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节目稿

天气预报

游青山绿水,观气象万千。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旅游气象》。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每到这一天,不少人都会选择外出游玩,所以,更多的人都在关注明天的天气状况。除此之外,赏月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却不同以往,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明晚月亮最圆的时刻在19时13分,错过这次就要等到20xx年了,那么,我们就赶紧来看一下明天全国的天气状况。

中秋节假期期间,全国的降水范围较小,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海南和东北地区的北部部分地区会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会有暴雨,不利于出行。

而八月十五当天晚上,在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东北地区以及陕西南部、黄淮东部、江南中部等地都将有明月相伴。相对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和华南等地,天空中云量还是较多,估计这些地区人们赏月的计划要泡汤了。

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全国最适合中秋赏月的八大景区天气预报。

四川峨眉山历来都被称为是中秋节最佳赏月之地,而明天天公不作美,有中到大雨,气温是15-23℃,不适合赏月。

安徽黄山层林邀月,晴转多云,气温21-33℃

山东崂山太清水月,晴转多云,气温20-28℃

广西漓江月夜泛舟,阵雨或小雨,气温25-34℃,不适合赏月。

江西有两处赏月佳地,一处庐山日照松林,晴,气温22-33℃,另一处是明月山嫦娥故乡,晴,气温24-32℃,明晚这两处都非常适合赏月。

浙江西湖秋水印月,多云,气温21-30℃

湖北洞庭湖秋月照扁舟,小到中雨,气温24-30℃,同样也不适合赏月。

在节目的最后要提醒大家,北方现在已经进入秋季,外出赏月时要注意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好了,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第二篇:怎祥写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解说词

怎祥写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解说词

吴丹娃 朱 凯 (安徽气象影视中心 230061)

提 要 电视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根据多年从事电视天气预报编导的工作经验,对安徽省9年多来6000多份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进行了分析,对照相关的电视传播理论,探索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编写的规律和要点,希望对从事气象影视工作的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 电视 天气预报 解说词

引言

电视天气预报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关调查表明,有96%的公众关注天气预报,其中83%的人通过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在由中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完成的“20xx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天气预报排在收视率排行榜首位,由此可见,电视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解说词是关系到整个节目质量的关键环节,因为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解说词传递给观众的。安徽作为最早开办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省份之一,经过9年多的实践探索,在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的编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系统和实用的角度,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 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的定位

1.1 服务性

电视天气预报是通过电视传播天气信息,直接为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服务,因此,服务性是电视天气预报的首要特性。编导在构思天气预报解说词时,一定要跳出

专业的限制,从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说盛夏持续高温,人们最关心的是天气会热到什么时候,热到什么程度;再比如梅雨季节,暴雨不断,人们关心的是暴雨有没有造成灾害,如果我要出门,哪些地方不能去。作为一名编导,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观众,寻找观众的兴趣点,并以一种通俗的方式把这些信息告诉观众。树立服务意识的另一个关键是:当遇到可能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时,要及时 发布天气警报并给出适当提示,使人们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

1.2 科学性

电视天气预报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它是气象科技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研究分析,集体会商得出准确的预报结论后,再经过电视化的包装,最后才形成的电视产品。因此科学性准确性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基础,对观众而言,天气预报准不准是衡量节目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编导在写解说词的时候,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天气形势,多和预报人员会商,统一意见,统一结论。在涉及到一些气象术语的时候要解释清楚,尽量少用缩略语。除此之外,编导平时还应该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天气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使解说词的每一句话都言之有据,同时还应该了解农时物候、民俗谚语等知识,并把他们融入到节目当中,这样的解说词才会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才能吸引观众。

1.3 新闻性

天气信息向来是新闻媒体捕捉的热点,尤其当天气出现一些异常的时候,报纸、电视上总是有很多关于天气的报道,而作为气象部门自己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

在追踪天气新闻方面应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惜的是很多编导缺乏新闻意识,许多天气现象在媒体记者眼里是新闻,但到了天气预报编导眼里却是极为平常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编导,不应该只是气象专家,还应该是一个电视人,必须掌握电视传播的规律和技巧,培养敏锐的新闻意识。作为新闻而言,有5个基本要素,

