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工作总结

业务学习工作总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好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做到博学多才。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显然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应坚持学习,永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未来的栋梁。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

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是常流水。”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结构更新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也就决定了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必是学习的一生,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了才能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总之,只有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马秀芳

 

第二篇:业务学习工作总结

21世纪的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巨大挑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可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物的主动操作、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进行研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通过本学期的业务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 ,“再创造”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浅谈我学习中总结的一些策略: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课一开始,借助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策略是(1)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图上画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让学生独立认真地看(2)让学生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为了体现学科的整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语文、美术等其它学科加以了解,不只限于数学的角度)通过观察汇报,营造学生想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整理信息 、提出问题

教材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为知识的生长,形成、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线索的。信息是要通过筛选来达到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的这一目标的。 策略是:(1)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有时候教材里先提了问题,可以想引导一下后,还可提什么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可以讨论式提出,也可单独提出,也可按教师的要求提出??(3)问题筛选,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于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教师根据本节学习的重点直接提出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二是学生自己选择要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都要为主题服务,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然后在组内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各组中及时撷取信息,适时引导调控。 策略是:(1)个人或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讨论、或实验、或举例验证??自觉矫正错误,逐步得出结论,教师收集同学们存在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2)组织学生汇报、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到讲坛上去讲,去演示,去填写??,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争论,辨析,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在重点的地方,难点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思考方法,指导解题策略。

4、交流方法、 解决问题

“交流方法”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在方法的理解这一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上

进行有效监控。策略是:(1)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并允许驳斥、批判,质疑释疑,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自由发言,对全班已有各种意见自觉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得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策略。(2)教师了解、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创设恰当氛围,组织学生辩论,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相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为较多学生创造“代表集体”的机会,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

5、尝试训练、灵活应用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在不断的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使得学生切实掌握。在这一环节中既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同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以致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策略是:(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好练习(练习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有趣味性,习题既要有强化新知的单一基础题,又要有动手操作的实践题,既要有突破难点的针对题,又要有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题,既要有以新带旧的综合题,又要有一题多解的开放题)。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分类反馈评价,指导、调控。(2)学生人人完成基础题的练习,低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综合题,中等生在完成综合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提高题,优等生三种练习都完成。

6、拓展创新、体验成功

21世纪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去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体验成功,萌动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感受,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萌发再提问、再创造的欲望。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这一环节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策略是: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好的数学老师必须掌握合适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拥有了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念,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就会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