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处长试用期总结报告

科技处处长试用期总结报告

龚元石

一、对本职岗位的认识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新一届党政管理机构设置与定编定岗方案》(党发〔20xx〕13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校科学技术处处长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制定学校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起草和修订学校科技管理政策。

2、组织申报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3、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4、指导、协调学校各类科研基地建设。5、指导、协调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对科学技术处长的绩效考核评价要素主要包括: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实施效果;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科技经费的增长情况;学校科技成果产出情况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各类科研基地建设的成效;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情况等。根据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本职岗位有以下两点体会:

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增长、成果产出(含论文、专利、获奖成果等)一直是衡量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国家贡献的重要指标。科技处作为学校科技管理的主管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科技处处长,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国家在新时期的科技政策和方针,特别要领会《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质性精神。其次,对学校的学科特点、人才优势、科研条件等要有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对学校的科技发展必须具有清晰的思路,对学校的科技发展重点要进行规划和部署。面对科研项目日益激烈竞争的局面,作为科技处处长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针对学校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和学科发展不平衡,科研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财务管理、基建后勤和学科建设及“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互关联等实际情况,作为科技处处长,还应具备综合协调的能力和妥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牺牲自我的精神。

2、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团队。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科技管理涉及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研基地管理、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不同类型,在科技处内部造就一支分工明确、管理有序的科研管理队伍非常重要,同时要充分发挥和依靠各学院的力量。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投入

精力等各方面应起带头和垂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科技管理工作做细做扎实,也只有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才能从整体完成科研管理任务。因此,要求处长必须加强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运用到本部门的实际管理工作中。

二、履职概况和工作实绩

20xx年是国家“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我校新百年的第一年。我校科技工作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为指导,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中国农业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20xx年度科技工作目标,提前谋划、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科技工作开局形势喜人,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73221”计划目标——700篇SCI、EI论文,3亿元科研经费,2个973项目,2个国家级奖,1亿亩科技成果推广面积。20xx年第一季度,学校科技工作开局良好,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基地建设、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稳步发展,科技处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根据《中国农业大学20xx年党政工作要点》确定的科技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了第一季度的任务,为实现今年“93211”(900篇国际论文,3.5亿元经费,2个国家奖,1个973项目,10个农技推广中心)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科技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20xx年教育部授予我校为“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我校还获“20xx-20xx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此荣誉的全国仅有15个单位)。我本人获“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1、全校科研经费再创新高

20xx年申报各类纵向项目1510项,批准项目566项;到校经费3.2亿元。我校有2个“973”计划项目获准立项,我校累计主持973项目9项,主持的项目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位。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获批9项;专题项目获批33项,其中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8项,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排名全国第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31项,经费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获批113项,其中:面上项目100项,资助率27.47%(基金委平均资助率为17.47%);重点项目3项,获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数

在全国排名第18位,在北京市排名第3位。另外,还获得了农业部、北京市和人文社科类项目共计200余项。

20xx年第一季度到位经费2702万元。第一季度我校已组织申报各类项目708项,其中:97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申请434项,比20xx年增加1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申请115项。博士点基金申请7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申请7项,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共申请35项,农业部软科学申请15项;北京市其他项目申报7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主报2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5项。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的申报一直在积极准备中。

2、创新性科技成果有重大突破

20xx年我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6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4项,其他省市科技奖8项,鉴定成果39项,植物品种审定8项。20xx年获得授权专利140件,是20xx年(64件)的2倍多,其中发明99件,实用新型41件。20xx年我校共申请专利139件,其中发明111件,实用新型28件。两项PCT国际申请进入了美国、欧共体。登记计算机软件40项。

20xx年SCI、E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740篇,比20xx年增长42.5%,其中SCI收录论文609篇,EI收录论文131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SCI论文15篇,大于10的SCI论文5篇。特别是武维华教授等发表在《CELL》上的论文入选“20xx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以及张大鹏教授等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入选国内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校SCI论文数据国内高校23位,我校在农学学科SCI论文数排名国内第一位,在生物学学科SCI论文数排名国内第二位。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根据“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九个问题”,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就此建议做出了重要批示。

20xx年1-5月份SCI、EI收录论文367篇,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SCI为263篇,同期增长13%。今年第一季度软件登记申请10件,登记5件。新品种进入审查阶段。申请专利39件;授权专利35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通过教育部、农业部推荐申报了4项国家奖;推荐了2项农业部神农奖。

