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的空间里塑造良好的心理个性

在自由的空间里塑造良好的心理个性

张店区第七中学 王超群

“心理健康”一词的流行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20年前,很少有人听到过这个名词,10年前,“心理健康”已被人们所关注,而今天,这已成为极其被重视的问题。

同时,心理疾病,这个过去我们只有成人才可能患的疾病正悄悄地侵入青少年之中,并以惊人的速度在我们周围蔓延。据某医院心理咨询科的专家反映,在该科就诊的学生日益增加,患有青春期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多。某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病房去年收住院254位病人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26%,其中情绪障碍占56%,来就诊的青少年大多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带有典型的青春期抑郁症症状。

为何本该无忧无虑的花季少年会有如此多的心理问题?我想,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案例中窥见问题的所在。

案例一:一女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成绩优异,而升入高中后由于第一次考试没考好,从此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成绩一直下滑至40名后,她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到书就又恨又怕,真相把它扔出去。”

案例二:我的一位朋友要出差几天,只剩女儿自己在家,她说女儿不会做饭,不会洗衣,要我去照顾女孩两天。我住进朋友家的第一

天,却是她的女儿下厨为我做了一桌可口饭。可朋友说过女儿不会做饭呀?我不解。女孩告诉我,她会做饭会洗衣,会做好多事情,这些她的妈妈并不了解,因为她从没在家里做过,妈妈对她做的事情总不放心,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指责她,有些事情,她就不愿让家长知道。

案例三:曾看过中央电视台《交流》栏目中的一期节目,一名中学生说他从不在家里和同学通电话,只要家长知道他是在与同学打电话,就会一个劲地问:“你们在说什么呀?”如果说的时间稍长,就又问了:“什么事情?怎么说这么久呀?”他说,每到这时,就有一种不自由,不被信任的感觉。

以上几个例子都来自家庭,其实,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出自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现代的家庭家家一个孩子,父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关注子女的起居,关心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关心孩子在打什么电话……。关心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的关心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不可否认,家长关心孩子是因为他们对子女寄予了希望,很多家长的“关心”是从“不放心”出发的,而又以对孩子“提出要求”体现出来。家长总是从自己的心理角度去看待问题、对待问题,给孩子建起了“关心”的房子,却忽视了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第一个案例中,很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孩子把父母的心情看得很重,或许父母并未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但对学习过分的关心却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孩子不是自己在制定自己

的学习目标,而是在家长希望的约束下学习,一旦她的表现无法合乎家长的希望,就会感到自卑、忧愁、充满挫败感,从而又对学习造成了恶性循环。

因为父母的周全照顾,而产生负面影响,对孩子而言,真不知是幸或不幸?父母过分关注小孩的一举一动,孩子觉得处处受人监视,常显得诚惶诚恐,做任何事情都不畅快,既感到受制于人,也觉得始终在母亲羽翼下成长,缺乏信心去承担任何事务。

相对来说,以前的家庭孩子多,父母由于忙于为生计奔波,他们的子女能获得更多的自我时间自由活动,养成了自立能力。现在的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太周全,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状态,长远来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信任孩子能力帮你洗碗或打扫时,你是否愿意放心让他们去做?许多父母会害怕他们打破碗或扫不干净而不愿孩子代劳,并告诉他们“你会打破”,“你扫不干净”。但要知道,碗破了可以再买,孩子真的没打扫干净房屋可以再来,但孩子自信心、自尊心遭受打击却是难以弥补的,并且,孩子容易由此不愿与家长交流,而性格孤僻。放心让他们去做,必要时给他们帮助,或者提供一些心得或经验,只要多学习,孩子会从中体会到达劳动的苦与甜,并在实践中进步的 。

为了调整这种矛盾情况,现代的父母应该吸取上一代育儿的优点,给予孩子多点自由活动的机会,积极调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好能安排至少每星期有一段自由时间,父母完全不去管孩子,孩子也不能依赖父母为他安排节目。

我有一位朋友每天当孩子放学吃过午饭后,便同小孩到附近的公园散步,来到公园可各自由活动,只要孩子在指定时间回到指定地点便可。这段时间内,她可阅读、或与友人聊天,甚至可闭目养神;而孩子也可与其他小朋友玩各种各类的活动或游戏。这段短短的时间,调剂了母亲每天的刻板生活,也使孩子在不受干涉下玩个痛快。所以我这朋友的孩子,并不像其他独生子那样任性及依赖,反而非常独立有主见。

所以,希望父母们少一点对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的心灵放飞到一个自由的国度吧,在那里,没有压力,没有制约,孩子们会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塑造起良好的心理个性。

 

第二篇:尊重个性 营造空间

尊重个性 营造空间 开发潜能

两市镇一完小:张桂林

在21世纪这个充满创新与竞争的年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要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多元智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德国教育家斯多德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随着二期课改地深入推进,产生了许多新的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加强学习,及时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一改课堂中一切以教师为主的局面,而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运用自身情感去着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柔和的目光在无形中给学生以鼓励;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广阔的学习空间,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优美的画面,创设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应当尊重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产生无穷的学习动 1

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二、转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以及透彻细致的分析往往代替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个性。怎样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一切都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如在教学《种窗帘》时,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式。既可以先找出段中重点的词语加以理解,也可以找出优美的语句进行品读等等。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富有个性地学。又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分角色来演田忌、齐威王等人。以表演的形式代替了繁琐的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语文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特特点和魅力的学科,它和数学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并非一加一一定要等于二。同一篇文章,由不同知识、生活经历的人阅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充分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思考,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众不同的答案,只要是合理的,教师就应当肯定。即使不合理,也应加以积极引导,切不可让统一的标准答案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 2

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独特答案,我没有按照标准答案加以否定,而是在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后,结合课文加以合理地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

三、精心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去精心地设计各项作业,总是以大量的机械抄写作业为主,或者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习题。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让有着区别和差异的学生完成完全相同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我们常说要为学生设置“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其实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层作业,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在学完了古诗《江上渔者》之后,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抄写背诵这首古诗,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古诗的含义发挥想象写成一篇记叙文,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配上插图。这种分层的作业,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实即使是一些机械的抄写作业,我们对不同的学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少一些机械抄写,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

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意识也能得到有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