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一点感想

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一点感想

此次培训是教育部20xx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员培训计划,我省于20xx年9月正式启动。工程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必然趋势,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好的问题。而且,此次培训也关乎教师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有足够的认识。下面,我摘抄一段“吉教师字?2014?25号”文件中一段话:建立提升工程监管评估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管,省工程办在省管理平台定期通报对各市县的监管结果,将评估结果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年度教育督导等挂钩,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制约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重要条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工程测评合格的教师,其受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并计学分。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成效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希望这段话能给予大家足够的学习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到20xx年底完成全国1000万教师培训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3-11-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11月6日讯(记者 宗河)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提出,将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到20xx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