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

一、活动区创设背景:

中国古典文化灿烂辉煌,尤其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所有人群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本次区域活动我们以大班教材上册主题四的次主题二《我演美猴王》来开展。

二、活动区设置说明: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为使幼儿感受区域活动的乐趣并能积极参与到其中,我们设置了以下六个区域。

1、 建构区

活动区名称:建构未来

活动区目标:

尝试用立体建构的方式搭建花果山。

材料投放:雪花片、饮料瓶、泡沫积木、孙悟空图片

活动区规则:

(1) 幼儿大胆操作材料,与同伴协商合作,共同搭建完成作品。

(2) 在区内不准打闹、大声喧哗。

(3) 活动结束后,自觉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2、美工区

活动区名称:维尼手工坊

活动区目标:

(1) 掌握用剪刀抠出面具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镂空部分的技能,

能创造性的制作《西游记》中不同人物的面具。

(2) 能自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设计、制作邀请函。

材料投放:各色卡纸、皱纹纸、海绵纸、及时贴、水彩笔、蜡笔、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区规则:

(1) 小心使用剪刀

(2) 彩笔不乱涂画,保持衣服、桌面干净。

(3) 活动结束后将材料收放好。

(4) 本区只限10人。

3、 图书角

活动区名称:快乐书吧

活动区目标:

(1) 激发幼儿喜欢阅读连环画的兴趣,了解连环画的风格特点。

(2) 能与同伴一起阅读,体验共同阅读的乐趣。

材料投放:《西游记》连环画册、《走迷宫》

活动区规则:

(1) 请保持安静。

(2) 爱护图书,轻拿轻放。

(3) 与同伴交流分享。

(4) 活动结束后将图书放回原处。

2、 益智区

活动区名称:奇思妙想

活动区目标:

(1) 初步学会正确安装手电筒的电池,进一步了解光与影子形成的

关系。

(2) 感知“小猴”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现象,探索重心移动使小

猴翻滚的秘密。

材料投放:白色吹塑板、胶囊、钢珠、泡沫三角形积木、鞋盒、手电筒、画有西游记人物幻灯片、电池。

活动区规则:

(1) 多动手动脑、多思考。

(2) 做好记录。

(3) 爱护实验器械。

(4) 本区只限10人。

5、表演区

活动区名称:梦想剧场

活动区目标:

(1) 体验与同伴戴面具随音乐自由舞蹈的乐趣。

(2) 尝试用打击乐器为儿歌配器,边演奏边朗诵儿歌。

(3) 学会唱歌曲,随音乐进行游戏,并快速模仿他人的动作。 材料投放:(1)幼儿自制面具人手一个、空阔场地、《一个师傅仨徒弟》、《猴子看、猴子做》音乐CD、《唐僧骑马咚哩个咚》语言CD.

(2)小鼓、碰铃、沙锤等打击乐器。

(3)师徒四人和老妖婆的手指偶。

活动区规则:

(1) 请拿进区卡后进入区域。

(2) 选用不同乐器与同伴共同表演。

(3) 爱护乐器,活动结速后物归原处。

6、角色区

活动区名称:金剪刀美发屋

活动区目标:鼓励幼儿共同协商分配角色,掌握角色特点,学会生活中交往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材料投放:吹风机、梳子、发夹、皮筋、发饰、洗发水(空瓶)、图书、游戏纸币等。

活动区规则:

(1) 请微笑服务。

(2) 精心修剪。

(3) 活动区限6人。

(4) 活动结束后将材料物归原处。

三、组织指导

1、建构区

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选择材料,共同合作搭建,并启发幼儿运用辅助材料装饰花果山。

2、角色区

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选择角色,模仿生活中美发师的美发技能为顾客服务。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注意学说礼貌用语。

3、美工区

(1)指导幼儿选择制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面具,并掌握用剪刀抠出面具的眼睛、鼻子、嘴等镂空部分的技能,鼓励幼儿装饰面具时大胆用色,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征。

(2)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创设、设计和装饰邀请函。

(3)引导幼儿写清邀请函的基本信息。

4、图书角

(1)指导幼儿园协商选出一名“故事大王”,来为其他小伙伴讲《西游记》故事。

(2)指导幼儿和小伙伴一起阅读《走迷宫》,体验共同合作的兴趣。

5、益智区

(1)指导幼儿认识电池正、负极,学会组装手电筒,引导幼儿自由放映《西游记》幻灯片,激发幼儿探索手电筒发光及影子形成的密秘。

(2)引导幼儿玩小猴翻斤斗的玩具,探索重心移动使小猴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秘密。

6、表演区

(1)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分配角色,根据人物特点并大胆创编舞蹈动作。

(2)引导幼儿和同伴共同讨论儿歌的配器方案,选择合适的乐器边

演奏乐器边朗诵儿歌。

四.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无规则的非常高。而且能遵守各自区域规则,并能充分利用区域 投放材料来开展活动。

活动中建构区的内容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利用被材料会创造性的搭建出他们心目中的“花果山”这一点决定了兴趣来源于生活,在美工区,幼儿能积极的利用积极的材料,大胆的设计创造,制作出漂亮的头饰,而且能积极活动层次自己的作品,并且活动结束后将材料有序的收放,这些都是幼儿优秀的表现。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美发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益智区的材料要再丰富些,鼓励幼儿大胆操作积极探索,使幼儿能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的兴趣。

五、进区卡说明

进区卡使幼儿自主活动和常规之间建起一道连接的桥梁。有效减少了区角拥挤不堪和半途而废的现象,同时也为教师的客观、全面的评价活动带来依据和方便,所以我们将各区域进区卡设计为:建构区以城堡为图案、角色区以小梳子为图案、美工区以小手为图案、图书角以书本为图案、益智区以放大镜为图案、表演区以音符为图案。在各卡上穿上丝带,幼儿进区前根据自己意愿到取卡处选择进区卡。取卡进区后将卡挂在该区域特定的挂钩上开始活动。活动结束后自己取卡挂

回取卡处。

 

