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诗词名句赏析

常考诗词名句赏析 1、 《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 写大海, 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 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 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 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 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 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3. 《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 ” 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4、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野草才能没马蹄。 : ”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 的点睛之笔。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 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 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 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用“乱花”“浅草”来写西 、 湖早春的美景。 “渐欲” ,渐渐就要; “才能” ,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 化之中。 5、 《望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 “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 6《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给人 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 个字画出一幅深 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 ,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 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 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 景中。最后一句,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 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 肠绞断, 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 “道尽 天涯游子之悲” 。 7《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 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 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8、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 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 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 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9、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 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 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 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 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 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 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 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 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 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 ” 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物喻人,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表现 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1、 《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 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不讨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悵之情。 12、 《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古往今来,人 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 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 的民族气节。 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 ” 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世事 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 望两人平平安安,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 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道尽千载离人之心” ,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 的名句。 15、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此三句 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 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 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16、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 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17、 《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 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 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 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18、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 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 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这 两句诗妙在自己无 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19、 《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 : ” 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 的个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 追求理想。 20、 《望岳》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 泛用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 。才能 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2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 ” 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 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 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 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 天下的伟大品质。 2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 ” 三字起势迅猛,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

秋风拟人化, 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 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 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 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2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 诗写雪后美景。 以梨花喻冬雪. 联想奇特美妙. 比喻新颖动人. 一片银白的世界. 变 成一片春意盎然、 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 意。 “忽”字表现了诗人之喜。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4、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 : ” 为传诵。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 朵, 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诗中的 “落红” 分明是作者自喻, 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 愿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 2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这两句写出了塞外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千嶂、 孤城、长烟、落日,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 “孤 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26《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 : 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记功, 所以还没有回 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 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 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 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 美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28、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此句作为 <诗经>首篇首句,流传千古,尽人皆知。 “好”字为第三声,是美好优秀的 意思,并不是喜好; “逑”是配偶,并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鸠在水 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以雎 鸠鸣叫起兴,引出所咏内容;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统摄全诗。 29、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 ” 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 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

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熄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

首句互文见义。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秦淮”指明地点。“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

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句一语双关(或运用曲笔),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有其现实的针对性。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两句一说内心感受,一说外部表情,并运用双关、成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和思念。

5、李商隐《无题》的诗眼是什么?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的“诗眼”,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6、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前句写出无力挽回逝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后句表明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一年,照应上阕的“去年”,是以燕又归来,表达了对时光已逝的伤感。同时蕴含着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9、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一个“满”字跟“初”照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极大喜悦,突出诗人的爱国情感之深。这里的“泪”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八年来诗人忍受千辛万苦的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是惊喜交加,百感交集之泪。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遥,“忽传”表现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涕泪满衣裳”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

10、赏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便”二字都表示短时间,重复使用,就更准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和想象之中归途的神速。而且,同义词复用又起着错综变化的美感作用。一个“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巫峡地势的险窄和水流的急速。一个“下”字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从西向东,由高而低的地形。一个“向”字直接点明了洛阳是诗人的最终目的地。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11、《滁州西涧》之景?之寄托?

景(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鹂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

寄托:寄托了诗人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时水急舟横。因为诗人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为中唐的黑暗政治而忧虑,为百姓生活的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常有淡淡的忧伤。

12、赏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句告诉我们,这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家家都在雨中度过,那是很难捱的日子,单调而寂寞;后句写已经是夜晚了,池塘里蛙声四起,而且只能听到蛙声,更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这两句用平易畅达的语言,描绘出江南夏夜的常见之景,表达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等待客人,客人不至的特殊感受。

13、赏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句点明诗题,使一、二两句的景物描绘有了着落。与客原有约定,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缘故。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心态之好,语句平易自然,体现了清淡平易的诗风。

后句绝妙,主人是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上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有多轻多重,竞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所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堪称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14、赏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充分表现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性格。“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的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果然灵验,小丫头不意经意地回答“海棠依旧”。这一下,女主人乐了!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应该是叶子更绿了,花儿却残了。二字叠句“知否”,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四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惊世之作)

15、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既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言简而意深。

16、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17、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也是诗人其志。

18、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