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分析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分析

摘要:在普遍“娱乐化”的电视文化浪潮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始终是一个亮点, 并日益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前景,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回顾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审视此种节目形态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观察并思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认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理念,对积极推动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发展历史 现状 前景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一种几乎与电视的诞生同时问世的传统电视节目样式,一直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类节目在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坚持以“综艺娱乐大众”为宗旨,走个性化、时尚化的节目路线,专以益智、竞猜、博彩、夺奖等多种为观众喜爱的游戏性节目形式,去满足人们或求知、或猎奇、或追名、或逐利的心理和乐于参与节目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保有并不断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这一定位,使其从问世以来就成为一种一直受到较多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样式。

广义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泛指所有能够带给观众快乐的电视节目。从性质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属于一种电视游戏活动;从范围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几乎涉及现有各类电视节目,如:电视剧、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等;从内容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几乎可以涵盖一切具有综艺娱乐功能的活动,如:文艺、体育、教育等活动;从形式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以游戏为其总形式的前提下,又可分为益智类、谈话类、资讯类、竞猜类、博彩类等节目形式。 狭义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指以电视传播为载体,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以观众(场内、场外)为节目主体,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具有鲜明游戏性的娱乐活动的电视节目。“电视传播”在这里主要用于使其区别于广播、报纸等媒体的传播方式;“中心”在这里是指娱乐活动规则的执行者和协调者;“节目主体”是指参与节目的主要表演者;“游戏性”是指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性质上区别于其它电视节目的特性。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各自代表性的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也是娱乐节目形式和内容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口味,曾一度让人兴奋不已,大饱眼福。综艺类娱乐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中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综艺节目就是“综合艺术节目”,是一种汇集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发挥电视声画优势的节目形态。但由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加之节目形式十几年如一日,最终无法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20xx年10月8日《综艺大观》这个央视老牌娱乐节目,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被“末位淘汰”,无奈地退出了荧屏。

第二阶段是以19xx年的《快乐大本营》和19xx年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新高潮。这类节目常重金邀请明星,在节目中穿插与观众的互动,深受年轻人欢迎。现在这类节目依然很多见,但由于竞争激烈和娱乐需求的多元化,这类节目远不如曾经繁荣。

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这类节目以娱乐为目的,将身体素质的比拼与思维较量的过程进行电视演绎。让观众走上舞台,成为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但这种互动的门槛较高,需要之前的审核和初试。博彩类节目的原型是英美同类节目,国内在引进借鉴国外同类节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从推出到此后的五年,全国各地掀起了益智博彩节目的浪潮。虽然目前益智类节目依然备受欢迎,但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如《幸运52》节目因基本模式老化、题目和游戏环节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最终被央视砍下。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和《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真人秀”类节目,以人为核心,以真为特色,以秀为手段,使平民参与过程公开化,加强平民意识使该节目受到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平民走到观众面前,而且成了明星,被称为平民造星运动。从20xx年《超级女声》一炮而红至今,真人秀节

目层出不穷,期间曾颇受诟病,经历了短期的沉寂,但是目前收视情况和影响程度在各类电视娱乐节目中非常突出。

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特征分析

1.娱乐化

十几年来,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都不同程度地与节目理念的定位有关,而所谓综艺娱乐节目的节目理念的定位,其实质就是如何深入理解“娱乐”的内涵。随着节目形式和受众收视心理的越来越成熟,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必将不断开掘文化娱乐的独特内涵,不断提升电视娱乐的品位,以轻松活泼、自由灵活、广泛参与的综艺娱乐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大众化

“大众化”是一种传播姿态。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大众化”凸显的是电视媒介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时代和社会赋予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使命就是要成为娱乐大众的先锋。

3.时尚化

娱乐是每一个健全心灵的本质需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逐渐追逐时尚,总是渴望随着时尚潮流前进。

4.商业化

随着对电视艺术的艺术规律、文化消费属性和宣传事业属性的认识与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自身的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道路,即在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家园的同时,充分运用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规律,理解大众文化消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面向市场求发展,力求在产业化浪潮中做大做强。

5.模式化

作为当代大众文化机制下的典型产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具有明显的可复制、可模仿、可批量化生产的“模式”。 但是模式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同时,长久以来,又使得创意的匮乏成为制约综艺娱乐