第二篇:猴王心理

猴王心理 每个人在心理层面上,都渴望别人认可自己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最强者。人们 的这种心理就是猴王心理。 一。猴王心理的来源 公的海狮,牛以及狮子、老虎、猴子等哺乳动物在发情期都会表现出极其好斗,易 发怒和想战胜其他同类成为最强者,以获得同异性的交配权。雌性出于让后代更容易生 存的考虑,更愿意和异性中的最强者交配以取得最强者的基因。对雄性动物而言,它的 竞争者往往会有很多,它如果想要跟自己心仪的异性交配,它就必须要一一打败自己的 对手竞争者,证明自己的强者身份,这样才能够取得与异性交配的权利,让自己的强者 基因通过与异性结合的形式而保存下去。 对所有的处于发情期的雄性动物而言,只有证明自己是最强者,打败自己所有的对 手,才能够取得与异性的交配权,否则,就要自己忍受性欲的煎熬,人当然也不例外。 性成熟的动物个体在一年里只会有十几天或几十天的发情期, 在这个时期雄性动物 会表现出极其好斗和想打败自己的同类对手而取得与异性交配的权利, 其余时间它们则 都是与自己的同类友好相处的, 较温和的。 但对人而言, 由于人类的生存条件极为优越, 各种条件都比较适宜,因而,人的发情期要比其他动物都要延长很多很多,也比原始人 类的发情期要长的多,几乎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里,成人都是处于发情期的。所以,人会 在一年的时间里都表现出极为好斗和想打败自己的对手,想证明自己是最强者。这就是 人的猴王心理的来源:人的发情期从一年中的某一段时间延长到了一年中每一天。 人都想出名,这是人的猴王心理的最直接的表现,然而据我观察,在所有的想出名 的人中,想出名成为名人的最初的目的不外是: 1. 有比较多的钱,来让生活舒服些,少一些焦虑和担心。 2. 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能力,以博得异性的注意和青睐,以达到 和更多的异性交配的目的。这是很多人都深埋在内心但都难以说出来的,但是 却是最直接的最本原的目的。 在自然界, 一个猴子拼命的想成为一个猴王的目的是获得与所有的母猴的交配的权 利,因为在猴子的群体里,只有猴王有绝对的与母猴的交配权。在猴子的群体里,母猴 是都不愿意和非猴王交配的:而在人类中,与此类似,女人都不愿意和自己看不起的人 交配的。 男人们拼命的想证明自己是最棒的、最出色的、最有钱的、最有实力的、最有地盘 的、最有威望的,其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与更多的女性的交配权。 猴王心理受性的 驱动,是男性迫切想要满足传播自己基因这一目的的策略和手段。

猴王心理来自于性,且为 此目的服务。唯有超越、战胜、打败对手,男性才能俘获女性的爱慕和投靠,才能传播自己 基因,这是猴王心理的本质目的。 猴王心理不是猴王的心理, 而是人人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心理。 它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一 代一代地复制到每个人身上, 驱动人们作出属于自己的成绩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就, 证明自 己是个有出息, 有能力的强者。 猴王心理的先天遗传性决定了它是无意识的人类行为的原驱 力。 在社会中,当人成长到一定年龄后,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后,人就会在心里幻想自己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般而言,人幻想中的自己是有相当地位的,相当财富的,被公认的有 出息和有作为的、有能力的人。经理、主观、老板、官员、工程师、名人等中上层人士,是 多数人梦想要成为的人, 这是人类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但这不能说是猴王心理的意识性的表 现,因为这只是猴王心理这一原驱力结合人们的认识和意识,而形成的。 从猴王心理的起源来看, 猴王心理是男性为获得与女性交配以传播自己基因的总的策略 和方法。远古时候处于发情期的男性,在传播自己基因这一任何物种都必须完成的任务前,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竞争者太多。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要战胜其他竞争者脱颖而出。 战胜其他竞争者才能取得与异性的交配权并传播自己的基因。 而为了提高自己基因存活的可 能性,男性需要与尽可能多的女性进行交配。因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能力强者拥有与 多位女性的交配权,比如皇帝拥有众多嫔妃,王公大臣以及富商们娶三妻四妾等现象。 在远古时期,男性要想让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必然得经常参与战斗,因而,他们需要 时刻保持好战性并时刻都保持高亢的斗志—也即强烈的猴王心理。 人类究竟有没有发情期,这是一个问题。比较多的说法是,人类没有发情期,因为人是 高级动物。这是我坚决不能同意的观点。发情期,顾名思义,应该是动物交配的时期。哺乳 动物的交配时间往往是一年中的有限的一段时间或几段时间。 多数哺乳动物的发情期在一年 当中所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往往是十几天或者只是七八天。在发情期之外,哺乳动物则 没有交配的欲求。应该说,判断动物是否处于发情期的标准应该是动物是否有交配的欲求, 性器官的变化以及性腺的活动等。性成熟的男、女,在一年中,任何时间都有交配的欲求并 可以交配,并且他们的性器官在交配时会有变化,而且还会伴随性腺的活动。这足以证明, 人类是有发情期的,并且人类的发情期比其他任何动物的发情期都长

。性成熟的男女,他们 的发情期延长到了一年中的任意一天,直到他们绝经后,他们才会停止交配,也就是说直到 绝经后性成熟男女才度过了发情期。 如果说,吃、喝、睡觉、防卫等基本需要是出于保全个人生命的延续,那么,传播自己 的基因,生养子女则是出于保全种族生命的延续。两者是相互进行并且都十分重要的,缺一 不可地对任何物种的生存、 繁衍和发展都十分重要。 而且, 任何物种都必然具有这两种能力, 要不然,该物种就会消失。 个体出于保全生命、 传播基因的利己行为对物种的生存、 繁衍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传播基因的个体目标出发,在猴王心理的支配下,男性个体之间为竞争女性的交配 权而爆发争斗,最终,最杰出者胜出并获得与众多女性的交配权,从而使得自己的基因成为 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加剧了雄性个体的斗争,并最终让最强者的基因 传播下去。这保证了物种向最佳方向发展,并保障物种能更适应环境。 既然,性成熟男女(度过绝经期的老年人除外)每天都处于发情期,而发情期的雄性个 体是极为好斗的和想要战胜对手的, 那么, 可以说, 性成熟的男女每时每刻都会有猴王心理, 并十分想要战胜其对手。从这方面讲,猴王心理建立在人的发情期这一基础上。 性成熟的男性个体之间竞争女性的交配权, 女性选择与最强者交配并不参与竞争。 难道 可以说,女性没有猴王心理吗?绝对不是的。人类群体中,无论男女,都是强者的后代,遗 传了强者的基因,因而,拥有强者的基因,而不拥有强者的争抢好斗的秉性,是很少发生的 事情。强者的猴王心理通过其基因复制到后代身上,从而使得后代都保有猴王心理。女性处 于被竞争的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猴王心理的好斗性难以表现出来。 无论处于哪种社会体制,社会的管理者、重大事件的决策者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以及其 他等级高的人中,男性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女性的比例。 如果给猴王心理贴个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应该是雄性的。无论原始社会,文明初期,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还是以后会出现的新的社会, 人的猴王心理的原始的、 雄性的标签都会牢牢地贴在其上。 例证在于, 男性强者可谓多妻多后代和现实中男性强者多 妻多后代的现象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强者多妻多后代的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如果说有 改变的话,那也只是形式上稍有变化而已。如今社会的高离婚率现象、包养情妇现象等,与 古代三妻四妾的现象,不同的仅仅是形式而已内容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本质性

