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银行业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安徽银行业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李林)

时间:2009-4-14 21:20:09 点击:5022

不断加强银行业合规建设 努力推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在安徽银行业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李 林

(20xx年4月24日)

安徽银监局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银行业系统开展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刚才,晓华同志通报了《安徽省银行业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是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希望大家认真贯彻执行。三家银行的同志也代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了表态性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把决心和打算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下面,我代表安徽银监局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省银行业合规建设的不足与问题

20xx年4月,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公布了《银行合规与合规部门》文件。20xx年10月,银监会颁发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两年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的指引,提高认识,努力探索,积极构建合规风险管理基础,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先进银行的做法相比,与自身发展的要求相比,我省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存在的合规风险还比较大,合规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不断发生的银行业违规事件暴露出大量的合规风险。

近几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水平有了提高。但是,银行业合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在一些机构、一些地区表现得还非常突出,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也比较大。这几年,我们监管部门查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违规问题比较多,仅在20xx年,就发现各类违规问题3900多个。近两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案数量、涉案金额、风险金额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与好的省份相比,我省的案件数量还是偏多,有的机构在本系统的位次还是靠前的,去年我省还发生了3起百万元以上的大案,今年以来大案小案还时有发生。透析这些案件,不是“十案九违规”,而基本上是“十案十违规”。主要表现为:不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印、证、章和密码管理漏洞很大;不兼容岗位未严格分离,擅自替代顶岗作业;交流、轮岗和休假制度不落实等。大多数作案手段的技术含量低,有的作案时间跨度长达数年,有的用同样的手法屡屡得逞。这充分暴露出一些银行、信用社的制度形同虚设,合规管理不过是一道竹篱笆。不仅如此,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存在“十险九违规”的问题,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形成与暴露,都与违规经营、违规操作密切相关,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有的是制度上的违反,有的是程序上的缺漏,有的是尽职调查的形式主义,有的是合规文化的不当导向。一旦风险暴露、损失产生,往往又把原因归结于交易对手的违约、经营环境的劣变,没有看到风险背后的实质性违规。

(二)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冲击着合规文化的基础。

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是我省银行业案件频发的根源,是银行业风险控制不力的内因。在内控建设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偏、缺、散、旧、软”的问题。

偏,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控目标发生偏离,注重“绩效目标”,淡化“信息目标”,忽视“合规目标”。

缺,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没有覆盖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操作点,空白点较多,特别在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时,不是内控先行,而是业绩至上。

散,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散见于各类文件、各种讲话,缺乏系统性、条理性,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旧,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制度创新、规制改进,没有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特别是监管新规章进行及时的更新,总是沿用老办法、旧习惯或者是过时的技术。

软,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执行弱化,有八种表现形式:粗放型的执行,大而化之;递减型的执行,层层打折扣;应付型的执行,不推不动;选择型的执行,有利于己的就照办,不利于己的就不办;变通型的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型的执行,做表面文章;抵触型的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抗型的执行,明知故犯,顶风作案。一些机构的内部审计、内部检查要么发现不了问题,要么发现问题也不报告、不纠正、不处理。内控制度的落后,内控执行的弱化,内控检查的乏力,对合规文化的基石产生巨大冲击乃至严重侵蚀,影响了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合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控效率,建设先进的银行文化。

(三)不科学的激励机制产生了明显的导向偏差。

近年来,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机构,在激励机制建设作了不少工作,也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目前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还不科学,不能适应合规风险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五重五轻”:

一是重奖励、轻惩处。许多机构的考核体系基本上就是一个奖励制度,奖励权重大、幅度大,而惩处覆盖面小、幅度低,违规成本比较小,增加了违规几率。

二是重业绩、轻合规。一些机构在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体系(KIPs)中,只考虑业务增长与薪酬的挂钩,没有合规的指标。有的机构虽然设定了合规考核指标,但是权重过低,或者是只考核高管层,不考核员工。这种的激励机制,导致了一些银行特别是基层机构为了创造“好的业绩”、拿到更多的奖励,置监管法规、内部规章于不顾,结果是“风险高企”伴随着“业绩高升”。

