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新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新沂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东陇海产业带中心城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苏北唯一的“三级一类中心城市”、“江苏新兴工业城市”、“苏鲁接壤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全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2个开发区、马陵山风景区、253个村民委员会、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01.9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6万人。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机遇攻坚克难,拓新路两年翻番”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三农富市、工业强市、商贸旺市、城建靓市、品牌立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5.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2亿元,贷款余额84.3亿元。自20xx年5月,省委、省政府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以来,全市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30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工业投资增速一直位于徐州六县(市)前列。恒盛“1830”、 鲁花食用油、佳宇镍业、斯尔克纺织、科倍服饰、利诚纺织、花厅5万吨无水乙醇等一大批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投资超百 1

亿的煤基清洁能源、15亿元的30万吨离子膜氯碱、15亿元的金红石综合开发、7亿元的容纳光伏、5亿元的金富士食品等一批特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我市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xx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8.32亿元,占GDP得比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7家,实现销售收入233.6亿元,同比增长37%。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冶金、资源加工五大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化先进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第四次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进入“中国城市软实力200强”,成为全省首批四个“金融生态示范县(市)”之一,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全面实现苏北领先、力争跨入全国百强县,”?十二五?末跻身苏北第一方阵”的新一轮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打响“招大引强、结构调整、重点工程、农民增收、三产振兴、改善民生”等六大攻坚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1-5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4亿元,增长71.8%。

二、我市在沿东陇海线开发中面临的优势及下步打算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新沂是亚欧大陆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湾经济区交汇处,距徐州、连 2

云港、临沂、淮安等大中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在此已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随着胶新铁路复线、新长铁路复线、兰连高铁客运专线和宿新高速的相继规划建设,新沂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同时,我市面临着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我市近海临港,东有出海港口(连云港),境内有京杭大运河和新戴运河的内河港群,可以通江达海,畅行无阻。作为联接沿海和中西部腹地的节点,作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中心节点城市,必将发挥承东接西、呼南应北、联系沿海、发展陇海的重要作用。

二是资源优势。我市地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石英、水晶、钾纳长石、金红石、矿泉水等27种,石英砂储存量达22亿吨,含硅量高达99%,金红石探明储量为全国第一。除矿产外,我市还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厚实的文化底蕴。

三是产业基础优势。我市是江苏乃至全国的农用精细化工基地,纺织服装、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也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全市现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南北共建工业园、8个镇工业集中区和新戴运河产业带,产业承载能力较强。

四是环境优势。一是发展环境较好。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服务团队,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还开辟了30个工作日的绿色通道,只要是重特大项目,所有的手续在30天内办完;二是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是江苏省第一批金融达标示范县、金融生态示范市。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现有一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 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新沂的关键时期,我市将按照“一、二、

三、四、五、六”发展战略体系,即围绕一条主线(转型升级),明确两大目标(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实现三大任务(进入全国百强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军苏北第一方阵),实施四大计划(产业攀升计划、企业成长计划、项目进程计划、服务效能计划)、突出五大发展(突出跨越,加快发展;突出调整,转型发展;突出统筹,协调发展;突出低碳,绿色发展;突出民生,和谐发展)、坚持六市战略(三农富市、工业强市、商贸旺市、品牌立市、文化兴市、城建靓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实施“东进战略”。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我市特有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沿海开发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东陇海产业带四大机遇,按照“加快融入、承接辐射,主动接轨、错位发展,发挥优势、实现共赢”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港口对接、产业对接、优势对接、人才对接、文化对接五大对接互动方略,全力打造沿海开发大腹地,勇当东进战略“排头兵”。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东进战略快速通道。按照“借港出海”的思路,全面启动新一轮交通布局大调整,争取快步跨入“高铁时代”,深情融入“海洋时代”。扎实推进港口建设。加快窑湾港口物流中转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开工徐连运河,突破海河联运瓶颈,实现“海港内移”。规划 4

