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赏析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注词释义】

次:停泊,指旅途中停宿。

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

风正:指风顺而和,不是猛风、大风。

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旧年:过去的一年。

乡书:家书。

归雁:归来的大雁。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参考译文】

作者乘船,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

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客路。

春朝涌涨,江面与两岸齐平,

船上的人视野开阔,风平浪静,大江直流,一帆独悬。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尚未逝去,江水已成露春意。

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请他们抵去我对洛阳家人的问候。

【摘要题解】

某年冬末春初,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

次北固山下赏析

路行来,当舟行至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

次北固山下赏析

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思,遂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文本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一“青山”一“绿水”,遥相呼应,明快、恬雅。时感一股清新之气迎面扑来,置身其中,心情摇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阔”、“悬”二字传神入心,细致地描绘出了春天潮水上涨时江面的景象,境界壮阔深远,映衬着诗人博大的胸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总之,诗篇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多层次地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在一个恢宏、广阔的空间里,引出乡思离情。情因景见,景因情生,相衬相映,浑然天成,臻至一个真挚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独特的客观景物交融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情繁富沉郁而迂回不尽,言辞含蓄隽永而婉曲难宣,堪称唐代抒写羁旅行役之名篇。

【意象觅踪】

青 山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

宏远,对诗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青山是诗人们借

以栖息身心的家园。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

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青山一道同云雨,明

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

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同时,“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如“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佳句集锦】

1、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奉使登终南山》

2、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

3、平生逐鸟雀,何日嗣苍鹰。——《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

诸》

4、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句》

【推荐阅读】

《奉使登终南山》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

 

第二篇:《次北固山下》逐句之比较欣赏

次北固山下逐句之比较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