的改变。 如果一定要指出猴王心理所对应在人身体上的存在,那么我想,性激素应该是其基础。 也就是说性激素不仅可以改变人的外貌(使男女出现第二特征),还能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 影响。二。猴王心理的特点 1。普遍性 人人都有猴王心理,都渴望证明自己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最强者。也正是因为 人人皆如此,我们的社会才如此有活力,才会发展如此之快。也正是因为人人都追求荣 华富贵、都追求高人一等,我们的社会才会有竞争。假如人们都没有猴王心理,那么, 可以想像。我们的社会该是多么死气沉沉。 2。焦虑性 猴王心理是与人的焦虑反应紧密联系的。 当一个人在被别人看成是重要的、有能力的人时,他便会感到很欣慰、兴奋、快乐 以及心情舒畅等情绪。这是猴王心理的焦虑性使然。但当一个人被别人忽视或被别人批 评、排斥、拒绝、否定时,就是说,当他不被人认可为重要的有能力的人时,他便会感 到失落、不安、恐慌、压抑、焦虑烦躁等情绪。这也是猴王心理的焦虑性使然。 3。 趋性 当猴王心理被满足时,人会表现出正面的奖励性的情绪:但当猴王心理被打击时, 人则会表现出负面的惩罚性情绪。 这种猴王心理的奖惩特性使人更愿意让自己的猴王心 理得到满足,以获得奖赏性的情绪:相反,人会竭力避免猴王心理被打击而产生的负面 惩罚性情绪。 人们出于为了满足自己猴王心理的目的会竭力证明表现自己是重要的有能 力的人。相反,人为了避免猴王心理被打击,则会竭力避免某些行为以避免别人认为自 己是不重要的无能的人。 这种猴王心理的焦虑性的奖惩机制,使人们具有了某种趋性:竭力用行动行为证明 表现自己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最强者,以博取人们的尊重、尊敬、肯定、认可:并竭 力避免做出某些可能被人批评、排斥、拒绝、否定,给人留下弱者的印象的行为。 4。问题性 在人的所有心理问题中,有关猴王心理的心理问题可能至少占一半,而在人一生所 处理的所有问题中,有关猴王心理的可能也至少占一半,甚至更多。 猴王心理使人有了自尊心理、崇拜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虚荣心、丢人心理 等。 5。排他性 既然每个人在心理层面上,都渴望别人认可自己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最强者, 那么,人人都希望这个被别人认可的最强者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也不能是和别人并列为 最强者。事实上,人们的猴王心理都带有很强唯我独尊式的排他性。 三.与猴王心理相关的 1。自尊心理 一位老师说:人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越强,前进的动力就越大。犯了错误不可怕, 丧失了自尊

才最可悲。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脆弱,班主任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只 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学会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尊重。 一位年轻人说: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人,首先要有自信 心,然后才有自尊心。不管别人是否尊重你,你自己要尊重自己。只要有了自尊,即使 是只言片语也是一言九鼎。用微笑面对挫折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用自尊对待生活则 是一种真正值得称道的完整人生。 一位激进的人说:自尊,犹如一面旗帜,它可以超越地位尊卑、家庭贫富、能力大 小、条件优劣等尘世俗念:自尊是力量,它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光荣。古有司 马迁宫刑而作《史记》,孙殡刖足而修兵法,今有华罗庚跛脚而成数学王子,张海迪高 位截瘫而为时代楷模。他们都是凭着自尊的力量,在逆厄中奋起,在困挫中挺进,披荆 斩棘,一路豪歌,终于冲上了事业的颠峰。 我们在谈论的自尊到底是什么? 自尊就是人人都具有的猴王心理,建立在人人都具有的猴王心理上,一种自己把自 己看得很重要、并不许别人轻视、污蔑自己的心理。 猴王心理的特点是任何人都希望证明自己是强者,是重要人物,或者至少也要证明 自己不是弱者。并且,猴王心理是与人的焦虑反应紧密联系的。当一个人受到别人或自 己的尊重、尊敬表扬及肯定,欢迎时,即他的猴王心理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感觉到自己 变的很重要,感觉自己很不错,是比其他人都强的,那么,该人就会表现出很安慰、兴 奋和快乐和心情舒畅:而当一个人得不到别人及自己的尊重、尊敬、肯定认可,而是别 人的批评、排斥和拒绝否定时,他会感觉到自己是不重要的,自己是不比别人强的而是 比别人都弱的,自己是不如别人的。这时,人就会表现出失落、不安、焦虑以及恐慌压 抑的情绪。 因为当猴王心理被满足时,人会有很美好的感觉;而当猴王心理被伤害时,该人就 会感觉到痛苦。 人的趋利避害的原则决定了人人都会对持续地满足自己的猴王心理产生 需求,希望自己的猴王心理能够一直不断的得到满足,所以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看的很重 要、是很强的、很尊贵的,以获得持续的猴王心理被满足的快感和安慰--这就是自尊心 理的本质。 2。 to be no。1 to be no。1 的绝对诱惑和要赢的强烈冲动,以及对胜利的极端渴望,是人类猴王心理 的主旋律,从人类诞生到现在,未曾发生变化。它们的原始动机服务于争夺配偶传宗接代的 需要,但现实中,它们的用武之地已拓展到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旺盛而激烈的猴王心理的要求如何满