建设徐州亿吨港新沂港区,力争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扎实推进交通建设。加快宿新高速、205国道东北线、249省道拓宽、古镇大道、环骆马湖大道、山水大道等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道路通达能力。积极推进火车站升级改造,积极配合建设徐连客运专线,加快胶新铁路、新长铁路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建,提升新沂铁路编组站到二级四场,加快形成“一客一货一编组”的新格局,实现综合集散建设大突破。扎实推进无水码头建设。全面加强与连云港港口合作,深化共建共享连云港口岸合作协议,优化进出口环境和口岸通关模式,充分利用新戴运河航道升级的便利条件,加快江苏新海岸国际物流公司粮食物流中心和离港海关建设,形成与连云港港口的无缝连接,打造新沂“无水码头”,构建物流快速通道。二是建立东进战略项目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东进战略,必须坚持以投入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建设,聚合生产要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全力聚焦重大项目,认真研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全力聚焦“三重一大”,重点锁定大集团、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5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企业,紧盯苏南、上海、浙江及港澳台等地区,瞄准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大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118”工程,加快推进“2015”重特大项目,主攻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新开工的5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列入徐州市重点的12个项目。主动参与沿海开发产业分工体系,积极打造新沂临港工业 5

园,成为连云港临港工业园的配套区、协作区。争取华宏特钢、煤基清洁能源等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临港工业早日开工建设。力争三年内投资总量达到1200亿元,实现扩容增量,强势推动新沂跨越发展。三是加快规模企业培育,完善产业转移载体建设。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对接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十三个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纲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抓好工业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做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提速增效。扎实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战略,促进生产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链条快速成型、骨干企业迅速成长,重点培育恒盛化肥、蓝丰生化、花厅酒业、鲁花花生油等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加快形成纳税销售超5亿、10亿、20亿、50亿、100亿的企业。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整合资源,快速推进“一园一区一带”和8个镇级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统筹优化项目布局,大力发展化工、钢铁、新能源等临港型、科技型、高附加值的重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效促进工业结构调优调高调强,尽早实现“千亿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2、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实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四大计划”。一是工业企业“成长”计划,通过增资扩股、靠大联强、兼并重组、技改创新等方式,推动企业裂变式成长,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掌握行业发展话语权的大企业、大集团。到“十二五”末,培育重点骨干企业50家,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成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 6

支柱力量。在5年时间内,培育30家上市后备企业,力争实现10家企业上市,20xx年确保1家企业上市,实现进军资本市场的“零突破”。二是项目建设“进程”计划,针对50个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分解投资计划,明确序时进度,加强跟踪服务,加大技改投入,确保全年工业投入完成225亿元,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三是工业产业“攀升”计划,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轮驱动。着力提升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冶金、资源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抢上项目、提升档次、扩容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抢抓机遇、延伸链条、集聚升级。力争到“十二五”末,五大传统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五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抢占发展制高点。四是服务企业效能计划。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畅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切实提高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水平。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优、集聚发展。一是加大整合力度,打造物流品牌。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钰桥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建设,培育城北、沭东、城南和新戴运河、窑湾京杭运河五大物流集聚区,打造“省级物流集聚区”和“淮海经济圈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培育纺织服装、汽车、建材等一批专业特色市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二是加大开发力度, 7

打造旅游品牌。积极整合“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资源,加快环骆马湖大道、骆马湖度假村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马陵山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20xx年底将窑湾古镇建成省历史文化名镇、4A级风景名胜区及大运河第一古镇。积极开发乡村游、生态游、农家乐等地方特色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一体化,打造苏北最佳旅游城市。三是加大培育力度,打造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组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集团。加强对花厅文化、窑湾古镇文化、马陵山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促进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相结合,注重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经纪人,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围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城市核心商圈、特色街区、风貌街区,做强特色文化产业。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东陇海产业带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落实在项目建设上,我市将打好优势牌,打好主动仗,创新方法,多管齐下,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围绕工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强化专业化产业招商。突出招商重点,主攻能形成企业集群的龙头项目,主攻能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主攻能提升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注重招商选资,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投产、早收益。

8

 

第二篇:滨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滨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滨海县委员会

滨海县人民政府

“十一五”以来,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我县在省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聚焦招商引资、聚焦工业突破”,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迈出了稳健而坚实的步伐。全县的工作可以用“三个四”来概括:

