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谋发展 郑国渠首谱新章

改革开放谋发展 郑国渠首谱新章

——泾阳县王桥镇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 王桥镇位于泾阳县西部,举世闻名的郑国渠首遗址就在该镇。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关中环线穿境而过,泾惠渠水惠泽万民,王桥大地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新气象。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三十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王桥镇党委和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王桥实际,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紧紧围绕“种养并举优结构,建材民营强支柱,旅游商贸活经济,统筹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全镇上下,团结一心,负重自强,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使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王桥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2.5亿元,较改革开放前增长了30倍。(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00元)

(一) 传统农业展新颜,“一村一品”开红花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国富,农业强则民强。按照王桥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泾惠渠总干渠流经全镇的实际,王桥镇党委和政府(当时成公社)在19xx年的“三千会”就提出“解放思想,大办农业”的号召,19xx年倡导多种经营。当时,果园面积仅为681

亩,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和棉花,粮食作物夏、秋两熟,年亩产1037斤,总产2634万斤,棉花亩产皮棉45公斤,总产350吨。农业总产值5200万元。(注:上述数字见《陕西乡情》158页)。全镇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有4村跨入了小康行列。屈家、屯杨、社树等村把蔬菜种植当作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工程来抓,不断扩大规模,改进作物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蔬菜过程中,菜农坚持大路菜与精细菜并重,旺季菜与精细菜并重,小棚菜与大棚菜并重的方针,致力于高产优质高效。屈家、东街还建了蔬菜批发市场。村民张名社还建了果品、蔬菜冷库,既满足了本镇群众一年四季都有鲜菜供应,也结束了旺季烂菜,淡季断菜的历史。20xx年,镇党委、镇政府根据镇域特点,提出了“北果建材南部菜,千家万户肉蛋奶”的总体思路,在蔬菜种植上给予政策优惠,大力倡导群众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坚持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大中棚齐发展,促成了以社树、屈家、屯阳为主的蔬菜种植和蛋、奶、肉养殖专业村的巩固、提高。全镇蔬菜面积达到3600亩,其中大棚120亩,中棚420亩,露地3060亩。20xx年镇上提出改果优果思路,对2300亩秦冠小龄果树实行了高接换头。镇政府还协调信用社,采取信贷扶持方式,投入资金58万元,鼓励群众发展奶畜生产。全镇新增奶牛140头,每头奶牛年均利润5600元,净收入78.4万元,人均达30元,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个体规模养猪厂,全镇达30多个。奶山羊存栏2万只,生猪存栏26000头,仅奶畜生产一项人均收入达64元,受到了群众的称赞。注重农业技术推广。2000——20xx年,三年共进行科技培

训28期,培训人数达6100人次,大力推广玉米硬茬播种技术,配方施肥,种植高蛋白优质高蛋白饲料。截止20xx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7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10元。(注:上述数据见李龙玲同志20xx年元月30日的报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把王桥镇建成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一文)。近几年镇党委、镇政府以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济水平。初步形成了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据20xx年上半年统计,全镇奶牛存栏2000多头,奶山羊存栏1.5万只,笼养鸡存栏15万只。其中千只以上规模户30多户;建成了活体猪储备基地,生猪存栏1.8万头,其中百头以上养猪场20多家,年出栏5万多头。社树、屈家村被省政府认定为“奶山羊养殖专业村”,“社树牌”蛋鸡成功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以推行四项技术为主,落实果树大改型3000亩,新增时令鲜果和优质杂果1500亩,全镇果林面积发展9000亩。蔬菜面积近万亩,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发展设施蔬菜2000多亩。王桥的香菜、黄色胡萝卜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享誉省内外,王桥甘蓝已经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蔬菜产品。

(二)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民营企业崛起

改革开放之初,王桥镇有乡村综合厂、修理部、贸易货栈、抽水站等企业,年产值仅为103.9万元,镇党委和政府狠抓党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始终把乡镇企业作为振兴经济的支撑点和突破口,五业并举上规模,四轮驱动求发展,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

富镇战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全镇镇办、村办、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19xx年统计资料显示,共有四级企业1136户,从业人员3484人。实现产值10571万元,形成利润1264万元,上交国家税金73万元。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以实现“两个转变”为中心,坚持大发展,加快大提高。同时着重企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上,重点发展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筑业三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涌现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户,其营业收入2760万元,实现税金108.6万元,占全镇企业税金70%。19xx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2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1元。注:(以上数据见《陕西乡情》158页)。

