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期末复习

德育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4*5’)

1、 道德: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3、人性:广义的指人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狭义的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

4、移情(同情心、同理心):移情有时被替代成同情,但确切的语义是不同的,同情是对他人某种情感的体会和体验,往往生怜悯,移情指通过某种情感、情绪的渲染和交互作用,自身产生于此相接近的情感、状态(心理学家霍夫曼则认为移情是被共鸣引起的情感反应)。同情以移情为基础。移情有正向和负向维度之分

主要机制:爱与被爱的过程必须以移情为基础。

移情产生的方式:情感,渲染,直接联想(类似经历)和间接联想(信息的作用),模仿。充任角色(身处他的想象与道德认知)

5、道德学习:应涉及文化习俗,社会规范,道德,境遇,个人特征等多重复合因素的全体“在场”。无论是“现成给予”、“自主体验”或“同等参与”的学习,似乎认为摆脱道德功利主义的倾向。它总是在评价上要求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品质特征,而不是预计可能发生什么。前者倾向义务论的道德学习,后者倾向良心伦的道德学习。

6、德育方法:指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采取的诸方式的总称。

7、说理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以提高其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

8、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9、陶冶教育法: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10、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11、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杜威主张)

12、德育课程: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12、教师人格:指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 1

二、论述题:(3*18’)

1、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文化、人性、生活)

文化基础:学校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学校制度,图书馆,建筑装饰,雕塑,标

语宣传栏

人性基础:

生活基础:

【具有价值建构与引导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社会学习功能,陶冶情操与提升人格功能,引领社会风尚功能,文化整合功能】

2、情感教育原理:

Ⅰ心理学定义

①人们时刻体验着的内心的喜悦、悲哀、得意、幸福,也能观察他人的同样感受,同时借助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一般来说,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意志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状态分为(认知状态、体验状态、行为状态)和个性分为(个性化定向、个性特征、自我意识) ②情绪、情感的分辨:

情绪一般与生物性的需要有关联性,因而人类基本的体验是情绪性的,如喜怒哀惧等。

情感常被用来描写社会性的高级情感,一般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社会性的体验式反映。

Ⅱ情绪、情感的功能:

表达功能、交流功能、激发和调节功能。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她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和情绪,它关注学生的个人与社会性发展。关心每个学生,是他深受打动,兴奋不已。他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超越于个人之外,关心学生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于此含义的情感向度的教育相关还有两点:它通常包括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教育之情感和认知向度相互联系着。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感觉和对他们学术科目的感觉不具有什么影响,正如他们的实际能力不具备什么影响一样。】

2、 道德教育的中介影响:

通过传统课本,口耳相传,有形无声(环境)传播

学习者 课程

中介(教师、环境、活动)

①教师:教师人格: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 教师人格特征分析:

(1)态度与价值观的特征:对他人、团体、社会、职业、修养、自己等方面

2

(2)认知与创造性的特征:感知、记忆、想象、逻辑思维、反思能力、感悟等

(3)情感与气质特征:情感的稳定性、丰富性、深刻性、主导心境、气质风度

(4)意志与行动特征:独立于果断性、自觉与自控性、认真与坚持性

②环境:学校的物质形态环境(建筑与布局、绿化、场地与空间、校园周围)

校园文化环境(图书馆、海报标语宣传栏、校训与校风、学校风气、团队关系)

学校的动态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政府对校园的关注、学校的往来活动、师生文体活动) 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环境(大众传媒、网络信息、流行文化、小道消息、非正式团体交往)

4、现行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理念、特征、性质、设计思路:

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特征: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性质: (1)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

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

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

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2)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

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

新精神。

(3)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

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

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

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1)“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

(2)“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

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3)“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

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3

5、皮亚杰和克尔伯格理论:

①皮亚杰儿童的道德认知理论:

儿童的道德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他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6~7、8岁)

可逆性阶段(8~10岁)

公正阶段(10~12岁)

皮亚杰还认为儿童道德推理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行发展的关系,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间的差异相当于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差别。

②柯尔伯格儿童的道德发展,并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6、校园文化(绿化、建筑、氛围)的作用(与隐形课程相结合):书180、181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训、校歌、校牌、校旗、校服、校史)——启迪感化学生

②学习的物质文化环境(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行政装备、教学设备、图书馆、实验室)——能

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动力。

③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艺术节、运动会、演讲大赛)——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发挥特长,表现才能

和施展个性的机会和场所,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7、隐形课程、活动课程的德育意义:

隐性课程:

(1)隐性课程的影响是潜在地隐藏于各种显性教育的背后,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的接受各种再提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校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教室的物质环境和班级精神氛围都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作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如良好的班风、校风、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育者对事业的责任感、对教育对象的真诚。

(2)关爱、富含情感的态度和行为,是巨大的,潜在的教育力量。

(3)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引导、激发和鼓励作用,如校园中的纪念碑,名人雕塑,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或价值标准,具有引导作用,教师的奖惩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校训、校徽变现的学校精神也知道这学生的学习生活。

4

(4)隐性课程具有一种内驱力,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言行,在整洁优雅的校园中,积极健康的媒体舆论对人的思想、行为都具有明显约束力。

活动课程:

(1)活动性德育课程发展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告诉儿童何为善,行善的品质在实际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发展。

(2)活动课程可弥补知而不行的弊端,它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把活动课纳入课程计划,已是在于活动在个性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的独特作用。 (3科学、合理地编排,设计活动课程,创造一种生活环境,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个学生不仅能在善与恶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展示自己的潜能,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8、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问题 / 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 班文化的经营、策略、价值:

(1)班级文化建设

(2)家长学校沟通

9、怎样看待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问题

作用:(1)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感动啊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

(2)可以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技能和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有利于强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4)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

问题:

(1)家庭和学校对合作的理解较为模糊

(2)家庭和学校双方缺乏充分的沟通

(3)对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理念研究与合作行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5

 

第二篇:双德育

承德县中小学“双德育”工作实施办法

双德育

1

2

双德育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