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

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日等典型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考察,从企业史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两个因素在企业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改善我国企业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不足的建议,对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

1 前 言

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成长的因素,并系统地阐述了将创新导入企业经营的可行性方案。“我们所需要的是—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正常的、稳定的和连续不断的需要。正如管理部门已经成为当代所有机构的具体机关,成为使我们这个由各种组织构成的社会融为一体的机关一样,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也必须成为我们的各种组织、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社会维持生机的活动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已经在企业的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创新与企业成长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将一种从没有过的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去世后,后来的主要追随者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分解研究,并发展出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2.1 IBM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IBM始终坚持的原则之一。正是不断坚持技术创新,使得IBM能够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领导产业革命,推出了一项项改变历史的技术。

20世纪xx年代初,IBM公司投入50亿美元进行360系统的研发,该投入约为公司19xx年销售收入的三倍。最终,360系统研发成功,使IBM公司后几年销售收入的年增长率接近30%,为其长期繁荣及霸主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在个人电脑兴起的20世纪xx年代,在大型机上取得极大成功的IBM毅然决定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它摒弃了自己信奉多年的成功管理方法,在埃斯特利奇的领导下,通过大胆创新与尝试,成功地推出了最早的PC机、XT机、AT机。这些产品缔造了一个属于IBM个人电脑的辉煌时代。

进入20世纪xx年代后,随着IBM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IBM的产品策略

开始由单一的硬件生产转移到硬件、软件和服务相结合的综合产品策略,并不断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IBM公司在三代电脑的潮起潮落中,不断地遇险,又不断地重新奋起,这些均得益于IBM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IBM目前在全球拥有8个研究实验室和50多个开发实验室,仍保持着拥有全世界最多专利的地位。

2.2 福特汽车与技术创新

20世纪初,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亨利•福特极力倡导标准化生产。这一独特的创新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T型车的售价。T型车的销售量逐渐上升,售价却由刚开始的每辆800多美元降到19xx年的290美元。它不仅使福特汽车取得了当时的辉煌,而且带动整个美国走进了汽车时代。

T型车的畅销迫使福特公司寻找更高效的生产方式,而大规模生产方式又使得T 型车成本降得更低,质量更可靠,从而更畅销。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成就了福特汽车的辉煌时代。

2.3 通用汽车的创新

通用汽车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同时,还积极地进行市场创新。与福特公司只是一味地生产黑色T行车不同,在19世纪xx年代,通用汽车就已经开始提倡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汽车、旧车折价回收等,同时坚持每年推出新款车,还应消费者的需求提出密封车身的概念。

此外,通用汽车公司根据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将产品系列化。产品既有廉价、简单的雪佛莱,有昂贵、豪华的凯迪拉克,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庞蒂亚克、别克等中档车。同时,汽车的款式和色彩不断更新,产品的连续换代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通用汽车公司非常注重组织诊断与组织调整,尤其是它所创造的事业部制组织管理模式更是为世界大多公司所效仿。这种采取了分权与集权结合的创新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公司资源组织的效率。

2.4 小 结

通过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观察发现,不断进行创新是任何一个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史中都充满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创新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步提高,同时,创新也会促进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进步。福特、通用或IBM,其能够成功地持续成长,无一不是因为其不断倡导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满足变化的消费市场和环境。而我国的很多企业缺乏的恰恰是创新意识,所以才造成了停滞不前,甚至惨遭淘汰的状态。

3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即不断创新的精神。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心理特征,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自力更生、坚强、敏捷并富有进取心”以及“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

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除了创新因素,任何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企业背后通常都有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如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通用公司和杰克•伟尔奇、松下电器和松下幸之助等。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成长与企业家能力密切相关。

