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小惠镇中心小学 刘晓妮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经常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

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

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

返朴归真。

二,研究目的

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这是人所共知的常

识。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让语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它不

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寻求课文与生活的某种联系,更是在教学

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回归到生活状态。抓

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

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就是朝这个方向的努力尝试。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与实际相联系,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积

极参与,乐于参与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

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扮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

社会参与能力。

三,研究过程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

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

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

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

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

的主人。在课题研究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

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

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

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去认

识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增进感悟。这样,不但扩大了学

生的视野,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大

有裨益。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不少同学都见过爬山虎,但真正

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精心

指导学生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去观察,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这

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又如《夕照》一文,很多时候,学生放学时都是沉浸在夕阳

的余辉之中的,可是又有几位同学认真地去观察过夕阳呢?去领

略过夕阳的美丽呢?去感受过夕阳下城市与村庄呢?针对这种

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西下的无边美景;再

如《火烧云》一文,指导学生去观察傍晚天空云彩的变化,了解

云彩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

(二),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

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充分提供情景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

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借助于情

景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

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成课

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

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孙膑、

田忌和齐威王。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孙膑

胸有成竹的理解,而且对田忌和齐威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

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了很好的

锻炼。

又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战

斗的英雄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

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

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革命战

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一种强烈情感

的陶冶,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

来的。

(三),体验生活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

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

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

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

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

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

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

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四),领悟生活

在语文课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品位,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

说。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结束全文时,我请学生谈

谈对小女孩经历的看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大年夜

人人都和家欢乐,但她却在卖火柴,甚至连双象样的鞋都没有,

真是太可怜了。”有的说:“她真是不幸,连自己的爸爸都经常

打骂她,疼爱她的亲人又都离她而去。”也有的说:“在大年夜

里我们都能收到很多的新衣服等好东西,但她像流浪儿一样流落

街头,最后还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她太悲惨了。”??这些

观点无疑是学生在对比了自已的生活后所发出的感受。而有一个

学生却说:“在课文结束时,小女孩的死是幸福的,她是带着幸

福而死的。所以虽然小女孩的经历是悲惨的,但她的死是一种解

脱,她的死摆脱了痛苦。所以,我认为她的死是圆满的结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刻议论纷纷,大部分表示不赞同;也

有的若有所思,觉得说的有点道理。此时,我也觉得很惊讶,但

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轻率应付。

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进行再议论。小组讨

论后,学生有的说:“她遇到了太多不幸的事,连最起码的温饱

都没能如愿,所以她的命运很悲惨。”??对于学生来说,这些

分析无疑是有一定深度的。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及加上教师的

指点,使他们对课文的写作目的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

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

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四,研究结果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正所谓“一切生活皆

语文”。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语

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

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你去细细观察挖掘,语

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课堂语文知识

的灌输,只重语言智能发展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让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又将语文学习还原与生活中去。使以创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之中,才能更

好的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篇: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 型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马塘小学 李佳荣

一、问题的提出

晨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深入领悟文章内容其着重要作用 对学生来说,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只可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晨读课依然是墨守成规,涛声依旧。虽说也是书声朗朗或整齐有致。但读来读去,不外乎是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有限的内容,单调的读法,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对于课文上的内容,学生早已读得热情衰减,口角乏味。再怎么读也读不出什么***,什么新意来。这样的晨读课,说什么也是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了,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世纪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哪些策略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二、理论支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题的研究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无序管理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心灵。

三、研究的方法

从课题名称就可看出我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对语文早读课的现状及问题开展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向。

发放问卷,查找问题。虽然我们对早读课存在的问题都比较清楚,但我们感觉还是应该要再进行广泛的调查,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语文早读课的现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见附件),一是针对教师的问卷,一是面向学生的。学生的问卷就在本校随机抽取了一个年级两个班进行,教师的问卷我们请全校的语文教师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问卷,得出了初步结论。收回问卷后,我们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87%的学生不喜欢早读课,原因主要有:部分课文不要求背诵,没必要反复读;一些课文读起来没意思;不喜欢齐读的朗读方式,更喜欢一个人自己默读;就那几篇课文,读来读去没意思;大声地朗读,感觉很累;不能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另外13%的同学喜欢早读课的原因是:老师不讲课,没有压力;早读课不留作业;喜欢读课文。

而从教师问卷情况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早读课是一堂很重要的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有帮助;但对如何组织上好早读课却很迷茫,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从教师的反映还看出,学校对这堂课也缺乏管理,仅仅是看老师到没到岗而已

