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人们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如此,人与自然仍然没有形成和谐的发展关系。对此,各国政府都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国,科学发展观于中国共 产 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这标志着我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实,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很多理论。《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从道的层面看,人与万物乃属于同一家园,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系统。人类对自然系统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该系统。我们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其他物质和地球,去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其次,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然,老子的观点中带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的不少思想在今天对我们的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即,以“自然”的方式发展。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

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其次,我们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习惯。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向人类提供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解决生产和消费需求。要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减少和破坏,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不仅实现不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更谈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这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为人类创造幸福,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和优美。

我们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去挽救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避

免其他的危害。如,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有:

一.植树造林,故土养土,伐木需植树。植树造林,可以故土养土,慢慢解决过度地砍伐树木造成的森林快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建立伐木需植树的机制,规划好木材砍伐区,砍一棵树,则要种植一棵新的树苗,这样,可以缓解自然的压力,并能够在几年、十几年时间,恢复原来树林的面貌。

二.建立和保护生态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动物濒临灭绝,不单单是因为物种进化,更大的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又或者是因为人类对其的过度虐杀,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三.废水废气的排放需经处理方能排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废水废气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充斥着自然界,污染着自然界,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要严格规范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经过严格合规的处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才能避免进一步污染。

四.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人类每时每刻都消耗着能源,对能源的需求很大,所以,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

五.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开发,先以有很多法律条文,可是,对于更加细致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仍然要加强立法,并依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实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渲染环保氛围。公益广告的大力宣传,为环保工作做了很好的推销。而且,人人环保、人人参与,全人类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拙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整个人类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渺小的,但当我们每个人都去行动,都去落实,那将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希望每个公司都能在注重利润的同时多关注自然。总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我们要永远记得,自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

 

第二篇: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xx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xx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

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xx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

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

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

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

第一,给洪水以出路。这是解决我国洪涝灾害问题的要点。

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去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在抗洪救灾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实施政府有效的社会管理,提早部署、充分准备,利用各种先进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手段,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时运用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做到了“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严密防守、科学抢险,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精心组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防洪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尽管淮河洪水量级大于19xx年,汛情重于19xx年,但灾情、抗灾投入和灾害损失均小于19xx年。在整个防洪调度和人员撤退中,没有死伤一个人。当然,淮河防洪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备了必要的工程和技术手段。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和调度手段,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法实现的。

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二者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缺一不成其为灾害。正因为如此,给洪水以出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而且要把它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就要予以高度重视。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给河道让出一定的宽度来,防止人为约束河道造成恶果;在堤防建设上,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在一些山区、支流或非人口密集区,要适度控制堤防建设规模;在防汛工

作中,要加强分蓄洪区建设,科学合理地运用分蓄洪区;在处理江湖关系、雨洪资源利用等一切工作中,都要按照给洪水以出路这个思路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天和谐的理念。

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要点。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30%。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

应对干旱缺水,有多种措施。按照常规做法,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库多蓄水;解决空间不均,主要靠调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调水可以解决区域的部分水资源短缺问题,但如果不搞节水型社会建设,人们没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就可能出现调水越多,浪费越严重的情形。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先进城市有本质区别。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简单地用行政的办法去节水,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

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建设来解决干旱缺水问题,要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从而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第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要点。

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治理水土流失。实践证明,大自然在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是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目前生态治理中所采取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

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干预大自然的生态,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如果人不去伤害大自然,给自然生态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在沙漠中,只要有水胡杨

林就会出现生机。内蒙古的东居延海干涸了11年,西居延海干涸了40多年,黑河调水到居延海后,当地生态迅速得到恢复。

因此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上,必须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不要简单地认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就无所作为了。我们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等,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比如搞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发展局部的牧区灌溉,使单位草场的载畜量大大提高,就可以实行轮牧,使休牧的大面积草原生态得到恢复。

第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这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要点。

绿色经济可以涵盖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绿色经济则把这一思想扩大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布局和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间,要求国家在宏观管理上要充分考虑绿色问题。与此同时,解决水污染问题,还要严格排污权的管理。水环境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排污权的管理上。正如节水型社会是以水