三是重短期、轻长期。一些机构缺少中长期的业务发展规划,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发展;注重静态效果,忽视动态变化。片面强调经营规模的短期增长,忽视了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使风险向后转移。

四是重保护、轻追究。有的机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简单地以罚款代替责任追究,只要扣发几百元奖金就万事大吉。有的机构缩小处理范围,只处理当事人,不处理领导者、监督者、制约者。一些银行对基层机构负责人只讲业绩,不讲管理,即使出了问题,也不愿意处理,而是帮其开脱、推卸责任。有的机构对监管部门的处理建议讨价还价,久拖不办。极个别机构阳奉阴违,把监管部门已经取消任职资格的责任高管平调任职,甚至调到关键部位委以重任。

五是重就事论事、轻举一反三。有的机构出了违规事件后,虽然能够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但整改不力、补缺不够,不能追根溯源,没有及时总结问题原因,以致此后同质同类案件再次发生。有的机构在

他行出了案件后,没有从中汲取教训,以后又重蹈了别人的覆辙。加强合规建设,就是要对这些不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纠偏,形成良好的合规导向,促进银行健康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最广泛范围、从根本上保护广大的银行业管理者、从业者以及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不均衡的工作力度导致了合规建设总体滞后的局面。

我省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初建了合规组织架构,开展了合规宣传教育,实施了合规风险检查。但是各机构的进展不一,力度不同,差距较大,总体上呈现出合规建设滞后的状况。

一是职能不到位。有的机构合规部门独立性差,职能定位不准,合规工作被边缘化。有的机构不能正确处理合规与内审的关系,以内审代替合规。

二是人员不到位。有的机构尚未设立合规部门,有的机构虽设有合规部门,但配备人员数量过少、素质较低,难以承担合规风险管理的职责。

三是培训不到位。有的机构在监管法规政策传导上严重滞后,甚至出现阻梗现象。有的机构管理层不学习监管文件,操作层看不到监管文件。有的机构对监管部门的政策法规汇编束之高阁,对监管部门组织的政策法规培训不积极配合。有的机构对管理层只提业绩指标,不提培训要求;对一线人员培训只讲产品推销技巧,不提风险提示责任。最近,我们监管部门组织对银行理财业务开展调查、检查,发现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是,银行在合规培训方面特别是产品风险培训、消费者保护法规培训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四是支持不到位。有的机构合规部门有责无权、有岗无人或者是有任务无资源。个别机构的高层不太重视合规管理,认为合规吃亏、合规影响业务创新与发展。有的机构对合规部门报告线路不明确或不科学,影响了合规工作的开展。有的机构个别高层人员干预合规部门正常履行职责,对合规人员的信任、保护明显不够。

以上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加强我省银行业合规建设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大家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开展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把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准确把握我省银行业合规建设的重点

如何加强合规建设,改进合规风险管理,各银监分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大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合规要从高层做起。

合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合规建设活动能否成功,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层(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是否能够带头倡导合规文化、身体力行合规实践。高层的风险偏好、经营理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合规建设的成败和银行经营的好坏。只有高层率先垂范,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如果高层怠于合规管理,违规事件必会接踵而至。近几年,我省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生了许多案子,其教训都是由于这些机构的负责人漠视合规文化,放弃合规底线,甚至带头违法违规。

合规从高层做起,就是要把合规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明晰高层的合规管理责任。法人机构的董事会要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尽职地做好合规政策审批和监督实施、合规风险报告处理和有效性评价等工作。监事会要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要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履行好合规政策制定、传导、执行、奖惩等职责。具体地讲,高层注意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即及时地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严格地执行合规计划,清晰地传达合规任务,有效地传导合规文化,全面地履行合规职责,完整地得到合规报告,充分地了解合规风险,科学地配置合规资源。只有做好这八个方面工作,合规建设的成效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断扩大。