四大变化:演绎科学发展之势

最显著的变化是综合实力的变化。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末相比都实现了三倍增:财政收入23亿元,是05年的

4.4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是05年的3.7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28.3亿元,是05年的5.3倍;实际利用外资7921万美元,是05年的7.7倍;自营出口总额7415万美元,是05年的8.8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四年平均增幅39.3%,位居全市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获得市综合奖,连续四年获得省财政收入贡献奖,在全省综合排名进了两位。

最突出的变化是运行质态的变化。三次产业由“十五”末的29︰40︰31调整到09年的22.1︰43.3︰34.6,工业的推动效应凸显,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投中占比达到62.5%,工业税收在财政收入的占比达到36%,工业对GDP的贡献率 1

达到45%。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了8.1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

最可喜的变化是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5元,是05年的1.5倍,连续四年增幅超过10%, 有40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比05年净增40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557元,是05年的1.8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05年的2倍;金融行社年末存款余额是05年的2.5倍。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是05年的2.6倍、4.9倍。私家车平均每月新挂牌250辆。森林覆盖率20.2%,率先在全市实现全面小康指标,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活立木蓄积量达296万立方米,位居全市第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林业生产大县。投入2.5亿元,新建滨海中学高中部;投入2.2亿元,新建体育中心;投入3亿元,新建12个市民休闲风光带,其中南湖风光带按3A级旅游景点设计,纵贯新城区,全长3公里;县财政四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配套资金1.03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新增部分的15.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99%;新增安全饮用水受益人口1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08年提前实现了全覆盖。两年来,有3万多户、11万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工作连续2年被省市表彰。恩格尔系数由05年的45.7%减少到09年的40.9%,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我县总体上已经跨入了小康的居民消费阶段。(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最根本的变化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十五”以前,县乡人代会选举,经常有人落选,最近几年,党代会和人代 2

会选举,所有成员都是高票甚至全票当选。群众无所事事的少了,忙创业的多了。信访总量四年下降了82%,不仅脱掉了省“信访重管县”的帽子,还连续2年被评为省信访“三无”县和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刑事案件发案率由05年的2.76‰下降到1.7‰。干部无所作为的少了,忙招商的多了。每年正月初一,都有人主动外出招商;正月初八各单位一把手全体出征招商已成为习惯,招商好才可提拔重用已成为价值取向,招不到商的年终“末位淘汰”已成为最有力的倒逼机制,而且大家都能坦然接受。现在全县上下思想统一了想发展,信心树立了能发展,能力提高了会发展,形成了人心思上、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四大战略:重新构架了全县的生产力布局

一是实施“港口兴县”战略,“无中生有”打造 “东港、西城、南游、北煤”的千亿级增长极。罗省长对盐城的两个“无中生有”的评价,一个是盐城的汽车产业,另一个就是滨海港。可以说,是用超前的准备抢抓了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千载难逢机遇:06年开始抢抓基础性工作,主攻完善各项规划,完成了建港所需的32项专题研究报告,次年顺利获得省政府18个行政主管部门支持性文件;07年开始抢上基础设施,提前一年半建成总投资11亿元的疏港大道;08年开始强攻招商,山重水复之后与大型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成功携手;09年港城、临港工业区全面启动建设。用创新的举措破解了工作推进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了拿到航道工程审批手续,工程的投资主体是中电投,项目报批是江苏国信,招投标是滨海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名义;在滨海港建设进度快于锦州港的情况下,促成中电投愿意接受海外来 3

煤。用科学的定位确立港口发展的路径:走“企业建港、产业兴港”的路子,由中电投主导建港,通过产业项目及其带来的物流推动港口建设。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中电投5000万吨储配煤中心项目在建,防波挡沙堤年内将可建成,投资

2.5亿元的17个港城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启动。在手的与央企合作项目有3个,总投资80亿元的中电投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130亿元的中电投IGCC项目已分别于去年7月、8月签约,一期投资75亿元的中海油LNG项目于今年6月签约。大港的深水资源和央企的良好品牌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企业集团的关注,纷纷把目光投向滨海港。滨海港的成功启动,不仅圆了滨海百万人的百年梦想和历届县委、政府的长久宿愿,更为滨海港抢跑未来赢得了先机。专家分析,由于滨海港推进速度快、发展路径科学、港口资源可控,只需五年左右的时间,一个能源基地、产业大港必将崛起。