足?如何引导?人类千年的文明与智慧, 给出的答 案之一便是:赛场。没错,对那些想要成为 no。1、要赢、要胜利的人而言,拼搏与竞争之 所、荣誉与梦想实现的地方,就是赛场。赛场,对渴望满足自己猴王心理的赛手来说,具有 永恒而无穷的吸引力。比赛,有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田径比赛,马拉松比 赛等奥林匹克比赛项目,以及形式各样的歌唱文艺比赛,吃辣椒比赛,喝啤酒大赛,相扑, 武术,拳击等比赛,它们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一展风采,是因为它们能 提供给他们以成为 no。1,超越和战胜其他选手,获得众人的肯定、赞扬及尊重的可能。冠 军的位置, 它的重要性在比赛选手的心目中是无可替代。 为了能够站在梦寐以求的冠军的位 置上,接受奖牌和观众的赞美、关注、欢呼和肯定,多少选手挥泪洒血,辛苦磨练,全力拼 搏,牺牲多少也值得。 有人说,参赛选手之所以要作 no。1,要做冠军,是受商业利益的诱惑和他人的要求, 与猴王心理没有关系。我对此的反驳是:如果此论正确,那么如何解释人们热衷于吉尼斯世 界记录呢?要知道打破吉尼斯记录的人, 他们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记录和见证, 没有任何奖杯、 金钱的奖励。没有任何利益的奖励的吉尼斯也可以让人们为之疯狂,这只能说明一点,人们 在精神上,心理上的某种需求超过了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这种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就是 猴王心理对人的要求:要成为 no。1,要赢,要战胜和打败其他人。 还有一个难以忽视的领域,能够供人一较高低上下,比试一番,这就是网络游戏。人类 的好斗性和好战性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在网络游戏中彻底释放出来。 在网络游戏中, 玩家们屡 败屡战,只为提升自己的等级,征服对手,挑战一下王者那至高无上的尊位,寻找自己实力 在人群中的定位。许多玩家声称,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真是的自我,找到了奋斗方向,明确 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活变的有意义了。的确,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志、难以证明自己是强 者的人,在网络游戏中往往体验到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征服和攀升的充实感,及跻身顶尖俯 视众人的巅峰体验。 不可否认, 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的巅峰体验正是来自于猴王心理被满足的 快感。更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游戏正是为满足人们的猴王心理而产生。3。女性的择偶标准倒逼男性上进在小说《三国演义》,很难得地,我们能看到两个女性的择偶标准:其一为孙权之妹, 刘备之妻孙尚香,她曾扬言:若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意思是说我孙尚香除了英雄是不嫁 的。其二为桂阳

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樊氏守寡三年,有倾国倾城之容貌。赵范常劝樊氏改 嫁,但樊氏说: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 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当时赵范投降了赵云,便动了让嫂子樊氏嫁给赵云的 念头。 这两个女性的择偶标准很特别,都是声称只嫁英雄豪杰,名闻天下之人。由此,联系到 如今未婚大龄女青年的择偶标准, 不由得不让人感慨: 女性心目中理想的择偶标准一直都是 那么苛刻、高不可及,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变化。那些单身的大龄女青年的择偶标准里,虽 无要求男方是英雄,但也和英雄差不多了:高收入,有车,有房,事业有成。这样的条件只 是她们对男方起码的考核标准。 如果我说所有女性的择偶标准都很高,相信很多人会反对。但事实是,每个女性心中理 想的夫君标准一开始都是很高的, 只不过随时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 她们的择偶标准才慢 慢地一点一点地才降到了社会中大部分男人能接受的地步。 对女性来讲, 她们总不能一直将 自己标价过高而导致无人问津吧。就像一件商品,一千块没人要,于是降到九百,还是没有 人要,再降到八百,这个价位便有人抢着要了。女性的择偶标准可以用等车来形容。譬如一 位自视颇高的女性在路边等车,她期望她的配偶是开宝马的,但是开宝马的又不屑于她,因 而宝马车从她身边呼啸而过,不会随她的招手便停下;于是,她降低标准,希望对方是个开 奥迪的,但是开奥迪的也没有停下;于是,她想,来个捷达也不错,但是捷达也不停车;于 是, 她只能寄望于面包车会停下来让她上去载她一路, 要不然就只剩下开拖拉机的或赶马车 的了。 即便女性的择偶标准下降到一定程度, 对许多进入婚龄的男青年而言, 甚至对很多在职 场打拼多年的单身男子而言,他们的条件仍难以达到女性的择偶标准。因而,很多单身男性 选择更加努力地挣钱或靠父母资助乃至借债,才能偕新娘走入婚姻的殿堂。这就是说,女性 的择偶标准,倒逼着男性去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去参与竞争并取得卓越名次。 从遗传学来讲,男女数量之比应为 100:100,但现实中,尤其在中国,因为重男轻女 和医疗条件便捷,男和女的数量之比可能是 105:100 这一男女比例意味着 105 个男性中有 5 个男性会娶不到老婆,再考虑上许多富人、高管包养多名情妇的现象,那么,娶不到老婆 的男性可能会扩大到 105 个里有 6、7 个之多。男多女少的现象,必然导致女性的择偶标准 的大幅度提高,并更有力地刺激男性的猴王心理并促进男性之间的竞争

