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课程,总结您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专题中讲到,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听完了专家讲座,又结合自己的感受,总结以下经验。

1.关于课堂的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通过听李老师讲解,深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导入要切合教学内容,尽快准确进入主题,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准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堂内容上面。从导入环节中,摸清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以前总是认为导入环节只要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上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可以通过导入环节与学生的交流来摸清学生的基础,来更好的上好新课,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由于我们学校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1节的时间,学生基本在校接触电脑的时间非常短,所以遗忘很快,基本上节所学的内容到下个周就忘得差不多了。为了能很快进入新的教学内容,我一般都采用复习的方法。师生先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把操作要点再练习一遍,然后提出新的学习任务。这样往往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通过李老师的讲解,我还知道了,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来进行导入,受益匪浅。

2.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一课学习中讲到,学习与兴趣有一种直接的、本原的关系。激发学习动机就是让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事。营造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等内容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兴趣中。教师课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采集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背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效果较好。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因为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的尤为重要,那么老师在学生实践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根据个体差异来给予指导,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只是抽取一些学生来指导,或者解答学生的问题,没有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以后在这点上药特别注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努力,积极上进。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学习心得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学习心得 上一节信息技术很容易,但是上好一节信息课很不容易。首先我们要吃透教材,搞懂每一个关键知识点,涉及操作的内容,我们也要提前上机操作练习;其次,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还要改变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由学生的被动的学改为主动的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再次,我们还要经常关注电脑科技的一些新知识,学会简单的操作应用,来解决新时代的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为了能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

1、 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教学设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情灵活的调整和实施。

2、 激发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

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课堂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除了选好切入点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可,体验到成功和喜悦。

3、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

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当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把思维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时,课堂学习活动将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满激情和

创造、焕发智慧和灵性的过程,动态生成的问题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更带来质的变化。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应该成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4、 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除了来自社会、家庭、文化背景、性别、学习方式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本学科特有的起点水平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的多元化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5、 要给学生留大量练习时间

李冬梅老师说: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老师讲得再好再经典,也不全部的学生都爱听,听了课的也有部分没有听进去,从而教师讲的东西得不到落实。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但做为指导者的我们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