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农村安居工程实施细则

xxx农村安居工程实施细则

为提高职工群众住房条件完善功能改变面貌,根据xxx《XXXX年农村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确保xxx安居工程能顺利完成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农村安居工程的实施范围是解决xxx特困家庭住房、迁入城镇或中心连队的职工住房、“穿衣带帽”改造。

(二)目标任务。全xxx完成农村安居工程任务xx户。其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解决特困家庭住房xx户,用于迁入城镇或中心连队的职工住房建设xx户,用于“穿衣带帽”改造xx户。

二、基本要求

(一)确保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大对项目保障性住房住房开工、竣工督导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二)确定建设方式。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现有住房根据使用年限及危旧程度或拆除新建或改造新迁入团场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的职工住房原则上以新建为主要重视对危旧房的加固改造解决职工住房的基本安全问题逐步完善功能xxx城镇居住区和中心连队居住区要实施居住区规划。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一

体化推进完善功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穿衣带帽”工程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对全团老旧楼房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工程中,结合团场实际按照节能环保要求新建与“穿衣带帽”相结合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对原有住房进行“穿衣戴帽”改造,彻底解决职工住房冬冷夏热的问题,更好的提升我团面貌。在实施过程中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三)明确建设标准。解决特困家庭住房困难住房建设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用于迁入城镇的职工的住房建设面积在50平方米—80平方米。

(四)资金筹措。农村安居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每户25000元,此外还可享受我xx各项购房优惠政策。为确保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住的起房,引进银行实行购房按揭贷款,并出台系列购房优惠政策。

三、加强项目管理

(一)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正确使用。20xx年下拨的中央预算专项资金和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我团按照《xxxxxx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设立专账、专人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格财务制度,保证了自筹资金足额到位。保障性住房的职工自筹和补贴资金严格按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和技术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是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一要依法强化施工现场

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二要提高施工现场规模施工水平。三要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四要强化安全生产动态管理,重点搞好施工作业面的安全防护;五要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程度,改善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六要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严格审核。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工作公正、公平、公开,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由纪检、财务、基建、工会、民政等部门负责认真履行申请、受理、审查、公示等程序,特别是在解决困难职工住房方面,积极采取“实地看、逐户访、认真核、反复比”的方式,按住房破旧程度、家庭经济条件进行筛选,把五保户、残疾户、困难户、无房户作为重点考虑对象,认真做好审核、审批工作,做到确定对象条件符合、群众公认,着力解决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四)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发改革部门要落实农村安居工程月报制度及时、准确、有效地掌握工程进度完成实物工程量、资金到位情况等。并按按照上级要求每月25日前报送到相关部门。

(五)严格考核奖惩。为认真做好竣工验收和检查工作我团将农村安居工程纳入民心工程和城镇重点工作,并纳入对相关部门年度责任目标的考核内容。建立严格的责任、目标、政策、考核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住房保障工作

“一票否决”,对未完成责任目标的部门,取消其各类评先资格,并依法对有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第二篇:xxx矿-实施细则

凤凰山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1、为切实加强矿井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保证矿井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按照上级有关条例和技术政策,在总结长期生产实践和吸取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针对生产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编制本细则。

2、生产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改进,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作为矿井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强化管理,科学管理。

3、为加强生产技术工作的领导,矿长对生产技术管理负全面责任;矿总工程师对矿井生产技术管理负技术责任,矿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分管的技术业务把关,并直接对总工程师负责。

4、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

5、机电、通风、地质、安监、煤质、矿调度、生产科及各生产区队技术管理人员是各分管专业技术管理的责任人,对所管辖范围内技术管理严格把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 设计管理

1、生产设计工作指井下采区设计、回采工作面设计、采准巷道施工设计、技措工程设计、临时工程设计等。所有队组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由生产技术科编制设计说明书,没有设计说明书不得施工。

2、生产设计前,生产技术科设计室提前填写设计范围地质资料委托书给地质科,地质科根据设计要求编写地质报告,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提交设计部门。

3、生产设计要坚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符合生产实际的原则,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数据准确,安全可靠。采面和巷道设计要有利于顶板管理,工作面设计要避开影响较大的地质构造。

4、生产设计图纸、图幅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保持图面干净、整洁、标注准确、规范。

5、设计图纸要求内容全面、数据准确、发放及时、完整存档。

6、矿井水平和采区接替由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生产科编制,并报西山煤电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回采工作面接替由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落实。

7、采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报西山总公司批准。采区地质报告提前一个月送交设计单位,采区设计提前二个月送交施工单位。新投产采区移交生产前,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8、采煤工作面设计编制要求见附件一。

9、采煤工作面设计下达后的施工与验收

1

9.1生产设计下达后,施工单位、业务部门不得任意修改,当地质条件改变,需要修改设计,必须由设计部门进行修改,并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下发修改通知书,地测部门及施工单位按修改设计进行施工。

9.2采煤工作面巷道工程竣工后,由矿总工程师安排地测、通风等有关部门,采取坑透、钻探等手段,进一步搞好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地质构造,并根据相邻采煤工作面和本工作面情况,预测瓦斯涌出情况,并绘制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工作面平面图和巷道剖面图。由安全副总负责,通风科以书面材料(一式四份)报总公司通风处。

