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警世名言108条

中国古代警世名言108条

转载自 佛心圆融

最终编辑 佛心圆融

1.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4.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7.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17.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0.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4.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5.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7.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8.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2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0.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2.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3.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4.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36.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3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9.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1.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2.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45.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4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7.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48.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0.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5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2.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53.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5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5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56.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7.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58.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59.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60.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61.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2.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63. 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6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6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6.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67.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68.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69.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7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7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7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73.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7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75.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6.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7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78.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

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79. 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80.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8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82. 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83.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8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85.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8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87. 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8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8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9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9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2.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9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4.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9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9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9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9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9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00.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01.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2.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03.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04.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05. 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106. 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10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08.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第二篇:古代经典警世名言

古代经典警世名言(附注释)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吕氏春秋》卷一九《举难》

【意谓】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管子 ? 禁藏》

【意谓】国家多了那些自私的勇士就会兵力衰弱;官吏中多了那些精于谋私的人就会法度混乱。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战国策 ? 赵策二》

【意谓】长子有私心则家庭必定混乱,大臣谋私利则国家必定危亡。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宋 ? 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

【意谓】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

——《琼琚佩语 ? 修己》

【意谓】端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在心灵深处严以律己。

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吕氏春秋》卷一《贵公》

【意谓】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失天下。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韩非子 ? 有度》

【意谓】只要去除私心杂念实行公正法度,就能百姓安定,国家太平,只要抛弃自私行为而按公正法度行事,就能兵力强盛而克敌制胜。

天下唯公足以服人。

——《明史》卷二三五《王汝训列传》

【意谓】只有公正无私,才能令人信服。

任天下之大,立心不可不公;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 ——《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列传》

【意谓】创业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守业的要旨在于慎重谦恭。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 吴兢《贞观政要 ? 论公平》

【意谓】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就在于处事要公平正直。

治国莫先于公。

——宋《司马温公集 ? 为言治所先上殿札子》

【意谓】治理国家首先要公字当头。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

【意谓】依靠德行就能兴盛,倚仗暴力就要灭亡。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元 张养浩《牧民贵告》卷下

【意谓】宁愿秉公而贫穷,不愿徇私而富足。

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 ——汉 刘向《说范 ? 贵德》

【意谓】按人们本来的愿望,没有谁不希望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而实现不了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受到了利欲的损害。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元 张养法《牧民忠告》。

【意谓】愿为了克己奉公而贫穷,不要因假公济私而发财致富;宁可由于谦让而得不到私人利益,不应为了钻营竞争而有损于他人。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吕乐春秋》

人欲自见其形,以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以待盅臣。 ——《资治通鉴》

千里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后汉书·张衡传》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战国·韩非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猛虎行》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隋·王通《中说》

水清沙自洁,官闲弊自绝。

——清·乐钧《北新吏》

廉则政清,政清则民服。

——宋·苏轼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汉·刘向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唐)魏征《隋书·房彦谦传》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

——洪应明(明)

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松坪(清)

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张伯行(清)

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张伯行(清)

所判案非皆允也!贪一毫枉法脏,唯恐子孙有报;不爱钱敢曰廉乎!存半点徇私念,是知鬼神难欺。

——樊公佩(清)

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程恩泽(清)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

——柳宗元(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宋)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

——王阳明(明)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顾景祥(明)

从田间来,愿闻吾民疾苦;后天下乐,试观案哲襟怀。 ——郭柏荫(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