。 在自然界的哺乳动物里,当一个雌性有很多追求者时,它选择的配偶必然是那些追求者 中的最强者或者说是胜利者。而雄性为获得与异性的交配权,必须要打败其他竞争者。哺乳 动物的这种能者有妻且能者多妻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比比皆是,且从古至今,都没有实 质性的改变。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王公大臣及富豪三妻四妾的现象 一点都不稀奇。而如今社会中,则有富豪、高官等有能力者包养情妇的现象。 柔弱的女性本能地渴望其配偶是强者。因为只有配偶是强者,她和她的后代的安全和生 存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她才能生活在适宜的环境里。弱者,无能之人,连自己都保护不 了,连自己都活的很困难,更别提能给女性幸福了。 女性渴求自己的配偶是白马王子。 为什么是白马王子?告诉你, 不是因为女性都是白雪 公主,也不是因为白马王子长的帅,更不是因为那匹白马,而是因为他是王子,是国王的权 利和财富的准继承人,是以后的准国王。直接嫁给国王固然不错,但哪个国王没有老婆,难 道去做小老婆,受皇后的刁难侮辱?在女性的心理世界里,她们就是要当皇后,要当第一夫 人。因而,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仍然单身的白马王子。只有嫁给白马王子,才能做 以后的准皇后,准第一夫人。 猴王心理与女性的择偶标准, 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男性的猴王心理及在猴王心理支配 下作出的竞争行为, 其原始出发点正是为了满足女性的择偶标准, 以达到获取与女性的交配 权,以传播自己的基因。女性择偶标准的提高, 会刺激男性的猴王心理, 使之增强, 相应地, 使男性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4。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热衷于此道。孔子在《论语》里也是 对出人头地做了肯定的。而且能够做“人上人”、“出人头地”,意味着可以扬名于世、光 宗耀祖,可以名利双收。你看,如今唱歌的、演戏的、搞体育的,一旦走红,就被掌声、 鲜花、金钱所包围,那种潇洒,那种惬意,那种“人上人”、“出人头地”的感觉,的确让 一些人垂涎欲滴。就连许多长辈们也会经常这样教训晚辈: “你整天无所是事,哪会有 出人头地之日?” 想尽快出人头地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想法,其实这不一定特指当什么官。这种追求 几乎每个人都难以摆脱。翻翻中国的历史,孔子四处奔波,孟子周游列国,不断地游说、 不断地寻找能够给自己官做的人:杜甫静心苦吟,虽然写下许多关心民众疾苦的悲天悯 人的诗篇,可是也常常在充满功利地振臂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

:文天祥被俘,虽然慷 慨激昂、从容赴难,口中却念着“留取丹心照汗青”,想着史册流芳??这么多的人,哪 一个不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哪一个不是张着耳朵在等待别人的评价? 想尽快出人头地本身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因为它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人类的骨髓, 已经连同求利一样成为人类欲望的一个部分。从人类的历史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 这种思想不仅是不可驳斥的,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于人类的道德自律和社会发展 起了难以估量的推进作用。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但由于个人水平和能力有限,往往出 类拔萃者寥寥无几,因此他们就成了众目睽睽的对象。 想出人头地这一心理是建立在人人都具有的猴王心理上的--是一种想要自己成为 别人羡慕的对象, 想成为人群中最重要的人, 想证明自己是最棒的第一号的人物的心理。 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出人头地了,那么,他的猴王心理会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而一个 人之所以想要自己的猴王心理被满足的原因是--猴王心理被满足的感觉是相当美妙的 和回味无穷的。而猴王心理不被满足或者说受到伤害时,那种感觉则是相当痛苦的。所 以,人们出于想要一直满足自己猴王心理和避免自己的猴王心理受到伤害的想法,都想 出人头地。 5 虚荣心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竞争女性的交配权、超越和战胜对手的动机与目的,从求偶这一 单一领域解放出来, 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猴王心理要求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 不能落后,不能低人一等。房子要比别人住的大并且豪华,衣服要穿名贵的品牌,珠宝首饰 则要选择奢侈品,学历也要比别人高一点,这些做法的背后,是猴王心理在作崇。在猴王心 理的影响下,人们竞相在吃、穿、住、用、行,这些人的基本需求上攀比。 虚荣心是人的猴王心理。它人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只不过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虚荣心是为了证明是强者,或者至少是要证明自己不是弱者的心理。而证明自己是强者 或不是弱者,想要别人把自己看的很重要,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正是人的猴王心理 的体现。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样不就突出了自己 是卓越的人,是能力强的人,是重要的人?一个人想使自己成为重要的人、能力强的人, 这是符合猴王心理的特点的。 买房买车是要住的要用的,但虚荣心强的人,不图住不图用,他们买房子是用来炫 耀的,买车子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就是说,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是要证明自己 是强者或至少也不是弱者。而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

强者而不是弱者,这正是人的猴王 心理的特点。 另外,虚荣心强的人都强调自己要刻苦努力,要做人上人,这也正是他们想要证明 自己是强者的体现。 虚荣心或者说猴王心理是造成人的攀比心理的原因。比如说,在女生中会流行一种 衣服,大家竞相穿一种衣服,恐怕落后,被人耻笑愚昧落后没思想。而在一个共同生活 的小社会里,比如在一个集体学生的住处,当处于集体里的所有人都买了手机之后,那 么,那个没有买手机的同学就会感到压力很大。这也是猴王心理在起作用。 虚荣心是人的猴王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是强者、不是弱者 的心态。 6。爱面子 面子是社会中一个人在其他人心目中是否被尊重, 是否被认为是重要的, 是否被认为是 有能力的形象。被人尊重,被人认为是重要的,被人认为是有能力的人,是有面子的;而不 被人尊重,不被人认为有能力的人,是没面子的。被人轻视,被人鄙薄,被人排斥拒绝,被 人视作无能之辈的人,是无从谈起自己的面子的。 竞争中落败,比赛中输场,被人拒绝、轻视、反对,无人信服、听从,亲人的背叛,这 些对人的猴王心理的打击是很惨重的, 而更惨重的打击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改变---由重 视变为轻视,由尊重变为鄙薄,由欢迎变为拒绝、冷漠,由顺从变为敌对。人的价值是通过 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来体现的, 猴王心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来得到满足的。 这是 为什么人们那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的原因。 社会名流, 位高权重者, 广受人们的尊重和重视, 走到哪里, 哪里的人们都会欢迎他们, 顺从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是很有面子的。一个人从平凡升 级为不凡,别人会给足他面子,人们会尊重他,欢迎他,顺从他,满足他;而一个人从人生 的高峰跌落到人生的谷底,别人会数落他,轻视他,拒绝他,排挤他,就是说不给他面子。 为了面子, 为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由能力者的形象, 为了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重 视,很多人豪掷千金买名车,住洋房,穿名牌服装,戴奢侈装饰,以求装点门面,令他人刮 目相看,教他人不敢小觑自己的能力。当你的朋友都开着 QQ 车时,你却开着一辆法拉利跑 车来到他们面前, 相信你绝对是最有面子的, 会得到朋友对你的羡慕和夸奖及对你能力的承 认。 项羽在乌江被刘邦围困,遭遇惨败,觉得没脸见江东父老。项羽从人生的顶峰跌落谷 底,其猴王心理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感到自己很没面子,丢人。他不愿以失败者的形象 面对世人,不愿继续承受猴