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制度,排污权的管理也应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起宏观控制、微观定额两套指标,按照排污权的上市交易规则,采取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做法,以此来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破解中国四大水问题,必须在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以上四个核心要点。这四个要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实从人定胜天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深化水利改革,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新体制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完成水利面临的四项任务,可以综合运用四种手段,即行政手段、工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各项水利工作,特别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综合运用这四种手段,尤其要十分注意经济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针对当前的水利情况,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二是要十分重视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在水利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体制建设。当前亟待我们去研究和开展的是四项改革,它关系到四种体制的建立。

一是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水是以流域为单元的,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水的多种功能,必须建立起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权威、高效、协调的真正意义上的流域管理委员会。政府宏观调控,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管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流域民主协商,是指流域管理委员会是由流域内各省区市组成,要建立民主协商机制,流域内的一切涉水事务都要经过民主协商来确定;准市场运作是指水市场由于受一些因素制约,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水权的转让、交易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用水户参与管理,是指要充分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才能更科学、民主,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是区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即水务体制改革,是对供水、节水、排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做好规划、方案、规则等制度体系建设,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落实,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要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促进节水的社会化。

四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非经营性资产,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推进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在水利国有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准公益性资产,要探索建立授权经营、权责明确、补偿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对全局有影响的工程,应由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部门行使出资人职权。

这四种体制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涉及的因素很多,改革的难度相当大,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但是,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第二部分 水权转换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研究并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前不久,我到宁夏、内蒙古调查研究,实地了解了这两个地区从实际出发进行水权转换实践探索的有关情况。他们的实践值得各地研究借鉴。

一、水权转换可以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流动,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保障

宁夏属于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10年内,宁夏经济必须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任务十分艰巨。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成为宁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将开工建设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水资源问题。各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发挥效益需要3.6亿立方米水量。但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计划开工建设的火电厂由于没有取水指标因而无法立项。水从哪里来呢?宁夏把工业新增用水的希望放在农业节水

上。这个地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5%以上,工业用水仅占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用水结构失衡。在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解决宁夏工业和城市发展用水问题,只能从实际出发,改变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调整用水结构,从宏观上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微观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青铜峡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2,有一半多的水在输水过程中浪费掉。如果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平均每投入2.71元节水改造资金就能够节约1立方米水。但由于政府的灌区改造资金不能完全到位,灌区节水改造项目难以进行。一方面是灌区节水有潜力,但资金缺口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电力,而火电厂却由于没有取水来源无法立项。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为促使企业发展,采取由政府投入1/3、企业投入2/3的办法,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火电厂。这样火电企业每投入2元钱就获得了1立方米水的使用权,解决了工业发展用水问题。目前,宁夏有两个120万千瓦的火电厂签订了协议,一个电厂的年用水量大体上是2000万立方米。

灌区与火电企业之间这种有偿转让水权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无偿剥夺农民用水权益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五赢”:一是通过水权转让,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生产用水,赢得了宁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

是企业用水得到保障,摆脱了制约的“瓶颈”,赢得了发展空间;三是拓展了水利融资渠道,灌区工程状况得到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赢得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保护了农民合法用水权益,输水损失减少,水费支出下降,为农民赢得了经济效益;五是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没有超采地下水资源,没有超指标使用黄河水,赢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宁夏水权有偿转让的重大意义在于走出了一条成功解决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新路。近几年,黄河来水偏枯,供用水矛盾日趋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水权转让,在农业节水基础上,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今后工业乃至社会发展用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水权转换既可以在企业和灌区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地区和地区之间,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结构用水的转换,还可以跨流域进行流域之间的水权转换

到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发现当地水权转让试点工作也正在进行,而且水权转让的领域进一步拓展。有三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件是在乌拉特前旗。与宁夏的情况类似,也是通过电厂