(二)合规要从排查分析做起。

合规建设,千头万绪,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梳理排查、剖析原因。只有排查分析,才能发现违规问题、揭示存在风险、找到薄弱环节、洞察可疑动向,看到与监管要求的不足之处,找准与先进银行的差距所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总体原则,以全面风险排查为基础,以操作风险和员工行为规范情况排查为重点,以充分揭示机制落后、制度缺失、执行偏差、监督缺位、行为失范为主线,摸清风险底数,透析问题成因,研究改进对策,强化合规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照法律法规,查合规建设的问题;对照监管政策规定,查内部规章制度的缺陷;对照内部政策要求,查操作行为的漏洞;对照员工从业规范行为,查个人行为的失范。排查分析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盯住疑点,为手册编写创前提,为内控建设打基础,为合规制度建设立方向。

(三)合规要从内控执行力做起。

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关键是提高改善内控机制、提高内控执行效率。增强内控执行力,要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编制手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展合规体系文件的梳理,探索建立基于岗位与流程的系统化、电子化、实时性的合规体系文件,包括合规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场所文件,以IT为平台,逐步将“岗责管理”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提升到岗责、合规、绩效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同时,要按照“主动合规”的原则,关注“规”的变化,修订更新文件体系,认真评估合规风险,及时弥补漏洞。还要确定并贯彻职业道德规范和金融企业的价值准则,明确规定员工的行为规范,将所鼓励、倡导或者限制、禁止的内容,明载于手册、明示于员工。

二是改进培训。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培训的计划表,并根据整体的准确性、新产品(服务)信息的完全性、监管要求变化的趋势性、新产生问题的特殊性,对培训计划进行持续的更新。要使每个条线的管理层和员工在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以及内部政策、程序等方面,对与其工作产生直接影响的内容,获得全面、完整的培训,形成全员知“规”、守“规”、行“规”的良好局面。还要加强对合规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并对培训的满足度进行有效评估。

三是评价整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定期的合规风险监测分析和内部审计检查,对合规风险进行评价,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整改。可以尝试开展合规风险事项核查,启动合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程序。要正确处理合规部门与内审部门的关系,合规部门为内审提供检查导向,内审把合规部门纳入检查范围。合规部门还要对以往或潜在的合规性、风险性问题的个案整改、制度更新、流程改以及后续执行等情况,予以督促与跟进,并对监管意见的贯彻落实作出后评价。

四是科学奖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完善合规绩效考核、合规问责、诚信举报三项制度。要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大力倡导诚信合规、惩处败德违规,充分体现银行对合规价值的重视和鼓励。要建立完善对违规行为有效的合规问责制度,严格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建立诚信举报制度,可以借鉴先进银行设立道德热线或举报机制的做法,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反职业操守或可疑的行为。对于举报者要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对于举报属实,纠错及时,规避风险,挽回损失的要给予奖励。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把监管意见的落实到位率、责

任人员的处置到位率作为银行高管履职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监管后评价中也要把监管督促的效果作为监管部门履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全面落实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的要求

召开这次动员大会,标志着全省银行业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正式启动。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共同努力,协同行动,把实施方案的各个步骤抓好、各个动作做到位,确保整个活动循序推进,扎实有效。活动方案是经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讨论的,需要大家共同遵照执行的。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方案落实。

各银监分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加强领导。一把手要负总责,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指定专门人员,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合规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检查、督导,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统一开展活动,营造合规氛围。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织、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业务条线和基层机构的员工,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各项合规建设活动中来。各方面要凝心聚力,共同搞好宣传发动,抓好合规业务培训,办好合规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不走过场。

合规建设的主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成功的关键在于各机构的落实。各机构要加强对合规建设活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把各个步骤、环节抓细、抓实。各监管部门要通过专题督导、走访督导,或者结合现场项目进行督导等方式,推进整个活动不断深入。银监局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要特别注意宣传经验、鞭策后劲。对合规建设活动抓得不力的机构,要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安排进行专项检查。

(四)强化评估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各银监分局、各监管部门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要结合非现场监管以及现场检查项目的的开展,对各机构合规建设和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作出评估,对违规经营、违规操作造成风险和损失的各种责任人员进行严格的追究,对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弱且改善不力的,要从市场准入方面进行必要的设限。