9.3采煤工作面安装竣工后,由机电副总负责,矿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矿调度等相关部门要按照采煤工作面管理有关规定,完善工作面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综合防尘设施,通讯照明,超前支护及其它安全设施,并对设备进行试运转后,由机电科打报告经矿长签署后,向总公司机电处提出验收申请。

10、科学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和巷道几何尺寸及支护方式。生产设计包括说明书、图纸,在施工前一个月发放至施工单位,没有设计,不得施工。

10. 1 根据地质情况及巷道用途,合理确定巷道位置,尽量选择岩性较好和煤层围岩稳定的位置开凿巷道。

10.2 正确选择巷道断面形状,顶板压力大、服务年限较长的巷道可采用半圆拱断面

11、生产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修改,任何人不得以口头或其它非正规方式改变原设计。

12、工程项目竣工后,必须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将验收报告、竣工图、施工图、设计修改记录等资料一并存档备查。

第三章 现场技术管理

1、采掘开工作面投产前 (主要工程开工前) ,必须有会审批准的作业规程。重要工程(如大硐室开凿、巷道维修、大型设备安装、巷道开口、贯通、过断层、过无炭柱、过煤柱、顶板破碎、压力大、石门见煤、初采初放、收尾放顶等)必须有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否则不得施工作业。

2、有自然发火、瓦斯涌出异常、受水害威胁、顶帮压力较大的采掘开工作面必须由分管副总组织编制防治灾害的专门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贯彻执行。

3、每个采掘开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资料,由分管矿长和分管副总组织,确定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作业方式、支护形式及材料等有关事项,作为编制采掘开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队组技术员负责编制作业规程。

4、采掘开工作面都必须实行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单产单进,采掘开作业规程的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本工作面生产条件、使用设备相结合并随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

5、采掘开作业规程必须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实行。施工现场应设置全矿统一、 2

清晰规范的施工作业牌板。

6、违反作业规程、措施必须追究采掘开区(队)长的责任,主管生产的副矿长和总工程师必须定期检查监督。生产区队及业务科室技术人员必须及时检查反馈规程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科主管、分管副总,总工程师反映。

7、采掘开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初采、收尾、巷道开口、贯通,及有自然灾害危胁影响生产时,必须由分管副总及时组织编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核后贯彻实施。

8、矿、区、队应成立由主管领导和分管技术人员组成的顶板管理小组,顶板管理小组负责对施工作业现场及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指导,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9、采掘开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实行当班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大型工程必须有相关科室及生产队组制订作业标准,并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得组织移交验收。

10、采掘开工作面施工作业使用的支护材料、物料、预制件成品或未成品材质要有产品合格证。没有合格证或抽检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

11、井筒、巷道、确定的断面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0.5%~1%。巷道峒室因长期失修造成停产或伤亡事故,必须追究主管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12、所有采掘开工作面,主要峒室和主要车场都必须设有完善的通讯设施,做到调度指挥灵活及时。通讯设施由矿调度负责管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13、矿、区、队分管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采掘开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凡遇到问题需要技术人员下井处理而未下井处理,以致发生事故,以及下井发现问题未提出处理意见或对重大隐患没有制止,没有采取措施而发生事故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14、采掘工作面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支护手段。

14.1所有正规采煤工作面都要开展顶板管理动态监测(包括两巷超前支护),实现科学管理顶板。

14.2动压巷道、顶板破碎等难以维护的巷道要积极采用全断面锚杆、锚网或锚杆钢带锚索喷浆联合支护。

15、严禁空顶作业。有下列情况者视为空顶作业:

15.1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连续3根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要求。

15.2开掘工作面超过最大控顶距的。

15.3巷道内有失效支护的。

15.4相邻两根锚杆不合格的。

16、现场管理。

16.1当班的班(队)长必须先进入工作面全面检查,然后根据工作面情况,安排当班工作。

3

16.2各工种开工作业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作业,坚持每班开工前、班中、收工前三次敲帮问顶制度。

16.3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采、掘、开工作面施工作业中必须坚持上尺上线、干标准活,对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

16.4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伤亡和非伤亡),严格执行《凤凰山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现场人员要积极组织抢救和维护,防止事故的扩大。

16.5各采、掘、开队质量检查验收员,对工作面安全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检查验收工程质量的情况必须真实记录。

第四章 回采

1、开采前,必须由生产矿长和分管副总牵头,组织生产区队、技术、安监、调度等业务科室对开采工作面的采煤方法、支护方式等有关事项进行论证确定,由生产队组技术员进行作业规程编制,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

2、工作面在投产前,由分管矿长牵头组织安装、生产、安监、机电、调度、通风、煤质、生产区队等单位进行验收交接,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3、开采前,由生产队组技术员负责对上岗人员进行作业规程及有关规程措施的培训学习。学习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4、矿、区、队由主要分管领导及分管技术人员组成的顶板管理小组对回采工作面的初采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初采顺利进行。

