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周滢垭同学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

大家上午好!

我是周滢垭,来自热能系。在我拿到挑战杯特等奖之前,我一直在这个园子里“吃草”,学业之外死命地往实验室跑。其间我做了些什么,除了我和我的导师,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在开始我的科研路之前,我觉得清华的大一比高三还累,纠结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晃眼已经四年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这第一点就叫做“真爱需寻觅”。有人问我:怎么样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想了半天,就只好说:那就去找吧。清华之大,在于有大楼,在于大师,也在于无限的可能,有无穷的选择。无论是学业、科研、还是社工,无论你今后要读研、是创业、或者是走上仕途,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

生长于上海,我曾对“经济”、“金融”一类的词有天生的熟悉感。于是大一我就加入了一个商学类的社团。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虽做得不赖,但是我并不心动,所以我说走就走了。后来看到新闻报道,说到燃料电池很有未来,于是我就想做燃料电池,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就去找老师谈。老师扔给了我一堆的书,说你先静下心来把自己变成专家再说。几个月后,我看完了这些书,但是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我听到了无叶透平(编者:不用叶片的涡轮机结构)这个词,而且一下子就感到了兴趣。然而这些书就束之高阁了。于是,我没想到之后的两年,我都献给了无叶透平。更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做出了结果,申请了个专利,还拿了奖。(鼓掌)

这两年里,我为了做研究,把家里的水管拆了,还用CD光盘一起搭模型;这两年里,我有待在机械加工厂里搞得灰头土脸的;这两年里,我有半夜一个人搬着40升的气瓶做实验;这两年里,我曾经找过国内外五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阅读过60多篇文献,修改了20多版的加工图纸。 我知道我还年轻,我有机会去尝试;我知道我很幸运,我会纠结是因为我有机会去选择。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所以我没有道理不去好好学自己;我有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废的,但是放弃是为了坚持。我要坚持的,是做我喜欢的,做我想做的。当然最喜欢的事情,并不代表做这件的过程中的每一刻、每一部分还有它带来的副效应都是你所喜欢的。

所以第二点我想说的就是“有舍才有得”。你可以说出生不公平、高考不公平、给分不公平,但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公平的。学业、科研、社工、娱乐,这些当然会有矛盾,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曾记得当我闺蜜拉我出去逛街的时候,我只能摇头抱着电脑折腾CAD;我曾记得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小说怦然心动,却只能扭头就走;我曾记得大三期中考的时候,正是挑战杯比赛的时候,当周围的人都在紧张地复习、讨论的时候,我却只能硬着头皮做PPT。我当然会疲惫、会矛盾、会难过、会自责,但是闭上眼,想这一切的原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喜欢嘛。因为喜欢,所以值得,值得风雨兼程,值得有所放弃,值得去承受打击让自己学会复原的能力。

不过索性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交完了图纸等着加工的时候,我就拉着我的好朋友吃遍了前门的小吃;当考完最后一门试的时候,我就冲到了图书馆抱回了那本小说,假期等车等人都有它陪着我;当挑战杯结束的时候,我拿了特等奖,但是也差点挂了期中考。回去翻开教科书,我想我期末又是一条好汉。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心平乐自来”。我的导师曾说过我:“你们这一代人啊,就是什么都想要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结果最大化。但是实际上人生哪有什么最大化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当然需要趋利避害,但是如果每一刻、每一件事,你都去想着怎么样做最合算、怎么样是最优

解,那我想这就太累了。大二的时候,我担任了我们班11门课的课代表,每节课课间我都在发作业、收作业。每节课后我都抱着厚厚一叠纸送去信箱。每星期要收二十多封的邮件,去安排每个人的实验时间,我简直就是一个实验课的人工选课系统。这些事情其实小到,如果你把它写在简历上绝对会被人笑话。但是我为什么要去做呢?其实当时我没有想太多,但是真要去深究起来,我想生活在一个集体,去承担一点责任,去多想着些他人,我觉得这应该成为一种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反正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你可以去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去做,于是你越想越委屈;但是你也可以去想,为什么不能是我做呢。我其实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活着的。有好多次,我发现同学在向我报以莞尔一笑,我挺开心的;也有好多次,我发现交完了作业都快1点了,去清芬吃饭刚好不用排队。其实就像水墨画上要有留白一样,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必去计较它的机会成本。把心放平,什么样的小事说不定都能乐在其中呢。

我只是园子里三千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或许都有所不同,但我们都在这里如竹子拔节般成长起来。在此我想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老师们说声谢谢,在最后一节复习课后,也许我们就很少再见了,受教了这整整一学期的恩泽,我们往往还来不及表达;我想向各位职工说声谢谢,我们永远记得食堂窗口传来的那声“同学你要吃什么”,还有清晨楼道里提着大黑袋子打扫卫生的身影;我想向家人们说声谢谢,你们或许不见得听得懂我们在做什么学什么,但你们永远是我心灵的根;我想向这个园子说声谢谢,你把我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也是有血有泪有情、有正气的性情中人。伙伴们,我们相会在北京奥运的光环下,我们离别在诺亚方舟的预言里。(笑,鼓掌)毕业不是结束,只是我们的开始。外面的世界无奈却精彩,正是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学子,启程笑傲江湖的时候。

谢谢大家!

 

第二篇: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在20xx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0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与校长面对面”活动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璞玉”,希望你们在清华获得充分的滋养和磨炼,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大家创造这样的环境和空间。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清华学堂计划的设立和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在你们中间,超过20%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清华总体上对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对同学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支持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的包容与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相信在这里留下的所有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都会化为属于你们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

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xx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