同志们,加强合规建设,是我省银行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推进银行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不断深化的永恒主题。开展推进年活动,只是合规建设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经营,不断完善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合规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全省银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v

上一条:《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下一条:在全省“标准基层行、社”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莫元法)

 

第二篇:刘福寿局长在“广东银行业合规建设回头看”主题活动阶段性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广东银行业合规建设回头看”

主题活动阶段性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广东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福寿

(20xx年12月2日)

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广东银行业合规建设回头看”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大会,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加强交流,督促各银行机构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合规风险管控,切实推动辖区银行业合规建设有一个质的提升。对于前阶段的活动情况和后阶段的具体要求,等会儿孟建波同志会详细谈到,这里我主要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推进银行合规建设的重要意义

20xx年我局开始组织辖内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规建设年”活动。5年多来,辖内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架构从无到有,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我们又发动“回头看”主题活动,推动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合规进行再认识、再建设,正是因为近两年来,国际金融业实践、国际监管理念变化等,都对银行业合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方面,从触发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看,金融机构违

背合规文化理念是重要诱因之一。由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 1

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最近欧元危机,欧元区的危机,在欧洲愈演愈烈。今天法德联合声明要重新修改欧元区的条约,来重振欧元区,现在看来压力还是很大,因为德国对债务重组问题和法国意见还不太一致。世界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不确定性仍未消除。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美国10月失业率9%,已连续七个月处于9%或以上;欧元区10月失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失业率达10.3%,形势不是很乐观。希腊出现问题以后,意大利、法国失业率严重,经济增长缓慢,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蔓延。“欧猪四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后,三大评级机构又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至负面。前天,四大评级机构对美国的六家大银行评级又下调,并宣称可能下调法国的3A评级。同时,多个国家政局动荡,葡萄牙、英国等国爆发大规模罢工。前天,6国央行联手将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当天股市涨了,现在看来还是在反复震荡,也突显出国际上对欧洲经济社会动荡持续的担忧,但这一措施的成效还有待观察。此次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长期失衡、金融市场过度逐利、社会贫富分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叠加导致,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启迪和教训,也在更深层次上引发价值观的反思。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运作,除了自由竞争以外,还需要诚实、互信、公平、合规等价值观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利己主义、强调个人和机构利益最大化,以牺牲原则和公众利益为代价去牟取财富,使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公平遭到忽视,则危机不可避免。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众多金融机构的高管 2

或职业经理人都出现了职业操守丧失、价值取向偏离,这也表明:合规理念的长期养成不能仅依靠技术手段的完善,而更应注重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持续培养和建设。在金融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银行业更应有此认知,共同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从国际监管理念演变看,合规风险监管再次受

到各国监管当局的重视与强调。危机爆发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各国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了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规定,再次强调:实施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必须以银行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合规性监管为基础。以《多德-弗兰克法案》为核心的美国金融体系改革,其主旨也在于通过提高监管覆盖广度和深度,增强市场透明度,促进金融从业者提高职业操守,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和影子银行实施更严格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以促进金融稳定,保护纳税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今年8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召开会议,修订核心原则初稿,在“审慎监管政策”部分将全面风险管理原则提到了资本监管原则之前,原因在于其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银行审慎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银行审慎经营的核心,要求各国在监管过程中必须注意纠正以往过分关注资本监管、忽视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监管取向。银监会尚福林主席在今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也着重指出:银行要持续深入推进贷款新规执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科学谋划,确立稳健经营发展目标。这表明全球范围的金融监管正在形成共识:提升监管有效性的关键 3

在于提升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督促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判性,让合规文化成为银行良好风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让遵循合规要求成为银行业的自觉行动。