二、语文早读课的开发研究,制定诵读内容材料,开展灵活多变的早读活动形式

查阅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语文早读思维浅谈》、《让语文早读课飞扬起来》等一些优秀论文,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只有“三到”是不够的,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而目前我们学校的早读课,学生仅有“口到”,这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每节早读课都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并随之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予以恰当的指导方法。

早读课上,老师先做好朗读指导和朗读激趣工作。指导学生不但要读准字音、字义,更要读出文内美和文内情。老师仔细揣摩、认真体味文章的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体会文章的美在何处,并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和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学生听课文录音,跟随录音低声吟读,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音”与“情”的融合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依托文本编出早读课诵读材料。

一般情况下,早读课上学生读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课本上的选文都是历代名篇,确实值得我们去涵咏,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在早读课反复读背,一些理性很强的作品,通过默读冥想效果会更好些。另外,早读课上反复读某一篇文章,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早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人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们认为应精选一些课外的文章让学生读背,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扩大他们的积累,通过更多文章的积累可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在此序列化的早读课诵读材料就发挥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3.在形式上追求创新,富于变化,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形式上创新变化,开展课前“热身运动”“聆听经典”活动,让学生以学号为顺序在早读课前花五分钟时间朗诵自己推荐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节选或作小小主持人;在这些活动结束时可留下自己对同学们的寄语,并将这些话在课后写在移动黑板的右侧,我们称之为“写给今天的话”。

三、改革方案的实施及反馈修改

语文早读课改革方案的实施非常顺利,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聆听经典”中,学生的选文既有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也有期刊杂志短小隽永的美文,视野之开阔、范围之广,让我很吃惊,在聆听和品评这些“经典”中,我们也受益匪浅。我们发现,在改革后的语文早读课上,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活动中去。他们的行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喜欢读书了,喜欢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了,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了,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有了一定的增强和提高,语文早读课改革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随后进行的个别访谈和语文课堂教学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四、研究成效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1.我们认为语文早读课就应该读,而且要多读,不仅要把教材上的课文读熟读透,还要读教材之外的,在大量接触语言材料的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早读课的大目标。而从每节早读课来说,也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读的热情,提高读的质量,而每一节课的小目标达成了,我们的大目标才可能达成。

2、充分发挥不同朗读形式的作用,追求创新。有声有色的朗读,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学的形式本身就千变万化,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体验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等。如果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特点,创造空间将更为广阔。

3、营造氛围,形成风格 所谓营造氛围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周围气氛和情调。英国 哲学 家约翰.密尔认为“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心 理学 家利珀还说:“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

总之,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以科研促教育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的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研、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

 

第三篇: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西充县车龙初中:斯正强

一、课题基本信息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近年来,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客观反思我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开口难、难开口,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结果出现了许多“口语障碍”的学生,这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界定: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师生互动法教学利于创设真实英语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内容、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我校1至3年级46名寄宿生同学的生活、学习管理。

  2、不同年级、班级的46名同学在4至9年级上早晚自习时,如何让他们愉快地渡过这段时间。

  3、在宿舍安排上,如何让他们安全且休息好,又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这些孩子能安全愉快地生活,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寄宿学生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2、将有效地管理方法系统化,最后用于实践管理中。

    五、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室内棋牌等活动。在活动中反思总结,再实践从而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起始阶段(20##年3月)

      确定课题名称,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写好课题审批表组织课题论证,写好研究计划。

    2、课题准备阶段(20##年4月)

      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活动的开展,拟定阶段方案。

    3、课题实施阶段(20##年5月至11月)

       5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田信飞、雷诗猛)

      6、7月: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6月份用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张忠治)7月份用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雷诗猛)。

      8月:总结经验方法,整理成册。(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9至11月:按整理的方法实施管理,并总结得与失。(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4、课题结题阶段(20##年12月)

      (1)、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并整理、筛选研究资料,装订成册。

      (2)、完成结题报告等研究任务。(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七、研究过程:

首先,由田信飞和雷诗猛老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并造好花名册。

接着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丰富了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让这些低年级寄宿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通过对我校这46名低年级寄宿生的跟踪管理及研究,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年级寄宿生的管理方法。

     八、研究反思与总结

(一)虽然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我们小组成员都付出了各自辛勤的汗水,如田信飞校长一直以来查阅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但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结构的缺失,我们没有形成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因此,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并不是完美的。

(二)我们制定的调查问卷还有不足,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我们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小学低年级寄宿生管理作出尝试,而不可避免地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们相信,微型课题研究之路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三)本次微型课题研究制定了比较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但这一方案应该处于不断地更新的过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理论。以期能够对低年级寄宿生提供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们小组各成员由衷地感谢各位领导的真诚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

                   20##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