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防范知识宣传材料

隐藏

“三防”防范知识宣传材料

防火篇

引起火灾的十种常见火源,具体是:

1.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尤其是食堂的灶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食堂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4.在熬汤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6.食堂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废纸,木材),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加处理。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烧。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被加至着火点。

这十种火源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注意防范,可能会酿成惨剧。那么作为食堂工作人员,应该怎样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火灾呢?

1、严禁私自拆卸煤气管线、阀门、计量表具等,需更换维修或迁移时,应由供气单位进行,并通过试压、试漏等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使用煤气灶时,必须按照“先点火,后开气”的顺序。如一次未点着时,应立即关气,稍停片刻待煤气散尽后再按要求重新点火。

3、发现漏气,应立即采取通风措施,熄灭周围火源,切勿开启电器,并通知供气部门检修。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4、电饭锅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应有易燃、可燃物品,更不能放液化石油气钢瓶;要有固定电源插座,线路连接要牢固;用电饭锅做汤、烧水时,要有人看管;电热盘和内锅外表面不可沾有饭粒等杂物;使用时内锅要放正,放下后来回转动一下,不能用普通铝锅代替内锅.

5、冷库内不要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冷凝器应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电气控制装置失灵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冷库断电后,至少要过5分钟才可重新启动。

6、不乱扔烟头。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但是食堂环境复杂,就餐人员众多,仅仅内部人员做好食堂消防预防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标语警示牌及言语告知等方式提醒就餐人员,杜绝安全隐患。所以预防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出现疏漏,火灾一旦发生,就要立刻设法报警,逃生和自救。

《消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所以一旦失火,要立即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

也就是说,发生火灾时,第一反应就要及时报警,报警时要牢记以下7点:

1.要牢记火警电话“119” 。

2.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

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 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 。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

一、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

二、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

三、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

四、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灾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

如果您被困火灾中,您应当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可以利用消防电梯、室内楼梯进行逃生,同时,也可以利用阳台。过道以及建筑物外墙的水管进行逃生。

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浓烟,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出来,在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灾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还应该有空气,因此浓烟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

总之,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但是所有的火灾都是同一种救火方法吗?当然不是!救火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火灾的种类,尽量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在了解了火灾的分类后,我们能有针对性的应对各种火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

二、灭火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质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必须具备燃烧要素。因此,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

对一般可燃物而言,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其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将温度降低到着火温度以下,燃烧就会终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火灾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水能够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导致燃烧终止。

2.窒息灭火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持续。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

能维持燃烧。用于降低氧浓度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通过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空间。

3.隔离灭火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的主要因素,若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燃烧反应就会终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引导致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这样,残余可燃物烧烬后,或也就熄灭了。此外,用喷洒灭火剂的方法,把可燃物同氧和热隔离开来,也是通常采用的一种灭火方法。

4.化学抑制灭火

物质在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化学链式反应进行的,化学灭火剂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打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如干粉灭火剂等。

三、针对不同分类的火灾选用什么样的灭火器: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扑救E类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

扑救F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我们应当怎样使用这些灭火器呢?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先拔出保险栓,再压下压把(或旋动阀门),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注意:使用时要戴手套,以免皮肤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防止冻伤。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电器火灾时,如果电压超过600伏,应先断电后灭火。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但应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 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而失效;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冻结;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这里要强调的是,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站在上风口灭火,否则,不但灭不了火,反而有可能被烧伤 。

除了各种灭火器之外,还可以采用消防栓灭火。

消防栓是一种固定消防工具。 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防栓主要有室外消防栓系统和室内消防栓系统,消防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火栓门,按下内部火警按钮(按钮是报警和启动消防泵的)。

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

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

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注:电起火要确定切断电源。 以上是针对火灾发生后的逃生及自救方法,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安全意识,在火灾还没有发生前就做好预防工作。

也许今天我说的内容有不准确的地方或者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今后我们可以继续共同学习,完善我们的消防安全常识,强化我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毫无疑问,是人的生命!每个人来到这个美丽的地球上,都是幸运的。短短的一生,只要生命不息,都可以尽情享受到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享受到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帮助,享受到日新月异的生活,憧憬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通过我们这次的共同学习,能够唤醒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能够关注消防安全,谨记珍爱生命,警钟长鸣,学会保护自己和公共财产安全,确保食堂消防安全,确保食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防毒篇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㈠、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用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㈡、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蔬菜中农药、猪肝中瘦肉精等。

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工时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3、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发芽马铃薯、河豚鱼。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㈠、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和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有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得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

三、“QS”的认识

“QS”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的简称,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xx年推出。根据该项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凡进入该制度范围内的食品的有关生产企业要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销售单上贴上QS(质量安全)标志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QS”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

四、如何看食品标签?

1、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

所有食品生产者,都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地标注各项内容。

2、标签是否完整

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辩认和识读。

3、标签是否规范

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且与净含量排在同一视野内。

五、知道怎样利用食品标签选购食品吗?