同时,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压力,对辖内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1-10月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小幅回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12.8%,创20xx年以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小幅回调至3%。10月份,工业用电量环比下降10.8%;昨天刚公布的广东省重点企业PMI数值仅为49.06%,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外需疲软尤其是欧债危机深化导致广东的出口形势严峻,10月进出口总额730.7亿美元,环比下降8.7%,同比增速7.8%,罕见地跌至个位数。在辖区银行业加快改革、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与严峻无疑带来了新的挑战。银行业既要在广东加快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在稳健经营、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自身长期科学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就必须从合规机制和文化建设入手,着重关注和着手解决一些新问题和风险隐患。这里还要提一提,前段时间媒体也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20xx年8月份开始对中国进行了FSAP评估,其中,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业监管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遵守情况的评估是FSAP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反映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成员 4

国金融体系进行的具有较高独立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外部评估。20xx年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期间,也负责这一块,那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要对中国的银行业进行评估,当时我们认为条件不成熟,提议评估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让我国自评估,建议先评估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0xx年该组织对日本银行体系做了评估。20xx年12月,在两次现场评估和两轮沟通反馈过后,FSAP评估团提交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最终评估报告。对照30条核心原则,我国有18条评为“符合”,10条评为“大体符合”,2条原则评为“大体不符合”,符合率为93.3%。其中“大体不符合”的两条原则就包括原则7——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一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全面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持续将良好风险管理文化融入日常经营管理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不够,突出表现在对用不良贷款率反映信用风险的滞后性认识不足;三是 20xx年以来的贷款高速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方面仍不够审慎。上述原因导致该原则被评为“大体不符合”。FSAP评估团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银监会作为主动和具有前瞻性的监管者对中国银行业安全稳健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对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评估框架,加强对银行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 5

评估,提高风险判断的前瞻性,进一步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

国际监管理念的最新发展及FSAP评估给我们中国的银行监管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提升监管有效性关键在于提升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而要有效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其关键又在于加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判性,变注重结果、惩处为主的被动合规为注重过程、预防为主的主动合规,让合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成为银行业良好风险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新形势下对全面推进银行业合规建设提出的新的挑战与要求。

二、当前我辖银行业合规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20xx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我局进而启动“广东银行业合规建设年”活动以来,我辖银行业合规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积极进步。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上的工作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少,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

根据我们在合规管理有效性现场检查评价和日常监管中所掌握的情况,发现:一是分支机构的合规部门通常主要向本级的行长汇报,而不是垂直向总行的合规部门汇报。分支机构合规经理主要由本级行长考核,总行合规部门没有或少有考核权;二是合规工作经常受到业务部门的掣肘,有些银行对合规部门的考核还加入了存款完成率这些经营性指标;三是与业务拓展相比,很 6

多银行的合规管理往往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有些银行将合规部门列为二级部门,在日常业务的合规审查中,很多银行的合规部门和人员几乎未使用过一票否决权。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合规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而这恰恰是有效进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要害所在,合规部门权威性和独立性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二)合规部门的资源保障不足

主要体现在:一是合规管理人员的数量尚不能满足需要。具体就不展开了。二是合规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可获得的实用性培训难以满足需要。大部分合规人员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合规风险管理培训,在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三是合规工作疲于应付,技术手段欠缺,难以深入开展合规风险监测和检查等高技术含量的合规风险管理活动。

(三)分支机构和基层网点合规管理效果差

实施有效的自我合规控制是业务条线、分支机构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但银行现有的考核体系使得分支行及员工面临的压力集中在规模扩做大盈利上,分支机构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合规”问题。在我们这次收集汇总的各银行机构自查自纠报告中还有些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带着这样的认识去拓展业务,会使得基层网点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基本瘫痪,进而给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合规部门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分支行合规风险管理人员普遍配备较少,势单力薄,独立发表有价值的合 7

规风险意见的能力和意愿都不足。这导致分支机构,特别是基层网点,成为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各类恶性案件在基层网点屡屡发生,最近甚至在部分地区又出现反弹态势。