5、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空及工作面收尾等,由分管副总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监等部门现场办公,对采煤方法、支护方式及时进行修改调整,由队组技术人员及时编制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贯彻实施。在此期间,生产矿长应组织安监、生产和区队有关人员现场跟班组织作业。

6、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原则上必须统一,如因地质条件变化或其它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更改时,必须由分管副总组织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会审批准后实行。

7、回采过程中,区、队技术人员应根据顶板情况的变化,对支护形式提出积极科学合理的修正意见,并监督作业规程、措施的实施。对顶板事故要积极组织追查分析,从技术角度提出改进意见,杜绝顶板事故的重复发生。

8、工作面端头支护方式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端头支护应随巷道原支护及端头支架至保险帮距离而定。一般支架距保险帮距离在1.0米以下时采用单排密集柱支护,1.0m~2.0m时采用双排密集柱支护,超过2.0m时必须采取加支架或加设对梁维护,支架与巷道原支护接口处可根据顶板及巷道支护采用挑棚或支架挑梁维护。

9、生产技术科组织制定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生产队组相应制定支护质量达标制度,并认真执行。每旬由矿质量领导组组织对回采工作面质量等级进行检查评定,月底根据三旬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定出全月等级。

4

10、生产技术科组织制订顶板监测及矿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收集处理后,及时反馈,指导生产。

11、为保证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做到:

11.1泵站压力符合规定要求,乳化液配比符合规定 (综采3--5%)。液压系统不得有漏液现象。泵站工必须携带浓度测试仪,每班检查乳化液浓度不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

11.2综采工作面支架应推广使用初撑力保证阀,并按规定在每个支架上安装耐震压力表,保证矿压观测工作能顺利进行。综采工作面要开展顶板管理动态监测,推广应用顶板在线动态监测系统。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架或支柱,一经发现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单体立即更换;液压支架更换密封件或立柱,立柱底座断裂的支架必须用锚链钢固定,以防倾倒伤人)。

12、工作面必须严格掌握采高,严禁超高开采。

13、工作面必须建立设备运转及设备检修制度,采煤机、工作面运输机、胶带输送机、泵站、电气设备等管理责任到人,每天停产检修时间不少于4~6小时。

14、工作面应达到“三直两平两畅通”的要求。遇底板松软,过破碎带等情况时,应增设特殊支护,特殊支护形式必须在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中明确规定。综采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端头支架。

15、开采过程中,队组技术员应注意地质条件变化及平时资料收集,每旬应将工作面推进度标在平面图上,每月底将工作面推进度、剩余储量、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情况总结分析,为回采管理提供依据。

16、工作面安装与拆卸时要由分管副总组织,由安装、生产区队、技术、安监、通风、调度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对安装、拆除方式、运输路线、使用设备等进行“三定”,确保路线畅通。

17、安装、拆卸工作面应由施工队组技术人员负责编制专门的施工作业规程及作业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贯彻执行。

19、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

19.1工作面支架必须接顶严密,不射箭、歪斜,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19.2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特殊地段,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9.3工作面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坑木、支柱,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20、加强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技术管理。

20.1两巷超前支护

工作面上下顺槽距煤壁线20m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支护形式、排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0.1.1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必须进行监测,初撑力要求达到50KN以上,达不到要进行二次注液。底板松软、留底煤的巷道或钻底超过100MM,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穿鞋,同时在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中必须有明确规定,注明穿鞋的规格尺寸。

5

20.1.2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形式及防片帮措施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0.1.3沿空留巷的巷道要及时维护,并明确采后巷道的维护责任,保证采后巷道的维护质量。

20.1.4加强破碎机附近的支护,破碎机外侧必须留有安全的人行通道,过往人员不得跨越破碎机。

20.1.5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综采不低于1.8m,并有0.7m宽人行道。支柱之间必须进行硬连接。

20.2加强回采工作面初采、周期来压和采面收尾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

20.2.1初采

20.2.1.1初采就是自队组开始回采至采空区大顶冒落严实,此段时间、距离内的煤炭开采工作。

20.2.1.2由生产矿长、采煤副总、生产科、安监处、有关区队干部组成初次放顶管理小组。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初采期间,每班都要有初采管理小组的成员跟班指挥,检查初采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20.2.1.3对于坚硬顶板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有困难时,要进行人工强制性放顶;当采用人工强制放顶时,其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等参数要在作业规程或初放技术措施中作出明确规定。

20.2.1.4只有在初采管理小组确认工作面的直接顶已经跨落,采面可以进行正常回采时,初采才算结束。

20.2.2周期来压

20.2.2.1掌握周期来压规律,加强周期来压时的支护设计和现场管理,并按规程规定严格掌握基本柱,特殊支护的支设质量,严格按规程规定回柱放顶。

20.2.2.2采空区最大悬顶面积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有处理措施。 20.2.3收尾工作

综采工作面收尾必须有专门的收尾及拆除措施,搞好顶板维护,要积极推广使用锚网支护,创造良好的拆架条件。支架、设备回撤后要及时封闭工作面。

20.3采面过陷落柱、断层时的顶板管理

20.3.1过陷落柱断层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措施和保证煤炭质量的分装分运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执行。

