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园则调研报告

杨家园则重点镇现状调研报告

一、杨家园则镇重点镇建设基本情况

1、杨家园则镇简介

杨家园则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源于秦汉时期,是子长县东川两乡一镇的商贸物流中心,205省道穿境而过,神延铁路横贯其中。全镇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72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现有牛3000多头、猪5000多头、鸡10万多只,温棚1100多座,梨果1000多亩,20xx年国民生产总值91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880元。集镇规划区包括石太山、杨一村、杨二村、杏家湾四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5个镇属单位,有医院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总人口约5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0人,流动人口约1000人。规划区东至史家畔乡为界,西至杏家湾村,东西长2.3公里,总面积96.7公顷。由于老集镇几十年未改造,镇区建筑陈旧、布局凌乱,村民居住困难,脏乱差现象突出,没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县的整体发展。

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杨家园则小城镇建设列入全县的重点项目,成立了县委薛书记为总指挥、县长兰孟偃为第一指挥的小城镇建设指挥部,于20xx年初启动实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镇上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1

20xx年又被列为全省107个重点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重点镇建设示范镇。

2、重点镇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20xx年,我们委托延安市规划设计院完成杨家元则镇规划、编制任务。同年,列为县上重点项目启动实施。20xx年被列为全省107个重点镇后,我们又委托陕西中晟设计院进行扩编和制定了详细规划。此方案已经县政府审批。20xx年又被确定为全省30 个示范建设镇后,我们又一次委托陕西中晟设计院,依据示范镇建设标准、示范镇规划要求和硬性指标,详细修编、扩编、规划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我们初步确定了“三纵二横四区”的结构框架和把杨家元则建设成为县城的副中心的目标。

根据规划,小城镇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拆迁安臵、“三通

一平”、市政工程、民宅建设、产业布局等五个部分,计划投资约16000万元。

(1)拆迁安臵。计划拆除窑房1000孔(间)(其中沿

街门面301间)、薄壳65间,共需拆除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00万元)

(2)三通一平。主要是水电路改造、土方回填。(计划投资1400万元)

(3)民宅建设。计划新建民宅楼房(3.6×10m)614间(二层293间,三层321间),新建面积43805.6平方米。同时,对镇属10个单位的办公楼进行拆除新建。(计划投资5000万元)

2

(4)市政工程。主要包括2.3公里中心街改造、下水道建设,新开南北走向巷道17条980米,东西走向巷道11条2825米,新建文化广场5个,商贸市场1个,牲畜交易市场1个,客运站1个,停车场1个,石门3座、亮化、绿化工程及配套公共设施。新增建设用地44815.2平方米(折合67.1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

(5)其它工程。杨二村河堤工程、砌畔工程、垃圾填埋场、秀延河综合治理、山体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及办公、设计和产业布局等工作。(计划投资3000万元)

3、工程进展情况

(1)拆迁情况。累计拆除窑房892孔(间),临时建筑91个,沿街窑房基本拆迁到位。

(2)三通一平。一是累计回填土方 30万方,平整地基7万平方米,清运拆迁垃圾30万吨,掇石头5000多方;二是在马家沟开挖水源1处,建高位水塔2个,铺设引水管道2000米,完成了集镇引水工程;三是更换电线3000多米,栽电线杆48根,移除电话线、有限电视线5000多米,进行了电网改造和“三线拆移”。

(3)民宅建设。累计开工400间,完成主体工程的360间,完成计划新建任务的五分之四。同时,完成了政府办公楼新建、文化站办公楼罩面工程、中心小学扩建工程、信用财税综合办公楼工程,绿化了政府院落及山体,改善了办公生活环境。

(4)市政建设。一是铺设下水道 1240米,全面完成了 3

集镇下水道工程;二是新建杏家湾、杨二村、镇政府、石太山等文化广场5个;三是完成了集镇2.3公里的过境道路改造工程;四是新建农贸市场、杏家湾、石太山等石雕石门3座;五是新建占地32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个,整顿了马路市场,完成了农贸市场的附属工程;六是完成2.3公里的人行道和路灯工程,安装路灯137个;七是完成了杨家园则客运站新建工程;八是新建垃圾填埋厂一个;九是完成了幼儿园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