纵观IBM发展历史,在其发展初期,老汤姆和小汤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销出身的老托马斯•J•沃森,其对营销的重视和对推销员的培养,使得顾客至上这个传统永久地保留下来。此外,也正是由于他本人对产品质量的不断追求,使IBM在20世纪20到xx年代将企业从生产技术含量低的机器转移到生产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穿孔卡机上来。而小托马斯•J•沃森则将IBM推进了计算机时代。正是由于他们当时的正确决策,奠定了IBM后期的发展方向。

作为日本近代历史上十大发明家之一的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其一生发明成果丰硕,总共获得研究专利84项、实用性专利35件、国外专利13项。他非常热衷于发明创造,其子喜一郎亦有很高的发明天赋。除了善于发明,丰田父子对机械行业有着强烈的直觉,这使丰田公司最终从织机业闯入汽车行业。可见,企业家对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创业者或者领导者的性格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斯—莱斯公司企业文化表现为对设计、生产工艺以及对机器质量的不断追求,这与其创始人对设计和产品质量的重视是不可分割的。劳斯在画汽车的设计图纸时,对汽车的每一部件、每一螺钉的尺寸、厚薄都注明得一清二楚,他把图纸交给技师后,还亲自动手加工重要零件。正是他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公司的文化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企业家错误的决定也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灾难。参照福特和通用汽车的企业发展史,在20世纪xx年代,正是由于福特的故步自封和不肯接受创新,使得亨利•福特的公司逐渐落后于积极开展创新的通用汽车,使得从19xx年到19xx年的xx年间,福特汽车在利润上年年都落后于通用汽车公司。

综上,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的源动力之一。企业家的分析决策能力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企业家创新能力和性格影响企业的文化;企业家的组织能力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其他一切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都离不开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

4 借鉴与启示

在我国,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并没有像国外一样对企业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很多时候其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很多民营公司在战略能力和核心技术上的缺乏已成为公司可持续成长的最大“瓶颈”。

4.1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不足制约我国企业成长

目前,我国的企业大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两个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方面,其发展现状仍远远落后于国外。在创业初期,很多企业家把握住了机会,带领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如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组织结构改革等。然而,企业往往不能通过及时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由于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此阶段的企业领导人往往不能再继续坚持创业初期的奋斗激情,思想膨胀,容易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带领企业进行盲目扩张或是走多元化道路,造成了企业的由盛转衰。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巨人集团和郑州亚细亚等。

4.2 启示与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应积极改善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建立健全知识与技术产权的保护体制。

其次,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鼓励企业内部创新行为,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还要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再次,在企业家培养现状来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如张瑞敏、柳传志、鲁冠球等,但却没有形成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北京大学的周其仁教授曾经呼吁在全社会塑造一种企业家精神。他认为目前政府提供的创业条件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要尽可能充分营造这种环境。

最后,对于现有的企业来说,领导者应注重自身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加强。应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和理念,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晓珍.IBM变革攻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xx.

[2][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赵文书,肖锁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汪丁丁.企业家的精神[J].今日科技,20xx(3).

 

第二篇:创新企业文化成就企业未来

创新企业文化 成就企业未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特定的内外环境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传统习惯和群体意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自二十世纪八十代诞生以来,经过长时期的沉淀、孕育和提炼,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逐渐被企业及员工接受和认同,成为员工思想情感和意识的统率力量,成为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孕育与沉淀,市场经济的洗涤与升华,企业文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具有自我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赋予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深刻、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涵盖思想政治、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受企业经济活动及外界文化因素影响的,由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内部组织和规章制度等,表现为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特质的成果,以及由运载这些成果的实体、设施、组织活动形式所构成的综合体。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全球涌动的经济一体化浪潮、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对现有企业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企业自身的使命、目标、价值观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企业在剧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顶住风浪的袭击,保持长盛不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特别是企业管理和工艺技术与企业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民族进步不竭之动力”,只有创新,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经营与管理,不断串富企业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企业新的跨越。 企业文化根源于社会文化,发展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的创新也不能脱离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它应立足于现有的企业文化,不断充实、完善、提高现有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进步

