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点钞实训报告 心得体会

一、实训目的

1.能掌握手工点钞的规范方法,能够达到40秒1把的技能要求。

2.能够准确的鉴别人民币的真伪。

3.了解点钞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实用型点钞(单指单张)的技能技巧,通过自觉不断的训练和及时考核,达到行业技能要求标准。基本掌握多指点钞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内容及过程

这学期我们开了点钞实训课,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觉得很新奇和有很

多疑惑。在点钞实训课上,老师放视频给我们看,认真的给我们讲解点钞的方法,怎样才能让自己点钞速度快而且数量准确。在上了几堂课之后我渐渐掌握了一些点钞的方法和技巧,第一堂课学习的是单指点钞法。它的方法是:一、点钞方法(1)拆把持钞。把捆绑的纸条拆掉,注意不要把纸条撕坏,拆下后放在一边,扎把时再用。然后用左手三指、四指用力夹住钞票左端中央,拇指、食指、三指在上面,四指、五指在下面并自然弯曲。左手拇指转到钞票下面内侧左端约1/3处用力将钞票向上推,再向外推,使钞票呈120°的弧形,并用食指拇指轻轻捏住钞票左侧边缘,是钞票呈约70°的扇面,以便于清点。(2)清点。拆把后用右手的拇指尖逐张向下捻动钞票的右上角,食指在票子的背面托住右上角,配合拇指捻动钞票捻下来的钞票用无名指往内方向弹拨(3)记数。 记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双数计法;另一种是单数分组计法。双数计法,即从1至100。单数分组计法,即从1,2,3,4,5,6,7,8,9,1(即

10),1,2,3,4,5,6,7,8,9,2(即20),一直数到1,2,3,4,5,6,7,8,9,10(即100),分十组来记数。在点钞记数时,不要用嘴念出数来,要用心记。心、眼、手三者要密切配合,这样既快又准。

(4)扎把。将墩齐的钞票横执,左手拇指在票前,中指、无名指在票后,捏住钞票1/3处,食指在钞票上侧,把100张钞票分开一条缝,右手将纸张一端插入缝内然后由内往外缠绕,将纸条一端留在票面上部,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住纸条向右折掖在钞票正面上侧。 (5)盖章。每点完一把钞票扎把后都要盖上图章,图章盖在钞票的上侧纸条上。

二、点钞要领

(一)肌肉要放松

点钞时,两手各部位的肌肉要放松。肌肉放松,能够使双手活动自

如,动作协调,并减轻劳动强度。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动作不准确,既影响点钞速度,及消耗体力。正确的姿势是,肌肉放松,双肘自然放在桌面上,持票的左手手腕接触桌面,右手腕稍抬起。

(二) 钞券要墩齐

需清点的钞券必须清理整齐、平直。这是点准钞券的前提,钞券不

齐不易点准。对折角、弯折、 揉搓过的钞券要将其弄直、抹平,明显破裂、质软的票子要先挑出来。清理好后,将钞券在桌面上墩齐。

(三) 开扇要均匀

钞券清点前,都要将票面打开成缴扇形和小扇开,使钞券有一个坡

度,便于捻动。开扇均匀是指每张钞券的间隔距离必须一致,使之在捻钞过程中不易夹张。因此,扇面开得是否均匀,决定着点钞是否准确。

(四) 手指触面要小

手工点钞时,捻钞的手指与票子的接触面要小。如果手指接触面大,

手指往返动作的幅度随之增大,从而使手指频率减慢,影响点钞速度。

(五) 动作要连贯

点钞时各个动作之间相互连贯是加快点钞速度的必要条件之一。动

作要连贯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指点钞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紧张协

调,环环扣紧。二是指清点时的各个动作要连贯。

三﹑实训总结及体会

通过这两堂实训课我有了很多体会,刚开始学习时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之后,我也渐渐点钞变得熟练起来了。

以前每次到银行办业务,看到人家快速又准确的点钞我总羡慕不以。当时就想我也能点这么快就好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为客户办理业务,点钞的快慢及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你个人甚至整个单位形象的看法。

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的我们,不管是选择出纳,会计,还是选择财务管理,都会与钱相接触,不少公司的专业技能考核都会是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一些会计

实务,珠算,电脑,点钞等,在学过点钞的我们,如果参加专业技能考核会为自己增加更多砝码,不少人在上课时觉得学校开这门课就是“闹眼子”,他们认为现在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点钞除了在银行中会使用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不会用到,我认为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在不少人家中完全不会配备点钞机这种机器,或者再交学费,保险,买房等时候都会用到大量的现金,我们只有学会点钞这门技术,才能为自己在不必要的地方减少麻烦。