王心理被打击的痛苦折磨,最终选择了自杀。 要面子,这是人的猴王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案例 1:嗟来之食:春秋时期,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 的人说: “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食“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终于 不吃而死。 案例 2:美国人也爱面子:2008 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数第一。但美国为了不让自 己“降级”,他们改变了排名策略,开始使用总奖牌榜取代金牌榜,这使他们得以凭借 奖牌总数超越了中国, 也避免了将世界体育最强国的地位在本届奥运会上拱手让给中国 的尴尬。 案例 3:李太太在麻将桌上当着自己老公的面说:小刘啊,还是你老公会赚钱,看 我那个,真是笨死了,至今连辆车都没有!李太太的老公听后马上就红着脸出去了。 人都是有猴王心理的,而且人的猴王心理是与人的焦虑反应相紧密联系的。当一个 人受到别人或自己的尊重、尊敬表扬及肯定、欢迎时,即他的猴王心理得到满足时,他 就会感觉到自己便的很重要了,感觉自己很不错,是比其他人都强的,那么,该人就会 表现出很安慰、兴奋和快乐和心情舒畅:而当一个人得不到别人及自己的尊重、尊敬、 肯定认可,而是别人的批评、排斥和拒绝否定时,他会感觉到自己是不重要的,自己是 不比别人强的而是比别人都弱的,自己是不如别人的,这时,他就会表现出失落、不安、 焦虑以及恐慌压抑的情绪。 当然,一个人的猴王心理受到伤害时,人会有很让人痛苦的情绪出现,正是因为会 有如此痛苦的情绪出现,所以,人们会竭力避免痛苦的出现,这就是猴王心理爱面子的 心理内部结构。 在这个世界上,所真正困扰人的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另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就是我们人类的尊严问题、面子问题、自卑心理问题、嫉妒心理问题、地位问题以及虚 荣心等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本质上就是猴王心理的问题。 爱面子是人的猴王心理的一种表现,它是最困扰人的心理问题之一。 7。丢人心理 一个人做出某些行为会被别人和自己认为是很丢人的事, 并且该人会在丢人的时候 产生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慌神色不定,这种 丢人心理是很普遍的,它是建立在人人都具有的猴王心理上的。 猴王心理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 这种心理的特点就是我们任何人都希望证 明自己是最强的、是最棒的第一号的人物,或者至少也要证明自己不是弱者的心态。对 于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猴王心理的选择是--我只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弱者。 而对在我们生活

中的一小部分人而言,他们的猴王心理则是要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最棒 的第一号的重要人物。 而且,猴王心理是与人的焦虑反应紧密联系的。当一个人受到别人或自己的尊重, 尊敬表扬及肯定、欢迎时,即他的猴王心理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感觉到自己变的很重要 了,感觉自己很不错,是比其他人都强的,那么,该人就会表现出很安慰、兴奋和快乐 和心情舒畅:而当一个人得不到别人及自己的尊重、尊敬、肯定认可,而是别人的批评、 排斥和拒绝否定时,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不重要的,自己是不比别人强的而是比别人都 弱的,自己是不如别人的,这时,他就会有失落、不安、焦虑以及恐慌压抑的情绪。 丢人心理所建立的基础是人的猴王心理遭遇到了别人及自己的鄙视、轻视、小看、 嘲笑以及排斥,猴王心理所表现出的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态。丢人心理产生的 外因是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人们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强者行为标准, 却是符合人们心目 中弱者的行为标准。 在理想的强者行为标准与所看到的行为产生巨大的落差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 人很无能、没有价值。而没能力没价值的人,无论在那里都是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排斥和 拒绝的,所以人们会在自己的眼神和行为里流露出自己对该人的鄙视和排斥。人们所流 露出的这些信息是一定又是会对该人的猴王心理产生伤害,让他产生烦躁不安、焦虑及 恐惧等情绪并感到痛苦的。 因为这些丢人的行为对人产生的是伤害而不是快感,不能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标 准,所以,人们会对做出一些公众认为是丢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拒绝,以避免痛 苦再次发生。 8。猴王心理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荣辱观念与猴王心理:什么事让人觉得光荣、荣耀?有荣誉感?受到表彰、广受尊重、 地位上升、功成名就、实现理想,升官发财等能让人的猴王心理得到满足的事情。 何谓耻辱?受到人们的侮辱、轻视,打了败仗,遭到刑罚,投敌叛变,变节卖国,地位 下降,犯了大错,不被人原谅,奇耻大辱等挫伤和打击猴王心理的事情。 士可杀,不可辱:宁愿死去,也不愿遭受侮辱—士可杀,不可辱。在本质上这句话的理 解是:宁愿死去,也不愿让自己的猴王心理遭受被人轻视、被人排斥、被人拒绝的局面,使 自己活在失败和屈辱的阴影下而难以抬头做人。 那些遭受耻辱的人难道是因为缺吃少喝有疾 病而自杀的吗?不是的, 构成他们自杀的理由只是他们的猴王心理承受不了被轻视、 被拒绝、 被孤立的重压。这就是说,猴王心理被满足是构成人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理由。 视名节、荣誉、

