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女儿

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学院:文学院

姓名:王军

学号:222010308011004

专业及年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2010级

题目:《妈妈的女儿》中所表现出来的彝族风俗习惯 指导老师:王倩予

邮箱:376027141@qq.com

电话:136xxxxxxxx

《妈妈的女儿》中所表现出来的彝族风俗习惯

王军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它有着许多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彝族民间叙事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是彝族姑娘在出嫁的时候所唱的“哭嫁歌”之一,文中体现了很多彝族人民生活当中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习俗流传范围广,时间长,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在认识这部优秀的民间叙事抒情长诗的同时,也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风俗习惯,并让彝族同胞们正确去地认识这些风俗习惯的发展趋势,一起携手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保护好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所以笔者将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彝族传统习俗列出来,进行简单地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彝族;风俗习惯;《妈妈的女儿》;哭嫁歌

绪论

有人说评价《阿诗玛》一首诗介绍了一个民族,然而《阿诗玛》出于云南彝族地区,云南彝族与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历史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认识《妈妈的女儿》这部优秀的彝族叙事长诗的同时,为了让人们可以再一次更加丰富的了解一个分部范围广泛,文化丰富彝民族,笔者将从《妈妈的女儿》中介绍和分析文本中体现出来彝族习俗,从它们的流传范围,产生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更好的向读者介绍些关于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风俗习惯。

《妈妈的女儿》(《阿嫫妮惹》)是一首以口头或彝文手写本的形式流传于四川彝族地区及云南丽江的宁蒗,楚雄的永仁、元谋、昭通的永善等地的长达五、六百行的叙事抒情长诗,也是在彝族姑娘出嫁时所唱的“哭嫁歌”。如同这首扣人心扉的“哭嫁歌”一样,本文所写的彝族风俗习惯也都是流传于以上这些地区的传统民俗现象。全诗以少女自叹的方式展现了奴隶社会中一位彝族妇女一生的悲惨处境。用“赋、比、兴”的手法,从这位“妈妈的女儿”的“童年回顾”“临嫁哀怨”“婚后愁思”三个部分写出了一首哀婉动人的悲歌。全诗诉说了女儿从出生之日起,度过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在温馨的家庭乐园和充满自由的大山深处快乐成长。但是如开篇所唱:

“妈妈的女儿哟!人说高山乐趣多,高山未必真快乐,在那绵绵山脉上,只有羊儿最快活。人说草原乐趣多,草原未必真快乐,在那朗朗草原上,只有云雀最快活。人说世间

第 1 页 共 12页

痛苦多,世上未必少快乐, 蜂巢般的人世上。只有女人不快活。????彝家姑娘虽俊秀,个个都要受折磨。”?

好景不长,在她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就在父母的包办婚姻下被迫远嫁他乡,唯有终日哀叹和凄苦的一生。它是一部奴隶社会制度下彝族妇女吟唱不幸和凄凉身世的充满苦、悲、怨的民间诗歌,将永永远远的回荡在大山深处,回荡在每一个具有不幸婚姻和不幸身世的彝族姑娘的内心深处。

《妈妈的女儿》中的彝族习俗

一、出嫁前唱“哭嫁歌”的产生背景

“哭嫁歌”及其产生背景

“哭嫁”是很多少数民族都具有的一种习俗,从上来看,大多都是妇女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控诉的怨歌。分部在川滇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各个支系几乎都有哭嫁的习俗,千百年来人们自觉传承并不断丰富着“哭嫁”的习俗,保留了许多“哭嫁”的诗歌,如《妈妈的女儿》以外,还有《留住》《阿依阿支》《阿依几几》《阿买恳》等。它们一般都是在姑娘出嫁的前夕,在出嫁女家里吟唱的,其内容丰富感人,唱腔哀怨,低沉婉转。我们称之为“哭嫁歌”。