投资河套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灌区向新建火电厂有偿转让部分用水权。自治区领导介绍,他们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作了通盘规划,哪一个取水项目用水权转换的方式,哪一个用中水回用的办法,哪一个用别的水源,有总的考虑。我认为,自治区领导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个地区都必须认真做好水资源规划,总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件事是在包头市。与包头市领导交谈时了解到,该市由于经济社会尤其是工业加速发展,迫切要求增加用水量。他们在黄河新修了一个泵站,但批复的取水指标小于实际用水需要,要求按照实际需要增加取水指标。了解到新的水权转换的有关信息,可以通过投资进行灌区节水改造来换取增加水权指标,包头市领导当即表态愿意拿5亿元用于灌区节水改造,换取增加1亿立方米的用水指标。这样等于以5元钱的价格购买一方水的使用权。这给我们一个信号:黄河流域水权可以在区域之间整体转换。第三件事。自治区领导提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通水以后,黄河下游几个省的水资源指标比较多,能否增加内蒙古的用水指标。我回答了两句话:可以增加指标,但增加的水权指标是南水北调的水权,而不是黄河的水权。也就是说,虽然内蒙古用的是黄河水,但要付南水北调的价钱。自治区领导认为这种用水指标的转换有道理,可以接受。因为,新增的水指标是用来发展工业,贵一点也能够承受。这说明,跨流域进行水权转换也有着现实基础。

我认为,以上三件事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说明水权转换开始在企业与灌区之间进行,并逐步探索延伸到流域内包头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用水的转换,延伸到跨流域进行的流域之间的水权转换。那么,整个黄河流域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扩大,水的来源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以解决。以前各地缺水了,怎么办?想到的往往是三件事:修水库、打井、调水。现在通过水权转换的方式,也能够解决缺水问题。当然,节水改造不是无穷的,它有一个总量的概念。但现在至少开始走出一条新路,通过水权转换的办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我认为对黄河流域来讲,水权转换是解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把钥匙。

三、进行水权转换,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活水资源文章,既要研究技术问题、工程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研究制度问题、体制问题。原来我们比较多的是研究生产力的问题,现在要在研究生产力问题的同时,注重研究生产关系问题。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大规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流域的水权转让,对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流域和区域水市场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水权转让一定要根据各地水资源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个模式。目前,水权转让还处于试点阶段,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在实践中去解决,在探索中去完善。宁夏在水权置换过程中,遇到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水权转让的年限问题。按照取水许可年限,水权转让合同只能订五年,换取水许可证的时候再续订。但对电厂来说,订五年合同,与电厂的使用年限差距较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一种方式是按照渠道衬砌的使用年限来确定水权转换年限。一般来说,渠道衬砌的寿命是10年,超过10年需要重新衬砌,因此涉及到水权转让的价格问题。现在投入2.71元钱衬砌渠道获得1立方米水的使用权,那10年以后渠道衬砌的钱谁付呢?按照这个概念,如果订10年合同每立方米水投入2.71元,那么订20年合同,每立方米水使用权的价格应该是5.42元。这样一分析,可以认为,水权转换价格的底线应该是投入当地工程建设资金从而获得水的使用权的价格,而高限应是当地跨流域调水的工程建设价格,那是最高价格。如果超过这个价格,那么需水方就不搞水权转换,而是考虑跨流域调水了。市场价应在这中间浮动。另外,价格还需要与时间结合起来考虑。订的协议转让时间越短,价格相对越低;时间越长,价格相对越高。

水权转换的探索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很好的势头。针对当前水权转让试点工作的发展形势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逐步完善。

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水市场是一个准市场,水权转让涉及工业、农业及农民利益等问题,情况较为复杂,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需要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逐步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立。水权转换应在当地水资源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按照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进行。

第二,明晰初始水权。要逐步建立完善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体系。有了两套指标的约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自己的用水指标和节水指标,节水责任就可以层层落实,水权转让也就有了基础,各方权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第三,规范水权转让行为。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水权转让工作指导意见,使水权转让规范进行。要加快水资源综合规划与节水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评价与审批制度等等,以保证水权转让有序进行。在水权交易时,必须分析灌区的节水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和缺水状

况,从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论证水权转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灌区只有节约出多余的水,才能实施水权转让,不能盲目地从事水权交易。

第四,合理确定水权转让年限。采用灌区改造等工程措施节水时,存在工程维护和工程老化等问题。工程老化后节水功能逐步丧失,渠道需要再次进行更新改造。到底水权转让的年限应该是多少,应该综合考虑工程使用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第五,科学确定水权转让价格。宁夏、内蒙古水权转让价格是按照节约单方水所投入的节水改造费用来确定的。这种定价显然不能完全反映水资源的价值。水权转让的价格至少应该包括工程建设投入、经济生态补偿、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费等。各地应尽快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水权转让的价格形成机制。

