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定稿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用心品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4、了解端午风俗,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认真品读。

2、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珍惜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品读法 讨论法 延伸拓展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和大家来说一个故事。话说当年高邮几名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见到了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又同是高邮人的汪曾祺先生,他们对汪曾祺说:“汪老,我们高邮秦少游(也就是善于填词的那位秦观)可以排第一,您可以排第二。”但是,汪曾祺听后却连连说:“不对,不对······我只能居第三位。”那么,大家想一想,对于高邮而言,能排第二的会是什么呢?(高邮的鸭蛋,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在走近高邮,走近端午的鸭蛋之前,先让我们走近一个人,他就是本文作者——汪曾祺。(多媒体显示“了解作者”,请学生读)

三、走近课文

(一)读课文,正字音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大屏幕上的生字大本营,让生字们都回家 (多媒体显示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的浏览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1)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 (多媒体显示各风俗)

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 列举了“可能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放黄烟子”;

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吃‘十二红’”

略写的是前十种风俗,祥写的是后两种风俗,因为后两种与别处可能一样

(2)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表示希望一年十二个月“红红火火。”)

看来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味才令作者如此魂牵梦萦吧。

2、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鸭蛋的特点)

a.名声久远,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问起籍贯,上海店里,双黄鸭蛋

b.文中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质细而油多,蛋白而柔嫩

现在大家想不想知道高邮鸭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多媒体显示:高邮鸭蛋) 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哪句看的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

家乡的鸭蛋,在端午佳节的时候就更是喜爱的不得了,除了吃以外,孩子们自有玩法。

请同学们在第三部分找出孩子们的趣事,字里行间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挂鸭蛋络子,由蛋壳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

明确:怀念童年

课文小结:作者对小小的鸭蛋及像挑鸭蛋这样的小事如此津津乐道,是因为在这些东西的背后本身就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明确:热爱家乡,怀念童年。

小结: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

四、品味语言

小小的鸭蛋充满了诗意情趣和作者的满怀深情。这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请大家再次品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由,我们期待你的精彩见解。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大家品析的非常好。这样的语言创作风格正是汪老先生在语言上的追求 平淡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多媒体显示)

有淡淡的幽默

师:咸鸭蛋谁没吃过?可我们有谁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呢?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感谢汪曾祺老先生用淡而有味的语言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很美。让 我们向他致敬。

五、拓展延伸

(一)为家乡的鸭蛋做宣传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汪先生的一个心愿:不仅希望高邮鸭蛋走向中国,更希望它走向世界。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拟一句广告语,宣传一下高邮鸭蛋。

(学生交流,然后即兴回答)

生1:高邮鸭蛋,蛋白柔嫩,质细油多

生2:高邮鸭蛋,鸭蛋中的战斗(双黄)蛋。

生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高邮蛋。

师: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为它作了宣传,他就是袁枚。我们读读他是怎样宣传鸭蛋的。 (请一位学生读引文。)作者引用袁枚的《腌蛋》、有什么好处?(生: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古朴之气。)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这样一个细节,请看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读一下?(一个女生先读,声音过于优美。又有一个男生自荐读,赢得大家的掌声。)

小结:其实,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每个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烙印。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都没有感情,终有一天我们的烙印会淡去。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中华文化,不要让几千年的传统在我们手中失传。

(二)畅谈佳节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传统佳节的过节风俗,回忆当时的情景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佳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节的习俗,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传统佳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作业设计

1、生字词语抄写

2、研讨与练习二完成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风俗 特点

感情:热爱家乡,怀念童年 趣事

 

第二篇:《端午的鸭蛋》的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江一中邓家平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 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 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拓展延伸法

教 具:投影仪

教学构思: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1、学生解决生字词

2、 学生搜集本地逢年过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想自己儿时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们刚放了一个假,我们过了一个什么节?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做什么呢?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约开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大家想想,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端午的鸭蛋》。

