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在多而在精

学不在多而在精 高二(2)班 庞喻丹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家长们往往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特长。而在我们朋友之间,让我们无比羡慕的也往往是他或她的多才多艺,拥有看起来丰富无比的生活。

而我们往往忽略了,真正动听的不是他们所学会的很多,而是他们的某一个技艺做得非常优秀。

求多,事倍功半。曾经遇到过一位家长,对孩子很严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那位朋友被要求上各种辅导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科目。我初次听到时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我越来越多地看到他在每天最后一节课还没有上完时就开始整理书包,后窗总有一个齐刘海的女人瞪着眼睛监视他。下课铃一响,他连作业也来不及记便被他母亲带走了。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考试答案总是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他付出了无比多的艰辛却得不到回报。更悲惨的是他的母亲认为这是由于他不努力上进造成的,对他更加严厉。

而事实上他真的没有努力么?我们只是凡人,我们拥有的只是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若盲目地将太多的事物带入自己的生活中,累是会有的,并且效率真的是那么高么,效果真的令人满意么。

大跃进期间,在政府的宣传下,人们贪图多和快,粮食亩产量日日在增长,到处都在炼钢。在盲目求多的背后又是怎样的后果呢——被夸大的亩产量只是人们追求政绩而造出的不真实,而炼出的钢铁拿得出手的屈指可数,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与损失。若当时

人们脚踏实地地工作,追求精炼与质量,那么与之相违背的结果也就不会出现了。

求精,事半功倍。孔子向师襄学琴。师襄总是劝诫孔子学习新曲子,但孔子只练一首曲子,直到他不仅掌握了弹奏技巧,还领会到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并能体察到作者的为人。

或许师襄的琴技比孔子高出很多,但孔子是比师襄更会学习的。孔子只学了一首,但他的领悟是比师襄深刻的。

一个青年画家,一幅画用一天就画好了。但当他拿去卖时,总是要一年才能卖出去。后来他遇到一位老画者,老人让他用一年画一幅画。当他完成这用时一年的画作拿去卖时,不到一会儿便有人出高价买走了。

在我们生活中,何尝不总是想着再多做一点、再多学一点,再多看一本书,再多写一篇文章。那么,我们真的做好了、学精了、体会深透了、写得有意义了么。在这个盲目追求速度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了呢。

学不在多,而在于精。若将一门学问领悟得透彻,或许你的收获还可以运用到学习别的学问的过程中。这比你草草地学习每一类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最重要的是无论学什么,都要讲究深入、细致,不能因贪多求快而去应付。当你深入了解某件事物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各类知识在不同领域是贯穿的,学习知识是要循序渐进的。耐心、沉稳,将每一步做好,再去走下一步。每一次一小步,到最后你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第二篇: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

做单不再于多而在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