二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了“一体两翼多级”的工业布局。“一体”指省级开发区;“两翼”指县城工业园和沿海工业园,工业园由“十五”末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了8.8倍,税收由4552万元增加到2.44亿元,扩大了5.5倍,沿海工业园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20平方公里,拓展了4倍,税收由6000万元增加到5亿元,扩大了8.3倍,税收总量名列9个县(市、区)开发区第一,仅次于市本级开发区;“多级”指13个民营创业园,主要吸纳中小规模的项目,现在已有111个项目落户,形成了五汛的食品、八滩的纺织等一批特色园。目前,建成或在建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7家,名列全市各县(市)第一。工业园一批产品销售额列全国第一,沿海工业园一大批产品 4

产量占全球份额的50%以上。四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今年生态化工产业规模将达120亿元,纺织、泵阀、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将在2-4年内达到百亿规模。

三是实施“富民安县”战略,形成了“一园一场一带”为主体的农业布局。由于省道327的建成,全县农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调整,传统的渠南、渠北格局发生了变化。“一园”指县农产品加工园,规划3000亩,一期1500亩已完成前期基础设施投入2900万元,具备承载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能力,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海大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入营运,年需豆类为特色的原料蔬菜15万吨,可带动我县新建10万亩豆类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一场”指县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6980万元,总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可容纳420家经营户进场经营,4月份已经建成投运,目前有300多家经营户入驻;“一带”指省道327高效农业示范带,沿线已建成了2个万亩高效农业园、12个千亩以上设施栽培示范基地、12个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或万只以上规模禽场、2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在省道327沿线示范带的带动下,全县高效农业形成“三纵三横”的布局,“三纵”指国道204沿线和陈李线、射北干渠沿线;“三横”指省道327沿线和废黄河沿线、三三线。去年新增高效农业6万亩,全县总面积突破5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万亩,初步形成四青作物、南鹅北鸭、食用菌等高效特色产业,其中生态白鹅产业,今年可突破1000万只,初步形成保种、炕孵、加工一体化产业体系,两年内将建成全国生态白鹅产业第一县,高效农业总体格局已实现由“大户带动”向“一户一棚”、由“盆景”到“花园”的转变。

5

四是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形成了三产增幅开始超过一二产的服务业格局。在狠抓软环境建设的同时,也狠抓以城市建设为龙头的硬环境建设,拉动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四年城市面积扩大了3.3倍,人口扩大了1.7倍,一个50平方公里范围、30万人口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中等规模城市的新县城正在崛起;城市道路面积扩大了2.3倍,达到了234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八纵八横”、“外部成环、内部成网”的城市路网。城市现代形态正在形成,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小区有39个,在建高层、小高层建筑36幢,年底将达到100幢,滨中新校区、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等一批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功能性项目相继实施,填补了滨海城建史上的多项空白。以城市为载体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也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四年翻了一番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8.5%。去年服务业增幅达30%,超过一二产。三星级以上酒店由1家增加到3家,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四星级以上酒店4家;超市由中等规模的3家扩大到大型连锁超市7家,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9家;专业市场由小型市场3家扩张到大型专业市场12家;个体工商户扩张了3倍,工商企业注册资本扩张了4.2倍;每天平均有24000个外地手机在滨漫游,每天平均有2500辆外地车从高速和国道进入滨海。

四大保证:有效组织和集聚各层各级创新创业

一是思想保证。始终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一切工作之中。在指标上,坚持能快则快,但决不要没有效益的高指标、决不要没有质量的快速度。“十一五”以来,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在全市每年都不是最高的,但几年的平均增幅是最高的,单个企业税收最高的不在我县,但税收超千万 6