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是一个一步跨千年的地方,它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奴隶社会,之后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而在奴隶社会中,彝族是一个男尊女卑,男权兴旺的时代。男子是家庭的中梁砥柱,妇女则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个可供买卖的廉价劳动力,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于是产生了买卖婚姻、包办婚姻。从此,广大具有不幸命运的普通妇女便开始自发性创作映她们地位不平等的“哭嫁歌”。由于妇女们的命运多数大同小异,很快她们创作的“哭嫁歌”在很多人心中便产生了共鸣。形成了“哭嫁歌”“女人创作、女人哭唱、唱哭女人”的局面。

它是广大妇女们向奴隶制控诉的书,是无数历代彝族妇女用血泪凝练而成的哀歌,多少年来,它仍然吟唱着妇女对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向往之情。 注释:?《妈妈的女儿》 四川凉山彝族编译局编 重庆出版社 重庆 19xx年7月第一版 第1页 (注:后文所引用的文本皆出自以上版本的《妈妈的女儿》)

第 2 页 共 12页

“哭嫁歌”吟唱的内容

“哭嫁歌”不仅是在女性群体中传唱,许多男性也在传唱,是婚礼习俗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传唱,因此很适合在民间广 泛流传开来。

《妈妈的女儿》演唱的场景是婚礼场合,参与者一般是出嫁女的伙伴、母亲、邻居阿妈等,而且是在出嫁的女性方。所以,从它的传播场景来看,可以看做是一种习俗的表现。由此而知,它演唱的不仅是一种哀怨,也是一种习俗仪式内容的表现。反之,这也是后文中的习俗为什么会在《妈妈的女儿》中出现的原因。 “哭嫁歌”的作用

一、作为婚礼场合的主要内容之一,丰富了婚礼习俗,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起初的“哭嫁歌”是真真切切充满悲伤的,如《妈妈的女儿》中,从头到尾反复强调女儿多么的不情愿,多么的身不由己;反复在强调女儿多么的可怜悲伤。当“妈妈的儿女”听到她要嫁人的消息时,她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却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身不由己。“这个妈妈的女儿哟!本来没长九颗心,却能想九方,想的都是白想了。女儿我,拔腿走吧,无非走到檐坎下,往上伸吧,无非伸到屋梁上,可怜的女儿啊!??” 但后来的“哭嫁歌”不全是油悲伤,你情我愿的婚姻也要唱,且那些唱的好的彝族妇女在演唱的时候可以吸引很多听众过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二、记录或反映了彝族历史上的生活。

像《妈妈的女儿》这样的叙事长诗,把当时的生活点点滴滴都透露出来了,是我们可以从这样的“哭嫁歌”当中了解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的生活状况,日常习惯等等。是呈现历史的一面镜子。如从《妈妈的女儿》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古彝族就是一个典型的男耕女织,半游牧半农耕的吃苦耐劳的民族。“妈妈的女儿哟!长到三岁四岁后,在妈妈身边转,纺线她要来打扰,织布她也来搅缠,妈妈无奈叨一番。常在爸爸身边转,劈柴她要来打扰,编竹她也来搅缠。??

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三四岁后,鸡鸣起床来,出门天没亮。不怕大雪漫天飞,一天要打三背柴;不怕天冻冰棱寒,一天要挖三次地;不怕暴雨泥泞深,一天要背三桶水,干活能上坡,湿活能下田,锄头扛肩上,农活件件都熟练,针线随身带,技艺样样全??

夏天到了,羊儿放到高山上,儿跟随羊儿去。阿丽山岭上,黑毡九丈宽,白裙花纹细。女儿左手握羊毛,酷似白云起;女儿右手引纱线,纺锤转不停??”

