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启蒙教育心得体会

浅谈物理启蒙教育心得体会

摘 要:物理学是自然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的科学。这些都是通过物理实验来进行的。处在处二阶段的学生,都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都以惊奇的眼光看世界,求知欲强,也极易留下深刻印象,而新奇的物理实验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笔者从几个方面谈相关体会。

关键词:物理 启蒙教育 激发兴趣

一、与生活相联系

物理学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一门科学。它教会我们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同学们在接触物理之前,已经有一些认识基础,这部分知识是在生活中得到的,是感知的。

初期的物理教学,大部分是在这种认知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是感知认识,对事物认识不全面是必然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物理启蒙教育也在与将这些感知认识进行补充和纠正,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刻度尺的使用在生活中是普遍的。学生在小学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刻度尺,但那种认识是片面的,所以物理中就要进行在教育,系统学习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并将知识加深,引出数据记法和其他测量工具。

已有的经验对后来的学习有干扰、抑制的作用,所以在最初教育中一定要紧扣概念,尽可能把物理概念内涵揭示透彻和全面,以减少以前的经验对接受新知识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认真备课

由于初而刚接触物理,对这门学科并不了解。只是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所以要用好的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备课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由于此时物理知识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都能在课本上显示出来。这样最好。讲细一些,并帮同学们在课本上将重要的语句用笔画下来。教师言行举止决定学生是否认真学习本科目。假如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细致、举例典型到位,那么学生接受起来会顺畅的多,课后用以消化、巩固、应用的时间就会多一些。教师的有备而教会赢得学生的心理回应而孜孜不倦。这是教学魅力的感召,也正显现了备课质量与学生理解消化的辨证关系。刻前、课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途径为阅读课本。不少学生存在着物理只要会做题,而不注重看课本的不良思想,而初二物理启蒙知识却与课本密切联系。所以一定要在物理教育初期养成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预习、复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三、精心筹备习题课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正确指导学生如何解题,这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备课是要研究学生,估计他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同时研究他们对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精选课堂练习,排除学生思维障碍,思维定势。这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是很重要的一环。有的教师认为新课中涉及到的例子会在以后的课中补讲,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起事倍功半的效果,损失不小。因为在新课教学中,学生有新鲜感,注意力集中,思维

活跃。将典型例题穿插在新课教学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比以后补讲好的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下工夫了。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的实验应开足、开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课本中穿插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这恰可满足学生的要求,对知识掌握更牢固。例如,不少同学对纸锅烧开水持怀疑态度。当动手做了之后,会感到惊喜有趣,对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不变深信不疑。所以充分利用资源不要轻易放过,因为他既可以锻炼能力,又可以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对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帮助。

另外,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综合复习时,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出物理知识的连贯性。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例如,夏天游泳时,可以体会以下知识点。来到游泳池边,看到池水清澈见底,但不能冒失下去,可能发生危险,利用光的折射知识可以得知,看到的池底比实际的要浅。当跳入水中后,会感到自己身体变轻,可以感受浮力的作用。当身体向前前进时,靠的是什么呢?又联系上力的知识,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体置于水中感到凉快,因为水温较低发生热传递,从人体吸收热量的缘故。上岸后,会感到凉快,由于身上有水,会蒸发致冷。

还可以在物理课上联系点文学知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习热情。一些古诗短小精悍,音韵优美,也能反映物理知识。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光的直线传播,站的高,看的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影子;”路人借问摇招手,怕的鱼惊不应人”反映了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水能传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

总之,在教学中,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把握。关注学生,关注教材,及它们之间联系,使物理课堂有声有色,使学生轻松学习。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

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状态 ,那么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 ,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 ,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 ,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 ,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 ,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 ,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