这里,要特别称颂的是省劳模、省优秀农民企业家,曾任县政协常委的杜恒泰同志。19xx年,立足王桥柏章当地资源优势,创办了日新砖瓦厂。多年来,他善谋实干,艰苦创业,使一个只有3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全省建材行业著名的骨干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94万元,员工475人,年产值538万元,累计纳税600万元,最高年份57万元,相当于全县其他砖瓦企业上缴税金的总和。他管理企业以“信”字当头,“严”字为本,“细”字为纲,企业拳头产品“日新”牌红平瓦,抗折、抗冻、抗渗等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远销陕、甘、豫、晋4省60多个县市,被中国砖瓦协会评为优等产品,全省多次质量行评中名列榜首。企业被国家建材工业局评为质量达标优秀企业。19xx年,他又在大荔县投资869万元,兴建集开发生产、贸

易于一体的日新出口食品厂。企业技术设备先进,拥有年产各类蔬菜罐头5000吨,速冷产品3000吨的生产线各一条,19xx年出口芦笋60吨,受到国外客户好评,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创汇80万美元。(注:以上数据见《泾阳县志》850页杜恒泰)。

与此同时,镇党委和政府全力促使企业发展稳中有升,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一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加工业和服务业生产。西街屠宰厂和屈家蔬菜市场的建立,基本解决了群众的卖难、买难的问题。二是强化北峪、柏章、寺背后砖厂,船头、屯杨、岳家坡砂石厂的管理,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截止20xx年底,累计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及个体户1408户,乡镇企业总产值1.98亿元,工业增加值6494万元,上交县税金239万元。

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搞活,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民营企业崛起。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围绕产业化、工业化和旅游商贸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冀东物流公司等招商引资项目12个,合同资金5300多万元,完成投资4100多万元。20xx年6月28日,投资6.8亿元的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并投产(所建的皮带长廊输料线为国内第一皮带长廊),投资6.3亿元的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工业强镇”的基础。

同时,镇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势推进工业扩尚贸繁荣。截止20xx年底,全镇以日新公司和雅泰乳业为龙头的民营企业发展到16家,总资产近亿元,个

体工商户发展到760户。

围绕冀东水泥、日新砖瓦、石材开发三大产业,大力发展运输业,目前全镇大中运输车辆达1700余辆。而改革开放初期的19xx年仅有汽车13辆,大中型拖拉机11台,手扶拖拉机152台,总计才176台。依托郑国渠首、张家山泾河大峡谷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泾河大峡谷探险游、郑国渠首仿古游、西风山自然风光游、泾惠渠田园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新兴产业的迅速爬升,推动了旅游运输比翼双飞。

(三)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王桥镇老街道在泾惠渠北,街道狭窄,路面坎坷,街市萧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横流,街房年久失修,制约着集市贸易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王桥大地,镇党委、镇政府把市场建设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轴,采用国家、街道、个人一齐上的办法,决定把王桥街道北移南迁在泾惠渠南,依托集市建市场,动员村委会和个体户投资30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了王桥综合市场,整个市场可容纳220多家集体、个体营业单位。随着集市贸易的兴隆,一个崭新的王桥新街也随之形成。按照开发、发展、创效建设小城镇的总体思路,1999——20xx年,镇党委和镇政府一是抓镇区环境整治,争取省、市投资182万元,对107省道镇区段进行了整修铺油,有效地改善了镇区油路环境。二是抓市场的建设改建工作,完成了一期排水工程,建成了东街蔬菜市场,完成了镇区的合理布局。三是抓镇区扩建,先后有国税所、邮电所、电管站、计生服务站等企

事业单位迁到镇区。三年来镇区新建32户,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同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在1999——20xx年,三年间,镇累计投资150万元,整修街巷道路28公里,村干路57公里,淘修渠道43公里。村容村貌和村道路有了明显改观,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社树、岳家坡、东街、陈家沟、西街等村对村内主干道、主干渠都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总投资100万元以上。20xx年,镇村两级想方设法争取上级支持,报计划,立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623万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镇、村道路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新修砂石路37.4公里,铺设通村柏油路9.9公里,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个,新建沼气池450个,投资60余万元,完成了王桥村、船头村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6万元对镇区南大街进行了拓宽改造,铺设了排水设施,使镇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扎实推进。示范村——东街村投资50余万元,新建党员活动室一座,文体健身广场一个,标准化篮球场一个;建成通村柏油路1.5公里,新铺街巷砂石路5条1.7公里,安装路灯80盏,栽植绿化苗木800棵,为全镇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岳家坡村是王桥镇20xx年度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岳家坡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行动,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高点定位,超前规划,邀请咸阳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了,制定了《岳家坡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并聘请陕

