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对于扬州城市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扬州在继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必须找到相应对策,走出困境。
  关键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扬
  
  一、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扬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共有153项(第一批市级名录有104项,第二批市级名录有49项),其中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广陵琴派、高邮民歌、扬州剪纸、扬州玉雕、杖头木偶戏、雕版印刷技艺、扬派盆景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15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傩舞(跳娘娘)、隋炀帝传说、露筋娘娘传说、竹西谜语、扬州道情、扬州牙刻、江都漆画、扬州装裱技艺、朴席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扬州炒饭制作技艺、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扬州民歌、扬州竹刻、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三把刀”、扬州灯彩、扬州刺绣、扬州绒花制作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邵伯锣鼓小牌子等 23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民间艺术,如扬剧、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杖头木偶、扬州弹词、广陵派古琴艺术、扬派盆景艺术、扬州雕版印刷技术等;第二类为民间工艺,如扬州玉雕、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剪纸、扬州通草花、扬州刺绣、扬州灯彩、扬州绒花制作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扬州装裱技艺、朴席制作技艺等;第三类为民间习术,如扬州“三把刀”(餐饮、沐浴、美容美发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等。此外,扬州市还有许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一些正在普查整理,进行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扬州八刻、谢馥春香粉制作技艺、大麒麟阁茶点制作技艺、扬州酱菜等等。
  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扬面临的困境
  1.保护意识不强。政府不能真正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申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知道“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
  2.法规建设滞后。2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20##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在扬州市,除了20##年制定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20##年制定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外,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3.保护经费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也是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查阅许多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同时需要购买一些先进的器材(如音像器材、录音、鉴别设备、数据库设备等),各项调查、考证、申报、管理、展示、保护工作,在用人、用车、用料等具体工作上耗资大、耗时长,若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很容易给工作造成被动。目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每年的活动经费仅靠省文化厅下拨的几万元,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费用也只是由各自所属的企业或行业协会承担,市财政至今无专项经费支持国家级及省级名录中的项目。
  4.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展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阔平台,没有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如在“4·18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开幕和闭幕晚会鲜有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和展示;中国扬州网、扬州文化网等对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也不够全面。
  5.传承工作不力。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看,我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如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仅存两位老艺人,扬州琉璃灯制作技艺仅剩一位非工艺系统的家传艺人,这些技艺随时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三、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扬可持续发展途径
  1.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全盘考虑。要科学确立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制定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远景规划,细化每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之有效地指导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建立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构,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传承人物,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遗产及其传承人物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设和完善多媒体平台和数据库,建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实行分级保护。
  2.及时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政府扶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实施扬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扬州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广泛征集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资料,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解》,有计划地出版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和所需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的建设。
  3.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整合扬州文艺、曲艺和工艺等网络资源,建立扬州非物质文化网站。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大幅标语、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任务和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扩大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4.走非物质文化产业化之路。河北蔚县剪纸近年来已在当地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收入可观,且较好传承了蔚县剪纸的风貌和特征,已形成了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1]。扬州环古运河一带,可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区,引进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展示、销售,开发民俗文化等旅游项目和富有特色及收藏价值的旅游文化纪念品;在古邗沟遗址、康熙朝修的邵伯运河大堤、瓜洲古渡等地,开发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观光带;继续推动扬州的剪纸、漆艺、玉雕、“三把刀”、雕版印刷等走产业化之路。
  5.其他措施。(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同样也是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承,而学校是这种文化传递和延续的最主要场所和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国务院办公厅在《意见》中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为使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长久地得到保护,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应在中小学校增设诸如扬州剪纸、扬州刺绣、扬剧、扬州清曲等教学内容,在高校、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专业等开设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2)通过各类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开展“周周看扬剧”、“扬州非遗大讲堂”等活动。尝试以“文化遗产日”以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鼓励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拉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3)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 [3]。因此,要不断提高传承人的物质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鼓励“师带徒”,传授技艺;继续强化大师级人物的培养,形成扬州非物质文化“大师团队”;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要给予奖励;整合扬州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充实在扬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师资力量,广泛培养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传承人,确保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目前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扬州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N].河北日报,20##-06-(9).
  [2]春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139.
  [3]冯骥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传承人[EB/OL].http://www.godpp.gov.cn/yxzp_/20##-06/13/content_13531653.htm.