通过这门实训课,我仅仅还只是学到了会计这个岗位中的一小部份,真正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经过这次实训,要我更加深刻的明白,知识是在平时积累的,只有每天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得到解决,就像这次的实训,就是因为平时没积累知识,导致在这一系列的练习中不顺利,不过没关系,在剩下不多的在校期间,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知识。学校开这门实训可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让我们对会计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ERP沙盘模拟实训报告 营销总监心得体会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实训报告

企业名称:________

企业成员: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课程名称:《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时间:

一、实践目的

正确理解公司运营的流程;掌握基本的决策方法;进行市场的调查和需求预测;根据财务数据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进行合理的财务筹资和融资的判断和决策;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管理学的理论运用。

二、使用环境

用友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

三、实践内容(见报表)、

四、ERP沙盘实践的心得体会

这次ERP沙盘模拟我的职务是营销总监,一个礼拜的工作结束后我的感触颇多,先说说我的日常业务: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做出市场开发决策;②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方向,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决策③模拟在市场中的竞标过程,建立并维护市场地位,必要时做退出市场决策。

营销工作对企业的运营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且作为营销总监必须准确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取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份额,又要熟悉市场规则,做到整体把握。不能说我的建议都是对的更不能说我的建议组员们都认可采用,但是至少部分被采用的建议对企业经营还是有帮助的。在日常业务中与CEO并肩作战,商讨市场开发、定位以及新产品开发决策,必要时给予企业一个合理的建议;又要与生产总监有效的沟通,听取生产总监的规划方案,然后进行营销规划;还要与财务总监商议广告费用等支出;同时还得对各个市场上的产品需求量预测进行分析,结合产品的价格预测表对广告的投放进行安排。我自己认为营销总监在物理沙盘上所占的空间虽只有最小的一角,但是他的工作将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败。在第一盘经营中由于不熟悉操作造成了经营上的困境,但是我利用了空余的时间与其他组员一起商量下一盘的对策与方案,事先的准备果然在第二年带来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第三盘经营我却犯了极大地错误最终导致企业难以经营下去,我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广告费投入和分布上,同时在对市场开拓上也有不及时,没有做出及时正确预测。更重要的是第一年开始时竟然忘记了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到了第二年加投认证却以无法挽回区域老大被夺走的局面。生产线大开加上认证的问题还有就是组员内部关于决策的矛盾是最后破产的主次原因。作为营销总监我认为败局已定并没有去想如何挽回而是放弃了,无作为。

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操作接触,我深切感受到市场是一具瞬息万变的地方,如何做好市场预测和生产销售计划是公司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时间不长但却让我们体验了一个企业的经营流程。以下是作为营销总监的我在这一周的模拟中所作出的总结:前两盘的开局我都是将两个ISO认证全开。开发本地,区域,国内与亚洲市场。研发P1,P2,P3产品。ISO全开是为了在后期更好的接单。由于本地与区域开发时间较短所以能保证P1P2产品的销售。但重点是集中在国内市场与亚洲市场和销售P3产品,选单严格依照产能。在第二盘的经营中就可以看出这些。这是个很好的决定但却没能在第三盘持续下去。第三盘开始时我们就围绕是否开发国际与P4产品展开了辩论,浪费了时间。作为营销总监的我是认为第一年必须开发国际市场,仅仅只是每年多增加了一个灰币却可以在第五年将产品投入该市场从而减轻其他市场带来的压力,且在该市场P1P2产品价位与需求一直稳定,若经营得当我将在第五年于此市场投入较大的广告费用争取老大地位;仔细看过供需价位表的同学可能会发现P4较之P3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反而是开发费用高。但是这就是我所认为的P4优势,我不要求

它能赢利多少但是别人放弃了它我就可以用它来争取所有的P4订单,这是后话,我原想第二或第三年研发P4争取在第五年在亚洲及国际市场投入产品,这可以成为一支疑兵,突然出现的P4产品必将接下不少订单,至少可以对没有研发该产品的小组造成压力影响后期规划,已开发P4的小组必将与我组争夺P4的订单。多一组竞争P4那么我组在P1P2P3的压力就将减轻。若对方不为所动我组就将P4与亚洲区域市场相结合进行销售。只要前期经营正确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的计划却被我自己放弃了。

总而言之,这次的沙盘试验让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教育,让我对企业个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深了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可以把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展了思维,得到了提高,启迪颇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