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带教

以学带教,读品结合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端午的鸭蛋》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端午的鸭蛋》一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蕴涵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不算太难,关键是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浓郁情感和文章蕴含的生活情趣,这便是本设计的入手点和着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并适当利用多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如沐春风,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思考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怀恋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

2.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

3.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平凡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和平淡生活中的情趣

【教学方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赏析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传统,导入新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20xx年开始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同学们知道是哪三个吗?(清明、端午、中秋)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吃粽子、吃鸡蛋等)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那么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端午的鸭蛋”,去领略鸭蛋的神采,品尝鸭蛋的滋味,感受那无尽的生活乐趣(板书标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从中国的传统节日入手,贴合学生现实生活,便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走进文本)

二、了解作者,检查预习

1.作者汪曾祺(PPT呈现):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现“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见大”

2.字词预习检查(PPT呈现):

咂摸 拧成小绳 用酒和 苋菜 络子 大襟 车胤 囊萤映雪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写内容的不同,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提示:①(别具一格的)端午的风俗;②(别有风味的)家乡的鸭蛋;③(别有情趣的)端午的鸭蛋(板书)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是学生熟悉课文的第一步,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围绕目标,合作探究

㈠欣赏“鸭蛋”,探究鸭蛋特点,感受童年端午

1.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PPT呈现)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第二、三段,请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文中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或为高邮的鸭蛋拟一句广告词,宣传一下高邮鸭蛋,注意突出高邮鸭蛋的特点

(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探讨)

提示:①用句式说话要注意寻找文中表现高邮鸭蛋“声名远扬、与众不同、历史悠久、质细而油多”等特点的语句;②为高邮鸭蛋广告词时可以借鉴已知广告,但一定要注意突出高邮鸭蛋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探究高邮鸭蛋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是缘于其热爱家乡的爱屋及乌之情的)

2.高邮鸭蛋是这样的让人垂涎、心动,那有鸭蛋相伴的童年的端午又是怎样的呢?(PPT呈现)请同学们阅读4—6段,可采用这个句式:“童年的端午是 的,因为 (文中所写的童年趣事)” 提示:童年的端午是快乐、幸福、美好、充满情趣的,因为挂鸭蛋络子、玩鸭蛋、蛋壳装萤等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童年端午的趣事,照应文题“端午的鸭蛋”;并在作者对有鸭蛋相伴的童年的追忆中,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㈡品味“鸭蛋”,体会作者情感,探究语言特点

1.高邮鸭蛋之所以令我们心驰神往,就在于作者写得好,情深意切那么本文的语言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PPT呈现)下面同学们采用美读——通过恰当的语气、语速、重音,读出语句的意蕴和情味要注意读出文章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

提示: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问题探究:“——”的作用是什么?(声音的延长)“一……就……”表明了什么,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将“冒”改为“挤”、“流”可以吗?(“冒”能更好地表现鸭蛋被扎后红油溢出的情态)请同学绘声绘色地读

出来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以他乡比故乡,褒贬之情十分突出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浓浓的深情,超越事实的评价⑤“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对家乡的赞美,饱含自豪之情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板书:热爱家乡 怀念童年)在这里,作者写鸭蛋——而实际上是抒发热爱故乡、怀念童年的情感,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美读等方式,探究、体会作者那镶嵌在字里行间的热爱家乡、怀恋童年的情感,了解作者散文“小叙事”的特点)

2.如果同学们体会完了语言蕴含的情感,再采用与同伴合作的方式,探究本文语言其它方面有什么特点

提示:语言特点可从三个方面探究——①口语色彩浓厚,用方言表现地方特色;②语言平实朴素,淡而有味;③运用古汉语作点缀,或幽默或典雅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赏析等方式,探究汪曾祺闲适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3.这篇课文写的是“端午的鸭蛋”,而开头一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故乡的风俗,写了哪些风俗?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中心?