面子如生命,其实是猴王心理的作用:要做有能力的人,受人尊重和重 视的人,绝对不能让人鄙视、小看、侮辱、认为自己是无能之辈。 日本将领打了败仗后,选择剖腹自杀,自认为给皇军丢了脸,侮辱了皇军的威名,对不 起天皇对自己的期待, 玷污了军人的荣誉。 这种自杀行为是出于不愿因打了败仗而受人轻视 的目的。女士被人侮辱,因担心被人嫌弃、排斥、拒绝、轻视而宁愿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 着。 奖章情结,有许多人将代表荣誉的奖状、奖章挂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以便让他人看到能 代表自己能力、地位、荣誉的存在,并乐于向人们讲解每个奖章背后关于自己的故事。 揭开希望、理想、愿望、信念、目标、志向等的神秘面纱,我们发现,充满其中的是人 们想让自己猴王心理得到满足的想法。人不只是靠吃、喝、拉、撒才活着的,猴王心理被满 足也是必不可缺的。不成功,毋宁死,这句话之所以能在有志青年心中生根发芽不是没有道 理的。 9。小孩与老人的猴王心理 很少有度过绝经期的男性老年人,仍然像年轻人那样斗志昂扬,好斗而不服输。由于 他们已经度过了发情期,老年人大多已经没有了对成功,对成为 no。1 的强烈需求,也丧失 了追求卓越地位, 战胜他人的动机。 他们的猴王心理已经不再有强烈的原始的对功名的冲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丧失了猴王心理。 老人们仍然需要他人对自己的关爱、 尊重和重视 以及肯定、夸赞。这是他们猴王心理的需求。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拜访恩师的张大千刚跨进门,要向恩师讨教,就被齐老一句话说 的寸步难行。这句话是:您老找谁呀?言外之意:你还记得我呀! 老人的猴王心理比较复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张大千吃闭门羹的经验,很多老人也 都做过类似齐老的行为,这很正常。这是一般老人典型的猴王心理的表现:老人们希望 自己的晚辈及熟识的人多来看看自己,多关心自己,以证明自己仍然是在他们心目中很 重要,仍然是某种程度上的一号人物,以获得心灵的安慰,精神上的满足,以缓解由猴 王心理长久不能被满足的所带来的压抑、不安和焦虑。 渴望别人的关注、关心及关爱,这是老人猴王心理的普遍的渴求,当然也有很多老 人的猴王心理的选择是: 利用传统社会伦理价值观念赋予他的权威以及自己多年在家庭 里积累的威望和丰富经验,管理家族内部--对家族内部的人员发号施令或是训话及指导 他们完成任务。看到眼前的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调遣以成功的完成任务,这对很多老人 来说,是相当能满足他们的猴王心理的,是相当能证明自己的强者身份的。《

红楼梦》 里贾政打宝玉那一段,关键时刻还是史太君这一重量级的“猴王”出山,才呵斥制止住了 贾政。 老人的猴王心理,从整体而言,较为复杂多样,各种层次的需要都有。而小孩的猴 王心理则较为单一化。 小孩们都是精力旺盛的,都有着用不完的力气和精神,而且除了不正常的之外,都 很聪明,喜欢出风头,在游戏对抗中有很强的求胜欲望。他们喜欢寻找刺激挑战自己, 可以说,越是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他们就越喜欢。而且对他们而言在游戏中打败对手,是 相当能让他们快乐、满足和炫耀的。 小孩的猴王心理的表现似乎仅仅是为了打败自己的对手,而无其他意义。我几乎没 有见发现过小孩的猴王心理的外在表现是为了争夺权利地位的。 八、九岁的小孩都会有产生想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 有的情结。他们会幻想自己了征服世界,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英雄。也有一些小孩会把 自己想象成英雄奥特曼,这是他们猴王心理作用的结果。因为英雄奥特曼等在他们心目 中是比常人强很多的人、是很重要的人。所以,他们才会把他们幻想为自己。 在一个由七八岁的小孩组成的班级内,每个人都会努力学习想成为第一名,得到老 师的夸耀和众人的羡慕,成为最棒的。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猴王心理。 10。重要性解析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是最重要的,这是人的猴王心理使然。但是,一个 人重要了,成为了强者,那么,其标志是什么?下面的文字或许能为你找到答案提供一 些参考。 人的猴王心理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人都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最重要的,都渴望 证明自己是最强者,或者说至少也要证明自己不是弱者。 人是群体动物,都处在某一个群体里。在人的群体里,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烈的猴王 心理,都试图证明自己是最重要的、是最强的最强者。当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者说他已 经被别人看成是最不重要的的,可以忽视的最弱小的人时,也就是说他已经被别人轻视 小看的时候,那种感觉是相当痛苦的。而当被别人看成是最重要的最强的的时候,那种 感觉则是相当畅快、美好的。 一个人被别人看成是最重要的、最强的或者最不重要的、最被人轻视、最弱的,区 别区分以及联系这两种不同心理状态的一个指标就是被关注度。 最重要的、最强的人往往是被关注度最高的,比如说总统、高级官员、文化名人等, 他们的被关注度往往是很高的。而被关注的感觉是很好的,很能够令人兴奋的,因为被 众人关注认可会极大的满足人的猴王心理。猴王心理被满足,人就会兴奋高兴。而最不 重要的人最弱小的

人则往往是被关注度最低的, 最被人轻视的。 他们是最被人看不起的, 最不被人认可的,人们不愿意关注他们。 在此,如果我们把被关注度实行百分制划分一下,那么那些被关注度趋向于 100 的 人往往重要的人。而那些被关注度趋向于 0 的人则往往是最不重要的,最弱的人。比如 说,在我们中国有 9 亿农民却没有一个农民明星,是不是?人们会关注整体的农民阶层, 而一个农民就怎么也不会赢得众人高度持续的关注,因为一个农民再重要,也重要不到 那里去。他是一个农民,那他的影响里就会局限在很有限的范围之内。这就是说,他不 重要。 而被关注度从 0 向上递增直至接近 100 的这些中间人群, 他们的被关注度越高则说 明,他们是越重要。这就是说,被关注度正是衡量其重要性的标准。 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性的另一个标准他的影响力。重要的人物,其影响力必然很大;而不 重要的人其影响力必然有限。有些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牵动很多人的神经, 都能让他人感到切身利益的变化。譬如国家元首,央行行长,公司领导及各事业单位的当权 者等。他们的影响力很大,是大人物,是重要的人。平民百姓中很少有人能将其影响力延伸 到家人、朋友、亲戚、同事、工作单位之外。就是说,他们的影响力只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一个人,他的影响力波及的人数越多,则说明他越重要。反之,则说明他不重要。11。男人和女人的猴王心理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关心和注意,不想被人忽视,是猴王心理的一种需求。尊 重、重视,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有影响力的人, 这也是猴王心理的一种需要。 女人们花枝招展,侧重于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关注、夸赞、表扬等。当然女性也渴望 得到尊重。男人们衣着朴实,但侧重于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别人对自己能力、地位 的承认和认可。当然,男人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关心。 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 你都渴望出人头地, 都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能力是很强的, 都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最重要的,希望证明自己比任何人都强,或证明自己不比别人 弱。就是说,在基本层面上,男人和女人的猴王心理是几乎一致的,相同的。男人和女 人的猴王心理在基本层面上是一致的,相同的,但男人的猴王心理和女人的猴王心理在 外在表现上,却相差甚远。 为了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最重要的,最有实力的,男人们的普遍选择是追求和拥有 更多的财富、权利、学位和自己的势力,比如说拥有比别人多的朋友或弟兄,以及拥有 更多的