三、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

“哭嫁歌”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然后具有了一种训育和规范的作用。由于“哭嫁歌”是叙事诗歌,它有类似于讲故事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当长者在年轻的新娘旁边唱“哭嫁歌”的时候,把“妈妈的女儿”“阿依阿支”这样的例子拿出来说,给新娘一个心理准备,到了婆家,往往会过上艰苦的生活,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不能像在父母面前那样随心所欲的生活。也要有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责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不能那样,父母兄弟会因此而受牵连,甚至搭上性命。或者像“阿依阿支”那样,在逃跑的路途中,被野狼吃

第 3 页 共 12页

掉,死无全尸。如诗歌中所言“父母也来催促了,弟兄也来责备了,姐妹也来教诲了,邻妇也来规劝了??”

“若在公婆家中死,引起冤家械斗来,弟兄为我把命抛,若回父母家中死,引起诉讼难分解,荡尽家产女心焦。若往山前山后死,路人认为葬虎口,死在山下惹人笑??”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哭嫁歌”对彝族社会的群体行为和道德规范、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对不合理的买卖婚姻社会提出大胆的质问和反抗。

在“接亲”一节中“妈妈的女儿”在苦苦哀怨着“家族众父兄,心肠真有这般硬,只想吃女卖身钱,不想给女办门好亲事;卖女银钱吃下肚,女死女活全不管??”女儿就像物品一样被家族众父兄卖出去了,但当时的社会时代就是如此,父母虽然是直接的执行者,但也无力去改变这种做现实了。暗地里女儿出嫁的那天醉悲伤的是父母。所以送亲的时候一般父亲都不会去的,怕有太多的不舍。文中的一句句诗不仅仅是女儿的离愁别绪,也是她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大胆的质问。而流传于云南彝族地区的《阿诗玛》贵州彝族地区的《放鹅娄纪》和凉山彝区《阿依阿支》中的女主人公们则从行为上做出了大胆的反抗。阿诗玛和阿依阿支在逃跑的过程中没有成功,死于非命,但是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挥出了有力的一拳。而放鹅娄纪则是从不合理婚姻制度中逃离成功的典型。

二、婴儿出生时宰母鸡、吃荞面、出室、拜谒(外)祖父母。

《妈妈的女儿》全文分为“序歌”“出生”“成长”“议婚”“订婚”“接亲”“怀亲”“出嫁”“哀怨”“明志”十个章节。在“出生”这一节中就写出了

“女儿出生这一天,宰了黄母鸡,舌根三软骨,平行倾一方;股骨四个眼,对称向四边。(彝族占卜吉凶法)磨了黄荞子,籽粒颗颗都饱绽,荞粉细细味香甜。祝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黄生生,女儿前程金灿灿。”彝族是一个祖先崇拜和认为万物有灵的民族,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迷信活动和禁忌,鬼神崇拜左右和支配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在所有迷信活动中,杀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事情。如做法事的时候,这只鸡承载了人们心中所有的咒语和希望,让鸡的灵魂带给自己的仇人和祖先。希望带霉运给自己的仇人,带希望来给自己。

在杀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占卜吉凶法,看鸡舍。煮熟鸡肉后,抽出鸡舍及相连的三根软骨,用来观察事后有吉还是凶。三根软骨平滑且向内倾斜,是大吉;左右两根软骨向外倾斜,但中跟软骨间断向内倾斜是次吉;三根软骨尖端都向后倾斜,则是灾祸。鸡舍的中间软骨是醉为关键的,它往内卷成圈是对自己不吉利,报凶死人。往外卷成圈是对敌人有凶死之兆。除此以外,彝族人常有的占卜方法还有“瓦且莎”,给谁占卜就先用鸡蛋在谁身上摩擦念经后砸开来看,蛋黄上的数个小泡泡代表天地日月星等神位,小泡为吉,偏斜为凶,这是毕摩醉常用的一种占卜方法。还有看牲口的肝脏,川滇大小凉山每当逢年过节或