3、科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依托我校的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建设;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期评估良好;“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实地检查和论证;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国家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沽源站)、农业部农区鼠害观测试验场挂牌建设;组织上报北京市实验室共建项目5个,获得经费支持290万元;申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5个(子项目),批准经费363万元;积极组织申报了农业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作物杂种优势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上报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议书等。

20xx年1-5月份,与北京市共建的“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按时完成“农业生物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申请书的编制与上报工作、“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教育部;完成了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需求情况调查、20xx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议的征集工作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生物反恐防范调查等工作。

4、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更加注重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20xx年,我校农作物新品种、实用技术以及使用我校技术开发的产品推广面积突破1亿亩。其中:“玉米系列品种”推广面积保持在30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0xx万亩;“玉米生长调节剂化控防倒增产技术”推广面积20xx万亩;“保护性耕作机具与技术”推广面积1500万亩;“养分管理技术”推广面积800万亩;“农药系列产品”年销售在600吨,使用面积1200万亩;“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推广面积600万亩;“堆肥接种剂及其在养殖固废处理中的应用”使用面积100万亩;“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设备”推广面积100万亩。“农大褐3号”小型鸡本年度推广4000万羽,累计1.9亿羽,经济效益19亿元;“猪饲料抗生素替代技术”与多家企业合作,新产品累计推广200万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3亿元。与北京市共建3个新农村农业推广服务中心。与包头市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设立科技合作专项基金,每年300万元。积极争取北京市对新农村服务中心的支持,20xx年北京市科委支持100万元推广经费。

5、科技管理进一步规范和高效

科技管理机构设置更加符合科技发展的需求,分工进一步明确,协调配合的机制进一步理顺,和谐氛围更加浓厚。《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了学术行为,严明了学术纪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研究的水平,鼓励教师在本学科领域顶尖期刊上发表更多的学术论文,及时调整了SCI论文奖励政策,经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

科研短信平台已经启用,效用明显;盖章登记软件开始使用,逐步积累管理分析数据;资源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科技管理信息平台需求分析完成,试用版软件近期可投入试用。

三、理论学习和廉洁自律情况

不断加强对时政和理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也是提高自己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尤其对“三个代表”和“科学的发展观”的理论学习十分重要。撰写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理论学习文章。结合本人的科技管理实践,提出了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部署,遵循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围绕我国“十一五”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具体为:一是要努力完成各项科技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学校进程,不断激发全校的科技创新活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要着力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方向,深化改革,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和谐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个成功的干部必须要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要精通业务、知识渊博,处处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自己。本人虽然不是中国共 产 党党员,但平时还是以共 产 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坚持廉洁奉公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并不断增强和提高为广大教师的服务意识。

四、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由于任务重和繁杂,系统的理论学习时间较少,有些工

作抓得不够深入和细致。今后努力方向:带领科技处全体工作人员统一思想;加大改革力度,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工作重点,加强科技管理办公信息化,充分发挥学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在科技管理中注重凝练方向、集中目标、突出重点,继续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中国农业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实现科技工作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转变,使我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注重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好”与“快”的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科技工作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关系。从战略上提前部署,吃透国家各类科技政策,抓住要害,寻找科技发展新的切入点,开拓新的增长领域。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科技工作水平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把提高效益、质量和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实际效果作为重点任务,继续保持在重大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科技产出、科研基地建设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也谨请广大师生给科技处及我本人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试用期总结报告

试用期工作总结

时光一晃而过,转眼之间我的两个月试用期已经结束,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初来公司时,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普通职员向高效职员的转变。感谢领导和同事在这段时间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同时我的肩上也担起了更大的责任,凡事都得仔细认真,毕竟所犯错误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或者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的了。以下是我在试用期期间的工作总结: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有过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有时候自己做的工作,交给领导后,得不到反馈,是好呢,还是比较勉强,亦或者是不行?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所做的一切都能够知道结果或能得到评价;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工作只是翻译文件,扫描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坚决不能不懂装懂,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而我就是每天对着电脑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轻松也不能马虎,还是得认真完成的。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刚出校门的我很多时候无法适应,具体来说,还是用学校观点来看待社会,不懂得社会的复杂性;为此感谢部门领导以及同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让我懂得了在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在工作中“多做事,少闲话”。

通过2个月的工作,我知道自己离公司和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务必让公司和领导满意,在平时的空闲时间里我也会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为公司做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