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句精选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句精选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1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1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1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22、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24、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25、人生七十古来稀。

26、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第二篇: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00级 朱玉兰

杜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现实主义高峰,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有广阔题材和深刻的思想,而且还因为他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从创作方法上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甫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一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这有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选择典型事物,塑造典型形象。杜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最善于从生活中攫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事物,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深刻地反映现实。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用两种现象的鲜明对比,形象地概括了阶级对立的现实本质。“三吏”、“三别”两组诗,最能说明杜甫的概括力。分别,本来是最令人伤心的事,作为历来文学中经常表现的题材。但杜甫写战乱中的别,选取了三个典型:一个是“暮婚晨告别”的新婚别,一个是“子孙阵亡尽”的老夫妻的垂老别,最后一个是被战争摧毁了家园、只剩光棍汉的无家别。这三个事件,三个典型,最深刻地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沉灾难,也说明了杜甫运用现实主义典型方法

的高超技巧。《哀江头》杜甫叙事诗特别出色的一首,它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似联不联,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又不愿一一说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苏辙关于这首诗说得好:“予爱其词气,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大胆略去次要情节,而强烈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再加上随之而来的跌宕顿挫的节奏,于是就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杜甫写作叙事诗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 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的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范例。例如《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嘘”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再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的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卢世点评“万

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具有“峻人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三、重视细节的描写。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大笔挥洒、泼墨如云,现实主义诗人却着重细致入微的刻画。杜甫特别重视细节的描写。他善于抓住生动的细节,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反映事物的本质。如《垂老别》中写老夫妻分别的场面:“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老妻的哭,不是“牵手顿足拦道哭”,而是“卧路啼”。她哭得太伤心了,又加上年老体弱,哭得躺在路边,而且边哭边喊,叫丈夫多吃点饭。这逼真的细节描写,最生动有力地表现这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战争的惨酷,具有摧心裂肺的艺术力量。再加上《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离去”,都生动细腻地表现出战乱中人们的心理状态。杜甫非常重视细节的表现,以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这正是现实主义方法的重要特点。

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便是这样一细节,它不仅提示了那个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丽人行》用“犀筋厌饫久下”这一小动作刻画那班贵妇人的骄气,都是很好的例证。他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妖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

救汝寒凛冽。粉黛亦解苞,衾袖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甘受杂乱聒。……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第四、善于把主观意识隐寓在客观的描写中。李白常借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他火山爆发式的感情,而杜甫则用形象说话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他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比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是作者的讽刺、斥责。不必明言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此外,《丽人行》中对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只是从他们的服饰。饮馔和行动上作具体的刻画,不显加谴责,而讽意自见。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我们如果拿他同样是反对穷兵默武的名诗《新丰折臂翁》和杜甫的《兵车行》对照,马上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兵车行》里,杜甫终没有开腔,“行人”的话

说完,诗也就结了。但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在叙述那折臂翁的谈话之后,却自发议论,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色彩虽然很鲜明,但杜甫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

第五、采用俗语,这是杜诗现实主义特点的又一体现。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的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新馔,”而在《遭田父泥饮》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其他如《兵车行》的“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也是很生动的例子。至如《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如同谣谚了。杜甫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他自己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为死不休”,讲究千锤百炼,一丝不苟。如“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高度概括了现实的本质现象,以很少的字词,包含丰富内容。再如“身轻一鸟过”的“过”,“暮投石壕村”的“投”,“星垂平野阔”的“垂”,都非常准确生动,很难改换更易。“爷娘妻女走相送”;“射人先射马,擒贼王”;“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等,都是民间俗语,经过熔铸加工,增添了表现力。

作为一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同样体现其现实主义的特点。他往往象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赴奉先咏怀》头一大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闻官军收河南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象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欲狂,下面四句虽然

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譬如“这顷风定支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狐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狐月浪中翻。”“星垂平野角悲壮,涌大江流。”“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五更鼓角声奄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动荡的江水、急峭的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厉的画角,正是诗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我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病独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中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那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悱。胡应麟评曰:“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这话是中肯的。再如《白帝》也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雄浑苍劲的形象与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时战乱时代的气氛。

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

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在抒情诗,具体的说在政治抒情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担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之类,具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洗兵马》可以作代表。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了太快人心的胜利形势,热情地歌颂祖国的中兴:“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铖命在破竹中。”但一面又以唱叹的语气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并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新贵:“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侯王。”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诗的结尾更通过“安得壮士挽天河”的壮丽幻想,提出“净洗甲兵长用”的希望。全诗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是有眼光。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杜甫和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对双子星座。杜甫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它推上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影响着晚唐的现实主义诗派,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丰碑式的为物,千年来,许多诗人都自觉的从杜诗中接受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