(5)其它工程。一是完成了马家沟总长160米的排洪渠工程和杏家湾710米的排污工程;二是完成了杨二村320米、马家沟沟岔120米的挡墙工程;三是完成了戏台观景工程和蓝球场建设及绿化工程、新建楼房烟墩装饰、农贸市场供暖、示范园围墙改造等工程。

目前完成投资6241万元,其中县财政投资2700万元,农民自筹2100万元,镇属单位投资1441万元。

二、当前重点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完善机构问题。重点镇建设是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量大、面宽,仅仅依靠指挥部、建制镇和城建主管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得到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应对重点镇机构升格定级定职,落实一级财政管理机制,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如城建、市容、土地、户籍、综治等管理办公室,科级建制,行政上隶属指挥部管理,业务上受业务部门指导。落实专人,分工明确。确保快速解决好当务之急问题。

4

2、资金短缺问题。解决8000万至1个亿的融资问题。重点镇建设要求投入资金不少于8000万元。其中省财政无偿投入157万元,省级财政借款747.7万元,市财政无偿投入1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805万元,三级财政共计1809.7万元。要以这1809.7万元作为资本金进行融资,此项工作虽上报到省厅,但难度很大,受土地限制,受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银行贷款融资制约,没有可建成收费的项目,没有本级财政收入进而逐年政府补贴偿还,没有可转让收益的实体。鉴于这种现实,除了县级财政支付外,我们目前还从三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整合县级部门项目资金用于重点镇建设。在道路、桥梁、河堤、输水管道、蓄水池、给水工程配水管网、小流域治理、绿化、移民工程、新农村建设、代赈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特色产业以及教育、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网络、电力设施等各类建设项目实行资金捆绑,集中投向重点镇,推动重点镇建设有序开展。二是充分利用集镇土地资源,为重点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计划、有规模的开发集镇现有土地资源,借地生财,滚动发展,支持重点镇建设。将规划预留的工业区尽快上马。三是以农户+信贷”为平台,充分发挥信贷功能,吸纳社会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进程。

3、技术短缺问题。调用或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分配到

相应的办公室,解决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使重点镇当前建设和后期管理有有序进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4、解决重点镇配套政策改革的问题。一是户籍制度改

革方面。按照重点镇建设要求,未来三年将在重点镇进行户籍一元化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需要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落实。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在重点镇建立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为主体,城乡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就业、开展保障性住房制度试点等工作。三是扩权强镇方面。按照重点镇建设要求,赋予重点镇一定的行政、经济管理权限,推进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做好重点镇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通过适度扩大我镇规模、率先在镇范围内实行户籍一元化管理,实施城乡统筹社保试点,建立和完善我镇社会保障制度,扩大镇建成区面积,增加集镇人口,明确产业定位,使我镇成为适宜中小企业创业和县域人口聚集的中心城镇,成为县域副中心。

1、以集镇扩容为重点,推进集镇商贸业发展。按照重

点镇建设要求,结合目前集镇发展现状,依托集镇一期建设,计划东投西进、南改河,北上山,统一统筹。如观光农业区,设施养殖区,垂钓休闲区,别墅住宅区、中心企业创业园区、仓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向社会融资的办法,吸纳县城居民、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到集镇建房入住。同时,对本镇偏远山村农民,依托移民搬迁政策,整村迁至镇中心,扩大集镇人口,拟建设一批廉租窑,优先镇域农民,让他们有窑住,有活干,便于生活。稳住人心。由 6

政府新建道路、水、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并逐步建立各项配套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同时,建立配套齐全、保障有力的物流体系,重点发展辐射农村的农资、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连锁经营体系,增加人流、物流,完善商业、金融、科技服务体系的网络布局,促进我镇商贸的不断发展。

2、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和镇域经济快速

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畜牧、棚栽、服务和劳务”四类特色产业。以服务业为龙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从事规模棚栽,不断扩大商贸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引导有序输出,提高劳务总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而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3、以整合项目为抓手,推进重点镇建设有序进行。围

绕重点镇建设,整合全县各部门项目及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部门联动”的原则,捆绑使用城建、交通、扶贫、水利、农业等专项资金,在完成上报的五大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城防河堤、绿化、亮化以及群众健身广场等公益性设施进行建设,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益,促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4、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统筹镇村同步发展。