(四)“形似神不似”的问题较为突出

合规风险管理的三大配套制度包括: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目前我辖银行业在形式上已纷纷具备上述制度,但实际运行效果欠佳,未达到倡导合规、惩处违规的目的,导致从业人员缺乏主动合规的动力,合规环境与氛围有待强化。从绩效考核制度来看,目前各行合规绩效考核的评分标准较粗。在没有违规的情况下,考核评分普遍高达9至10分;有违规行为则得0分,2至8分之间几乎空白。导致评分分布两头大中间小,区分度低,同时,没有把能否识别并采取措施缓释本部门(机构)的合规风险状况列入主要考核内容,客观上导致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不重视合规考核,失去了绩效考核评分的意义。如何细化、优化合规管理考核是国内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合规问责制度来看,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违规责任追究缓慢。从诚信举报制度来看,举报机制(道德热线)使用较少,很多银行几乎为零,这其中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因素,也有客观上对举报人保护不到位的原因。

(五)合规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欠缺

总体上看,目前我辖银行业合规风险的量化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量化管理依然是目前合规管理 8

工作中的难点。合规监测指标主要是业务收入构成、不良贷款率等银行内部管理类指标,远达不到《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关于建立“消费者投诉的增长数、异常交易”等合规风险监测指标的要求,更无法按照风险矩阵衡量合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合规风险的优先考虑序列。此外,大部分银行尚未构建合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无法直接从业务系统获取数据源,监测工作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六) 合规检查无从下手、普遍不到位

合规检查是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也是技术含量、资源保障要求都比较高的一项工作。总体上看,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到位。一是各商业银行的合规部门启动合规检查工作的不多,少数开展合规检查的,又以自查为主,这直接制约了合规检查的有效性。二是在合规检查的方法、程序、频率、合规检查的常态化实施机制等方面,商业银行合规部门的理解和执行都远不到位。部分银行甚至对如何开展合规检查,还很茫然。三是如何将合规检查与风险管理部门开展的业务检查相区分,以及将合规检查与内控自我评估相区分,是商业银行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难题。

三、当前辖内银行业稳健发展面临的五方面问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业尤其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大客户和行业授信风险出现上升迹象

9

一方面,大额授信风险出现上升苗头,个别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已暴露。我局的大客户风险预警系统显示,22家主要银行金融机构5000万元以上大客户数量和贷款金额都有所上升。124家风险预警客户的不良贷款余额171.73亿元,比年初增加19.03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13.01%,环比上升0.27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1.77个百分点,贷款质量出现下迁苗头。一些大型企业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现金流趋紧,存货增加。个别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已经或正在暴露,我局正督导相关银行采取措施化解风险、保全资产。另一方面,出口形势严峻,外贸行业授信风险可能上升。至10月末,辖内银行业的外币贷款余额2397.46亿元,同比增加18.45%,贸易融资余额1851.84亿元,同比增长39.68%。同时,广东对欧盟的出口大幅下滑,1-10月对欧盟出口额同比增速低于全省出口增速9.2个百分点。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10届广交会上,欧、美到会采购商的实际成交下降19%和24%。海外客户发生付款违约的概率也在逐步上升,1-10月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一般贸易发生风险的报损金额同比增长近80%。银行需关注外贸行业授信风险上升。

(二)房地产“曲线”融资削弱宏观调控效果

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在全国范围房产销售和价格有所松动的情况下,广东尤其是广州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下降,但存在“量跌价不跌”情况,10月末广州10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68.92%,但商品房销售均价基本与上月持平。同 10

时,辖内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有所升高,流动性下降,现金流量情况不容乐观。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不畅但房价下跌缓慢,处于僵持状态,与房地产企业通过多渠道“曲线”融资分不开。因此,除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外,房地产企业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融资可能引发的风险也值得关注。今年三季度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的涉及房地产项目融资产品共有119个,金额208.49亿元,其中,理财、委托贷款、信托公司相关产品金额分别占58%、12%和30%。此外,一些流动性紧张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向银行申请授信的同时,通过民间借贷市场借入资金用于临时周转。辖内已出现中小房地产商因无力支付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而破产、“跑路”,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

