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2)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1、 学术报告

题目: 线性代数新教材精彩案例

报告人:国家级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尚志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3:0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下午,国家级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尚志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线性代数新教材精彩案例》的学术报告。微积分和线性带数是报告的主题。阐述了代数和几何的相连性:空间解析几何 = 3 维线性代数,线性代数 = n 维解析几何,空间为体,矩阵为用( 矩阵运算解决到几何解,方程组到几何描述到代数语言描述到矩阵运算求解)。几何好看不好算,代数好算不好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代数可以帮助几何计算,几何可以帮助代数理解。

李教授还解释了线性代数题型的难与易。线性代数易可以易到这种地步:即最简单的方程 ---- 一次方程,最简单的函数 ---- 一次函数。线性代数之难在于:抽象。但这并不能怪线性代数抽象,不怪学生,应该怪只为考试死记硬背,而不解决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解方程组只会用中学代入法; 判定方程组解的惟一性不会用线性无关; 算旋转不会用矩阵乘法; 算旋转轴不会用特征向量等等问题。线性代数的教学任务应是学会少量算法,解决大量问题。各种问题à转化(凌波微步)à少量算法,即无招胜有招。通过有招学无招来实现,并积累和使用案例。听取了报告后感觉李教授讲的不是抽象定义和推理,更像是创造发明故事组成的连续剧。学过一点线性代数,不论学得好坏,都会有很大收获。

2、 学术报告

题目:统计学漫谈

报告人:东北师范大学 郭建华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三点

地点: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的郭建华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统计学漫谈》的学术报告。郭教师重点阐述了何为统计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三个问题。统计学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统计学的目的是在有变异的数据中研究和发现基本规律。统计学的长远目标是从所有类型的数据中提取科学的和有意义的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无处不在的。学习统计学的理念:推行有遇见的积极管理,即主动地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管理,将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一切让数据说话。统计学规范:大自然基本上是随机的,真实性只存在于分布函数之中。统计学的根本任务:由data信息探知分布的信息。科学真实的主题是数据的分布,这个分布可以通过参数来描述。因此科学的测量结果本身不再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相反,我们所感兴趣的事这些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估计这些分布的那些参数。把统计学分布视为对他所分析数据集的真实描述,因此只要数据充分多,就能唯一的确知分布函数。统计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模型的创新上,数据的产生机制要在建模中体现出来。通过听取此次报告,加深了我对统计学本质的认识以及建模对统计学的重要作用。建模来源于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深课本与现实的联系。

3、 学术报告

题目:研究生如何做学问

报告人:广西大学李世荣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 10:3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上午,广西大学的李世荣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研究生如何做学问》的学术报告。李教授指出在国内研究生培养中关于研究生如何做学问的问题是没有受到高度重视的,因此在研究生学习的方面常常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研究。作为一名研究生做学问是每个研究者必备的课程,也是每个研究生本质的工作。在我们研究生期间如果学会如何做学问那就说明你是成功的研究者也说明你入门了,否则你将永远被阻止在学问的大门之外。李世荣教授的朴素而简洁的话语使我感觉特别惭愧,因为读研已经一年多了,但是对做学问还是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但同时也使我感觉比较兴奋,因为我知道李世荣教授会在做学问方面给我只带迷津,为我以后做学问做好准备,因此就带着无比期待和渴望的心态听着李世荣教授谆谆教诲的话语以及孜孜不倦的传授使我在做学问方面有了更深刻和更全面的了解。李世荣教授告诉我们做学问首先要搞懂什么是学问,李世荣教授现场提问了好几个同学,大家都没有作出令李世荣教授满意的答案,当时李世荣教授说学问对每个人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但是学问必须是正确的和严谨的,必须有足够的证据和严格的推理,特别是我们数学方面的学问更是要求严格,最后李世荣教授给我们提了一些做学问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4、 学术报告

题目: 有限P群研究的进展与结果

报告人:张勤海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4:00---5:0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17楼学习室三

20xx年x月x日下午,张勤海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17楼学习室三作了题为《有限P群研究的进展与结果》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有限单群的分类问题作为一个古老而经典的问题,已被完全解决。但是有限p群的一般同构分类问题是很困难的,实际上是不可实现的。当n增大时,p^n阶群的不同构类型的个数呈指数增长。鉴于有限p群的一般同构分类问题的不可实现性,很多学者开始试着在某种限制条件下研究其同构分类问题。因而出现了对内交换p群的研究,它是具有最大交换子群的有限p群,并得到了完全分类。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比内交换p群更一般的概念,即A_t群的概念并对此做了研究。通过概念,我们知道内交换p群就是A1群,在A1群得到完全分类后,很多群论学者进而研究A2群,并在众多群论研究者的探索和研究中终于得到了完全分类。A3群的分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很长时间都没得到解决,在很多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及通过张教授团队的努力,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终于对这个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A3群的完全同构分类在群论界中又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对以后的很多群论研究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听取完张教授的报告,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们应持有科学严谨不怕困难态度,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创新,这样才有可能突破问题。