提示:⑴共写了7种风俗:先写了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⑥“放黄烟子”、⑦吃“十二红”等(PPT呈现,展示风俗图片)⑵从文章思路来看,谈“端午风俗”也属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必须首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设计意图:本环节探讨作者家乡的风俗的目的,旨在引出第一自然段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结构)

㈢评说“鸭蛋”,质疑探究

对于这篇妙趣横生、风格独特的美文,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难呢?(PPT呈现)请大家先简单交流一下,发言时可以有疑而问,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疑难;也可以明知故问,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

提示:①可探究文章结构,如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是赘笔;也有人认为是很自然的联想,很随意自由,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同意其中的一种,还是另有看法?②可探究文章细节,如作者说自己不喜欢袁枚这个人,他自己不会做菜,好道听途说,但却又全文引用他的文字,这二者矛盾,该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③也可探究文章语言,如作者说“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咸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你认为作者这些说法符合实际吗?对这些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想之情)

五、小结课堂,升华主题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家乡的鸭蛋”,感受到作者热爱家乡的浓郁情感;透过品味“端午的鸭蛋”,感悟到作者超然自在的童心,引发我们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并且这二者本来就是难解难分的,儿时故乡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罩上一层光辉,它们就像高邮鸭蛋里面冒着红油的“双黄”;作者在写鸭蛋的时候又是在“端午的风俗”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端午家乡的风俗就成为这个大鸭蛋的蛋青这就是高邮的双黄蛋(教师结合板书画出鸭蛋图形)

同学们,当我们长大成人、离家远游之时,所有这些与童年与故乡有关的美好记忆,都将被珍藏在记忆深处,并会在某个孤独的夜晚,化作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动你思乡的心弦

【附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第二篇:以学带教实施高效课堂感悟

“博观细取 厚积薄发”构建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实施高效课堂的点滴感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阳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并衷心的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听完之后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来讲一段我教学的经历。我怀着一腔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当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的目标,来到偏远山区的一所小学,为其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得以充分发挥!哪儿条件很不好,刚开始还真不适应,不过慢慢的就适应了,老师在那教学只是借助课本,开始连教参都没有,我还好,因为英语课吗,多了一盘磁带。算是天大恩赐了,一开始上课,学生一看来了个年轻的老师,很是欢喜!但上了几堂课下来,一个个笑脸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就纳闷,英语课堂就是这样上的呀,结果问了几个同学说,老师讲的非常好,但听不懂!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想一个小丑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而学生一无所获。课后我一个人静静的思考:他们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训练,看来全英语式教学对他们来说行不通,可自己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而且优秀的老师都那样教的,为什么我就不行呢?我备受打击,但面对山区的孩子一个个求知小脸蛋,我不忍心就这么放弃,教室没有插座,所以我就自己在课前准备复读机听模仿录音,甚至有时从一楼教师办公室连接电源到二楼教室,为的是让他们能听到地道的英式英语发音。于是就开始实行英汉结合式的英语教学方法,过了两周之

后,我看他们基本能听懂我讲课,有时甚至还能模仿我的肢体语言,于是我鼓起勇气大胆一试全英语教学,效果很好!当时我非常激动,觉得“博观细取 厚积薄发”这几个字形容再好不过了!

后来又依次来到广阳中心小学教书、现在的广阳中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课改,参加过不同形式省、市、区级培训,尤其教育局去年暑期组织的《聚焦课堂求质量》培训和今年暑期组织的《 构建“高效课堂”》的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段时间在网上对“高效课堂”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回想起自己以前教学的一些做法,值得梳理加工和运用!下面我就以《“博观细取 厚积薄发”构建高效课堂》为题向大家做一汇报:

其次,我来介绍一下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我觉得“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高”和“效”上,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的“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它是“有效课堂”的更高层次!高效课堂是接近于理想的课堂形式,它是以“三维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导学案”为引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方向的。它体现了课堂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高的特点,又体现了学生“肯学、想学、学会”的三学特点。而且,高效课堂的核心词是“教育、教师、学生、教室”,缺一不可,唯有这些现实的物质载体,才会推动高效课堂的开展!