20.3.2放炮区段要在支架上挂皮带防护帘 ,将柱体包好,防止崩坏支架立柱、阀组、管线。

20.3.3工作面进出陷落柱顶板破碎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冒顶。必要时靠紧顶部打平眼、穿管子,实行超前支护。

20.3.4开岩石帮要严格掌握开挖方向和倾角,岩石面和煤壁要保持一致,不准过多的挑顶拉底。

6

20.4 采9放8顶板管理

20.4.1 要超前移架,确保有效支护顶板。

20.4.2 工作面两端要预留煤体,确保两端头维护。

第五章 开拓掘进

1、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生产、地测、计划等部门编制矿井水平、采区开拓准备中、长期规划和编制年度采、掘接替计划,报上级审查批准。采区及回采工作面接替由矿长、总工程师组织落实。矿长、总工程师按季、月召开采掘平衡技术会议,作出具体部署。

2、水平、采区和工作面必须正常接替。矿井水平延深工程,必须保证在上一水平产量递减半年前,按设计要求形成第一个具备竣工投产条件的工作面。接替新采区,必须保证在旧采区产量递减的三个月前,按设计要求形成第一个具备竣工投产条件的工作面。接替的工作面,必须在现采工作面结束一个月前,具备竣工投产条件。

3、开掘技术要以提高采、掘、运机械化程度和工作面、采区、水平的合理集中生产,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为目标,把矿井生产环节改造、创新开拓部置、优化巷道设计作为重要基础工作。

4、在开掘技术管理方面注重机械化作业,积极推广岩石作业线、锚杆支护和深孔爆破等先进技术。

5、巷道开口,必须有生产技术科提供的设计,地测科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施工队编制的作业规程及巷道开口安全技术措施。

6、工作面切眼、顺槽回采帮必须采用∮25mm玻璃钢锚杆支护,禁止使用铁锚杆。

7、皮带头30米段采用不燃性支护,底板硬化。其巷道断面尺寸,应满足皮带检修更换部件的需要。

8、锚杆支护的巷道,严格执行《凤凰山矿锚杆(索)支护检测管理办法》,由施工队组定期进行拉力试验,并将报表报送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要经常性地抽查监督。锚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新补打。

9、棚子支护巷道掘进时必须装设支架联锁防倒装置,棚子必须迎山架设。

10、锚喷巷道要严格掌握炮眼布置,推广光面爆破,保证巷道成型。支护材料合格,配比符合规定,保证喷面质量,降低回弹。锚喷支护在掘进成巷后,加强喷层的维护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2周。

11、砌碹巷道要做到充填严实,灰浆饱满,墙面整齐,底灰足,接茬要交错咬口。在交岔点处施工,严格施工顺序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推广应用大断面一次起爆作业方式。

12、巷道掘进过程中,队技术员至少每旬填一次图。在过断层、集中压力区、顶板冒落区、岩巷见煤附近的三角区等事故多发地段,必须由队技术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执行。

13、每项工程结束后,科、区、队技术人员编制技术小结,为回采及邻近巷道布置提供 7

依据。

14、综掘锚杆支护巷道取消临时支护,必须采用一掘一锚支护方式。顶帮锚杆必须紧跟工作面。

15、加强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

15.1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架设棚子要按操作顺序进行,工程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15.2掘进巷道使用锚杆支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15.2.1根据地质科提供的施工巷道的围岩情况,确定锚杆型号、规格及技术性能参数。 15.2.2作业规程中应明确锚杆、锚索的间排距、安装方式和使用机具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15.2.3锚杆、锚索的施工工艺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结束,由当班验收员使用力矩搬手检验所打锚杆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力试验。

所有锚杆初锚力必须达到5吨的要求。

15.2.4发现地质条件变化、顶板挂汗、淋水、渗水、破碎、局部出现离层等要及时采取措施,从技术上主要采取:

15.2.4.1加密和加长锚杆。

15.2.4.2在地质构造带采取套棚联合支护(不应取消锚杆支护)。

15.2.4.3加钢带和锚索。

15.2.4.4挂网联合支护。

15.2.4.5 改变支护方式。

15.2.4.6工作面临时支护要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明确规定支护方式要求,现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

15.2.4.7锚杆的拉拔试验必须在顶板完整或有临时支护下进行;防止因锚杆杆体断裂失效,造成局部漏顶伤人。

15.3锚喷巷道喷射砼前要检查帮、顶情况,撬掉浮石,并用水冲洗岩面,严格掌握砼配比和速凝剂的掺入量,喷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喷后2~4小时要用水养护,锚喷必须紧跟迎头,顶板破碎区段必要时可挂金属网复喷。对局部脱落的区段要及时进行复喷。所有喷浆必须使用潮喷。喷射砼支护的巷道第40米或长度小于40米的单位工程(包括主要峒室工程),喷射砼的骨料或配比变更时,取喷浆或喷射砼射试块1~3组,每组3块,在施工现场取样品养护28天后,送到总公司质检中心做抗压强度试验,不做试块强度试验的锚喷巷道,不能定为优良品。