创新意味着摒弃,就是抛弃原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新形势需要的东西,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对现有基础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是对现有基础的丰富、完善与发展。创新过程中,,它必然要受到现有基础和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企业文化亦然,企业文化的创新也必然摆脱不了现有企业文化影响,受到深埋于人们心底的行为模式、观念、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的制约。要创新企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客观需要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重新审视企业现有的企业文化厂了解“我们面临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弄清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查漏补遗,找出主要的,特别是那些隐蔽的观念、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以及由其所造成的限制企业的行为模式,深入探究企业使命二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作风以及企业文化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大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开始注重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提高企业素质作为市场制胜的法宝,在实现土地、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的增值同时,不断追求商标、专利、版权、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增值,在这一转变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是企业应对新形势挑战、开拓未来的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基石。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缩短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蚕食鲸吞、优胜劣汰,已明显表现为不同内涵企业文化彼此间的较量和消长,因此,必须坚持以现有企业文化为基础,不断发现自身企业文化中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因素,创新自己的企业文化,保持自身文化的先进性与持续性,优化企业管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要在现有企业文化上进行创新;必须首先解决企业内部的思想观念问题。观念的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之源,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先导,企业之间的于差万别,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文化相对来说已经定型,而现有的企业文化又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创新,企业缺乏前进的动力,不创新,企业就如一摊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就必须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一定的形式在现有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新观念,纳入企业形象战略,贯注到企业全体员工及其市场竞争中,成为企业文化新的组成部分,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可共享资源,在企业文化创新问题上,企业要以宽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所用,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是物质形态的竞争,而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光注重产品产量、价格等物化因素是不够的,还应重视隐藏在物化因素背后的精神文化,只有不断加大精神文化因素在产品价值中的比例,扩大产品的附加值,企业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xx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经过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不断探索,已经相当咸熟,并被西方企业成功地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推动扩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场体系建立要迟一些,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企业文化还不完善,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扩张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剧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只想到控制成本,节能增效,疲于应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停留在原来文化基础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从而也忽视了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实力。与此同时,企业在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时,只看到西方管理技术的先进,没看到西方企业文化的可取之处,从而忽视了学习西方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在学习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的同时,要深刻总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对待外来优秀企业文化问题上,要以广阔的胸襟,容川纳海的气魄,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及产品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跨越。

企业文化创新关键在于“三个结合”。即:企业文化创新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企业文化创新要与企业创新相结合;企业文化创新要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

生产经营是企业文化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创新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而独立进行,它必须服务、服从于企业生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同步,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抓好自己的生产经营,强化企业管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来创新企业文化,企业必将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最后必将拖企业的后腿。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创新离开了生产经营这一载体, 自行其是,那也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企业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在强化企业管理,全力以赴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同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塑造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用良好的思想和行为的旗帜来统率企业的灵魂,激发全体员工胸怀企业、立足本职、开拓奉献的精神,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和美誉度,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企业后劲,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创新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涵盖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企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在经济效益的耀眼光环中掩藏了起来,随着我国加入了WT0,市场竞争的空间剧烈,这些深层次矛盾暴露了出来,企业经营管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不改革,不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提高,企业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就无从谈起,企业文化优势更谈不上转变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迫在眉捷,必须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理顺企业内部责权利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道路,也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创造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迅速发展,必须保持工艺技术的先进性,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市场。如何团结科研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职工爱岗敬业意识,不断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这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科技工作者团结在企业周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市场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的竞争,而是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问的竞争。因此,要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需要企业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用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来教育企业职工,在.企业职工中牢固树立“企业生存我生存,企业发展我发展”的思想,从而为提高企业职王的敬业意识和服务水平,使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赢得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改革是老企业焕发青春和活力重要途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但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许多关系还有待于理顺,这些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企业裹足不前,管理僵化,前进乏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企业内部关系,建立新型的企业制度,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抗御市场风险,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新的机遇,新的任务,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

的创新与发展也必将推动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新的跨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