一是从食品标签上标明的食品名称区别食品的内涵的质量特征。

二是从配料表或成份上识别食品的内在质量及特殊效用。

三是从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上识别食品的数量及价值。

四是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上识别食品的新鲜程度。

五是利用标签的内容指导购买。

六、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是什么?

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

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千万不要购买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七、消除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方法有几种?

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的污渍的部分,然后用清水盖过水果蔬菜部分5厘米左右,流动水浸泡应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可以加入水果蔬菜洗剂之类的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

碱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数有机磷类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配制成碱水,将初步冲洗后的水果蔬菜置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果蔬菜,重复洗涤3次左右效果更好。

加热烹饪法: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由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一般将清洗后的水果蔬菜放置于沸水中2—5分钟后立即捞出,然后用清水洗1—2遍后,即可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

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外表可以用锐器削皮层,食用肉质部分,这样既可口又安全。

储存保管法:某些农药在存放过程中会随着时间推移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有条件时,应将某些适合于储存保管的果品购回存放一段时间(10—15天)。

八、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四季豆又名菜豆、芸豆或芸扁豆。四季豆中毒,是食物天然毒素中较常见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下霜前后较为常见。

四季豆引起中毒可能与品种、产地、季节和烹调方法有关。根据中毒实际调查,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未者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的刺激性;另外,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具有凝血作用。

摄入未煮熟的四季豆,引起中毒的潜伏期为数10分钟,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呕吐少则数次,多者可达数十次。另有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以及心慌,胃部有烧灼感。大部分病人白细胞增高,体温一般正常,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其预防措施主要为:四季豆最好红烧,使之充分熟透,以破坏其中所含的毒素,要凉拌也需煮透,以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味和苦硬感。

不能用水焯一下就凉拌,更不能用盐拌生食;炒食不应过于贪图脆嫩,要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九、选购食用油要领是什么?

选购食用油脂要掌握以下几点要领:

一要看颜色。色拉油浅颜色的要好一些,但太浅了以至于发白也不好。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所以我们才看到植物原油有深浅不同的颜色,经过精炼,会将它们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制到一点颜色也没有,有点颜色对身体无害。

二是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澄清、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知名品牌的瓶装油都应符合这个标准。

三要嗅无异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用鼻子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剌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能食用。

十、饮用豆浆应注意什么?

喝豆浆应选择正确方法,否则会影响健康。所以,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将豆浆彻底煮开,否则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当豆桨煮至85—90℃时,皂素因受热膨胀而产生大量气泡,易出现“假沸现象”,如果此时误以为豆桨已煮沸去毒,吃了以后就容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血细胞集素中毒症状。当家庭自制豆浆或煮黄豆时,应在100℃(煮开)的条件下,加热约10分钟之后,才能放心地食用。

2、豆桨中不能冲入鸡蛋。因为鸡蛋清会与豆桨里的抗胰白酶因子结合,从而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不要空腹饮豆桨。空腹饮用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化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同样的道理也不要空腹牛奶。

4、不要用保温瓶储存豆浆。用保温瓶储存豆浆,经过3—4个小时即可使豆浆酸败变质而不能饮用。

5、不要过量饮豆浆。一次饮用豆浆过多,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

十一、为什么会发生豆芽中毒?

当发现豆芽发得特别精壮,而且无根须,如果再闻一下,还能嗅出一般淡淡的氨水味时,那么,这种豆芽食用以后,就容易引起中毒,其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这是因为,有的人用化肥来催发豆芽,还有的人使用了除草剂,长期食用这类豆芽菜,还会诱发癌症。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特别

注意识别这些被化肥、除草剂污染的豆芽菜。

十二、你知道“滥用面粉增白剂”的危害吗?

当前,我国的面粉质量不容乐观,滥用面粉增白剂的现象较为严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近几年在各地的面粉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产品存在增白剂超标或严重超标的问题。面粉增白剂是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对人体没有任保益处,只有害处。

以下两种增白剂对人体危害最大。

过氧化苯甲酰:目前在面粉普遍使用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会破坏面粉中的VA、AE等营养成分,而且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

“吊白块”: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者把“吊白块”添加到面粉等食物中进行增白,从而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吊白块”不是食品添加剂,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拨染剂而作用。

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在高温下有极强的还原性,使其有漂白作用,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120℃以分解为甲醛、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上述有毒气体可使人头疼、乏力、食欲差,严重时甚至可致鼻咽癌等。 研究表明:口服甲醛10—20ml,吸入硫化氢体几口,可导致人体不治而亡。

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指出,长期接触甲醛者,鼻腔或鼻部发生肿瘤、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

防盗篇

1、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

2、加强防火、防盗宣传,在食堂宣传栏中张贴各种防火、防盗安全常识。定期找学校保卫处同志给员工普及消防,防火、防盗安全知识。

3、为加强防盗,人为破坏意识,下班后组织人员逐区域检查,节假日安排安全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守护。

4、添置必备设备: 添置监控设备,对食堂进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