第 4 页 共 12页

者举办婚丧是都要看牲口的肝脏。如胆汁饱满、光泽、多为吉,反之为凶。脾面平展,润洁无翻翘为吉,反之为凶。膀胱里尿多预示来年为涝,为少为旱,适中为吉。如文中“宰头肥小猪,都来看脏腑,这人看一会,那人瞧一阵,连贴平展展,胆液黄澄澄。没有不吉利,事事吉祥都放心。”

在喜庆日子中,鸡也会不能缺少的祭祀品。如火把节时候必须杀一只鸡来祭祀祖先。而在《妈妈的女儿》中它却又象征的意义,因为杀的是黄母鸡,有生殖繁衍的象征。再加上黄黑红是彝族人所崇尚的颜色,黄色是希望之色,希望女儿的前程似锦,一片光明。

后面的黄荞面与黄母鸡相差不大,是希望之色。除此以外,荞面是旧时彝族人的主食。由于彝族人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之类的粮食。荞面,燕麦,土豆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彝族有谚语“世间庄稼如此多,就数金色荞麦为第一;世间行人如此多,慈祥阿妈最伟大”等等。因此,彝族人祭祀和重要节日必须吃荞面。

出室,是指婴儿在出生后七天内,挑选吉日,把孩子抱出室外见阳光、剪胎发,告诉上天孩子已出生。“女儿出世第三天,打开九折围栅看,有只花腿大阉羊,出牧它领头,收牧它压尾,宰来做顿剪发饭??爸爸剪胎发,女儿初见天。”而剪胎发是必须又父亲来剪的,如果父亲不能剪,可以由一个父亲的弟弟(可以不是亲弟弟)来剪。代表着父亲从此亲手栽培和养育这个孩子,盼望着他长大成人,出人头地。

婴儿出生七天后必须拜谒祖父母,三年内必须拜谒外祖父母。“带了女儿拜地吧,她是野草姑娘吗?她是树木女儿吗?实在难知晓。择个吉祥日,带女去谒祖父母,不论牛、蛇、鸡,不论狗、马、虎,不论兔、猪、羊,不论猴、龙、鼠,天天都吉祥。白昼是吉日,夜晚是良宵。”拜谒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一样的,是对长者的孝敬与尊重的象征,也是拖老人洪福和守老人庇护的意思。希望孩子在老人的关心与教导下成长成才。去拜谒(外)祖父母的时候,左右邻居都会过来喝酒、送礼。表示对孩子的祝福。至今,这种习俗仍然没有消失,一如既往地流传在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家庭。

三、对数字三、七 、九等奇数的偏爱

与汉民族崇拜好事成双的偶数观相比,彝族更与日本人相同,自古以来有以奇数为美的数字概念。认为单数为阳,象征吉祥。因此在《妈妈的女儿》出现了

第 5 页 共 12页

大量的单数诗句。如:

迎来邻里姨姨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七个是真言;摆出彩盔彩勺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实说是七件,裹婴毡布九丈,九丈是句口头禅,实有三丈宽;洗婴净水九满坛,九坛是句口头禅,实数是三坛。??

九十九位邻居姨姨来道喜,口说九十是习惯,九个是实言;九十九件彩盔彩钩摆满屋,九十又是习惯语,九件是实言。??

女儿不走不行了。乌鸦本爱吃漆籽,漆籽只宜吃三日,连吃三日后,肠子能消受,胃不舒适了。瘦地适宜种甜莽,甜莽只宜种三次,连种三次后,枝叶能茂盛,也不结籽了。??

三百锦鸡多自在,女儿为什这般苦?有谁知由来!走过青草地,三百云雀多自在,女儿为什这般苦???

九群绵羊想在一起来放牧,山有九座分在九处了。九头键牛想在一起来耕地,地有九坝分在九处了。九条鱼儿想在一起来漫游,江有九条分在九处了。九群蜜蜂想在一起来筑巢,崖有九片分在九处了。九只猎狗想在一起来撵山,林有九片分在九处了,九个姑娘想在一起来赛美,家有九户分在九处了。??

