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愁、乡愁、酒的古诗句

一、写“愁”的古诗名句: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南宋 李清照 《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后唐 李煜《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唐 李煜《虞美人》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

洲 。——唐 温庭筠《望江南》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南宋 李清照 《醉花阴》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北宋 晏殊《浣溪沙》

二、写“乡愁”的古诗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 《黄鹤楼》

2、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 《静夜思》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夜忆舍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6、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唐 王维《杂诗》

三、写“酒”的古诗句:

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 李白《行路难》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汉末 曹操《短歌行》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 李白《月下独酌》 ·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渔家傲》

四、有关“爱国”的古诗句

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 陆游《示儿》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南宋 辛弃疾《破阵子》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第二篇:乡愁

《乡愁》

冶河镇中学 石辉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2.过程和方法:诵读法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味思乡深情,增强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2.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乡愁又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常新的主题。你知道哪些抒写思乡之情诗词名句呢?

生:如李白的《静夜思》,尤其诗中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新授:

简介作者

(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xx年出生于南京,少年时在外求学,过寄宿生活,19xx年迁往香港,19xx年去台湾。直到19xx年大陆台湾互通往来,才第一次返回大陆。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游子归乡之情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乡愁》写于19xx年。)(课件展示)

明确目标:诗歌欣赏三步骤

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1、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在欣赏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注意节奏和重读音,并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2、指名读,师生共评。(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看屏幕)

具体要求:本诗共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

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啊”轻声)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学生个别示范(让学生结合要求进行评价) 师:第一次朗读,就能读出如此神韵,老师为你们骄傲。

师:当我们的耳畔响起这揪人的旋律时,当我们凝神聆听这声情并茂的朗

诵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能感受到余光中浓浓的乡愁(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生:我感受到了余光中这首诗具有音乐美

师:这首诗的语言也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二、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讲解诗歌创作的技巧——托物寄情: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生:我发现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作者把思乡之情寄托在邮票上,因为离乡了,后来他母亲去世了,他悲伤思念母亲,就把情感寄托在坟墓上,后来??海峡上

师:这种借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的写作手法就叫托物寄情

师:你从简单的文字上读出了不仅是个人的,还有家国的乡愁

明确: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初中语文课本,还是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这类文章都占有相当的比重,如《紫藤萝瀑布》、《爱莲说》,《故乡的榕树》、《月光饼》(琦君,台湾作者)、《石灰吟》……都属于这种类型文章。因此,分析这类文章的基本特点、探寻它们的一般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大凡托物寄情类文章

(2)这四种意象前面都有一个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一个数量词,大家把它们找出来。再读一读,看看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感受一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生:每一意象前面都有一个形容词,小小,窄窄 ,浅浅 看上去很工整,叠起来,但读出来感觉就不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叫做叠音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小小??浅浅??

屏幕上显示-四组叠音词

师:你们知道这为什么要用叠音词吗?我们来比较感受一下吧

屏幕显示四句,分别为“小邮票“窄船票”“矮坟墓”“浅海峡” 男女声分别读这些需要比较的句子

生:情感特别浓重,多了一个词,我们的音调就长了。

师:什么感觉

生:拖长了

生:拖长了就绵延了,拖长了乡愁

再读一遍整首诗

师:再绵长一点,我请个同学来读

一女生起来读

师:我太喜欢你读诗的动容的感觉,太美丽了,你们朗读,还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了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我想起来了李清照的诗: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真是太厉害了

(3)请大家注意在这四个名词前都有一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我们把这几个形容词去掉读一读看看好不好?为什么?

(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所以这几个形容词不但不能去掉,读的时候,还应该重读出来。)

(4)海峡是否真的很浅?我们在学习哪首诗歌的时候也讲到了“浅浅”这个词?(《天上的街市》“我想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天河宽不宽?这里的海峡宽不宽呢?哪个词能看出来?(“一湾”,写出了宽广,好像绕来绕去,非常曲折,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他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那么怎样抚平作者心中的伤痕呢?(祖国统一,大陆与台湾不再分离)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3)全诗共四节,在结构形式上有何特点?

生:用时间顺序,体现不同层次,格式上很特殊,每一节都很整齐 师:这在诗歌上成为“重章叠句”,你相当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

明确:①“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②“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③ “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2.如果学生寻找的内容有局限性,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进行引导: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请同学们从诗歌中找出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前后左右,一边讨论,一边圈点批注。要做到手中有笔,心中有书。(课件展示)

一般来说,诗歌的跳跃性比较强,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情感去填补其中的空白,去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这就是欣赏诗歌的第三乐章: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三、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海峡彼岸同胞回乡的脚步,却锁不住他们浓浓的乡思和望乡的歌声。或许是一朵浮云,或许是一段乐曲,或许是一幅画面,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 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然后选择这首小诗的任何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你细腻、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画,不少于150字。

课件展示)

教师示范一:

“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样,有一天我也会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

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教师示范二: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

学生结合写作要求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我们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课件展示)

最后,让我们一起歌曲《乡愁》,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崇高的情感。

很好。听,这样一首时时在耳边浮现的歌曲,这样一段轻轻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聆听一分钟吧!(课件展示)

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