节目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

1.立意偏差,产生错误的导向

作为一种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娱乐节目不可否认的起到了传播思想和观点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介传播的“信息环境”成为判断标准被人们用来认知客观环境。作为当今“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娱乐节目的立意和主旨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比如现在风行的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所展示就是具有一定特长的一种普通人短时期内获得成功的事例――邻家女孩摇身变成大明星的飞跃。这类节目的立意就出现了偏差,它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一夜成名的模板,将平民大众与成功明星之间通过造星的比赛联系起来,使人们(特别是那些尚处于学生时代的年轻人)对成功的看法产生了一些误解,他们因此认为造星的活动就是一个通往富裕、名誉、成功的直达电梯。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这样一来,人们的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而导致“泡沫意识”的产生。除这类节目外,还有一些带有巨额现金奖励的游戏类互动节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格调不高、平庸媚俗

我国的娱乐节目在剥离了“政治”和“教化”等功能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却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弱化。现在有很多的娱乐节目,一味的为了提高收视率,用一些粗俗不堪的低级趣味来反映所谓的“真我”,给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如台湾的《综艺最爱宪》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恶搞”为噱头的一个综艺节目,节目主要以主持人恶整毫不知情的来宾为主线,制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所谓的笑点。而这些明星来宾也成为了“喜剧暴力”的牺牲者。这样的节目除了能得到那些不过大脑的观众的短时间的爆笑以外什么也得不到,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还有许多游戏类节目,制作的水准不高,表现手法拙劣,一味的搞笑,制造闹剧,缺少最最根本的文化品味。显得十分庸俗。

像这类缺少文化气息的电视节目如果充斥了我们的电视行业的话,那么我们

的文化必将走向粗糙、粗俗。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娱乐节目的规范问题。

3.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少创新

搜索全国的较有名气的娱乐节目,就会发现所有的节目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播放的电视台有所区别罢了。收视率极高的《快乐大本营》的制片人兼导演也表示节目与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钟》同出一辙。《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则与台湾同类节目换汤不换药,而娱乐界有人士传出,《非常男女》与日本一娱乐节目极为相象。其它的像《欢乐总动员》、《假日总动员》等都是《快乐大本营》的北京版、浙江版而已。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不知名的抄袭知名的,大陆的抄袭港台的,港台的抄袭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 艺术创作就是要有创新,学习别的节目是可以的,可是如果原搬照抄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很多节目编导的创造力都是很值得怀疑的。大家可能都看到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高,轰然群起炮制的结果就是不仅使被模仿的节目丧失它原有的生命力,“克隆”出来的节目自然也不会收到效益。

4.节目数量过多,浪费资源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各电视台电视综艺节目总量达十万个小时,平均每天生产二百五十个小时。从节日庆典、各行各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主题晚会、栏目晚会应有尽有。这样庞大的数目不仅不能说明我国的电视事业的发达,反而会给观众造成困惑,无从选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娱乐节目的数量过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有许多的晚会类、游戏类的节目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它们的供大于求,大多数的节目不仅不能得到收益,反而会因此浪费掉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资源浪费真的是相当不必要的,我们一边抱怨节目的制作费用低一边又如此地浪费可利用的资源,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滑稽可笑。我们应该提高每个节目的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数量。

5.违背艺术创作规律

综艺娱乐节目能够让多种艺术门类同时兼容并存于一体,这点为娱乐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条件。可是,创新是不可以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的,现在有一些娱乐节目任意篡改我国的一些传统艺术,将他们进行改造,毁坏了它们原有的艺术样式。像这样的节目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样的节目出现,

保护中国传统艺术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以上几点是我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所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已经走向了平民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让大众参与,展现个人风采,为人民提供精神财富,使娱乐节目最终达到产生社会效益的目的。面对这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同时还要注重对电视人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为生产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娱乐节目提供人才支持。

四、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前景

(一)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少而精

艺术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综艺节目前途广阔。因此,综艺节目不需要在数量上取胜,关键是输出精品。这就需要对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宏观调控,对一般的行业性综艺节目要严格控制,力争把有限的人力和经费集中起来搞几台精品,让观众真正享受好的综艺节目。

质量永远是顾客追求的目标之一,而综艺娱乐节目作为一种商业产物,也必须符合商业要求。只有提高电视娱乐节目的质量,才能提高收视率,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综艺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永葆青春。在数量上取胜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只有精品才是观众的期待,这样,即使不做太多的广告,观众也会免费为电视台做广告,让这个节目永远办下去。

