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猛于虎

毒品猛于虎

毒品猛于虎

毒品猛于虎

毒品猛于虎

二、教学反思

毒品猛于虎

陕西省镇安县回龙中学 刘彬彬

六年的新课程改革转眼就结束了,主题教育活动既是亮点,也是难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达到预期教育的目的,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的学习机会。老师在促成学生成长的同时,白己也与学生一道成长。现将《毒品猛于虎》教学内容的成功与不

足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题选择的正确性与及时性。学生对当地居民调查问卷的结果使人目瞪口呆,深感选择本课题是对的。调查问卷结果:身在农村的居民认为毒品离我们很遥远;很多青少年认为吸毒很好玩,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能够控制自己;甚至有些人把吸毒看作是“人生最高级的享受”,是追求“时髦”,“新潮”的表现,是一个人有“派头”的象征;是结交朋友的最佳交际手段,他们往往是在“不求长久,但求拥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吸毒者有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从各地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的情况来看,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用青少年对毒品缺乏认识,好奇心强,交友不慎,或生活受挫,精神空虚等,加之犯罪分子利用欺骗的手法勾引青少年吸毒犯罪,特别是监护力度不强的农村的留守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学习,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特别是毒品的诱惑。同时,我们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高尚文化,树立崇高的理想。希望人们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最终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幸福地享

受人生。

2、提高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合作探究意识。我把课前搜集分析任务分配给班级,班级自行解决。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一定要分工明确,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共享资源,各小组成员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同学间的关系变得融洽。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求同学或者是老师的帮助,改善了师生的对立关

系,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朋友关系。

3、加强学生的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居民无所谓不配合的情况,甚至是讥笑、讽刺。使学生明白社会是一个大学堂,但也是一个大染缸,只有用知识武装

头脑,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改变以前对毒品的看法,其中一名小组长写的总结使人深受感动——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公害,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正如江泽民同志19xx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听取了国家禁毒委员会的汇报之后所指出的:“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要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旧中国,我们曾经饱受鸦片泛滥之苦,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国耻难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为我们青少年的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诱惑和架、恶、丑得东西,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别是毒品,我们有些人竟然认为无所谓,可悲呀。我们能

这样吗,不,绝对不能,我们不能再次被称为“东亚病夫”。

二、需要改进之处:

1、仓促结束。由于我们身处边远农村,学生的媒体来源大受限制,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真正

自由支配时间不多,部分学生被动完成任务、敷衍交差的现象。

2、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在教学中,教师都有一种体会,工作时间越长,对学生就越不放心,包办代替更多,不仅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不信任,自尊心受到伤害,破坏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提高锻炼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能力的机会。教师没有做到“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

渔”。

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切的感到:课题的选择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由;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情感教育不能仅仅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急需让学生亲近社会,走进社会,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于社会;教师应该从内心真正转变角色,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

合作与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