(三)银行大量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引发不当竞争等问题

今年前三季度,辖内主要银行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16187个,募集资金28289.01亿元。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数量和募集金额分别占比42.44%、66.04%,且期限越短的产品收益率越高,与法定存款利率的期限结构相背离。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已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赔本”,存在利用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和起息日的时间差,以高回报率变相吸收存款,突击完成月末、季末存款指标的情况。从辖内112 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包含各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发银行,各股份制银行分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农村商业银行。

2 包含个人理财产品、机构理财产品和私人银行理财产品。

11

情况看,季末3、6、9月度新增存款分别达3054、2298、1247亿元,季初1、4、7、10月度新增存款分别为-1649、-796、-1901、-1094亿元,存款余额呈季末冲高、季初回落的“锯齿状”波动。

同时,许多银行推出了滚动发行式理财产品,将多个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组成一个资金池,投资于债券、票据、同业拆借、信托项目等资产组合。这种运作方式使银行难以准确核算单只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风险额度管理。部分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甚至被用于购买本行或它行的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层层嵌套。同时,滚动式理财产品募集的短期资金用于投资较为长期的资产,导致理财产品存续期限与资产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此外,部分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在理财资金投向、投资运作方式、收益率测算、风险提示等方面不够透明,未能帮助客户正确辨识潜在风险,给引发客户信访投诉埋下隐患。至10月末,广州地区因理财产品引发的信访投诉已有87宗,与去年全年的投诉量持平。

(四)民间借贷市场存在向银行体系传染风险的苗头

初步推算,广东民间借贷总体规模约在6500-7500亿元之间。民间借贷中采取第三方担保的比例约为13%,不算太高,目前因民间借贷引发企业连锁倒闭的可能性不大。但民间借贷相关的法律纠纷已明显增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前三季度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达4067件,高于去年全年的3638件,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状况存在变差苗头。尤其是临近年关岁末,资金结算 12

的高峰期渐近,企业资金链趋紧,民间借贷风险仍然可能集中暴露。

前段时间,我们要求辖内银行对客户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开展自查自纠。从各行反馈的情况看,暂未发现企业直接挪用信贷资金参与民间借贷,因民间借贷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的可能性暂时不大。但个别基层银行高管、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已暴露,部分银行的授信客户同时涉足民间借贷。考虑到民间借贷行为具有天然的隐蔽性,民间借贷市场与银行信贷之间实际上有许多暗流涌动。一些所谓咨询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个人贷款客户在进行民间放贷活动时,是否涉及银行信贷资金,我们对此抱审慎态度。各银行机构仍需密切关注并加快建立“防火墙”,防范民间借贷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向银行系统传染。

(五)复杂外部环境下银行案件防控形势严峻

在银行信贷规模受控,市场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企业骗贷和银行员工不当操作诱发案件的风险上升。同时,因外部案件、犯罪分子侵害而危及银行资金安全、营业场所安全的事件也呈现高发态势。至11月末,我局辖内已初步确定发生2起考核案件,系不法分子伪造林权证、银行汇票骗取抵质押贷款;另发生1起不考核案件,属于冒名贷款性质。同时,发生28宗风险事件,包括:银行高管因贪污受贿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事件4宗,客户33今年实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信息报送及登记办法》后,案件的统计口径与以往有差异。

13

经理涉嫌贪污、诈骗征地补偿款事件1宗,自助区域抢劫事件11宗,破坏自助设备事件5宗,克隆银行卡事件2宗,另有银行尾箱丢失等事件5宗。此外,不法分子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说明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容易对银行安全稳健经营、声誉风险产生影响。还要强调的是,部分银行在贯彻落实案件防控要求时,仍存在“上热下不热、后急先不急、点动面不动、形神不一致”等问题,对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工作流程和案防机制的梳理完善不够及时,都给案件防控带来不利因素。我们局正在梳理一些从08年以来出现的一些案子,整理成案例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和警醒。

辖内银行业面临的上述五个问题都与变相规避监管、绩效考核不科学、同业间不当竞争、风险管控存在薄弱环节有关。同时,也反映出银行合规建设仍有待加强,如合规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合规工作得不到实质性的重视,合规部门合规文化氛围有待加强等。