 

第二篇:20xx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20xx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2010-12-07 来源:中国非遗网 两腔三调:荡里姚摊仪式音乐唱腔的原生分类概念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孟凡玉

《中国音乐学》2008-1

畲族仪式音乐与盘瑶仪式音乐文化之比较

蓝雪霏

《中国音乐学》2008-1

山东鼓吹乐的流派及其划分

魏占河

《中国音乐学》2008-1

湘西“熟苗区” 傩腔与世俗音乐的整合

唐志明

《中国音乐学》2008-1

富裕的贫困―浅析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邱怀生

《中国音乐学》2008-1

南侗“嘎老”名实考――兼论侗族大歌一次的多重内涵 杨晓

《中国音乐学》2008-2

声漫山门――晋北庙会中的音乐级序

张振涛

《中国音乐学》2008-2

安海雅颂南音社迎请郎君神像开光与安位仪式研究 陈燕婷

《中国音乐学》2008-2

河南坠子在天津的流变及其成因初探

曹宏凯

《中国音乐学》2008-2

河南省表演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牛冬阳

《中国音乐学》2008-2

浙南民歌与民俗刍论

章伟丹

《中国音乐学》2008-2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

周吉

《中国音乐学》2008-3

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 齐琨

《中国音乐学》2008-3

宁都道情概观

曾习华

《中国音乐学》2008-3

漳州锦歌的可持续性传承

郭立红

《中国音乐学》2008-3

非物质文化保护视野中的民俗摄影

江北战

《中国摄影家 》2008-1

风雪中行进的京西古幡

张明、侯玉峰

《中华文化画报》2008-3

端午竞渡与画舫嬉游

宋颖

《中华文化画报》2008-6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断想

崔勇

《中华文化画报》2008-8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保护

王海涛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

徽州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

王小元、黄凯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潮州剪纸图像符号系统的研究

吴文轩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4

我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征

帅斌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4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民间玩具的现代创意 孔耘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风俗画 钟福民

《美术观察》 2008-5

敦睦人际 构建和谐――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 彭迪

《美术观察》2008-5

民间艺术,我们要保护什么?

赵权利

《美术观察》2008-5

延续伦理血脉――从民间艺术到公共艺术 杨斌

《美术观察》2008-5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面临九大问题 丛玲玲

《美术观察》2008-7

浅析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

迪丽?买买提

《美术观察》2008-8

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 彭冬梅 , 刘肖健 , 孙守迁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8-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 李昕

《贵州民族研究》 2008-2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罗正副

《贵州社会科学》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石砚文化观察――以肇庆端砚为例

何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

周伟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与政府责任

牟延林 , 吴安新

《现代法学》 2008-1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体系的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博物馆建设思考

辛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薛艺兵

《人民音乐》2008-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李荣启

《广西民族研究》 2008-2

在保护与发展的交织中探索――2008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宋瑾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王文章 , 陈飞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巴莫曲布嫫

《民族艺术》2008-1

从水书先生群体状态看“水书习俗”的传承危机

欧阳大霖

《民族艺术》2008-2

公民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性分析

李昕

《民族艺术》2008-2

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杨琳

《民族艺术》2008-2

仪式的力量――豫西北民间祭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关系调查研究 丁永祥

《民族艺术》2008-2

民间秩序与文学传承――制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黄晓娟

《民族艺术》2008-2

无形文化遗产遭遇的三种“政治”

李春霞,彭兆荣

《民族艺术》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

黄静华

《民族艺术》2008-3

从作坊师承大校园教授:当代中国传统艺术传承方式的变迁 梁广寒

《民族艺术》2008-3

“巫乐”研究的新探索

廖明君,萧梅

《民族艺术》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

吕鸿

《甘肃社会科学》 2008-3

"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 桑德诺瓦

《中国音乐》 2008-2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项 阳

《中国音乐》2008-3

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探讨

蓝雪霏

《音乐研究》 2008-2

论公共国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于荣全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利用――以方言为例 辛儒 , 孔旭红 , 邵凤芝

《河北学刊》 2008-2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张博 , 程圩

《人文地理》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 郑土有

《江西社会科学》 2008-9

田野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十年史诗田野工作回顾与思索 郎樱

《江西社会科学》 2008-9

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聂丛竹

《戏剧丛刊》2008-1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石亚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以"西安高腔"为例

章向玲

《探索与争鸣》 2008-7

试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刘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牛爱军 , 虞定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李建