这篇文章是汪真祺老人写的,他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有没有同学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同学们看着书上138页注释2,它的全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经历过沧海的烟波浩淼,就不会被其它任何一处的水所倾倒;曾经看见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就不会被其它任何一方的风景所迷醉。那汪老的意思说:曾经吃过家乡的鸭蛋,其它地方的鸭蛋就再也瞧不上了,同学们来看看,汪曾祺的家乡在哪里?江苏高邮。我们来看看老 2

师对汪曾祺的介绍。

汪曾祺的家乡高邮,这地方的高邮鸭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神奇。

通过图片我们确实能领略高邮蛋的特别,那我们这片文章仅仅写高邮的鸭蛋吗?不是。好我们一起再看看题目,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端午的鸭蛋》。(生齐读标题,师板书课题)

考考学生,掌握字词。

腌蛋yān 门楣méi 苋菜xiàn 籍贯ji guang城隍huáng庙 肃sù然起敬 车胤yin 络lào子 系ji百索子 囊náng萤映雪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请同学们认真的默看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端午的七种风俗(1段);家乡的咸鸭蛋和双黄鸭蛋(2—3段);如何吃、如何玩端午的鸭蛋(4—6段)虽然很全面,

但可以更简洁一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同学们说说,在我们家乡,过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悬艾叶菖蒲, 3

吃粽子,喝黄酒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生拍手说唱)很有意思吧!

这首明快的儿歌或许唤起了我们对端午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作家汪曾祺的记忆深处,家乡的端午又是怎样的呢?这篇开篇叙述了家乡端午的哪些风俗?这几种风俗有详有略,有先有后,你怎样理解这样的安排?

生1: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十二红”是高邮当地的特有风俗,“红”代表了我们中国的吉利文化。

师: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乡风乡情,作者一笔一笔娓娓道来。可是,在用墨的多少上,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2:前五种风俗是略写,后两种风俗是略写。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安排的?

生3:前五种风俗是和外地一样的;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是别处没有的,略显偏爱,着墨较多。

师:恋乡之情显而易见。但这“特有的”也有先有后,为什么要把“十二红”放在最后呢?

生:因为文章写的是鸭蛋,而十二红中有一道菜就是鸭蛋,这样能和下面内容很自然地连结在一起。

师:像小河流水一样,文章自然流畅地过渡到下文。

4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屏幕显示:

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

师:家乡的端午有如此多姿多彩的风俗,作者为什么单挑小小的鸭蛋大写特写呢?这小小的鸭蛋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家乡——高邮,一起去看看那里的鸭蛋有什么特点吧。我们来朗读文章2—3段,看看作者从色彩,口感,吃法等方面是怎样介绍高邮鸭蛋的。

(讨论发言)

参考答案: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③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 5

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⑤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⑥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

(4)分析: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

(赞美,自豪、喜欢)

(5)我们来看着第二段其中一句话“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也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难道高邮咸鸭蛋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鸭蛋了吗?除了对鸭蛋的喜爱,这里边有没有暗含其他的情感?作者把他对家乡的感情凝聚到了对家乡鸭蛋的赞美上,他不仅爱鸭蛋,他更爱自己的家乡。从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 6

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板书) 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是什么?

(写挂鸭蛋络子)小小的吃鸭蛋一事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生趣盎然。

如:

1)“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2)“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3)“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5)“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 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 了!”

小结:端午的这一天 ,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这些事情是大人感兴趣还是小孩感兴趣呢?作者对童年的趣事如今记忆犹新。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6)小结全文:本文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 7

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 的怀念。

《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只要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就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每到过节,我们国家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近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将好多传统节日都加进了我们的法定节日,作者从《端午的鸭蛋》中通过一枚小小的鸭蛋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们每年都有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哪一个节日的印象最深刻,并且说说在这个节日里,你对家乡的哪些风俗最难忘。

五、布置作业

1、作文:以“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想想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值得怀念的节日风俗,请将你的感触用美妙的文字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从你的文章里感受你印象中的节日的情味。

8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