完全适应

社区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还缺乏切实管用的手段。

(四)社区工作经费支撑与社区党建工作任务仍不相适应

当前社区工作任务繁重,经费来源多数停留在财政拨款和收取房屋租金和部分管理费等。一些职能部门未落实费随事转政策,经费仍然严重短缺。

— 14 —

(五)全面完成社区服务设施达标任务还存在较大困难

一是部分中心城区社区因为建设用地受限难以找到建房地点。二是社区以成本价购房落实难。如EE社区拟购买辖区内“香格里拉”小区二期300平方米办公楼,开发商最后优惠价是3000元/平方米。三是已完成建设任务的社区也普遍存在负债,如QQQ区21个已完成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任务的社区负债达410万元,平均每个社区负债近20万元。

四、意见及建议

围绕实现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三有一化”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解决好“有足够的钱办事”问题

建议中央和省委出台相关政策,对社区党建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要求,进一步增加社区工作经费,采用分级承担的办法,按照约50元/年人的标准,对城市社区党员的活动经费作适当补贴,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进一步优化社区干部队伍,解决好“有素质合格的人办事”问题

— 15 —

建议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引入市场机制,公开选拔、竞争择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干部。要从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择优选拔优秀人才到社区挂职锻炼。解决社区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问题。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以“社区党员工作室”为平台,从中优选部分专兼职社区党务工作者。

(三)进一步整合资源,解决好“有适宜的场所议事”的问题

建议对目前场所建设不达标的社区,可列出时间表,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奖励、机关企事业对口支持、督促开发商履行相关义务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予以扶持解决。

(四)进一步创新机制载体,构建区域化社区建设新格局

进一步优化社区共建机制,出台政策措施,推广上海等地建立大街道党工委等作法,吸纳各方代表人士作为党组织和社区建设协调机构成员,变松散联系为紧密联系。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坚持完善全省社区党建示范区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