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民营经济发展总结

不断创新机制 谋求跨越发展

——沂水县域工业经济生机勃发

沂水县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从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5月,全县361家(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24.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7.9亿元,实现利税19.6亿元,其中利润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31.6%、34.7%和31.2%。

创新政策推动机制,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形势,沂水县不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从重管理转向重引导,实现了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自20xx年以来,沂水县将产业提升工作作为工业经济的总抓手,先后出台了《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暂行办法》、《沂水县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沂水县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专项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八大产业发展提升工作,其中奖励资金、扶持资金和过桥资金各1000万元,构筑起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了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配套联动。产业集群经济优势显现,1-5月八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87亿元、实现利税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9%,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9.4%和90.76%。

与此同时,该县还制定了资金扶持配套政策,培植一大批支撑县域经

济的骨干企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骨干企业的支撑;大企业、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鼓励支持。财政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给钱,而是通过财政鼓励支持,调动发展的积极性,20xx年,制定出台了《沂水县百户企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修订出台了《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暂行办法》、《沂水县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暂行办法》、《沂水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税收贡献、投入发展、资本运作、人才引进、自主创新、品牌建设、退城进园、信贷投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20xx年,县财政用于兑现工业经济工作方面的奖励资金达到2100多万元,其中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1090多万元,招商引资1060多万元;对全县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资金达到230多万元。通过政策扶持,培养了鲁洲食品、兴盛矿业、鲁南矿业、青援食品、山东玻纤、昆达生物、众力液压等一大批支撑县域经济的骨干企业,鲁南矿业公司连续三年税收过亿元,兴盛矿业公司20xx年和20xx年税收过亿元。20xx年,沂水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和利税过1000万元企业分别达到87户和82户。今年1-5月,53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利税7.06亿元,同比增长26.4%和6.6%,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和36%。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项目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沂水县按照“抓技改、上项目、保存量、扩增量”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项目建设引领结构调整,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走势,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千方百计组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壮大县域工业

经济的持续推动力。

沂水县设立了投入发展奖和扶持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了对企业上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企业的技投入进行奖励,并对项目投资的贷款贴息给予一定补助,在县内逐步形成了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支持财政收入的良性循环。此外,该县还积极研究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优惠政策,20xx年,鲁洲氨基酸公司省双百工程无偿补助资金20万元,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市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0万元,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4万吨结晶麦芽糖醇项目无偿资金30万元,临沂业隆通用机械公司热处理项目申请国家补助资金84万元。在这种政策支持环境下,沂水县企业上项目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20xx年,该县共实施投资过50万元的技改项目269个,总投资规模78.5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4.02亿元,同比增长25.42%,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7个,过5000万元项目27个,过3000万元项目28个。

在抓好技改项目的同时,沂水县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确立全民招商工作思路,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坚持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不动摇,深入开展“招大引强年”活动,全力实施“招大引强、招强引精、招商选资”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乡镇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该县不断加强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进一步创新开发区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项目的落地建设及入园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营造招大引强的新洼地。同时,该县

科学建设创业园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加快大园区发展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功能划分等方面统筹考虑,加快创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将创业园区建设成全县重点项目的孵化园。结合创业园区建设,加快安置片区拆迁搬迁企业以及招商项目中有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的“小而优”项目,确保土地的有效、合理利用。20xx年,沂水县引进县外资金项目117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148.5亿元,资金到位58.4亿元,引进过3000万元项目103个,占项目总数的88%,其中引进过10亿元项目3个,过5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2个,过5000万元项目45个。

创新政府引导机制,培育更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培强做大骨干企业,关键是要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为此,沂水县大力实施了“企业家培育”工程。他们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了组织部门定期联系企业家制度,通过开展联谊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委、政府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优先推荐大型企业的法人代表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连续三年在县内春节晚会上对贡献突出的企业进行隆重表彰,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召开庆功大会,做到“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政策上有激励、发展上有保障”,不断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60万元,建立长期的企业家培训、轮训、考察学习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参加北大、清华、浙大等高等院校EMBA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县针对企业家的开办专题讲座,政府组团

到国内大企业考察学习,拓宽企业决策层创业思路,提升管理层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累计有60位企业家取得了EMBA证书,外出考察学习1000多人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3000人次。