15.4 在受动压影响较大的采为工作面顺槽,尾巷(锚杆支护巷道)按照宁强不弱的原则,采用∮22mm左旋螺绞钢超强锚杆,∮17.8mm、∮21.6mm锚索、挂网、钢带支护形式。

16、加强对交叉口、峒室和存车场巷道的支护

16.1交岔口、峒室和存车场尽量选择在较稳定的岩层中。

8

16.2尽量采用光爆锚喷支护,锚杆的间排距、锚杆规格、眼位方向、喷层厚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采用铁棚(或木棚)支护时,材料规格要经过强度计算后确定,交岔口必须采用双抬棚,插梁必须做口且接触紧密。

16.3立体交叉巷道要有经矿总工程师会审批准的专门措施。

17、掘进巷道遇断层、破碎带、陷落柱时的顶板管理。

17.1依据地质构造、围岩产状性质等情况决定是否强行通过。

17.2强行通过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确定掘进和支护方式,并经矿总工程师会审批准后执行。巷道要增加钢筋网支护防止漏顶。

18、加强掘进巷道开口贯通时的顶板管理工作。

18.1掘进巷道开口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项贯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会审批准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实施。

18.2 在巷道开口,架棚巷道要采用双抬棚,且棚腿不得占巷道宽度;锚索支护巷道要增加锚索,两帮增加点柱,点柱不得占巷。

18.3当两个掘进工作面相向贯通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达到安全距离时,必须停掘一个工作面,实施单头作业,并且必须加固和加强被停工作面支护,保证通风正常。

18.4与采空区旧巷道贯通时,必须预先绘制测量图,查清采空区和旧巷内水、火、瓦斯情况,制定防止水、火、瓦斯的专项措施,严格贯彻执行。

19、炮掘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必须有前探支护,架棚巷道必须有临时支护和防倒装置。

20、各类锚杆支护巷道必须有支护设计,根据不同的顶板和矿压条件选用不同规格的锚杆,支护锚杆支护必须可靠有效,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保证巷道安全使用。各矿锚杆支护巷道要全面推广使用∮20mm、∮22mm左旋螺纹钢锚杆,对受采动影响较大的巷道要采用∮22mm左旋高强锚杆。

21、在掘进工作面挂网巷道,推广使用钢塑复合网支护技术,逐步取代现有菱形网、经纬网、塑料网,提高巷道的支护强度。钢塑复合网生产厂要逐步提高钢塑复合网的质量,以保证巷道的支护强度。为保证采机正常工作,回采帮要选用可截割的网,如果使用钢塑网,要制定采煤机割煤安全回收钢塑网的措施和方法。

22、对复合顶板的支护,要有专门的支护设计及对支护材料的具体要求。

23、对大巷煤仓、回风立井的维修要制订专门的施工组织措施。

第六章 加强矿压观测工作

1、成立矿压观测组,根据矿压观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矿压观测队伍。

2、 新的支护手段和新材料使用时,必须进行矿压观测。

3、 新煤层、新采区中开掘巷道进行回采时,必须进行矿压观测。

4、要进一步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和完善顶板动态监测手段,要推广使用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

9

5、 采煤工作面要按规定配备、安装测试液压支架(柱)初撑力、工作险阻力的仪器、仪表,及时检查支架(柱)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6、锚杆支护巷道必须进行顶板离层检测,根据煤层顶板条件,2#、3#、6#、9#煤层每隔50米、8#煤层每隔100米安装一套顶板离层监测仪及其他矿压观测仪器,并在作业规程中做出明确规定。

7、保证矿压观测、顶板动态监测的正常开展,有效的管理顶板,防止顶板事故,根据顶板管理用途,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处提供各种仪器、仪表的型号数量。

第七章 地质测量及防治水

1、地质测量工作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地质测量规程》。地测科要组成地质、测量、储量、资料等专业小组,形成仪器室、微机房、绘图室、档案室“四室”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矿井地质报告进行编制,补充完善矿井地质资料。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和新方法,建立矿区井上下测量控制网,为矿井生产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地测科要根据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

2、地测科要根据生产和安全的需要,针对矿井防治水,大型井巷贯通工程等重大地测工程,列入年度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地测科要建立完善地测资料的管理制度。用微机管理资料,建立各种台帐。归档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根据矿井生产需要,编制各种矿图。对已揭露的地质构造要及时填绘在交换图上,便于生产和设计的需要。

4、地测科要为矿井各项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测资料。在矿井改扩建、开拓延深及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前,及时提供相应的地质报告。采区设计所需要的地测资料,地测科在接收委托书后,按规定的时间及时提供采区地质说明书。有关采掘工作面设计所需要的地测资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时提供。

5、地测科要对施工设计图进行认真审查、核算,确认无误后,进行施工测量设计,向施工及有关单位下达开口通知书,然后标定巷道中、腰线。中腰线要明显记号。掘进中要定期校核中腰线并及时延长。当巷道掘进即将透巷或进入危险区时必须按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向施工、通风、安监、调度、生产等单位及安全、开掘副总工程师发出通知书,保证井巷工程安全施工。