我镇归根到底仍然属于农村,由中心集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既是我镇建设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完善杨家园则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同时,沿210 7

国道沿线,对杏家湾村、杨二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实施路到村、路到户、庭院硬化、使中心集镇与骨干村、自然村周边环境面貌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促进重点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5、以户籍改革为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在我镇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及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按照常居住地户口登记的原则,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统称“居民户口”。鼓励外来进镇人口到我镇居住和兴办产业。逐步消除“农民”和“居民”的区别,比如以住户、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以居民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确保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享有同等待遇。

要改革工地使用办法,落实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根

据土地管理政策,在坚持稳定现有集体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出租、转包、集中使用好土地,为农民进城解决后果之忧。

我镇建设不仅仅是项目建设,更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块实验田,需要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干群一心,共同推进,真正把我镇建设成为县城的副中心,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妥否?请指正!

8

姬乃平 9

 

第二篇:关于幸福家园的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幸福家园建设

——钓鱼城街道学习实践活动幸福家园问卷调查

钓鱼城街道作为合川区首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两个试点单位之一,辖区内8个行政村以打造幸福新村为载体,以“践行科学发展,建设绿色、富裕、文明、开放的幸福家园”为主题,组织辖区内的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者在近期对幸福家园的建设做了一次简单的调研。

一、 基本情况

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我们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涉及全办的8个行政村共计500位农民。

(一) 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整理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农业、农村、农民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四个部分,共计56个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普及程度,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农业科技培训;(2)农村集体经济状况;(3)家庭及生活情况,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支出、住房、文化娱乐等;(4)国家惠农政策普及程度;(5)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及服务,内容包括水、电、路、闭路、通讯等;(6)农村环境、卫生及社会治安,内容包括农村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

在500位受调查对象中,共 产 党员占36.2%,群众占53.4%;在家务农的农民占63.7%,村干部占1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6%。

(二)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

1

1. 在第一项的汇总表中可以看出,农业问题中农民群众满意度最高的是

“国家的惠农政策”,选“比较满意”的达到60.2%;满意度最低的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偏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的达到90%;44.9%的农民认为让自己富起来的主要途径是务农,30.1%的农民认为是外出打工。

2. 在第二项的汇总表中可以看出,70%以上的村民对本村治安状况感到满意;70%以上的村民认为近年来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改善;75.9%的村民认为办事处对新农村建设有关心;74.6%的村民认为本村集体收入较差。

3. 在第三项的汇总表中可以看出,97%的农民都加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并且34.5%的农民对住院报销情况感到满意;64.8%的农民对现在家庭生活情况感到满意;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00-4000元的家庭有42.9%,在4000-6000元的家庭有32.7%,并且家庭剩余经济收入主要花在孩子学习上的占到37.8%;56.2%的农家用上了自来水,82.3%的家庭有电视,54.4%的家庭使用了冰箱或洗衣机,仅11.3%的家庭有电脑;58.6%的家庭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37.4%的农家已将改水改厕,92%的家庭都没有使用沼气;业余时间的安排中有37.8%的农民在家看电视,19.4%的农民打麻将,10%的农民读书学习。

二、“三农”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从“三农”问题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角度出发,对构成我办辖区内农村社会的和谐或不和谐情况作了初步了解。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办8个村在农业增收、农村和谐、农民幸福方面的真实情况。

(一)农户的生产、 工作及收入情况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国家惠农政策优厚、人均收入增加。

一是从农业收入方面看,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0-4000元的居多,占到被调查总数的42.9%,其次是4000-6000元,占到被调查总数的32.7%,6000元以 2

上的占10.6%,2000元以下的占13.7%。其中家庭收入的主要成分还是依靠务农收入,占到44.9%。

二是从非农收入方面看,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的较多,外出打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占30.1%,还有9.3%的农民自己当小老板开家庭工厂,有6.2%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靠在入驻本村企业里打工。

三是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比较满意工作的农民人数增多。20xx年我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2元;另外,由于国家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关心,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减少,农民愿意长期在同一个建筑队或企业工作,工作稳定性增强。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生产开支增加、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少、工作不稳定。

一是从农业生产开支方面看,随着燃料、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开支随之增加。20xx年以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开支大幅度增加。

