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总结

20xx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总结

徐结仪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继续运用现行思想品德课教材,必然觉得困难重重,所以,突破现有教材框架,按照以儿童为本的理念重组教学内容是所有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客 观地认识学生。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一书中说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们的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我们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儿童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人,他是一个“自由”的主体。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学生主体的“自由”是纷繁复杂的。一个学生是一个世界,作为教师,了解儿童在他们真实生活世界中的感受与体验,

现实生活中,认识事物并不容易,每个儿童都是我们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的一部难以读懂的教科书,我们必须开动所有的信息接收器,无条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于儿童生活的信息,认真分析,力求得出真实的结论。例如,设计二年级品德教案《心中有他人》之前,我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注意观察公共场所中的儿童,考察儿童的共性。我观察到学生们在他们居住的小区楼道里,如果有老人提着东西在前面走,他们常常连招呼都不打,就走过去;利用小区里的游戏器械,他们常常玩够了才从游戏器 械上下来,很少考虑等候的人??。

2.课下与儿童一起游戏,观察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与二年级学生一起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爱玩儿的游戏有跳皮筋、一条龙。他们用“手心手背”的方法组成两个比赛队,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猜先,做游戏的时候,他们能自觉按照它们规定的规则去做,不耍赖。但是,这个班里有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差、写作业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个孩子非常爱玩跳皮筋,然而不少学生常常因为他玩不好,不带他玩儿。

3.与家长密切交往,从侧面获取学生的真实材料。与家长座谈的时候,家长们常常说:“现在的孩子,吃东西就顾自己,从来不知道问问别人吃不吃”。

由此可以分析出二年级学生心中有他人的实际水平:在学生体验到不这样做就会影响他们生活的时候,学生们能自觉做到心中有他人。例如,学生们完全自主学习、游戏的时候,学习、游戏能力相近的孩子很容易组合在一起,在这些临时的小组合中,大家多次体验到:合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本组组员游戏的质量,所以,为了大家玩得好,多数学生能做到心中有大家,服从大家的决定,步调一致,犯规了自动下场等候,不耍赖。在这样的小组合中,能力强(学习小组中学习能力,游戏小组中体育运动能

力)的学生占用的学习、游戏时间比较长;能力差的孩子常常影响本组游戏、学习的成绩,因此,能力很强和能力很差的孩子都很少被关注甚至被排斥,不管这些孩子心情如何不好,他们也不允许参加游戏。在家中,本来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日常体验是:凡是家中好的东西,长辈都会留给我,我让他们,他们也不要,何必费事再让呢?因此,他们认为在家中自己旁若无人地用最好的、吃最好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在公共场所,孩子们的心理是:我关注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与这些事情相比,其他任何成年人认为重要的事情、体现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事情,孩子都不重视。

 

第二篇:20xx年一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总结

一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总结

本学期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思路是:“加强学习,优化设计,积极实践,积累反思。”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领会课改精神实质

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组织品德与生活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认真领会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课改的基本目的,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树立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分析新教材,研讨主题活动的设计。优化教研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大组互相交流研讨的参与式活动方式,让教师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在亲身介入的活动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同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帖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提问,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中心组教师共同探讨教材与教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主题活动的能力。

三、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为积累经验、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任课教师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并上交一篇教学论

文,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

四、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师、学生、课堂在发生着转变。教师力求创造适宜的活动情景、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来接受和体验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教学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师生互动、对话、交流,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领悟和表达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