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为。编导在编写解说词时,要注意将这5个要素交待清楚,但又不能形成僵硬的套路。

1.4 非独立性

非独立性是所有电视节目解说词共同的特性。电视是一种声画合一的立体艺术,电视节目有三种语言:画面语言、文字语言、音乐语言。这三者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而不是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作为文字语言的解说词,只是三种语言之一。任何一个电视节目,解说词都不可能包揽一切,它只是对画面起一种补充说明作用,对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因此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编导在写解说词的时候,要有画面意识,对画面可以表现的东西少说或不说,对画面上说不清,或者观众不熟悉的,要详细加以说明。

2 掌握电视规律 实现有效传播

有效传播是指节目传播的信息能让观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国外,传播的有效性是衡量媒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我国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有效传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的编导为了加大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量,延长预报时效,在平时的节目中加入了5天或7天的逐日滚动预报。制作这类节目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可以让观众根据天气变化来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但是如果每天的预报都非常详细,平铺直叙,让观众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记住如此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很可能是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最终结果可能连24、48小时的预报都记不住。而且电视传播的过程是瞬间的,不可逆的,不象报纸上的信息,可以回过头来反复理解,反复记忆。因此天气预报的编导在构思解说词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信息接收限度和电视传播的局限性,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尽量使解说词的内容都变成有效信息,而不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该说的都说了,但观众却没有得到有效信息。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换一种做法,24、48小时预报说得详细些,而后面几天只给一个大致的天气趋势,那么观众接受起来就要容易得多,而且记得住,用得上,同时也使预报的难度大大降低。

实现有效传播,还要考虑观众的定位问题。天气预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拥有广泛的收视群。但不同类型的观众对天气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一些农业气象方面的信息,放在省卫视是合适的,因为卫视台的节目大多数农村都能收到,而放在经济生活频道就不合适,因为经济生活频道的定位是城市观众,过多的农业信息对城市观众而言就是无效信息,同时也和经济生活频道都市化的整体风格不协调。因此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编导在构思解说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定位,使各个频道的节目各有侧重,使解说词传递的信息能契合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实现天气信息的有效传播。

3 解说词写作技巧

3.1 为看而写

电视解说词提供的是与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视听综合感受,解说词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但是解说词并不是对画面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解释,而是要解释画面之外无形的、内在的联系。具体到天气预报上,比如说天气的成因变化以及气候背景等等。举一个例子:画面是大雪之后的景象,雪压枝头,大地银妆素裹。解说词:“昨天下午开始,我省自北向南由雨转雪,这是今年冬天北方冷空气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雪,截至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积雪深度已经达到了5到10厘米??”。这段解说词就是着重交待画面之外的信息(降雪开始的时间、成因、特点以及积雪深度),而不是对画面进行看图说话似的描述。因为雪后的景象观众可以从画面直接感受到,而解说词所要做的就是对画面的内涵进行发掘。

3.2 为听而写

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是一种听觉语言,它的基本要求是让观众听得懂而且愿意听。因此选用的语言和词汇,包括语言的搭配,都

要符合人的听觉习惯,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口语化,尽量不要使用华丽词藻。

(1)选用响亮的字眼

与→和 及→跟 始→起 至→到

如→像 日→天 立即→马上

(2)多用双音词

曾→曾经 虽→虽然 因→因为 但→但是

仍→仍然 自→自从 除??外→除了??以外

(3)书面语改为口头语

12日→12号 降雨→下雨 雨凇→冻雨

局部地区→个别地方 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

(4)长句改为短句

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给我省带来了5到6度的降温和4 到5级的偏北风。改为: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我省的气温下降了5到6度,偏北风力也增强到4到5级。

3.3 突出重点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多数天气预报节目的长度只有3到5分钟,而有主持人解说的部分一般不到1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把天气说清楚,就一定要突出重点,把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天气情况告诉观众,其他不重要的东西少说或留到以后再说,这样做可以减少干扰信息,使观众对重要信息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为了突出重点,还要特别强调背景画面和字幕的作用。比如发布大风降温报告的时候,可以在背景底图上用醒目的字幕打出降温幅度和风力等级;介绍高温情况时,可以在背景地图上圈出高温出现的区域,标上最高气温的数值以及出现的地点。另外,当有些信息很重要,但在解说词里又来不及说时,可以用字幕进行适当补充。比如很多观众对二十四节气歌很感兴趣,而在平常的节目中又来不及说,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用二十四节气歌作一个