6、地测科要为井巷施工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水情水害预报。巷道掘进突然遇到地质构造或突水等情况,地测人员应立即深入现场,根据观测和调查资料及时编制有关图件,提出分析处理意见,并向矿总工程汇报,研究处理。井巷施工中应收集已揭露的地质情况,重大工程应有地质素描图。

7、对于大型贯通工程,要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成立贯通测量小组。设计书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总公司审批。施工时测量技术规范严格执行设计书规定。贯通后,及时测量实际偏差值。编制贯通技术总结。连同实测资料、计算成果、设计书一并归档。

8、地测科应及时提供地质资料,进行地质预报,在工作面设计前必须进行地面勘查, 10

结合相邻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分析推断设计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掘进送道时,要及时探清老窑、积水、空巷、地质构造并及时预报。在回采工作面开采前,提出工作面地质报告,作为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回采工作面上覆为采空区时,开采前必须探清上覆采空区或积水量,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引起的冒顶事故;地测科要在采煤工作面构成后,用坑透仪及钻探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工作面范围内的隐伏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时提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采完后及时做出工作面采后鉴定。

9、地测科每年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校,检校工作要有记录,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仪器。

10、地测科要在设计、开拓、回采阶段对储量管理、资源回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各种储量管理台帐、图表,进行储量动态管理,逐月、逐年上报有关领导和单位。分析影响回采率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议,预防丢煤。

11、矿井防治水工作由矿长负责,矿总工程师具体主管。地测科要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害隐害分析及排查制度。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提出防治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安监处监督实施。防治水工程由矿编制工程设计,报总公司批准后列矿维简工程计划,矿总工程师组织实施。

12、地测科组织专职技术人员,对矿区内河流及塌陷山缝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矿井水害的因素,做好水情水害的预报工作。对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进行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章 机电管理

1、机电科必须完善大型固定设备的技术档案,每年由矿机电副总审查验收一次。大型固定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技术测定,保持设备性能完好。主要提升设备及锅炉等必须按规定接受检验,领取合格证后方可运行。

2、井上下机电设备、小型电器、电缆、配件、油脂实行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领取、发放,检查监督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管理制度。

3、机电设备、电缆线要实行图牌板管理。凡入井机电设备、电缆、配件等检验合格后,方准入井。在油脂管理方面,从油脂进库、运送、使用进行三过滤。综采、综掘工作面必须设置油库,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面安装方面,机电科提供安装设计,综安区负责安装。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由机电科和区队进行现场交接验收,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在生产管理方面,易损配件和关键设备必须备足,在坑口附近设置机电设备配件供应库。井下各生产队组,选择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通风良好处设置小型配件库,供生产备用。

4、井下所有采掘机电设备在使用和操作维护方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现场交接班制。矿井主扇、综采综掘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

5、各种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井下电气设备完好率达“90、5、1、0”,杜绝失爆。严禁带电检修、明火操作、开关保险搭铁丝等违章行为的发生。

6、采、掘、运等移动设备的安装,必须按设计和安装要求作业。机电科严把设备质量 11

检验关,必须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日常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的设备检修制度。

7、执行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适时检修。主要生产设备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许可证制度。

8、掘进工作面局扇要实行“三专两闭锁”。由机电副总、通风副总负责落实。“三专两闭锁”设施必须指定专人操作,并定期对变压器、开关和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和试验。

9、要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检修及更换电器设备、电缆线必须由机电队报请采区、矿调度、通风科、机电科、矿值班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作业。在停电检修及更换设备前,必须有专人看电闸,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10、机电矿长组织机电、计划、财务等部门编制年、季、月度的大、中、小修计划,落实资金并组织落实。矿井每年必须进行必要的停产检修。

11、机电科、计划科要制定设备更新改造年度计划,保证老、旧、杂设备的及时更新的技术改造,确保发展生产所需设备投入,保持生产后劲。

12、机电科在电力管理上应实行分时段用电,降低线损,削峰填谷,控制最大需求量,降低单耗,节约电费支出。

第九章 矿井运输

1、运输部门必须完善运输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各种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每年进行一次修改补充,建立规程贯彻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所有工种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重要工种如各类司机、信号员、轨道工、电工等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轮训和考核,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2、运输副总牵头,运输区、生产技术科共同制定电机车、各类人车的运行制度,制定轨道、矿车、小绞车、小机车的管理办法,报请总工批准后执行,做到运输设备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所有运输设备必须做到维修有要求,运行有制度,安装有标准,技术有规范,管理有办法。

3、大巷运输设备根据设备的性能和现场实际情况,规定牵引重量,保证《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制动距离,报请总工程师批准,严禁超载运行。

4、交岔道口应设防止侧面冲撞的装置,弯道设声光预警装置。采区架线有自动停送电装置,斜坡运输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完善“一坡三挡”装置,声光信号要配置齐全。人车场悬挂标志牌,人车运行时刻表,设自动停送电开关,关键位置的道岔设置道岔位置指示器。

5、上下山运输必须有防跑车装置、双向对打的声光信号装置等齐全的安全设施,上下山和每个交叉路口必须安设声光报警器。斜巷各车场必须装设使用灵活、有效、可靠的阻车器。在变坡地点以下略大于一列长度处必须设置常闭式挡车装置,该装置应与阻车器联动。运输小绞车,必须安装紧急制动闸、工作闸、声光信号和内外过卷安全保护装置。小绞车必须采用地锚固定,安装牢固可靠。