5、 学术报告

题目: 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较研究

报告人:Max stephens 教授 (博导)

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9:30——11:3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1802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上午,Max stephens 教授(博导)在西南大学25教1802报告厅作了题为《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Pro.Max Stephens 报告过程中,从怎样收集数据、怎样分析数据到最终的结论做了详细的讲授。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解释是数学教师所具有的数学知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Pro.Max Stephens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3)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5)按比较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Pro.Max Stephens在数据收集方面:从中国选取了100多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因为在澳大利亚调查需要办理严格的调查手续,所以在澳大利亚只选取了41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 进行问卷调查,因此在中国收集的数据需要在100多名数学教师中抽取41名。最后样本为41名中澳数学教师。借助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再对其做了一致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均值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数学教师在数学知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设计三方面都要略低于澳大利亚数学教师。原因则为中国数学教师只重视考试的内容,轻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通过这次Pro.Max Stephens报告,我对数学教育实证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数据分析的时候 ,要借助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还要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做恰当的数据分析,并事实就是的分析结果,讨论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思考研究拓展。

6、 学术报告

题目:谈谈数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报告人:苏州大学 施武杰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4:1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下午苏州大学的施武杰教授在数学与统计学院25教14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谈谈数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报告。在报告中施武杰教授指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后人的继承和发展,特别对于我们数学学科必须要对数学研究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我们每个搞研究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施武杰教授指出对于数学的这些思考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必须要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并在提出的问题上下功夫,做研究进而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反复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能很好地做到数学研究的继承和创新。通过施武杰教授的点拨是我认识到自己的严重不足。在数学研究上我最缺乏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更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如果能早点听到施武杰教授的报告或许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好地数学研究的继承者了。不管怎样以后我肯定会按照施武杰教授的思路去做学问,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肯定会成功的。施武杰教授的这次讲座,使我对数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也使我对数学的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的感谢施武杰教授这次精彩的报告,听了此次讲座,我真的是获益匪浅!

7、 学术报告

题目: 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

报告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耿直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10:00-11:5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1楼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上午,耿直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1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 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针对科学数据分析问题,介绍如何从数据中挖掘因果关系和评价因果作用:(1)如何区别什么是相关关系、什么是因果关系?(2)如何从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得到的数据构造因果关系网络?(3)如何寻找事物的原因?如何评价外部干预的结果?(4)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确定中间指标和替代指标?因果推断和因果网络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耿教授并介绍了下面若干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

1.井底之蛙:人类就如同井底之蛙,只能观察到自然界的一小部分。如何根据看到的这一小部分推测自然界的奥秘?讨论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区别;介绍为什么利用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以及从统计数据如何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2.替罪羔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替代地使用各种指标来度量某个终点指标或不可观测的潜在指标;例如,血常规化验指标、血压和心电图等作为疾病的生物标记物等。在科学研究中,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或为了现实可行的目的,生命科学家们也常常采用终点目标(endpoint)的替代指标(surrogate point)或中间指标(intermediate point)。我们将介绍目前确定和选择替代指标的准则,以及它们存在的问题。

3. 盲人摸象:网络图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科学系统的描述。我们将介绍复杂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因果网络方法,讨论如何根据数据挖掘多因素之间的因果网络关系结构。

4. 纲举目张:从数据挖掘调控网络或因果关系网络,常常会存在很多因果方向不能确定。如何利用干预试验有效地确定因果方向?我们希望能干预尽可能少的点位,使得网络中尽可能多的因果方向能被确定;达到‘壹引起纲,万目皆张’的目标。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干预试验来区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主动学习方法。

5.寻根问底 + 顺藤摸瓜:探讨来自外部干预情况下如何进行预测的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我们归纳出公鸡打鸣与日出有很强的相关性。也许有人会提出“杀鸡阻止日出”的决策方案。我们将介绍在这种外部干预情况下,采用传统回归模型预测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寻找原因的方法、预测干预结果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报告,我对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希望自己在今后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8、 学术报告

题目: 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

报告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史宁中教授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15:00-17:00

地点:西南大学25教1楼学术报告厅

20xx年x月x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史宁中教授在西南大学25教1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 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把

握数学思想;(2)何为数学思想;(3)何为抽象;(4)什么是推理;(5)抽象的存在;(6)什么是模型。史教授指出基本数学思想不应当是个案的,而必须是一般的。抽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其中关系是重要的。所谓推理,是指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其中命题是指可供是否判断的语句;所谓有逻辑的推理,是指所涉及的命题内涵之间具有某种传递性。在本质上,只存在两种形式的逻辑推理,一种是归纳推理,一种是演绎推理。数学模型的出发点不仅是数学,还包括现实世界中的那些将要讲述的东西。就像建筑桥梁一样,在建筑之前必须清楚要把桥梁建筑在哪里。并且,研究手法也不是单向的,需要从数学和现实这两个出发点开始,规划研究路径、构建描述用语、验证研究结果、解释结果含义,从而得到与现实世界相容的、可以描述现实世界的结论。通过这次的报告,我深刻的理解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模型,为数学由现实到数学、数学内部发展、由数学到现实提供了思维功能,理性地把握这些功能对数学的教学是有益处的。