可以说是大量夸张的奇数铺满了这部诗篇。彝族人对奇数的偏爱由此显而易见。

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奇数的使用也是大量存在的。大小凉山的彝族人去世都是以原始的火葬方式送终的,火葬的时候,必须得用松树火化,男性使用九层木,女性用木层木。这也是彝族男尊女卑的一种体现。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有“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的说法。所以每户人家必有一个火塘,火塘上必有三个锅庄,这也是一种禁忌物,不能随便跨越,破坏。

在彝族人家支概念中一般以什么什么九子,什么什么七子为荣。如,“诗勒九子”,“拉伙七子”,“帕查七子”,“黑紫三子”,等等。属于这些家支系列的有许多不同的姓氏,但互相是不能通婚的,一旦通婚视为乱伦,可能将被逐出家门。

例外,女子最忌讳在偶数年龄结婚,尤其是二十二岁,认为在这样的年龄结婚会给南方带来不祥。在取人名中,也会经常有“九”“七”的名字。

我国的《易经》中也把数字分为奇偶数,认为奇数象征着天和阳性的食物,偶数则象征地和阴性事物。在彝族人心目中奇数同样是阳刚的象征。如“九”,

第 6 页 共 12页

在彝语中它和“牢固,刚硬”的发音是一样的。而彝文中一个音节只对应一个字,所以,“九”和“牢固,刚硬”是同一个字。

在语言应用中,彝族人更喜欢使用三天三夜,七十七座山,九十九条江等这样的句子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长与远。

数字本来是语言中用来区别度量的符号,具有任意性。但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被赋予了不同的现实意义,使数字带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有了趋吉避凶的概念,形成了一系列的数字禁忌和数字崇拜。从而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心理文化,酝酿出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认识彝族文化过程中,只有深入了解彝族人民的价值观念、传统的生活习惯、审美意识、心理特征和思维方等等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具有的奇数情结。

四、成人礼

“成人礼”是指女孩行成人之礼,一般在十五、十七、十九岁举行,以十七为多。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的“换裙”仪式,彝语称“沙拉洛”,意味着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裙子。这也是女孩来月经了的委婉的说法。彝族是一个豪放中又含蓄的民族。如今在彝语中,来月经仍用“换裙子”来表示。这也是成人礼的来源之一。彝族女孩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一只辫子,耳朵挂的是穿耳线。举行完“换裙”仪式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百褶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成双辫,并且戴上绣花头帕,耳朵上要挂上耳坠。此后家里做法事的时候,女孩大都不参加了,它是彝族少女待嫁的一个状态。彝族人认为只有女孩子举行了成人礼,就能驱除掉女孩子身上的晦气,才能给家人带来好运,财富。除此之外,从心里因素生来说,这也是女孩追求美的一个过程。女孩成人后,还在穿着儿时的没有多少花纹的旧衣裙,便显示不出她花枝招展的容貌,所以换上新的衣裙是女孩子蜕变的一个阶梯。

这种习俗至今大多数彝族人都在传承着。现在在冕宁县彝族家庭举行成人仪式的时候,让女子坐在一棵果树下,杀死一头小猪,将死猪在女孩头上转三圈,表示驱除污秽和不祥。然后剪去女孩的旧耳线,换上银耳坠,在把头发梳成双辫,换上新裙。

“成人礼”是彝族少女成长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是出嫁之前不能没有的仪式。而《妈妈的女儿》的重点在讲女儿的出嫁前后和出嫁经过,所以成人

第 7 页 共 12页

礼肯定是女儿成人的时候必有的内容。

五、女孩出嫁前绝食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姑娘出嫁前是要绝食(彝语叫“杂果”)的,由于他们的数字偏爱,绝食时间一般是三顿饭、五天顿饭、七天顿饭等。绝食时间越长,越显得新娘越懂礼节。新娘在这个过程,新娘是不能吃任何东西,除了喝少量的水。直到新娘到达婆家的时候才可以慢慢的吃东西。这种习俗流传到现在仍然存在,但由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绝食时间往往只有一天了,一般不会超过三顿饭。如果时间太长对新娘的折磨太大了,到婆家后憔悴不堪,还得由她的兄弟时刻扶着。