6、架线电机车、警铃、闸、灯、连接器和撒砂装置有任何一项不正常,都不得使用。 12

必须完善信号及通讯装置,在南、北、中岔口设置“信集闭”系统,区间加装闭锁信号。

7、采区上下山轨道轨型为30kg/米以上,并做到扣件齐全,质量达到合格品,轨枕间距不大于1米,取消牛尾岔,消灭杂拌道。

8、井下运输巷道应设置醒目的警标、巷标、路标等各种标志牌。运输线路主要交叉点应设预警灯。

9、胶带和刮板输送机的管理实行司机责任制。井下胶带输送机应设置各类安全保护打滑、跑偏、超温、烟雾和信号装置,确保灵敏可靠。井下必须使用阻燃胶带,并具有安全标志准用证,国家检验合格证,出厂检验合格证。胶带输送机运行的巷道必须保证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必需的断面、巷道内应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10、采区运输继续完善管、用、修、安一体化管理办法。绞车司机及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11、严格执行电机车年审制度,组织好电机车的日常维修、保养,同时组织好电机车司机的培训考试。建立电机车行车检修等各种台帐及电机车司机台帐。

12、矿井运输要做到技术资料齐全、完整,要有矿井运输系统图、电机车运行图表和行车记录。主要运输设备的各种图牌板和技术履历簿、维修和大修技术记录档案、配件图册、各项运输设备安全装置和关键部位的检查试验记录、电机车制动试验。

第十章 矿井通风和安全

1、矿井必须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必须保持矿井通风系统良好,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合理、可靠,风量配置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

2、矿井应具备足够的通风能力,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改善矿井通风系统,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采掘开工作面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严禁不符合规程的串联,扩散及采空区通风。

3、每年度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安全措施计划,列入计划资金、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由总工程师负责实施。实行定项目、定时间、定负责人,保证按期按质按量完成。

4、加强开掘通风管理,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必须保证正常通风,并按规定检查瓦斯;长期停风的开掘工作面,必须在停风后24小时内永久封闭。

5、排放瓦斯恢复送风前,必须由通风科(队)预先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安全副总、生产技术科、安监处、通风科、相关区队等部门会审后,由通风科(队)领导现场组织,相关区队配合实施,并由安监、通风部门现场监督执行。

6、开掘工作面必须装备“双风机”、“双电源”,实行“三专两闭锁”。回采工作面必须设有专用尾巷,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 m/min必须进行瓦斯抽放,并加强对矿井瓦斯抽放率逐步提高的研究。

7、井下使用的局扇入井前部件必须完好,电气部分必须杜绝失爆。局扇安装应距回风口不小于10米,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持正常运转,任何人不准擅自停开局扇,坚决消33 13

灭无计划停风。

8、采掘开工作面及主要作业场所、峒室、巷道等必须设置专职瓦斯检查员。

9、矿调度完善瓦斯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探头的装备率应达到100%,探头使用率达到70%,瓦斯断电仪的安装使用率达到100%。

10、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的所有人员,必须及时经常地检查作业地点路线的瓦斯浓度,发现超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下列人员入井必须佩戴便携式瓦检仪:

采掘开工作面“三员两长”以上干部。

矿区队及业务科室主要管理干部。

所有井下作业流动电钳工。

11、各队组必须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放炮员,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炮眼必须用黄土炮泥和水炮泥填满,井下必须使用乳胶炸药,毫秒雷管引爆,毫秒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超过130毫秒。

12、主要进回风巷道之间、采区进回风巷道之间和运输频繁地点,应设闭锁风门或安设语音报警风门。

13、建立完善的洒水灭尘系统,以降低矿井粉尘浓度,采煤队正巷每50米,付巷每100米必须设置洒水水门,并定期进行洒水。开掘工作面按规定采取放炮洒水,冲洗岩(煤)帮等降尘措施。所有巷道由相关区队按规定加设防尘水幕。所有转载点及易产生粉尘的机械设备必须加装有效的灭尘装置,并保证使用良好。

14、坚持煤体注水,由通风科注水队负责在新面投产前将注水钻孔施工完毕,并进行注水工作。

15、井下洒水管路的铺设由生产区队负责,管路直径要符合要求,防尘设施安装使用维护由生产区队负责。

16、采掘开工作面巷道及矿、区主要进回风巷必须装备隔爆设施,如岩粉棚、隔爆水袋等,其安装、维护、更换由通风科指导,相关区队负责。

17、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

18、有自燃发火的采区、工作面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综合措施,采煤工作面结束后由生产区队尽快组织回收,通风科及时进行封闭。沿空送巷时必须采取防止采空区漏风的措施。

19、井下需要密闭的巷道或采空区,做闭前必须由通风科施工队组技术人员负责编写专门的施工措施,对密闭的数量、规格、尺寸、施工方法、施工人员、使用工具等做出明确规定,报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施工必须高标准,严禁出现豆腐渣工程。