地盘和女人,这是一个男人能够证明自己是强者的重要标志。对一个男人而言, 拥有越多的财富,就越能够证明自己是强者。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或者至少拥有趋向于拥有最多的权利,是一个男人能够证明 自己是强者的标志。成吉思汗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这句话就是:征服女 人,征服世界是我的至高梦想。征服世界,这是多么狂妄的一句话,但对成吉思汗而言 则是对他自己能力的一种极为强烈的肯定,而这正是他猴王心理的表现。他说的另一句 令我很钦佩的话则是:在天上只能一个太阳,而在地上,也只能有一个最强者。地上只 能有一个最强者,这个最强者就是他自己,这仍是他强烈的、排他性的、惟我独尊的猴 王心理的表现。 对一个男人而言,其猴王心理的表现是: 他最关心的可能是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的 多少,还可能是他的势力的大小,以及他的地盘的大小,以及他在整个社会里的地位高 低。这就是说,男人们的猴王心理所关注的重心是自己在整个社会群体里,在广泛的人 群中自己的被认可拥护的程度。 女人,则与男人有所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女人的猴王心理所关注的重心是自己与其 他女人相比是不是最漂亮的,最有魅力的,最让男人动心的。她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衣 服,外表以及自己在男人心中的地位。女人们在自己的外表,如衣服、化妆品、装饰品 等等方面非常舍得花钱,几乎是不惜代价地花钱,为的也就是被别人看得起、被别人称 赞、被别人羡慕、成为最有魅力、最美丽的女人。 女人不像男人一样那么关注自己在群体里的地位,自己拥有多少财富和地盘,和自 己在群体里的被认可程度。 当然, 这不是说, 女人一点也不关心自己在群体里的的地位, 自己拥有多少财富和地盘,和自己在群体里的被认可程度。女人只是比男人相对而言不 太关心这些罢了,其实她们也很关心。 女人最关心的问题,在拥有自己的男人之前是:自己在男人中受欢迎的程度,和自 己与其他女人相比是不是最有魅力的和最漂亮的。而在拥有自己的男人之后,女人最关 心的就是:自己在自己男人心中的地位,即自己男人对自己的忠诚度。就是说,女人这 个时候会不断的要求自己的男人把自己看成是最重要的, 不能够容许自己在自己男人心 中的地位由最重要的降低一点, 哪怕成为重要的而不是最重要的也不行。 他们就是这样, 独霸着自己丈夫的所有的爱而不能够容许自己的男人对其他女人有一点点的青睐。 女人的猴王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它们的嫉妒和虚荣心上。 各个女人的猴王心理有大有小,学识有深有浅

,因而她们的虚荣心和嫉妒心也各有 不同。任何一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牢牢地用自己的魅力抓住自己的男人,让他们百依 百顺,把自己视为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有魅力最特殊的女人,是女人中的极品。 女人们基于强烈的猴王心理和认识,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嫉妒心和虚荣心。她 们强烈的自尊表现在她们在任何场合都希望证明自己是最具吸引力的和最重要的: 她们 强烈的嫉妒心则表现在她们决不会容忍她们的丈夫有和其他女人比较亲密的接触, 而一 旦说如果她们发现你有这方面的细微表现,那么,她们就会立即妒意大起而且是很可能 以冷战的政策来制裁你让你感到压力:而至于说到她们强烈的虚荣心,这则表现在:当 一群女人坐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她们的谈话,除了比来比去,还是比来比去。比如 说--她们会比较谁最会过日子,谁最会穿衣服,谁的儿子最聪明,谁的菜做的最好,谁 的丈夫最有能力等等之类的。 而且她们在这样的比较谈话中往往都极力地想要证明自己 或自己家人是在某方面最怎么怎么棒,好象这就是一场比赛,谁也不甘认输。 12。解析盗贼蜂起 话说汉朝末年,皇帝禁锢善类宠信宦臣。以致“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 起”。“盗贼蜂起”这四个字很有意思,我试着解读一下。 人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他们群居,而且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猴王心理。这种心理 的特点就是人们都渴望证明自己是最强者,是某一领域的王,是被人尊重尊敬的很重要 的人物。人由于都有猴王心理,所以,当一群毫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时,用不了多久就 会产生一个类似的“王”的令人敬畏的领导者来统率大家。 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猴王心理得以满足的途径与现在相比确实不多,那时不像我们 现在可以经常有几个音乐或体育的排行榜,让人们去唱歌、跳舞、跳高、打篮球以及参 加比赛来获得冠军,获得猴王心理的满足;当然我们现在的人还可以办个公司,可以在 学术上有所成就,以证明自己是强者来满足自己的猴王心理。在当时,人们的猴王心理 得以实现的公认途径是: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或一个山头,以及自己的小兵小卒们。皇 帝是当时拥有全天下土地和人民的人,皇帝是被人公认的真正的“猴王”。这一点是无 可置疑的。然而就在皇帝所统治的这片土地上,往往又会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 象就是--在皇帝之下,还有很多类似“皇帝”的土皇帝如军阀、土匪、地主等等散落在 各地,在中央力量难以触及的土地上称王称霸,想做什么做什么,想要什么要什么。应 该说,上述的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