这种习俗的来源是有受时代因素和民族心理因素影响的。在旧时代中,人们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主要靠骑马来解决。而彝族人大多都居住在深山丛林里,以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方式为主,彝族姑娘出嫁的时候路途遥远,会经过许多荒地,在加上姑娘出嫁的时候穿的嫁衣里外有厚厚的三层,半路又没有厕所,解手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彝族人又有含蓄的心理,连在大众面前说上厕所、放屁等这些语言都是很忌讳。另外,如“成人礼”一样,它也有追求美的心理因素。因为,彝族服饰中,最精心最美丽的服装还是女孩子的嫁妆。而那长长的百褶裙是几乎拖着地的,彝族人认为,在出嫁路途上嫁妆要是沾上灰尘或泥土的话,不仅玷污了嫁妆,也认为是不祥之兆,会给婚姻带来晦气的。除此以外,还有的说法是,有兄弟的必须绝食,这样她的兄弟才能够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绝食”是在古代彝族交通极其不方便的落后时代、人们思想观念极其保守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从当时的人们心里因素和社会条件等各方面去考虑,都有其合理的一面。而如今,随着彝族人民的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如果说要继承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话,“绝食”完全可以象征性的绝食一顿饭就可以,不用再让出嫁的新娘在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挨饿而疲惫不堪了。

六、结婚前算男女方的年庚

在《妈妈的女儿》“订婚”一节中写道:今天这时刻,姻亲到了家,媒人进了门。来了三人算年庚:年岁不犯忌,月份正相生,不在水上碰,不在崖上逢。公公生年也相合,婆婆月份又相称。没有不合适,件件合适都顺心。说明自古彝族男女在结婚之前都要推算他们的年庚和命宫,看看夫妻的命是相投的还是相克的。如果算出来很不般

第 8 页 共 12页

配,婚姻很有可能立即取消。因为从天道运行中来看,夫妻天生注定不适合在一起,而上天是无法对抗的。古时的彝族就以八方观,阴阳观五行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原始的八卦。代表作品有《宇宙人文论》《彝族八卦》《五行测寿》《占卜经》等。彝族人创造的“十月太阳历”“十月兽历”等都曾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些基础上,再加上彝族的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生老病死都要占卜问经的,所以婚姻大事,肯定会计算夫妻的年庚了。彝族人不像汉民族那样有详细的生辰八字,一般只记住每个人的属相和命宫就可以了。从年岁上来看,属相中最般配的有这样的口诀:

牛鸡蛇家富贵;狗马虎性相近;猴龙鼠气相通;兔猪羊命相通。这四组中每在一起的三中生肖是最相投的。

而命宫的算法是根据自己出生的时候,母亲是多少岁,再根据彝族太阳历来计算的。彝族的太阳历根据星宿,把方位分为八个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然后男性的命宫以顺时针计算,女性的命宫以逆时针计算。比如母亲28时生下儿子,那这孩字命宫到西南方,37岁生下儿子,他的命宫就到南方;26岁和35岁生的儿子都到西北方??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法,一般只有毕摩和精通彝族经文的人才能推算。计算出来后,如果两个人的命宫方向刚好是相对的,如东和西,西南和东北等等,那一般认为他们的命是相克的。如果没有正对这,一般可以般配。

在算好年庚和命宫后,结婚的时候还要选年龄结。彝族人认为十七岁姐婚是最好,这个年龄可以给子孙满堂,幸福美满。“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七岁,穿着会打扮,伶俐会言谈,入门笑满面,出门容端庄。”,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最美好的季节,是最好的出嫁的年龄。除此以外,25岁也是结婚佳龄,是十二生肖的两次轮回年(彝族人年龄算法是加上在娘胎的那一年的)而结婚的日子则忌讳在每月的十

