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名句

詩人李白名句-

1.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2.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

3.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4.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

5.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邊流。(江上吟)

6.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之一)

7. 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之一)

8.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之三)

9.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久問月)

10.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法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2.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3.俱懷逸興狀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4.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秋浦歌)

15.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6.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

17.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19.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

20.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2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將進酒)

2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23.雲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調)

24.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鳳凰台)

25.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台)

26.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27.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28.一登龍門,則聲譽百倍。(與韓荊州書)

29.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憶秦娥)

30.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31.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人)

32.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春夜宴桃李園序)

33.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春夜宴桃李園序)

34.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春夜宴桃李園序)

35.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關山月)

36.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子夜吳歌)

37.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望廬山瀑布)

3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39.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春夜洛城聞笛)

4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

41.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

42.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聽蜀僧濬彈琴)

43.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清平調)

44.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古朗月行)

45.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46.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

47.古來萬事東流水(夢遊天姥吟留別)

4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49.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50.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

 

第二篇:诗人李白

诗人李白

李白( 701 — 762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白于武后长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 少年时期 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天宝元年 (742) ,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宝三年 (744) 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宝三年秋,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天宝十四载 (755) ,安史乱起,李白怀着消除叛乱、恢复国家统一和安定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队伍,不料永王和肃宗争夺帝位,肃宗消灭了李璘的队伍,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诗人含不白之冤,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还。《朝发白帝城》一诗就记述了当时的心情。

上元二年 (761) ,已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朝义,决定投军,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宝应元年 (762) 十一月 ,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在政治上虽未能实现理想,但在诗歌创作中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达搏击风云,翼申所能的抱负和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诗人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笞权贵。李白虽然不像杜甫那样和人民有广泛的接触,但他对劳动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在《丁都护歌》中写出了船工的血泪。在《秋浦歌》中写了渔民、冶工的艰辛。在《妾薄命》《长干行》《北风行》等诗中,写出了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安史乱后,他发出了“白骨成(一作“蔽”)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慨叹,表达了自己“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奔亡道中》)“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爱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他用大量的诗篇,歌咏祖国山河的壮美,寄托他爱国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险峻的蜀道,奇伟的群峰,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都显得壮美动人。 无庸置疑,李白诗歌中也确有描写求仙访道、炼丹服药以及宣扬人生如梦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须加以鉴别。

李白的诗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诗篇中。然而他的诗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饰。构成其飘逸豪放、雄奇洒脱的艺术风格。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