我之所以“倡导任务型教学”,是因为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思路,其先进性体现在它基本上反映了外语教育界人士对外语教育的最新认识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摘抄)而且《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的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我觉得“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挺适合我们这儿的学生,而且操作起来容易,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使我国的外语教育尽快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而且任务型教学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学习结果。通过这十年的小学英语教学,我不断学习总结,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 老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

1、专业道德修养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只有教师的爱心才会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才会让学生产生兴趣,一个学生一旦喜欢一位老师,觉得自己备受关注,怎能会不喜欢你的课堂?我带的学生井帅鹏他可是我们班有名的淘气鬼,爱说话,爱打架。可是我发现他在上英语课时,表现得很安静,听得很认真,很专注,这源自于五年级上学期开学报名时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之前我知道他在班里呆不下去被转到私立学校去了,学习也没好转,这学期想回来上,别的老师都不要,都说他太难管了!我看他怪可怜的,总不至于不让他上学吧!于是我就测试了他,简单的问了些问题,他当时答不上来,我说要在这个班呆,你是要付出代价的,你愿意吗?他说他一

定会改掉以前不良习惯的。我给了他一个劳动委员的职位,他当时很高兴,表现积极,连续一周教师清洁区没的说。结果第二周的星期一英语课上,我听见了一句话“你不听讲出去,别影响老师心情”,我一问才知道是他说的,后来还听到有人说我有多么严厉,他都和那个学生较劲。虽然他有时回答不出来问题,虽然他有时作业写得不好,但他有一颗上进的心,而且最大的进步是不在和别人打架斗殴捣乱班级!我觉得自信给了他力量,爱心给了它动力,所以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没有仁爱之心,就如同一件看似漂亮而没质感的外衣,穿到身上永远得不到温暖!

2、专业技能修养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专业英语教师。只有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比如:我在平时教学中会用到这些口语:You please! Can you say it? Don’t worry! I can help you ! Read aloud! Spell it! Once more! How to spell it? Who wants to try? Try on! Who looks like me? Be quiet! Listen to me carefully! 虽然刚开始学生听不懂,有时还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 ) 告诉他们 How to do?经过长期的训练说得多了,听得多了,做得多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听懂了,这就体现了“厚积薄发”的理念。因为我们教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因此课堂才是学生的舞台,而教师则是导演,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除此之外,

我还认为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不仅表现教师能说会道,会唱会画,还表现在教师控制课堂的动和静上,我认为眼要“博观”,即关注学生情绪,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参与对话交流。而心要“细取”,即去伪存真、粗中取细、取其精华。要做到教师的巧妙指导正确引领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或者说是体现了“高”。而学生的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才是高效课堂的有力证据!或者说是达到了“效”。 所以平时的教学必须要扎扎实实,才会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二、教师应有专业的教学技巧。

1、备课精致,环节紧凑。

教师从课堂开始与学生的打招呼,到导入到情境创设,一环扣一环,衔接自然,学生能够很好的跟进,没有断点。而且从一些教学细节上,更可见各位教师备课时的独具匠心。如我曾经听得印象最深的一节英语课是来自西安的英语老师王昆,她讲的是三年级的一节Warm or Cool.先自我介绍,然后用了大量的口语问候学生,为本节教学能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设计了一个巧妙地环节是为学生拍照教授身体部位,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并通过水杯的水给学生演示Warm or Cool,引出句型“How do you fell?\ I fell warm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一下融入了课堂,效果很不错。我觉得这一节课老师不仅仅在教授学生知识,而是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能随机应变开发有效的资源,使得学生不仅想学,而且学会了,甚至还爱学,这就是“高效”。

2、灵活教法 渗透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新世代下成长的儿童发展。而任务型教学则纠正了这一缺陷。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在参与、探究、体验、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从教师或书本里接受知识。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思想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趋势和要求。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有利于学生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改变单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从整体上优化学习方式。而“游戏法”则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点的,像copy不走样,high voice and low voice Find Friends\guess words能引起他们参与的欲望。我记得我在教四年级动物Animals一单元时,我主要让学生模仿和猜一猜,常见的动物让学生模仿叫声,而不熟悉的让学生猜一猜,如在教授大象elephant时,我就这样描述:IT has four legs ,long nose, very big in the land. What’s animals?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来了,而其它的动物我就请学生描述让大家猜。学生学得很开心,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探索型的游戏,比如bingo,加减运算对抗赛就很受他们的欢迎。因为Flash and guess这样的游戏仅适合单词教学,而不适合巩固句型。就如前两天我在上《 Mr Wood Teaches a Lesson》时,在教授第一部分时,我就问学生“What’s the weather today?”引入温度,带领学生对比在教室外和面里面的感受,利用“How do you feel?”学生说冷暖和,我则引入温度的高低,突破了对单词