的企业数位居全市7个县(市)第一。在园区建设上,科学控制沿海工业园项目入园的节奏,严格招商选资,严格按产业链招商和安排土地,先后有50多个投入体量大、预期回报高但不符合产业链和环保要求的项目被拒之门外,非产业链项目评审权上收到县会研究。在城市建设上,推行“和谐拆迁”、“科学拆迁”,采取让利于民的办法,一方面该给的补偿一分不少,另一方面在好的地段、升值空间大的地段做美环境建安置小区,按成本价供应给农民,这样农民都盼望拆迁,三年累计完成6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没有一例留下任何遗留上访问题。在北区建设、老城区改造等几次重大拆迁行动中,都出现了老百姓排队等拆迁的少有状况。

二是制度保证。具体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全县的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全部纳入县一级库管理,乡镇、部门仿照县一级库管理模式,建立二级库,所有事情都编制成项目,纳入项目库,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定期督查考核,逼每个部门做事。总体工作和实绩评判实行标杆化管理,让每个乡镇和部门都在县外确立一个赶超标杆,一年下来算位次变化,逼着大家进位争先、比学赶超,从08开始实行综合排名以来,各乡镇在全市综合排名总体上进了24个位次。招商引资实行流程化管理和“三部曲”考核,由组织部派出、管理招商人员,项目进来后由专家组评审把关,项目建设由纪委督查推进,落地资金由审计机构现场审核,形成规范的“流水线”式的管理。半年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的诫勉谈话,三季度完不成的离岗招商,年底完不成的“末位加强”,实际上就是“末位淘汰”,所在乡镇和部门分组后三名的,暂缓提拔干部,待跳出后三名再予考虑。抓落实实行数 7

字化督查,建立重大事项督查组,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加大对重要工作、重点工程的明查暗访力度,定期在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工作例会上播放督查录像。工作节奏实行一年工作早知道,形成了一个工作定势:年前人员调整到位,初七召开表彰大会,二三月份开完条线性会议,每季度一次观摩,每两个月一次招商推介活动和开工开业活动,每个月一次四套班子会议,每周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一次碰头会,让全县按预定的脉络和节奏谋划和筹备工作。

三是要素保证。用工上,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每年正月初六举行新春服务企业用工招聘洽谈会,县人社局常年开设劳动力超市,在安徽、河南、云南、甘肃等地建立了10多个劳务输入基地,出台激励招工的办法,四年累计为企业招引工人近万名,据统计,在滨海创业就业的外来人员已占全县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资金上,加强银企对接出台考核奖励办法,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四年累计帮助企业落实授信贷款60多亿元。强化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成立了5个融资公司,四年融资7.36亿元,改写了“十五”时期零融资状况。人才上,把招商引资和产业聚才、招商引才相结合,全县已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科技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现已引进与四大产业相关联的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720名,其中博士生5名、硕士生96名,县科技创业园被省科技厅列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引进27家企业入园孵化。优越的人才环境吸引了各类人才来滨工作和创业,“十五”时期来我县的硕士生不足5人,09年来的硕士生已达200人、博士生20人,本地本科毕业生的回流率也由“十五”时期的不足20%,提高到50%以上。 8

我县引进的吉尔多肽公司,其董事长是中国多肽之父,今年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健鼎生物科技公司,其总经理是素食氨糖的发明者。

四是队伍保证。推行干部选拔任用“一线制”,港口和园区两大板块布重兵强将,安排了11名处级干部,两个园区干部只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但每年新提拔的都占到提拔总数的10%,是其他部门的10倍。连续四年的“招商能手”都提拔重用。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近几年来,全县共有464名热点岗位股级干部进行了轮岗,48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交流,干部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70后的科级干部占全县科级干部的23.4%,80年后占0.7%,女干部占9.9%。试行“召回制”,对干得不好、群众有意见的干部由组织部门安排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或者待岗休息。试行干部“二线”不搞“一刀切”,对年龄到位,但是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择优选拔留用;对年龄没有到位,但却干不成事的、混事的,让他们提前出局,总的原则是占补平衡,不让干事的人没有位置,不让混事的人占据岗位。

今年是“十一五”的决战之年,全县工作总的基调是“持续大干一场”,重点是“打好五大战役”:一是打好港口建设攻坚战,二是打好结构调整升级战,三是打好城镇建设大会战,四是打好城乡统筹整体战,五是打好改善民生持久战。总之,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市委、政府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激情干事,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