在搞好企业家培育的同时,沂水县大力实施 “人才引智”工程。他们规范企业人才档案,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库,做好各专业人才的信息采集工作,按高、中、初级分类别、分层次登记,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内部培养、公开招聘、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对企业高管、财务总监、营销经理等分别不同层次开展短训、外派学习;对技术骨干、营销骨干、新型设备关键岗位等积极开展岗位代训、轮训,培养员工骨干层表率带动能力,增强一线员工综合素质。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技术人员达到1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学历超过200人,本科学历超过3000人。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为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沂水县各级、各部门本着“只为企业搞服务,不给企业添麻烦”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于自己”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他们从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入手,先后组织实施了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重点项目(企业)现场办公会议和领导联系包扶制度,成立了八大产业提升工作线,明确提升责任,牵头领导紧抓包扶产业和重点项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对重点技改项目、产业提升、大集团培植、企业

上市等重点工作,制定节点计划,加强调度,严格考核,强力推进。

此外,他们大力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严格实行《县直部门服务经济发展考核暂行办法》,全面提升部门的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按照“确定基数,限定总量,收费审批,统一管理”的征收模式,对大中型企业实行扎口收费,减轻了企业压力。通过深入开展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企业比贡献,干部比作为的“四比四看”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了议发展、比贡献、创强县的浓厚氛围。同时,为保障工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县里建立完善了工业企业预警联席会议制度,由经信部门牵头,县金融、财税、人社、供电、司法等部门参与,对规模以上企业在纳税、信贷、工资发放、养老金缴纳、用电、涉诉等情况进行定期定性分析预警,及时发现工业和民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工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第二篇:乡镇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民营经济及全民创业

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镇民营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引导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了赶超发展步伐,推动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我镇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镇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产投入不断增加,速度效益齐头并进,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行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二、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鼓励支持、引导、促进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发挥主管部门的参谋作用。

加强了调查研究,深入到重点村、部分民营企业、有关主管部门、执法收费单位,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区民营经济工作和搞好部门工作定位的意见。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起草了关于强化对民营经济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民营经济工作考核、落实民营企业家

政治经济待遇等工作意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二)强化工作调度,抓好重点项目落实。

为了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今年年初,我镇将民营经济各项发展指标进行分解,向各村了民营经济发展任务指标。为了确保工作目标的落实,多次召开各村分管负责人会议,对民营经济工作进行督导调度。对重点民营经济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各村也落实了重点项目分工。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中有关问题,尤其在企业创办、审批、征地、建设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营经济工作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民营经济是改革深化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生力量,对地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而人们对民营经济的观念和认识还不能一步到位,要有一个过程。新调整设置的部门。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得到全社会的理解、认可和尊重,使民营经济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支持。为此,我们把宣传作为今年工作的启动点之一,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强化。及时将工作信息上报给市“两办”。市委、市政府工作简报中加大了民营经济工作信息量,上半年已采用民营经济工作信息十多篇。。

(五)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放宽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简化了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镇行政

审批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尽管我镇民营经济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我镇的民营经济与先进地区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我们自身而言,部门职能转变滞后,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方式,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本领不高,服务方法不多;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外部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科技进步乏力,科技含量低;招商引资方面,缺乏规模大、档次高、拉动力强的龙头项目;创业氛围不够浓,没有形成千军万马创业、铺天盖地发展之势。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我镇民营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赶超发展为主题,坚持高点定位,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争取我镇民营经济在全市位次前移。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深入各村、各系统,摸清民营经济结构及分布状况、重点行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根据实行情况科学制定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加强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协调发展的具体办法。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各级民营经济领导组织,落实领导分包民营企业责任制,落实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经济待遇。利用电视、简报、互联网等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弘扬“全民创业”意识。同时,清理民营企业收费项目,实现企业减负。

(三)是抓好骨干培植。积极扶持和鼓励骨干民营企业以资本为

纽带进行重组,通过租赁、兼并、参股、收购等形式,实施低成本扩张,膨胀企业规模。对具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要引导其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行专业分工和协作,加速品牌聚集和资本聚集,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是抓好改革创新。大力深化改革,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传统作坊式家庭式管理模式,实行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组织民营企业创名牌产品、知名商标、质量体系认证等工作,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五)是强化工作调度。对各村及重点民营企业有关负责人实行每月一调度,分解工作指标,落实工作任务,组织企业搞好招商引资和生产、销售,确保重点项目资金到位和尽快投产达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