第三部分 论大坝与生态

“大坝与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社会上对这个问题很关注,争论也比较多。在此我谈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前提。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类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招致了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当人类认识到这种掠夺式开发的严重危害后,便开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境界。

从原始社会的“天人合一”到掠夺阶段提出“人定胜天”,再到目前我们所追求的“人天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水电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上,水电比较有代表性。因此有必

要分析一下水电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电建设从解放初期装机16.3万千瓦,发展到20xx年底装机8607.5万千瓦,尽管在发展进程中曾数度遭遇困难和挫折,但是仍然顽强地发展,从弱到强,由小到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水电事业曾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先后经历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市场制约和生态制约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技术制约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电事业受建筑材料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缓慢。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筑坝技术和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修建大坝主要靠人扛肩挑,机械化水平极低,制约了水电事业的发展。如今技术制约阶段早已成为过去,中国目前有能力设计、修建任何类型的大坝。

第二,投资制约阶段。筑坝技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资金的制约。在电力短缺的情况下,国家急需发展火电和水电。为加快电力建设,国家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水电发展。譬如采用“两分钱”政策,每度电附加两分钱,调动各地的办电积极性。修建三峡工程,也采用了全国每度电加四厘钱的办法。这一时期只要能筹集到资金,电站就可以建,反之则难以建设。由于水电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电发展主要受着资金的制约。

第三,市场制约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中央水电投资的增加,极大地缓解了水电建设的资金困难。随着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出现相对富余的局面,水电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市场成为影响水电发展和电力布局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了市场,电站就可以建;没有市场,项目就上不了。决定电站建与不建、电力往哪里送,市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如广东等地对电力的需求就为西南一批水电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市场。

第四,生态制约阶段。近年来,国内外各界对生态和环境的问题日益重视起来。水电事业在走出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困扰后,又面临新的问题,即如何看待水电开发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当前,社会各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怒江该不该开发水电,都江堰的杨柳湖电站该不该建,等等。有关三门峡大坝的争论本质也是这个问题。这些争论都是大坝与生态问题在实践层面上引发的,焦点都是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紧缺矛盾正在日益加剧,发展水电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但是修建大坝带来的生态问题应如何认识并妥善解决,这已成为当前水电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可以说,修建大坝带来的生态问题又将成为水电发展新的制约因素。只有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了,我国的水电事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广西龙滩电站的建设为例,现在技术、投资、市场等制约因素都已解决,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但该工程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即坝高到底多少,修高坝还是低坝?争论很激烈。从工程效益角度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出发,几乎所有的水电专家都认为应该修高坝。但是这个方案会增加淹没区移民人数,而且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移民问题就成为确定工程建设方案的最重要因素。这里不是讨论具体建坝方案问题,而是想提供一个信息: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问题将成为我国水电建设乃至整个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生态问题处理好了,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可能会更快、更好,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遭受挫折。前苏联的水电发展,有一个时期就曾因生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批评和谴责而陷入低谷。我们要引以为戒,不能重蹈这一覆辙。

综上所述,我国水电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技术、投资、市场、生态等方面的制约,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科学评价大坝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大坝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当前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争论很多,但不少人对大坝导致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或者说并不准确。要正确处理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首先必须冷静下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坝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制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区分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一般性问题。我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修建大坝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移民问题。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移民问题是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我谈三点认识:第一,移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移民人数达1500多万,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没有的。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移民工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决因移民带来的各种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我国水库移民工作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移民至今仍未摆脱贫困,生产发展和生活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修建了一批大型电站,国家对移民问题更加重视。三峡工程涉及移民110万,为妥善解决移民问题,中央制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重庆直辖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移民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这么多移民的生产就业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关于修库建坝中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处置方式。大体讲,我国移民安置主要有三种方式或者说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较为简单的移民安置型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的开发性移民安置阶段,即让移民拥有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改消极补偿为积极创业,变生活救济为扶助发展生产。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应该走向第三阶段,走投资型移民的道路。投资性移民是库区移民以其享有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资本入股,在电站经营中享有一定的股权。也就是说,国家享有资源资产,移民拥有相应的权益资产。目前一些电站从经营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移民补偿,也是资产管理的一种转换方式。但从长远看,还是以让移民拥有一定股权的方式更为合理。