《东岳论丛》 2008-5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机制完善

马治国

《中国科技论坛》 2008-1

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

史阳

《南洋问题研究》 2008-2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 洪映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肖曾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

李琦

《商业时代》 2008-24

试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兼谈吉首大学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龚菲 , 刘喜球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

李昕

《学术论坛》 2008-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土族婚礼传承研究

贺喜焱

《青海民族研究》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

安德明

《河南社会科学》 2008-1

琴韵传古今妙手谱华章――试论民族器乐教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王欣

《戏曲艺术》 2008-1

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王松华 , 廖嵘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基于产权理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单纬东 , 许秋红

《贵州民族研究》 2008-3

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研究

贺能坤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探――以宁波市为例

伍鹏

《特区经济》 2008-4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分析

詹丽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1

浅议民族地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刘卫国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试论民族文献对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胡建阳

《民族论坛》 2008-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姚重军 , 刘万武 , 雷慧

《发展》 2008-10

普通话的推广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影响

吕宝立

《大庆社会科学》 2008-3

民间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以湘西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

石群勇

《民族论坛》 2008-9

非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杨乾 , 甘巧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 萧放

《文化遗产》2008-1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常洁琨

《发展》 2008-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探析

邹敏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视角

洪映红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王海鸥 , 崔丽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少数民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杨福泉

《今日民族》 2008-7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宋妙玲

《图书馆学刊》 2008-1

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 刘龙

《山西建筑》 2008-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瞻望及预防问题探析 钱春海

《新西部(下半月)》 2008-2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周必素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4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渗透 刘婧

《基础教育研究》 2008-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兰元富

《凯里学院学报》 2008-4

浅谈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孙琦

《大众文艺》 2008-3

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张小芳

《情报探索》 2008-3

切实加强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谢翠凤

《大众文艺》 2008-5

规范社会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行为 宋会峰 , 吴安新 , 杨玉钢

《济宁学院学报》 2008-4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 伍鹏

《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8-4

谈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杰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 潘守永

《北京观察》 2008-7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初探

夏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4

网络庙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形式

王明磊

《管理科学文摘》 2008-5

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基于产业孵化机理的视角 赵巧艳 , 陈炜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4

重庆土家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

东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作为人类非物质遗产的太极文化

李春龙 , 唐云 , 王志英

《搏击?武术科学》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问题研究

罗茜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

刘锡诚

《西北民族研究》2008-4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王大可

《陕西教育(高教)》 2008-2

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彭莉 , 旷天全 , 田有双 , 郑希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1

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媒介策略

王玉明

《河西学院学报》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张嘤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刘新权

《艺海》 2008-3

因地制宜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恭城观音乡水滨村平地瑶吹笙挞鼓为例 玉时阶 , 杨军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驳达赖集团的"文化灭绝论"――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覃志鹏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周必素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8-1

对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傅安平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3

浅析公共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张丽香

《晋图学刊》 2008-3

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

郝朴宁

《学术探索》 2008-3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田圣斌 , 蓝楠 , 姜艳丽

《湖北社会科学》 2008-2

试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扮演的角色和应做的工作

牟平 , 牟梅 , 李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从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中国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

王彩平

《搏击?武术科学》 2008-2

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民族区文化保护问题研究

白雪 , 张广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秧歌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

范(日旬 Xun)

《浙江体育科学》 2008-1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陈炜 , 张瑾 , 梁林溪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黄龙溪"火龙灯舞"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解宪生 , 舒云久 , 张晓林 , 何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模式

齐爱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论紫阳民歌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分析

王晓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8-3

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孙红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1

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张云崖 , 牛爱军 , 虞定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7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汝群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1

"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满来

《北京观察》 2008-1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

李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学者建议稿)

牟延林 , 吴安新 , 宋会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略――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山歌节为例

刘大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4

基于进化博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林鸿熙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命名与质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社会学解读

李琦 , 王天祥

《美术大观》 2008-8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黄凤彩

《世纪桥》 2008-6

川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兰英 , 冯明义 , 雷静 , 蒋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研究

虞定海 , 牛爱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6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周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对传统武术保护问题的探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武术为例 牛爱军 , 虞定海

《中国体育科技》 2008-3

民俗"文化遗产化"的理念及其实践――20xx年至20xx年日本民俗学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综述