三、十九日结,认为这段时间是“虎口日”,会凶多吉少。

结婚前必须算男女方的年庚是彝族人在自己灿烂丰富的文化基础上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习惯,是古代彝族人民智慧的象征。用科学的角度去看,它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但在当时是人们对宇宙的形成,天地的运行的一种原始懵懂的认识,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雏形。而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无论是汉民族的生辰八字推算,还是彝族的命宫算法,都在越走越模糊,濒临消失的

第 9 页 共 12页

局面。无论它是迷信行为也好,祖先智慧也罢,它都曾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曾绚烂过华夏民族文明的天空,是一笔永远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

七、怎样对待本民族的这些传统习俗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都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的变化,也在接受着现代文化的强劲冲击,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人将越来越少,使许多传统习俗面临着变异甚至消亡。民族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种映射,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是了解民族昨日面貌的一面镜子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从现代的科学的角度去看我们的这些风俗习惯,肯定有民族色彩、艺术魅力的,也有落后阻碍人们生活方式、生产力发展的陈规陋习。所以面对传统习俗的时候既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它们是迷信的、落后的行为,也不能认为民族习俗就是不能触碰不能更改只准保护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对待。

1.凡是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有益于或无碍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益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都应当提倡、发扬且传承下去。如《妈妈的女儿》中唱“哭嫁歌”、婴儿出生后拜谒(外)祖父母、成人礼、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年等

2.不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阻碍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的,落后的风俗习惯,应当进行改革和甚至取消。如《妈妈的女儿》中的“绝食”、买卖婚姻、那尊女卑、算结婚男女的年庚等等。

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促进民族大团结,减少民族纠纷、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维护好各民族的利益,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一个多民族国家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真正成为繁荣昌盛的强国。

第 10 页 共 12页

致谢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走完。经过四年的校园生活,使我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成长,从一个年少懵懂的少年变成一个成熟坚强的准人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但首先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 ,是他们勤俭节约、含辛茹苦地培养了我,使我有了一个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机会。在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也感谢家父给我讲解了许多彝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其次,感谢王倩予老师对我的耐心不倦地指导,严谨细致地教导。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谢意!

同时本篇论文也得到我们论文小组同学的热情帮助和重要的建议,真诚感谢在撰写过程中给了我帮助的各位好伙伴们!

最后感谢我那吃苦耐劳,勇敢聪明的彝族人民,感谢他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彝族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绚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注释: ?王秀梅 译注 《诗经 ? 蓼莪》[M] 中华书局出版社 北京2006.9 P 294-295 ? 杨伯峻 译注 《论语译注》 [M] 中华书局出版社 北京 2006.12 P105

第 11 页 共 12页

参考文献:

[1] 普忠良.中国彝族[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12

[2] 凉山彝族自治州编译局. 妈妈的女儿(彝文版)[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2.8

[3] 四川凉山彝族编译局编. 妈妈的女儿[M]. 重庆出版社,1984.7.

[4] 黄建明.走进彝区[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8

[5] 起国庆.彝族毕摩文化:信仰的灵光[M].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7.2

[6] 王昌富.彝族妇女文学概论[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12

[7] 王秀英.谈彝族婚俗中的哭嫁歌[J].凉山文学,2009.2

[8] 吴建萍.论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哭嫁歌[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3

[9] 沈晓雁.《阿嫫妮惹》文本的价值和意义[J].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2

[10] 何茜.从传统彝族婚俗制度解读《妈妈的女儿》[J].今日南国,2008.10

[11] 沙玛拉毅.论彝族民间长诗[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12

[12] 罗曲.独特的彝族抒情长诗[J].文苑漫步,2008.1

第 12 页 共 1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