第三,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我们能够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我国的水库移民有其特殊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水库是山区水库,库区群众原本生活十分贫困,移民给他们带来了脱贫的机会,成为摆脱贫困的一个途径,因此移民工作得到了库区百姓的支持。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官员到我国的一些库区考察,了解到库区群众都愿意移民。这一点与国外不同,是中国水库移民的一大特点。

因此,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我国水库移民问题是能够妥善解决的。

(二)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这是目前讨论大坝与生态问题的文章中很少提及的。事实上,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就是因为建坝改变了河道的流态,导致坝址上游河道泥沙淤积。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对下游河道、江湖关系以及入海口的影响,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三)对大气的影响。国外舆论在谈到大坝与生态问题时,首先谈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有原因的。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在北美洲,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从世界范围看,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国际上把对大气的影响看作建坝对生态的影响的首要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中国并不严重。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电站虽然很大,但多属高山狭谷型水库,与国外的水库相比,库容并不大;二是库区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森林。譬如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但其库容要排在三十几位以后,林木淹没很少。因此,用对大气有影响来指责中国的大坝建设,显然是对中国大坝建设问题缺乏了解。

(四)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五)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如鲟鱼,相当一部分是在北纬45度左右的日本北海道与我国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等河、海之间洄游。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有一些河道并没有洄游鱼类。世界各国在建坝中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

办法: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在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时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六)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七)地质灾害。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

(八)溃坝。可能造成溃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超标准的负荷,也有可能是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

以上归纳的大坝对生态的八个方面的影响,是普遍意义上的。对中国而言,我认为在这八个方面的影响当中,要高度重视移民问题和建坝对泥沙与河道的影响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可能带来的生态问

题并不相同,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具体分析。一个项目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什么,项目该不该上,该怎样进行控制管理,要作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提建坝就指责生态的八大问题,否定一切大坝建设。

四、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几点认识

第一,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生态与环境是当前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应该比以往、也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第一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作为流域机构,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生

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而不能把开发资源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水利工作要立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立场要转变过来。

第二,国际上对大坝建设看法不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反映。一般而言,国际上对大坝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发达国家不同意修大坝,认为大坝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影响;发展中国家主张修大坝,认为不修大坝经济无法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赞成建坝,并在赞成修大坝的同时提出要十分注意生态问题。

国际上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是有其原因的。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极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90%以上,水电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按最近水能资源普查结果看,中国水能资源开发也只达到百分之十几。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例,其人均用电量是中国的十几倍,水库拦蓄水资源量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电力能源问题,不修大坝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我国提出20xx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两番的目标,据测算,届时国家需电力装机9.3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要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7亿千瓦,达到2.5亿千瓦。这意味

着今后平均每年要新增水电装机1000多万千瓦,才能满足翻两番的能源需求。更何况大坝还承担着防洪和水资源配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坝建设。

第三,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一定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一概否定建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xx年我国水电装机需要增加到2.5亿千瓦。那时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率基本达到50%。总体开发达到50%以后,速度会慢慢下降。按世界上发达国家情况看,水电开发最终可能达到60%~70%的水平。在今后的20~25年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水电开发将迎来一个高峰。我们对水电发展的宏观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只有充分重视每一座大坝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水电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四,修大坝要慎重,拆大坝同样要十分慎重。如果认为修建大坝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主张是沿用了“人定胜天”的思想,那么认为拆掉大坝就能恢复原来生态的观点同样也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因为拆掉大坝也有可能破坏既成的、现实的生态

系统,带来新的生态问题。因此,建大坝要慎重,拆大坝同样要慎重;建大坝有一整套严格的批准程序,拆大坝也同样需要有一整套严格的批准程序。当前应逐步建立大坝报废退出机制,完善配套法规,严格程序管理。

第五,水利水电工作者要勇于挑起大坝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水利水电工作者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建大坝,对相关的生态问题考虑得不够。现在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既要挑起大坝建设的担子,同样也要挑起生态保护的担子。应该认识到,任何水利水电工程,从本质上说都是生态工程。如果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对生态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科学地处理,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勇于挑起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要切实负起责任,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