才津裕美子 , 西村真志叶

《河南社会科学》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

李昕

《广西民族研究》 2008-3

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牛爱军 , 虞定海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3

从布迪厄"文化资本"角度谈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姜雪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2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几个问题

何永斌

《兰台世界》 2008-20

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刘晓春

《学术研究》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

顾金孚 , 王显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李玉臻

《学术论坛》 2008-9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 王龙飞 , 虞重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李芹燕

《编辑之友》 2008-5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张红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辛儒

《商场现代化》 2008-12

非物质文化更新与城市更新的隶属关系分析 温日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8-2 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初探 李昂 , 史江

《兰台世界》 2008-10期

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 杨敏 ,

《改革与战略》 2008-7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以壮族嘹歌为例 陈炜 , 陈能幸

《改革与战略》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思考

杨璐源

《金卡工程》 2008-6

论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

代中现

《河北法学》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辛儒

《商场现代化》 2008-9

发展是最有效的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柳琴戏的保护 王丽华

《枣庄学院学报》 2008-3

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归类研究

牛爱军 , 虞定海

《体育文化导刊》 2008-4

符号消费-文化资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8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的利益博弈均衡及制度安排

单纬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浅析《尔玛的婚礼》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表达 李芹燕

《电影评介》 2008-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探索――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为例

吕妍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

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

于荣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8

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何忠志

《传承(学术理论版)》 2008-1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

刘源

《行政与法》 2008-7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传统武术的保护问题

叶鹏 , 蔡宝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

梁保尔 , 马波

《旅游科学》 2008-2

原真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地开发探究――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为例

蔡梅

《商业经济》 2008-9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竞争力

李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青少年作用

王海冬

《当代青年研究》 2008-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法保护及其完善 贾学胜 , 严永和

《电子知识产权》 2008-3

浅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峨眉武术保护的若干思考 罗萍 , 宋天华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联动推进 辛儒 , 孙强

《经济论坛》 2008-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 马木兰 , 汪宇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肖刚 , 肖海 , 石惠春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2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探索

周必素 , 陈黔珍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3

皖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布状况调查

纪永贵 , 朱坤 , 孙薇

《池州学院学报》 2008-4

高校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刘海锦 , 李翠华 , 杨思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9

守护人类精神之源保卫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 李华伟

《中国教师》 2008-1

论康保二人台艺术的音乐特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探索 尤志国

《四川戏剧》 2008-5

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张勇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再认识

童建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浅析浙江省云和县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陈江涛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2008-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从幼儿美术教育开始

赵伦莹

《东京文学》 2008-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

刘俊 , 邹权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挖掘?保护?传承――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钱树信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3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

韩建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08-4

追寻先民印迹守护精神家园――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田强 , 张天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周建新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黔东南苗族服装服饰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

韦拉

《艺术探索》 2008-2

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张勇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再认识

童建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浅析浙江省云和县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陈江涛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2008-6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

陶立瑶

《江西社会科学》 2008-9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经验对于彩调之借鉴 李献凯 , 叶威 , 宁小花

《衡水学院学报》 2008-3

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 安群英 , 罗新本 , 谢木刚 , 柳晓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保护与图书馆 范金霞

《图书馆学刊》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思考 饶箐

《湖南农机》 2008-1

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方金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作文指导 王先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

刘壮 , 牟延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传承保护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胡敏中

《新视野》 2008-1

刍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从内丘纸马艺术的发掘与保护谈起 戴魁 , 张翼

《社会科学论坛》 2008-16

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苑利

《河南社会科学》 2008-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五十年风雨历程

毛天东 , 毛书歌

《中医正骨》 2008-10

公共图书馆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

任大山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6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的遗产价值认定问题

苑利

《宁夏社会科学》 2008-3

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以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苗寨民俗村为例 谢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谭宏

《理论探讨》 2008-2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对策

田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

刘晓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丙中

《文艺研究》 2008-2

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

彭兆荣

《文艺研究》 2008-2

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

刘晓春

《文艺研究》 2008-2

酉阳土家族阳戏面具的文化意蕴

袁联波

《文艺研究》2008-8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 牛爱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创新

高小康

《河北学刊》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方法

张峰

《体育与科学》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机制――以广东汕尾妈祖信仰为例

万建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论广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权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几个紧迫问题 段宝林