二是从农业科技宣传培训上看,国家举办过许多次免费的农民技能培训,但因为培训种类不对口、培训时间与农忙季节相冲突等原因,导致科技培训效果不明显。并且有35.6的农民从来没有相关专家和科技人员上门指导科学种植,笔者所在村有村民反映因为植物害虫的反农药性增强,他们种了几十年的地甚至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喷洒农药。

三是从工作稳定性方面看,与以往相比,农民打工的场所、地点有所稳定,但是在劳动关系上,很多情况下没有签署相关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随时有被雇主解聘的危险,尤其和城镇职工相比,工作的稳定性仍然很差。

(二)农户家庭及生活情况分析

3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社会治安良好、农村文化设施丰富、电话和电视等家用电器普及率高,村级道路通达工程较为满意,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农村娱乐和文体基础设施有一定改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全村的参保率是97%,有77.4%的村民对新农合医疗报销情况感到满意。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日常生活开支多,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然存在,孩子的教育费用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沼气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很低,土地补偿纠纷增多,邻里纠纷不断等。

近年来,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农村的日常生活开支比较大,农民对此深感不满。在意外事故方面,主要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受伤、死亡等意外,如开车时发生车祸等不幸事件,家人失去亲人万分悲痛,而且发生意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变得更糟。在邻里纠纷方面,邻里之间由于住宅面积和权属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会产生误会、纠纷,由于我国农村历来重视邻里关系,当邻里关系出现矛盾时,村民非常重视。

(三)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减免学费、减免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生产补贴。 一是教育方面,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更新农村中小学课桌凳和老师办公条件。钓鱼城街道从 20xx年春季开学起, 全办范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元/月。从资助力度上,这项政策切实解决了农村部分学生“上不起学”的难题,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二是减免农税、增加种粮直补方面,在农业税减免和农业生产补贴方面, 20xx年,钓鱼城街道农作物良种补贴总计2419600元,其中综合种粮直补208万元,水稻25.2万元,玉米8.36万元。

4

三是20xx年上半年钓鱼城街道家电下乡总计799台,21.63万元。其中冰箱609太,补贴17.6万元;洗衣机42台,补贴0.68万元;彩电73台,补贴1.22万元;手机5台,补贴0.04万元;电脑50台,补贴2.09万元。

四是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方面,我办辖区内8个行政村均配臵安装了一套全新的远教系统,从而解决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少、科学发展程度低的现状,深受党员群众的喜爱。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草航土地淹没赔偿款、粮食直补下发不及时、有减扣和截留现象。

我办辖区内部分村社由于分配方案不同,在以户籍或土地为标准的选择上达不成统一意见,导致20xx年的草航淹没赔偿款至今仍有一小部分未发放到位。部分村社和村干部在发放农业生产补贴的过程中,存在着发放不及时,抵扣甚至截留现象,村民为此十分不满。

(四) 农民子女教育情况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培训机会多、子女学习优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逐渐重视,满意方面主要是子女学习成绩优秀、升入重点中学、考取大学。随着大学扩招和农村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机会考入大学,继续深造。针对上大学学费高,农村子女家庭困难的情况,办事处每年为优秀贫困生提供5000元以上的大额奖学金,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子女学习成绩不理想、学费高。

一是孩子自身学习情况, 学习成绩不理想,家人为此而烦恼;

二是学费高、家庭负担重。虽然现在农村免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但是高中阶段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平均一个学生一年需要6000元左右,有47.6% 5

的家长反映农村学校有乱收费的现象。现在农村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虽然学费负担占据家庭收入的较大比重,但是父母都尽量创造条件至少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职业高中以上的教育,由此导致孩子的教育支出负担非常沉重。

(五)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我国农村,“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困扰农民生活的一大难题。20xx年春,我办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xx年参合率达到97%,根据各地市经济状况不同,医药费报销比例分别从10%-30%不等,该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20xx年全市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办8各行政村进行卫生站的改造,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各地村民对此政策实施普遍感到满意。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小导致其作用有限、农村养老保险缺失、农村医疗条件差。