四、下一步深入推进合规建设的要求

接下来,对各银行机构持续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培育良好合规文化,我着重提几点要求:

(一)回头看“规”,打好合规建设基础

合规风险管理及其机制,是指银行主动识别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纠正措施以及适当的惩戒措施,持 14

续修订相关制度流程和详尽描述具体做法的岗位手册,以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确保银行合规稳健运行的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也可简化为“流程立规、经营依规、持续改规”的动态增值过程。合规中的“规”,应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以及自律组织形成的行业规则、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银行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方法不够科学,存在制度与业务实际脱节,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由此形成“难合规”、“不合规”的恶性循环。因此,“回头看”的第一要务就是看“规”,着手各项规章制度的梳理、修订和整合,不仅要针对那些明显与新出台外部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内部规章制度,还应包括那些脱离工作实际、基层难以执行的条款;岗位职责不清、在实际执行中相互冲突、矛盾或出现空白的事项;以及过往内外部检查稽核出来、客户投诉事项中属于制度漏洞导致的问题,等等。各银行业机构高层要亲自过问,具体抓好落实。要根据业务流程和具体岗位订立内部规章制度,将散落在各类制度文件中的规定要求,梳理成系统、明晰、具有很强执行力的产品业务操作手册、员工岗位手册和合规手册。

(二)立足于“合”,明确合规建设抓手

要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从上至下调动各层级高管、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由过去“注重结果、惩处为主”的被动合规,转向更为科学的“注重过程、预防为主”的主动合规。 15

首先,合规必须“从高层做起”。合规部门承担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尽职责任,其能否发挥好作用,取决于其他部门与合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更取决于高级管理层的态度以及对合规部门工作的重视和信赖。因此,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银行合规经营负首要责任、最终责任。只有高层充分认识了合规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诚信、正直的价值观念,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支持合规部门的工作,合规建设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要倡导“合规人人有责”。合规管理是银行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渗透在银行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银行机构要切实加大力度,培养每个人的合规意识,激发员工们主动合规的自觉性,倡导和鼓励每一位银行员工承担合规责任,一是遵守自身所在岗位的制度要求,二是主动去发现、报告和纠正有关合规风险点。再次,要尽快完善配套制度。一是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机制设臵中,摒弃过往单纯追求利润的价值取向,增加有关合规要求的考核项目,提高合规指标的比重,通过绩效考核这一“指挥棒”,鼓励和支持员工在遵循合规和拓展业务中取得良好平衡,旗臶鲜明地倡导诚信合规、惩处败德违规。二是完善诚信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从维护诚信精神的角度,自觉向银行管理层提出合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体现“四个负责”,即“员工对员工负责,员工对银行负责,银行对员工负责,银行对社会负责”。三是严肃合规问责机制。确保对违规问题能真正追究到位、惩戒到位、整改到位,在员工中起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从 16

而促使全体从业人员切实提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内外融合,把握合规建设方向

完备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必然内生于成熟的合规文化之中。各银行机构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坚持打造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行“合规创造价值”理念。良好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就体现了银行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整合和优化,使银行能够将日积月累的各种良好做法沉淀下来,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的制度流程,从而提升银行管理各类风险的有效性,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次,银行通过合规风险管理,能有效避免因经营活动违规而受到监管处罚,增加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盈利的机会。此外,健全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还可以提升银行的声誉和无形资产价值,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扩大客户回报价值。为此,各银行机构必须进一步强化“合规创造价值”理念,正确处理好合规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承接载体,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大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合规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就文化而言却有相通之处。因而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合规建设我们要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牢牢把握承接载体,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去寻根溯源,将合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还要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大力学习借鉴外部科学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内外兼修,将合规建设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同志们,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一项重 17

要工作。前期,各行都已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待会有关银行将进行经验介绍和交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辖内各银行机构还要继续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增强信心,共同将“广东银行业合规建设回头看”活动推向深入,做出实效。

谢谢大家!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