(二)不断创新,积极挖掘新的娱乐元素

创新的原则是要以观众为本,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播效果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受众心理的感应度。一方面,观众凭借电视媒介传出的各种节目,如果能够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得到审美愉悦,将获得良性感应。另一方面,受众需求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在新事物更新换代更加迅速的今天,观众的观赏要求、娱乐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促进节目制作者对产品“更新换代”。此外,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要常变常新,因为今年受众喜欢的节目,明年不一定会满意。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更新速度在卫视乃至央视中都首屈一指,一方面,在不断打破和

创新中挖掘新的娱乐元素,紧跟潮流,才能不被淘汰;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讨好受众,容易产生浮躁的印像。频繁的节目更新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利于习惯性受众群体的形成。当然,纵观湖南卫视近几年来娱乐节目,也许算不上优秀和完美,但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做法,的确给中国娱乐节目市场带来了不少惊喜和亮点。

娱乐节目内容为王,要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娱乐元素,新的娱乐需求,才能丰富内容,扩展形式,彻底摆脱娱乐节目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现状。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品牌化经营

电视机构利用好新媒体,能够对娱乐节目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如何利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一、新媒体为娱乐节目提供互动渠道。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只能单向传输,无法实现即时双向互动,但观众对于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新媒体能够提供便捷的互动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电视观众参与的欲望。二、新媒体能为电视人提供一个收集观众反馈意见的窗口。在《快乐男声》播出之际,每当直播结束后,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他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观众对《快乐男声》的评价。观众的网上留言一方面可以让他看到《快乐男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可以收集网友对节目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对节目进行调整,以符合大众的口味需求。三、新媒体可以作为评价节目影响力的依据。网络平台的点击率、点播率,手机平台的互动数量也许更能看出市场的门道。湖南卫视广告部已经开始把这些当作他们向广告主贩卖影响力的筹码。

(四)提高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社会责任

当前湖南卫视及不少电视机构的娱乐节目都办的红红火火,然而真正能称上优秀的娱乐节目寥寥无几。湖南卫视一直饱受过度炒作、商业气息过重、误导青少年等等外界指责。一方面“人红是非多”,事实上湖南卫视通过内容改革、节目更新,越来越多地推出具有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节目,吸引精英群体参与或观看,努力摆脱“愚乐化”。例如湖南卫视备受观众喜爱和学界称赞的《天天向上》以及最新推出的姓氏文化栏目《非常靠谱》等。另一方面,湖南卫视的许多节目例如《智勇大冲关》、《我们约会吧》、《快乐大本营》等等主题和内容相对肤浅,形式上过分追求感官刺激或情感满足,离优秀的娱乐节目尚有距离。

按上文所述,节目内容的创新要满足观众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也不能被观众牵着鼻子走,一味地迎合观众。娱乐节目体现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不仅有利于电视机构自身利益的实现,更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娱乐节目体现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有利于电视机构自身利益的实现。“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 事实证明,那些生命周期短、红极一时马上陨落的娱乐节目往往缺乏内涵支撑其可持续发展。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以及娱乐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平台方兴未艾之际,感官化的娱乐氛围被高度张扬,而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大众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和文化认知功能。“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这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应当学会坚守的电视的文化品格和娱乐底线。

同样,事实也能够证明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会让娱乐电视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秉承健康向上的娱乐理念,表达青春活力的娱乐主题,最终获得收视率和好评率的双赢。电视需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给观众轻松愉快的享受,但电视娱乐节目绝不能只为了迎合观众的兴趣而盲目的追求低俗艺术,而应该通过快感给观众以启迪和人生感悟,从而让娱乐电视节目变成一种艺术,让它深刻而非肤浅、幽默而非油滑、轻松而非浮躁、健康而非媚俗地发挥其他艺术形式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电视娱乐节目最好的发展方式是以娱乐或游戏的方式展示人生哲理,实现美学价值,使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愉悦心情的同时受到情绪的陶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

娱乐节目体现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更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传媒环境。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有责任为我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而不是制造大量的“精神麻醉剂”,用“娱乐鸦片”来麻醉大众。 一方面,电视向社会提供娱乐产品,电视娱乐传播者没有理由不考虑其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大规模地批量地复制信息,信息的质量好坏将由点带面地带来广泛的传播效应。因此,电视机构作为娱乐传播者、大众精神产品的制造者,负有

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倡导精神文明的社会使命。一旦他们忘却这一使命,将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第二篇: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再观察

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再观察

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再观察

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再观察

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再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