一是在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方面,农民无力承担重病、大病的医疗费用,才是真正困扰我国农民健康的问题,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最高不超过30%,当农民身患重大疾病时,医疗费用高达万元甚至更多,与高额的医疗费相比,报销部分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合作医疗所起作用有限,农民依然为医疗费发愁,“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另外,设在农村的卫生所、卫生站等医疗机构,卫生环境差,医疗器械缺乏或陈旧,医生的医治水平不高,农民对当地的医疗条件十分不满,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二是农村养老保险缺失。现在全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以个人交纳保险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对一般的村庄来说,集体无力补贴个人养老保险,若要缴纳养老保险,则完全由个人全部缴纳承担,负担 6

较重,加之村民由于缺乏参保意识、经济条件等原因,绝大部分人未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农民普遍感觉年老后没有保障,困扰着广大的农村居民, 因此农村养老保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通达通畅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等。

一是在通达通畅工程的实施下,全办辖区内的村级公路建设得到加强,8个行政村的通达工程基本完成,村级公路硬化率达到40%。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工程得到加强。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办辖区内由54.2%的家庭安装了自来水,37.4%的家庭完成了改水、改厕,58.6%的家庭房屋结构改造为砖混结构。20xx年我办辖区内金马村火箭水库水渠的挖沟清淤,解决了数千亩农田的有效灌溉问题,这也是20xx年农业丰收的关键因素。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电容低、宽带普及率低、水利设施老化等。 一是到夏天的用电高峰农村经常停电。随着农村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农户用电量增加,很多村的变压器未增容使停电事件经常发生,农村家里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成了摆设。

二是电脑宽带普及率低。调查问卷显示我办辖区内的农村只有11.3%的家庭买有电脑,因为距离较远,大多数时候不能正常上网,并且网速很慢。

三是水利设施老化。我办辖区内80%的现有水利设施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由于长年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经历了近50年的运行,大部分设施处于老化失修状态,再加上设施不配套,不能保证干旱时农业灌溉,遇到干旱时,农业损失严重。

(七)基层政府的工作情况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工作负责。

7

据村民反映,被调查8个村,99%的村民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88%的村民认为村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92%的村民对村务党务公开情况感到满意。因此从总体上看,多数干部工作能从本村的利益出发,引导村民发家致富并且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办事,积极传达、实施国家的政策。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动力不足、忧患意识不强,观念滞后,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民认为钓办处最根本的障碍是动力不足、观念滞后、利益干扰等。最期盼的是希望发展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中要学用结合、把工作落到实处;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最希望的转变方式是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全民科学发展观念。

(八)农村环境卫生及治安情况分析

1. 农民“满意”的具体内容:村容村貌整洁。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各村根据村庄的地理位臵、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农村住宅、道路、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以往相比,辖区内村容村貌整洁而美观,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 农民“不满意”的具体内容:生态环境污染( 空气、河流)、农村卫生条件差、盗窃小家禽现象严重。

一是环境污染方面,我办城市近郊的企业有机械加工、养猪场等轻度污染型的企业,附近的村庄受到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的侵害。有些企业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即排放到河流污染地下水,有些企业的废油因为浸蚀农田导致农业收入受损,直接威胁村民的健康。

8

二是农村卫生条件差。近几年来,农村产生的垃圾逐年增多,加之城市的生活垃圾大部分都运往农村,而农村处理垃圾的设施建设不配套,致使农村卫生条件变差。

三是盗窃现象严重。近段时间有很多村民反映农村盗窃案件频繁,由于白天很多村民要出去打工或进行农业生产,家里的小家禽一般是自然放养,这给一部分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并且各种欺盗现象、手段层出不穷,令淳朴的村民防不胜防。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钓鱼城农民的“幸福家园”

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提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现阶段多数农村处于“劳动力素质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恶性循环,若从源头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以此为基础,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对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相关标准化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技能和知识,推进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发展生产,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积极发展城镇、 农村等二三产业,并对劳动力提供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村人口非农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二)坚持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

9

财政支农和贫困生补贴、教育专项资金使用方面。财政部门应加大支农的力度,促进农业发展。对粮食、柴油、化肥、农作物良种、农机等直补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和下达,有学者曾说道“财政支农两千亿,农民受益毛毛雨”,同样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也存在类似情况。鉴于此,各级政府应该有独立的监管部门,监督和审查各专项资金的用途和数量,严格履行专款专用原则,防止被滥用或挪用。