小片头,每介绍一个节气的时候就拿出来播放,反复几次观众就记住了,这样不仅使节目增加了可视性,也让天气预报节目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突出重点的另一个方法是对重点信息进行适当重复,尤其是在解说词结尾的地方对前面的信息进行提炼概括,往往能使观众加深印象。比如在介绍下周天气时,在结尾处来一句:“总之,下周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将在阴雨中度过,请朋友们提前做好准备”,这句话是对下周炱囊桓鲎芴甯爬ǎ壑谥灰亲≌饩浠埃突岫韵轮芴炱幸桓龃笾碌牧私狻?

3.4 注重细节 融入感情

天气预报解说词中,细节的描写也许只是一句话甚至几个字,然而就是这一句话或者几个字,往往能增加人情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编导在写天气预报

解说词的时候,并不只是客观生硬地向观众解释或播报天气,同时也要用心去感受天气,从生活中去发现细节,让观众感受到气象专家也和他们一样,在经历着

生活,在经历着天气的种种变化,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当然,在解说词中融入感情并不是酸文假醋,卖弄文采,更不是华丽词藻的的堆砌,而是一种真诚面对观众的态度,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比如有这样一段解说:“这两天,气温的迅速回升让我们仿佛提前进入了春天,有的朋友甚至连棉袄羽绒服都穿不住了,不过

在这里,我还是要给这些朋友泼点儿凉水,现在毕竟是数九寒天,冷空气说来就来,明晚到后天,北方就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将急剧下降,到那时,您可要多穿点儿衣服,以免着凉感冒。”这段解说,就捕捉到了生活的细节,语言轻松幽默,充分体现了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意识。

4 部分解说词评析

(1)好天气稍纵即逝,从今天开始,我们又将迎来 4到5天的阴雨天气。

评析: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未来的天气状况。

(2)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评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天气,语言形象生动。

(3)这将是本月以来的第一场透雨,它将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起来,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新鲜的色彩。

评析:融入感情,注重细节,给人一种清新感。

(4)常言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天是二九的最后一天,明天,我们就将进入三九,虽说是“冷在三九”,但是,很多年份,最冷的时候并不在三九,今年也是这样,未来4到5天,北方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南下,天气反而比前段时间暖和一些,对怕冷的朋友来说,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消息。

评析:简明扼要,交代气候特点,谚语的应用通俗易懂。

(5)预计在未来的4到5天里,这种晴朗而温暖的天气仍将持续,因此,我们乐观地估计:今年三九不会太冷。

评析:结尾重复重点,使人加深印象。

(6)这次阴雨天气持续的时间将会比较长,一直到星期天都很难结束,看来,我们只能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了。

评析:“持久战”的引用使语言显得轻松幽默。

(7)20xx年还剩下最后一天,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天气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雨水丰沛,天气偏暖。??总体而言,20xx年,我

省没有大的气象灾害,可以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评析:语言注意节奏,长短句的搭配使人易听易懂。

(8)尽管今天才是一九的第五天,但是刺骨的严寒却让我们早早看到了“冰上走”的景象。今天早晨,涡阳的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11.4度,这也是今年入冬以来我省出现的最低气温。

评析:注重发掘天气信息的新闻价值,满足观众的收视心理。

5 结论

电视走入家庭,已经具备了某种家庭成员的特质。人们收看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资讯或者娱乐消遣,而不是为了接受教育。电视天气预报作为新闻服务类节目,更应该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写好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观念的转变:首先是预报向服务的转变,树立服务意识,真诚面对观众;其次是气象向电视的转变,建立起电视化的思维方式,让天气预报成为真正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 温化平.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2 任金州等.电视策划新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 韩建刚.电视气象节目的创与编.气象影视技术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42~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