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读后感

——读《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有感

读完《中国式的管理行为》,我更觉得这是一种职场厚黑学,叫我们如何自知,如何知彼,如何知进退,如何把中国人的习惯合理运用在企业管理之中。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中国人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明白它,而且要懂得运用它。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和谐绝非讨好,就是说,和谐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经常保持和谐,对人际关系很有帮助,但是和谐不能存心讨好,要用心体会,仔细调整,以求合理。看开而非看破,一个人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便会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在世俗的社会上,看破显得太消极。一个人也不可以看不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样样都看不开,哪里受得了?所以看开而不看破,乃是“不争之争”的最佳原则。圆通绝非圆滑,我们都知道,圆滑的人,大家都厌恨,也等于断了自己的前程。圆通的境界虽然很难达到,但却是不可轻易放弃的。将心比心事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吸取他人的经验。尊重而不盲从,有些人一直以为中国人喜欢凡事顺从自己的人,似乎只要顺从,就有前途。实际上中国人并不欣赏完全听话的人,中国人最重视尊重他人的意见,却不会盲目顺从的人。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领悟到这四句话的要领,才是光明正大的合理心态。 其次我们要领悟中国人的工作原则,分析起来,不外乎“流汗不流血”,这应该视为工作安全的守则,人人有些共识,工作场合保持安全第一,大家才安心。“做事不坐牢”,做事可以,绝对不能违法坐牢,这是部属听不听话的主要原则。对自己有利,也不会害及主管。上司的命令,必须自己衡量,应该服从到什么地步,才不致因盲目顺从而害了上司,害了自己。坐牢是一种自作自受的恶果,虽说很可能遭受冤枉,但是自己不够谨慎,也是责无旁贷。“卖力不卖命”,卖力即尽心尽力,但不能卖命,要做到保命卖力。“争气不争功”,功没、过存,是不争的事实。每做一件事,先想想可能造成哪些后遗症,事先想办法加以避免或减轻,应该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部分,不能够做客再说,以免得不偿失。

我们还要看清沟通的现象,中国人的沟通相当特别,十分习惯于“不明言”,亦即“不说得清楚明白”,却喜欢“点到为止”,以免伤感情,或者“看不出对方是否具有诚意”,绝对不是“我有话要说”或者“有话直说”就可以凑效的。要领悟到“先说先死”与“不说也死”的道理,真正做到“说到不死”,应该切实以行动来支持自己,要明白中国人沟通的三大特色,一是有话不一定要说出来;二是说出来可能含含糊糊;三是就算说得相当肯定,也不一定是真的。

我们还要掌握人我的分寸,这的确相当困难。我们的做法,似乎可以归纳成为四大原则,一是弄清楚对方是谁,中国社会以人为主,认为有人才会有事,事在人为。听到一句话,先问是谁说的,看见一件事情,先问是谁做的。中国社会重视伦理,看见或听见一个人,总要根据身份地位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才算合理,初听起来相当势利,其实,只要保持合理的程度,就没有什么不好。二是小心才不会上当,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不要欺骗,远不如自己提高警戒,小心不要上当,来的有效可靠。我们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实在是小心不要上

当的高度警惕。三是凡事求自己合理,因为一旦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大家心里不喜欢,却又不方便明说,往往会造成若干误解,伤人伤己,而当对方表现不合理时,我们不能急于指责对方,却应该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四是当心“程咬金”系统,组织中有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此外还有“程咬金”系统,就是系统外的因素,最好借用例外的方式来寻找可行的化解,力求不破坏体制内的和谐,方为上策。

我们还要掌握会商的技巧,要懂得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由情入理;掌握凌乱的秩序,找出凌乱背后的道理;中国人重视“兼顾”希望我们凡事不要一厢情愿地从单一方面去探究,却应该从多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测和评量。

了解中国人的行为,明白中国式的因应方式,顺着中国人的道理而调节自己的言行,不论别人如何包装,都将无所遁形,自己也将无忧无惧了。

 

第二篇: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作为一名教师进入课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管理,怎么管理才有效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此书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管理经典之作,出版于19xx年,本书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经典之所以经典,在于历久弥新,在于经历了四十年后书中鲜活的思维,敏锐的观点,到现在依然切合实际,依然有效.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在书中德鲁克将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组织类型从企业/商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组织就需要管理,同时只要需要做决策就需要管理者."管理"不再是高层经理的特权,管理者的队伍扩大了,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而不论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须力求工作有效.公司的核心工作是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最大化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创造价值,其从业人员的工作,绝大部分是计划,组织,整合,协调,沟通及管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什么共同点呢 如何才能使管理者卓有成效呢 对于这些问题,书中都有很明确的回答: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而且必须靠学习获得.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并养成习惯呢 在短短的175页,八个章节中,作者提出了五个重点,依序是时间,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及有效的决策.很简单的几项内容,只要你掌握了时间,重视贡献,发挥人的长处,学会要事优先以及做有效的决策,就可以卓有成效,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

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 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要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决策.

作为管理者怎样才能做好管理 怎样养成好的管理习惯呢 通过学习感受到,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五个习惯: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时间.时间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决定了个人的成就.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会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 这一点要求个人把目标放在心里头,大到人生的目标,小到一件事的目标.并做到以始为终,不断地向下一个目标进发.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这就要求个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充分沟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善于利用不同的人的优点.第四,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则反倒一事无成.第五,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

序采取正确的步骤,决策是"不同意见的讨论"的基础上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考和研究,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

综上所述,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又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们要认真去读,要身体力行做,必定会有新的收获.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这样会让教育更有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