20、建立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必须有完善的消防系统,井下主要进回风巷道、主要峒室必须定期冲洗或清扫积尘。机电峒室及皮带机头等易产生火星的场所必须配置砂子、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14

第十一章 作业规程管理

1、编审规定

1.1作业规程必须依据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技术装备情况、《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上级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1.2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根据各个工作面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和措施,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严禁照抄。

1.3作业规程编写者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3.1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1.3.2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1.3.3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1.3.4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掘、开、运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

1.4作业规程编制前地质、通风、机电等单位必须及时提供以下图纸。

1.4.1地质说明书(包括采掘开地质平、剖面图、综合柱状图),由地质科提供。

1.4.2工作面设计图纸,由生产科提供。

1.4.3机电设备型号、数量、供电系统图,由机电科提供。

1.4.4通风系统、设施、监控系统图、断电控制图,由通风科提供。

1.5作业规程内容必须做到清晰明了,通谷易懂,叙述准确,图表正确,标识清楚。

1.6每个采掘开工作面,都必须在搬家前两周编写完成,送交生产科,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会审通过后,必须在工作面开工前打印下发,组织学习考试。

1.7采、掘、开、运、综安作业规程参加会审人员:总工、分管副总、安全副总、安监、生产、通风、机电、地质、调度技术主管或分管技术的科长、施工单位的区技术主管(相关单位技术主管)、队长及规程编写人。业务科室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规程会审时,可由同级别、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代替。

1.8采掘开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变化、矿压增大、过空巷、开口、贯通等)要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编写补充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批准后,与原规程一并贯彻执行。

1.9各队技术队长、技术员要及时收集技术资料,将技术资料统一存放保管,防止丢失,做到存放有序,齐全整洁。

1.10作业规程批准后,及时发放到相关单位,编写人员必须将作业规程电子版交生产科。

2、作业规程编制说明见附件二

3、作业规程贯彻学习及复查

3.1作业规程的学习:工作面开工前一周由队长组织、技术员向全队职工(包括队级领导)进行贯彻,并签名盖章,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对轮休或请假缺席人员 15

及时补学补考。

3.2生产过程中,由队长和技术队长负责组织全队职工学习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每月1~2次。

3.3作业规程复查: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每月组织一次对采掘运作业规程、措施及贯彻、学习情况进行复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3.4矿生产技术科、安监处按作业规程规定检查,发现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时,给予纠正。如遇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组织队技术人员编写补充措施。

3.5作业规程评比

作业规程评比工作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牵头、生产技术科对采掘运作业规程及其管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对优秀规程编写者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二章、技术措施编写的有关规定

1、技术措施编写的内容

1.1、封皮:要求打印,纸型为A4(裁剪整齐)。

1.2、编制该技术措施的原因。(从生产、安全、技术角度上写,不得写矿领导安排)

1.3、技术要求:包括施工地点、断面规格、支护方式、施工方法及其地质条件、现场现状、工程量。

1.4、平面布置图、断面及支护图,要标明各种数据、单位、比例及图名,并有符号图例。

1.5、简述通风系统、供电系统,采用局扇通风的必须有风量计算,并有监控断电控制图。

1.6、新施工地点写避灾路线。

1.7、施工工艺流程:步骤齐全,写清每个工序的作业方法,操作要领。

1.8、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炮眼布置不规律的,要用文字说明,写明炮眼深度、雷管种类、段别,火药种类,装药量、装药结构、封泥长度、连线方法、起爆次数。

1.9、爆破、运输等警戒设置的准确位置。警戒区域复杂,不易用文字表述清时,必须附警戒位置布置平面图。

1.10、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每一步骤结合《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矿有关技术规定逐项编制。

2、编写要求

2.1、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技术管理有关要求进行编制、审批。

2.2、各区队技术队长(员)负责编写技术措施,其相关施工工艺、支护方式等要提前与有关单位、相关领导进行沟通,确保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2.3、按比例绘图,图上尺寸要齐全、准确,标注位置正确。

2.4、技术措施要求认真、规范,用词不要用土语,要用专业名词;用方格稿纸书写,每格一字(包括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齐,严禁了草,不许有错别字。

2.5、常规措施在使用前三天审批完毕,特殊紧急措施在使用前一个班审批完毕。

3、几项规定

3.1编写技术措施前区技术主管、队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按照施工地点实际情况编制,编写出后先与有经验的老工人推敲,而后再审批。

3.2区主管工程师从形式到内容严格把关,技术要求合理,书写认真,格式规范。不合 16

格措施坚决不允许上报审批。

3.3技术措施要及时发放。

3.4技术措施要认真贯彻学习,并做好记录。

3.5零时施工地点附近200米无电话时,必须安设电话,由施工队打报告,矿调度安设,开工前电话到位。

3.6零时施工地点监控探头要按规定在开工前安设,由施工队打报告,矿调度安设。

3.7末按规定编写措施,延误施工,扣区技术主管、技术队长各100元。

第十三章 有关规定

1、生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解释权归矿生产技术管理领导组。

2、生产技术管理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凤凰山煤矿

20xx年1月1日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