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家乡征文

根系蒲城

随着时光渐渐失去,心里多少都有一些对家乡的依恋,虽不那么明显,但却无法舍去。

“蒲城”,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字,它是西魏恭帝元年,因县东蒲实村而得名。在夏商时代,蒲城属雍州,周代时封为贾国,春秋属于晋国,秦代臵重泉,北魏时又改名南白水。唐开元四年,唐明皇因县城西北有桥陵,特将蒲城改为奉先,破格升为赤县。 蒲城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故乡,是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距古城西安90公里。全县土地面积1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辖14镇10乡373个行政村,人口76万,有“中国酥梨之乡”、“焰火之乡”和“中国报时城”的美称。

蒲城历史悠久,“蒲城县,九里三,城墙垛摞都是砖,五大庙,修得宽,七十二牌坊在中间”,这是人们对蒲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原貌的传颂。特别是那几十座石牌坊和楼阁,骑街跨巷,雕臸精美,各具特色。每座牌坊都向人们倾述着一个权贵耀祖或血泪斑斑的故事,使古城更富于典雅动人的神秘色彩。

只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那些在全国罕见的石牌坊,今天已不复存在了。纵览整个城垣,形似一头卧牛,头伸西北,尾甩东南,一条蜿蜒大道,状如一条牛缰绳。据说,太古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时,将一块黄褐色形如卧牛的仙石遗弃在这里,天长日久,被沙尘埋在地下,使这里的水土变灵,滋养出许多英雄豪杰,尽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

“尸谏名相”王鼎、辛亥革命时期“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爱国将领“兵谏名将”杨虎城、水利专家李仪址、民族英雄抗日名将包森、书法家寇遐等,都出生于蒲城。历史名人杜甫、张载、李白、林则徐等,都在这里侨居过,他们的事迹或专著,有的如长虹贯日,影响深远;有的如甘露润地,万民受益

处于蒲城县城南大门口,名为“崛起”的雕塑,正以热烈奔放的姿态热切地迎接着大家的到来。这个雕塑主体以三个抽象的艺术造型组成,寓意蒲城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飞奔的男女青年,象征着富有朝气的新蒲城正在迅猛地崛起于渭北高原,成为陕西的经济强县。

蒲城的文化底蕴是很丰厚的。蒲城的博物馆,是以蒲城文庙为馆址建立起来的,这儿不但是用来祭拜孔子,还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这儿存留了我的很多童年记忆。

蒲城也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要流传下去的道德水准。蒲城碑林,原来是被称为明伦堂,学习儒家论语道德思想的一个场所。在明伦堂东西墙壁上写有“忠、廉、节、孝”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儒家论语道德思想的核心。“忠、廉、节、孝”在历代皇帝心目中是维系国家的四根支柱,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牢记的。

蒲城,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诞生了多少英雄豪杰,成就了多少伟大功绩,身为一名蒲城的中学生,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第二篇:热爱家乡、从我做起

热爱家乡、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谱写了一部辉煌文明的历史画卷。作为中华人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仇池国的故土,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辉映,晋魏时仇池立国四百余年,称雄一时;诗圣杜甫由陇入蜀,咏诗致志,天下流传;抗金的烽火,拒元义勇,近代的风云,哺育了这里灿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20xx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社会服务事业和旅游事业更呈现稳步发展趋势。随着生产技能的提高,半夏人工栽培与加工取得成功,成为西北最大的半夏集散地。20xx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金属矿产有铅、锌、锑、金、银、铜、铁等,县境内东部属国内铅锌第二大矿床西成铅锌矿带之北翼。南部山区的崖湾锑矿号称全国第三大锑矿。境内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是我们西和儿女的荣耀,把这份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则是义不容辞

责任。

“热爱家乡,从我做起”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汇聚大家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家乡在前进的道路上奔跑。近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之际,为进一步创新“平安西和”创建载体,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树立西和对外良好形象,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新目标,提出在全县广泛开展“热爱家乡-从我做起”活动。这是西和县为进一步拓宽丰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内容,创新“平安西和”创建载体,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树立西和对外良好形象,助推西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又一举措。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行动,争做“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宣传者。勤劳善良的40万西和儿女继承和发扬了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厚重文化积淀、淳朴民风民俗,特别是近年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奋勇向前,开拓进取,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城镇建设、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经济社会建设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也切身体会到了家乡这片热土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身感受到这片热土生机勃勃的活力。作为一名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西和人,

我们应该常怀知恩之心、心存感恩之情,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亲朋好友、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推介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参与热情,形成人人感恩发展的浓厚氛围。

其次,我们应该各尽所能,争做“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维护者。虽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去为国家为人民做什么大事,但是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这个共同的目标是不会变的,我们同样的抱有人人代表西和形象,形象事关西和发展大局这个认识,因此,我们也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自觉做“热爱家乡-从我做起”活动的维护者,把“热爱家乡-从我做起”具体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努力营造出整洁优美的校园生活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安宁祥和的公共秩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西和人民的热情、淳朴、朝气和开放,形成人人维护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要永做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互帮互学互助做起,展现当代青年良好风范。学习雷锋热爱集体的精神。以校为家,用我们的行动美化校园风貌,使用文明语言,遵守校园公德,增强环保意识,抵制不良风气,共创文明、和谐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学习雷锋爱岗敬业的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积极思索,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大力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雷锋精神,努力投身于把

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转化为创造优异成绩的实际行动中。学习雷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习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锐意进取;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谦虚谨慎,永不懈怠。像钉子那样,有股儿挤劲和钻劲,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二是要爱护公物、爱护环境。这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体现了对劳动的态度。要想成为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从做好每一间教室的卫生做起,不随地扔废弃物,营造干净、整洁、美好、有文化内涵的学习环境。营造环境为大家,环境靠大家的舆论氛围,加强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对破坏公物,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进行批评,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校园优美环境的同时也塑造着我们美好的心灵和品德;三是要遵纪守法。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正如同俗语说到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法律的约束,那社会将面临何等严重的混乱状态,一切美好的蓝图也将化为泡影。为了保证有序的校园秩序,为了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为了更多同学的自由发展,为了全体同学的健康成长。在此,我们向广大同学们发出倡议,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习法律常识和校纪校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将法律和校纪校规从外界的约束力量转变为自己的选择,遵纪守法就不再是一种强迫的任务,而既是一个利己的选择,也是一种道德的义务,用法制意识武装自己,把自觉的行为

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四是要文明出行、文明上网。我们要时刻的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把“交通安全”这四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让交通事故永远在我们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充满阳光。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我们要学会自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屏蔽不利的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不沉溺不上瘾,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最后,我们要凝心聚力,争做“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推动者。“热爱家乡-从我做起”是我们每个人的光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既是活动的受益者,也是活动的推动者。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未来主人的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从自身做起,争做“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模范个人,形成人人争相参与发展的浓厚氛围,使活动如火如荼的不断推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一份热爱家乡之情,会激发更多的人爱我家乡;一次从我做起之举,会唤起更多的人从我做起;一份努力,会让西和的形象更加美好;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县“热爱家乡-从我做起”增光一抹亮丽的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