西省肖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对村庄进行整体设计和绿化。二使加大投资,夯实基础。投资20万元,完成了集两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和老年活动室为一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36平方米;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健身广场、集会广场、休闲绿萌广场构成的村级文化广场,已完成基础工程;投资36万元,建筑面积达986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已经完工;投资23万元,建成通村水泥路1200米。三是整治村容,美化环境。投劳800多人次,清楚“三堆”1200多方,拆除厕所、圈舍36处,残墙断壁2400米,粉刷外墙3600平方米,书写固定标语21条,制作文化版面18块,栽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四是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新近引资550万元,引进建材企业1家,安置农村剩余老动力72人;发展优质杂果120亩;依托博信牧业两种繁育基地,新增种植养殖户43户;发展农家乐14户,村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县常委、组织部长刘前锋对岳家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岳家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必须与村情、民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找出特色,挖掘特色,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好的成绩。”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要在“特”字上下功夫”。要扎实推进,才会有突破。

(四)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1 王桥人民尊师重教、风气浓厚。19xx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至19xx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1所,教职工245人,在校学生4837人,入学率为98%,实现

了“一无两有”(一无:无危漏房舍,两有:班班有教师,人人有木质课桌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由于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之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xx年全镇共集资43万元,在全县率先实施了六年制义务教育。19xx年11月19日孙达人副省长来王桥视察教育工作,在西街小学说,农村学校,办成这样就满不错了(县电教站有录像)。19xx年10月17日,国家教委监察局郝局长在省市县有关领导、市教育局张国栋副局长、姚蓉副局长、省政协委员、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瑞銮等的陪同下来我镇视察,听了镇上领导吴胜利的介绍和西街小学校长的汇报,肯定了我镇的教育工作,对我们使极大的激励,至19xx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在校学生47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镇党委、镇政府带领全镇群众、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两基”达标中。19xx年顺利通过了省上验收。20xx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以《义务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针,以省颂“两基”达标为基准,不断提高两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狠抓“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2003——20xx年,3年共为中小学投资43万元,完成了巩固提高的各项任务。20xx年,我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3所幼儿园、9所完小、1所初中,使全镇2.5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全部受到了规范、良好的教育,4所农技校有效地提高了镇民的文化科技素质。马家小学、社树小学、岳家坡小学、西街小学的教学大楼相继建成,木梳湾教学楼正在积极施工,王桥中学的新建厕所和沼气池等绿色校园工程已经竣工,全镇中小学质量稳步上升,中学及小学考试成绩一

直名列全县前茅,多次获县局奖励。王桥中学荣获市级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西街小学、陈家沟小学被评为县示范小学,并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200余篇获县级以上奖励。20xx年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市教育局局长张存等省、市、县领导视察王桥中学的“四德”教育工作,王桥中学作为全省德育工作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的观摩点,文明全省。与此同时,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已经建成,乡村文化缺乏的现象逐步的搭配解决,镇文化站被评为市级先进。

2、卫生事业走出低谷,农民合作医疗改革初见成效。镇中心卫生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搞好公共卫生监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体检的同时,硬件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启动,20xx年全面展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农民群众看病难、治病贵的文体进一步得到解决。

3、民政救济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向纵深推进。近五年来,镇上认真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切实搞好受灾群众和冬春两季困难群众不住的发放工作,积极筹措和落实优抚、优待、五保、救灾救济资金,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助政策陆续推行,劳务培训和有组织成规模输出工作逐步加强,初步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保证扶贫工作方针,累计争取和投入财政资金400余万元,带动群众投劳拆资60万元,实施大小

扶贫项目7个,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各项扶贫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由20xx年底的850人减至20xx年底的326人,相对贫困人口由20xx年底的3800人减至20xx年底的1100人,农村贫困程度从整体上得到明显改善。