“degree”的掌握。而在在教授图形时,我从引入问学生早上吃什么,有的学生说鸡蛋,有的说面包片,我就先让学生画下来,请个别学生上黑板,然后告诉学生:This is a circle(line\square\triangle) 学生很自然的就学会了,而且会用句型“My favourite shape is __It looks like a_”然后就请学生角色扮演,编对话,写收获卡! 所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提高,我会不时变换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我通常在教学中会用到如运算、扮演某一职业角色,表演对话、课本剧、作小记者和竞赛游戏等,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从内心深出想学,学好,这就体现了高效课堂“三学”的特点。

3、注重基础,拓展延伸。

除了注重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教学外,还应注重适当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知识都学扎实了,后面的拓展让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如果一味的把眼光放在一个起点上,学生的思维就会长时间被封闭,形成惰性,不愿去思考,不愿去交流,更不愿去探索,那么所学到的知识是被动的,静止的,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很难不到提升。“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经历了“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只有琐碎的训练才有系统的应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这样才能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4,利用有效资源,提高课堂质量。

好奇,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形式多样的活动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绘声绘色,作为教师必须多动脑筋,分析教

材,分析学生,做到事半功倍。我一般在教授词汇时会给学生编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比如交通工具的教学;而有时在教授句子时,我会借助学生所熟悉的歌曲替换所学句型让快乐的歌唱来记忆句子。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Lesson19:Bird 一课时,我就自己用彩笔画鸟的示意图,上课时贴到黑板上,这样教授起来既形象又有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模仿鸟的各部位的动作,顿时,全班同学都变成了一个个展翅飞翔的鸟儿:一个个脑袋点呀点,胳膊上下摆呀摆,一下子让课堂得到了升华。而有时在教授歌谣时,我会让学生模拟表演,我记得在教授“两只乌鸦歌谣“时,我做了两只乌鸦的头饰,然后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扬,全班学生演唱,并依次轮流替换学生,学生既觉得容易,又觉得好玩,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学会了,我心安理得,兴奋不已!对于一些抽象的,而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教学素材我们则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2: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则需要用课件教授,因为像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首都、国旗、名胜地、建筑物学生很陌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得上网搜索图片、文字、整理加工做成课件,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因为成功的英语课件应该是又能够通过课件的辅助使学生排除在听、说、读、写中的语言障碍。因此,教师还要懂得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这样既可以创设情景,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又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思想,还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为学生引入课外信息,使课堂有含金量。

三.注重有效的课堂评价,课堂应人性化。

如果一节可缺少了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被检测,因为学生会一直处于一个模棱两可的学习状态,自己回答的问题不知错与对,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也就没有了阶梯式的学习效果发展测试,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那么尖子生怎么培养?更谈不上什么“高效”!因此课堂评价至关重要,我平时经常会用到:Very good Clever boy/girl。Wonderful !Clap your hands! Give your gift! ( Smiling face peach heart 而且背面都写着激励性的语言)Cheer up! Well done! You are clever!我记得教学能手比赛讲课时我就用到了,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有时,我还采用发放小礼物比如笔记本,漂亮的便条本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的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对学生竖起大拇指,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老师的礼物多少,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所以多元的评价手段,会使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都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

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可忽视,根据情况而定,根据年龄大小而定,不可千篇一律,时常以新鲜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触手可及,她们会知道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要努力参与老师才会关注,也只有这样良性的循环才会推动课堂弹跳式的飞跃,只有学生的备受赞扬,学生的积极表现,课堂才会有血有肉!

进而才会超高效迈进!

总之,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会带来欣慰和喜悦。但这只仅仅只是一个起点,我要学的、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高效课堂”方面的有关理论,并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争取让课堂四十分钟释放出无限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