《凯里学院学报》 2008-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理论共识 白玉宝,胡荣梅

《民族艺术研究》2008-2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李昕

《民族艺术研究》2008-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品牌化 赵军

《理论探索》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 黄家莲

《体育文化导刊》 2008-8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探究广东南拳形成的地域文化

李吉远 , 牛爱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6

民族教育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

特木尔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7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冯健

《体育与科学》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朱丹 , 杨扬

《商场现代化》 2008-4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为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服务

陆光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7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原则

王培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探索――以古徽州为例 吴丽蓉 , 金声琅 , 徐宏图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2

从晋北道情剧团的兴衰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张燕丽

《中国音乐》 2008-2

山东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及保护开发研究 孙金荣 , 苑来学 , 费美娟 , 刘志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陈迎霞

《兰台世界》 2008-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熊英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

高小康

《探索与争鸣》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史与活的记忆 高小康

《甘肃社会科学》 2008-4

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马宁

《西藏研究》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机制探讨 徐辉鸿

《理论导刊》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治学解读

普永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及其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莫建军

《新校园(当代教育研究)》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功能初探 刘伟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吴行华 , 肖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2

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思考

张春珍

《山西档案》 2008-1

略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肖曾艳

《肇庆学院学报》 2008-1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马雁

《当代青年研究》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

程惠哲

《百色学院学报》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进路 蒋亮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3

浅析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文绍琼

《天府新论》 2008-1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

史鸿文 , 蒋帮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3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

周毓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分析 郝慧娟

《现代企业教育》 2008-14

中学地理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功能初探 周冰 , 陈华安

《地理教育》 2008-2

试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悖论 丰鹏

《经济师》 2008-2

洹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苏新有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3

试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山西四大梆子剧团的生存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 张燕丽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1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起国庆

《今日民族》 2008-7

关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双城皮影戏"的调查

黄澄

《黑龙江史志》 2008-1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市民休闲因子

李云安 , 谭忠国

《怀化学院学报》 2008-6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应当界定的几个问题

付弘

《青海社会科学》 2008-4

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比较

彭林绪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图书馆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王贤芬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4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齐如林 , 张宪昌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刑法为中心的考察 贾学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杜小书

《凯里学院学报》 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客家祭祖音乐

肖文礼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彭燕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8-4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徐蔓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

夏玢

《池州学院学报》 2008-2

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陈孝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5

传统武术中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

朱舰 , 邵会健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传承文化与当代空间

高小康

《文化遗产》2008.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

赵春艳

《民族艺术》2008.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或“传统主义”——以两个七夕个案为例 陈映婕 张虎生

《民族艺术》2008.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

宋俊华

《民俗研究》2008.4

兔儿爷:从兔神和儿童玩具到民间艺术品

于萌

《民俗研究》2008.4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

扈庆学

《民俗研究》2008.4

民间制度视野下的《牛郎织女》传承——从织女形象与习俗谈起 范秀娟

《民俗研究》2008.4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新时期湘西苗族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探悉

麻三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公共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责任

李玲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5

浅论非物质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的反映

郭小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视听复合传播模式研究

齐如林 , 张宪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 秦军 , 周建东

《规划师》 2008-7

图书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的思考――以湖北荆门市为例 杨宏丽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以文化馆独有的优势切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 李鹏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 陈炜 , 高艳玲 , 张瑾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常贵章

《大众文艺》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教育价值

陈立武

《师道》 2008-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郭益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论民歌与民俗的保护 侯敏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博物馆学实践 俞嘉馨

《中国博物馆》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法律保护的完善 管纪尧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1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祖国强

《黑龙江史志》 2008-17

常熟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要

余信

《中医药文化》 2008-1

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舞完好传承之初探 马志伟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1

三坝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调查

杨松海 , 郭大伟

《今日民族》 2008-7

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 陈炜 , 高艳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途径

李翔 , 孙瑞晓

《山东文学(下半月)》 2008-7

从文献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演变

王国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08-3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张荣昌

《剧作家》 2008-1

大庆市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初探 任真禹

《剧作家》 2008-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思考武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范燕薇 , 高河永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美术实物档案管理难点及对策 鲁席临

《中国科技信息》 2008-7

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王培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方式

彭林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美术教学

郭中华

《成才之路》 2008-23

江津楹联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代际传播状况研究 封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海根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8-10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条母亲河 多元文化带 陶书霞

《中国三峡建设(人文版)》 2008-6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

刘锡诚

《民间文化论坛》2008-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