2001——20xx年,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200余家,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常年就业2800余人,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4、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公益性信息设施建设。实施广电发展项目,铺设光纤线路,有线电视用户大幅增加;新修和扩建村级活动室11个,全面改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全镇范围内90%的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5、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使我镇一大亮点,敬老活动闻名全省。王桥镇老年协会成立于19xx年,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278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0%,已入会的老年人2220名,占老年总数的80%,全镇十三个村先后都成立了老年协会,经常开展活动。每年对全镇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聘请专家教授讲健康保健知识,对全镇9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慰问,现已为60岁以上老人办老年证1116件,为70岁以上的办寿星证286件,为90岁以上老年人报县领寿星补助的16人。对贫困老人陈天录报县给予救济补助,家属十分感激。敬老模范李惠兰出席了省敬老模范大会,镇老协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单位,书籍张永祥出席了全省先进支部表彰大会。会长王宏瑞评为市、县精英老人,特别是东街老年协会使泾阳县农村成立最早的一个村级

老年人协会。从19xx年元旦成立至今,坚持每月例会(初一)活动,雷打不散。村老年协会在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调解涉老纠纷,贯彻老年法,维护自身利益,活跃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共签订赡养协议163份,扶贫帮困21人次,坚持16年。办老协幼儿园,成立老年学校,已办7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78个,上演21场次,观众16000人次。举办雕刻、刺绣、书法展出8次,品种362件。集体祝寿7次,还举办纳凉晚会,协助镇村办好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活动,评选“好媳妇、好攻破、孝亲敬老模范” 76人次。当好村两委会的参谋、助手,为建设新农村奉献余热。动员老人为修路捐款,同省电台互动举办敬老节目6次,修建“敬老亭”,给后人以警示教育,“敬老亭”正中由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先生亲笔提命“敬老亭”。同时还有原省老龄委主任赵长河、咸阳市委秘书赵富来先生及原县长许忠信等人的题词。咸阳市在东街村召开现场会,村老年协会被评为咸阳市十佳老年协会。20xx年,村上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殊荣(使咱泾阳县唯一的),会长于全民曾出席省上的老龄工作表彰大会。

6、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成绩喜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景仁被市、县推荐为省上的“基层关教工作带头人”,岳家坡村被市、县推荐为省上的“关教工作先进村”。

7、平安王桥建设取得新进展。镇党委和镇政府以升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坚持打防结合,预防

为主,狠抓安全生产和法制建设、信访稳定和依法治理工作,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步发展,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防范体系初步建成,“四五”普法深入人心,“五五”普法活动积极进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信访案件接触得力,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形成依法治镇的良好局面,健全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村级巡逻队13个,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王桥巨变、铸辉煌。和谐发展绘宏图,党的领导使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使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王桥镇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决贯彻历年的中央农村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好字当头,加快发展。积极按照“北果建材南部菜,千家万户肉蛋奶,企业扩改创新高,镇村建设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在观念、结构、科技、环境、机制、工作上有创新、有突破,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旗增辉,铸改革辉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和行动。努力实现王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镇党委提出班子带机关,机关带基层,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党建工作思路。“转作风、暖民

心、建和谐、促发展”,开展创建“六型”支部和“三级两示范已带动”活动,创建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3个,党员示范户72户,投资78万元,全面完成了6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和7个村活动室的修缮布置;投资230万元,新建马家、王桥、岳家坡、社树小学教学楼4座;王桥中学成为省上德育工作现场会的观摩点,校园绿化、文化建设全省闻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19场(次);组建村级巡逻队13个,健全社会防控网络,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20xx年,镇党委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东街村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被县委命名为“双强”示范村,岳家坡被县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称号。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王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带领全镇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是:“改革开放谋发展、郑国渠首谱新章”,成绩令人鼓舞,形势村人奋进。20xx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在年初召开的王桥镇20xx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贺甲民镇长强调指出:20xx年全镇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继续按照“种养并举优结构,建材民营强支柱,旅游商贸活经济,统筹发展促和谐”的思路,牢牢把握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四个重点,切实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王桥,使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5亿元;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20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镇党委书籍李永涛强调,20xx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级组织和部门都必须找准差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突破瓶颈,重点抓好培育特色突出、支撑作用,狠抓落实,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与会的全体同志一致表示,一定要按照镇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去做,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力争王桥经济再创新辉煌,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用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铭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