(三)规范学校收费制度、改善教育收费秩序

在农村存在很多由于学费太高而“有学不上”的情况,为保证农村学生按时完成学业,学校应该按照规定控制学杂费,不能私自调高收费标准。尤其是稳定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收费,加大对贫困生补助的力度和范围,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接受教育。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的文化知识储备较低。鉴于此,教育部门应定期给农村教师培训和考核,只有教师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农村孩子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注重化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应增设其它知识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也让农村孩子德智体全发展。“农家书屋”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行的村合作医疗在应对重大疾病时,所起作用甚微,老百姓依然存在“看病贵”问题。目前的新型合作医疗原则是让广大农民都受益,涉及的面广,而保障力度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财政税收的增加,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覆盖广大农民的前提下,提高合作医疗的投保金额和报销比例,让农民看病无后顾之忧。另外,长期以来,农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故其医疗卫生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医疗设备落后, 而医疗卫生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 10

事业的投入,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引入必备的医疗设备,普及农村医疗站点,使农村医疗事业得到发展和普及。让农民享受良好、正规的医疗质量。

二是筹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目前重庆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交纳保险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以扶植的原则,实际则全是个人缴纳,集体和国家没有承担,等同于家庭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家庭养老负担过重,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这次调查问卷中,有25.9%的人认为学习实践活动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养老保险问题,我办辖区内只有2622人,占总人口0.05%的村民通过征地农转非办理了养老保险,现目前合川正在试点的农村养老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但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不具备建立类同于城市养老保险的条件,而比较适合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体系,这方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需要根据经济条件不同,分别确定集体、国家和个人缴纳的比例,国家和集体努力缴纳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五)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服务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目前有待解决的是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农业灌溉用水与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的价格差距很大,原有的大中型水利工程都倾向于城市和工业供水,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对农业灌溉有不利影响。因此村集体应重视小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沟渠、池塘和小水库,提高地表蓄水能力,在宜井区适当打建机井,保障农业灌溉和粮食安全。

为更好地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把小型水库、机井等水利设施,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将其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某企业或个人,界定产权,从而更好地保证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

(六)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落实服务群众“三项制度”

农民是新村建设的主体。而在我国,政府、官员处于强势地位,管理和决策各项事务,农民只是被动的接受,官员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农民却 11

无力改变。因此要改善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必须弱化政府官员的权利,强化村民权利。弱化官员权利,可以通过政府公务公开,不仅接受上级政府监督,还直接受下级群众监督,来限制政府官员权利滥用。强化村民权利体现为,乡镇、村级政府决策公共事务时,鼓励村民参与,让村民了解、参与和影响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以此加强民主管理和决策。

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使村党总支书记和班子成员将科学发展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工作细化和科学化,保证“两促进,两不误”。将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和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简称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落到实处。努力形成了“农村日常工作不断出新,农村干部作风不断转变,农村社员长期得到实惠”的良好局面。

(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社会治安

城市垃圾、工业“三废”和农村垃圾是导农村环境卫生差的主要因素,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一是统筹城乡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运用先进的治污技术处理污水、废气,循环再利用经处理的废水,分类回收和处理城市垃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向农村转移问题,促进城市和农村环境协调发展。

二是关注农村的垃圾治理。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我办辖区内各村的各个大院子建立公共垃圾站,整顿村周边的卫生环境,对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实施制沼气工程,提高农村对沼气资源利用的认识,促进农民积极利用沼气照明、取暖、做饭,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亦能解决农村垃圾治理的问题。

12

(八)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和其它资源农民筹集农业生产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民间借贷,农村金融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是农业和农户的贷款按照一般的商业贷款的市场模式,而农户和农村个体小企业不具备农信社、银行等机构的贷款条件,出现农村经济主体和农业贷款难问题。因此解决农村融资难题的关键是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为农户和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一是发展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农户贷款额度小且不具备商业贷款条件的特点,发展农信社、银行等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及小型农村金融担保组织等类型的金融机构,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范围,金融管理部门对小型农村金融担保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严格监督管理,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和贷款无担保问题,满足农村资金的需求。

二是扩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贷款不足的问题,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应扩大其农村金融的服务把业务范围拓展到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村水利等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贷款、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等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和其它资源。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