 

第二篇: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五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下面我将结合所听报告的内容,谈谈这五场学术报告给我带来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场和第二场报告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教授演讲的,虽然她已年过花甲,但她的演讲却是那样的幽默风趣,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她所做的第一场演讲是关于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个主题和我们大学生是密切相关。都说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走上社会难免会要与人打交道,因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显得十分重要。朱青君教授给我们具体的讲解了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的含义极其重要性,并且分析了人际吸引的种种因素,比如身体魅力、个性魅力、才能魅力等等。她得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喜欢你的、赞赏你的、帮助你的人,对你最有吸引力,反之亦然。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对于他人的赞美与赏识。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觅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教授还提到,真诚无私帮助过你的人是和你关系最好、让你最难忘的人。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一个懂得无私帮助别人的人才是最值得相信的人,才是让人最难忘的人。朱教授做的另一场演讲的主题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新思维,这个主题的中心思想是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她说,体验是一种感觉,分为四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审美。而且体验经济有区别于服务业,因为体验经济是从服务中分离出来的,是种迄今尚未得到广泛认识的经济提供物。此外,她还指出,体验是老经济的;“助燃剂”,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全新的体验经济,另一方面,在传统经济行业中也可以开发出新的“体验经济”。伴随着朱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也对“体验经济”这个新鲜的词汇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懂得了“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这一深刻内涵。

第三场报告是先锋书店的总经理钱晓华先生做的,他的报告题目是“读书与创业人生”。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讲他如何一步步艰难创业并最终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书店——先锋书店。他说,一个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镜子,照亮人们的爱憎与渴望。他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先锋书店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即一些高校学子、年轻恋人与先锋书店的渊源。整场演讲高潮迭起,不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在他的演讲中,他提到建议先锋书店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优惠折扣,让他们也能读得起书,因为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要想让农民工真正的摆脱贫穷,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听完这场报告,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真的让我感受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此之外,钱先生的坚持不懈也是我要学习的,先锋书

店由一家小店面成长为如今书店中的佼佼者,我想钱先生肯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坎坷。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道路上的坎坷,磨练了他的毅力,增强了他的斗志,从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第四场报告是位律师给我们演讲的,他讲的是从大学生到大国民——一个法律人的成功学。他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社会现状,指出黑社会的存在是因为白社会有问题,许多的社会机制,包括民意沟通机制、维权机制(法院公正司法)、利益分配机制、社团自治机制、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政信系统)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他还给我们大学生提出很多的学习建议,他说大学生不要为未来用什么才学什么,最优秀的人才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才能学到知识。他所讲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大学生”应该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却是应这样,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塑造的应该都是正面的形象,可是如今一些大学生却变现出一些消极的形象,整天无所事事,逃课,夜不归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的。崔教授还希望我们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服务意识,拥有主动服务的精神,努力做志愿服务获得社会认同,积极融入社会。

第五场报告是河海大学管理学院的黄涛珍教授给我们演讲的,她主要讲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她大致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城市的定位及长三角一体化的热点问题。通过教授的精彩演讲,加深了我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了解,长三角作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地带,一直带动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正在努力迈向国际,努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当然要想实现这个梦想,离不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未来长三角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样的机会。当然,机会只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从现在起,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这五场学术报告不仅让我对其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也让我领悟到了以后该如何更好的听报告。

首先,在听报告的时候,要专心,保持安静。一来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二来也是对演讲者的尊重。在我听报告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居然还带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玩手机,根本不是来听报告的。还有些人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严重影响了别人,而且也是对演讲者极大的不尊重。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有心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做适当的笔记。来给我们演讲的几乎都是教授级别的,这些人都是在学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因而他们的许多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所

以我们听的时候应与演讲者同步思维,简明扼要地记录他所讲的框架内容,又或者是他们所提的新观念、新词汇以及你个人认为比较有深度的一些话语等等,都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的,以便之后的思考。

再者,就是要学会大胆地提问。通常在一场报告结束之后都会安排与会者进行自由提问,而我们大多数人或许因为疲劳或者本身较为羞涩不愿向教授进行提问,白白地放弃了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授们所提出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借这个自由提问的机会,结合自身的专业,联系社会现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对于个人,这既是与主讲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能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这样的自由提问对于思维的拓展和理论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会有不小的收获,提问得到的答案有助于去除疑问、拓展思路。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正确筛选报告。大学里的讲座报告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正确筛选取舍报告是十分必要的。听讲座报告,应该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进行,如果某个报告与自己的课程相冲突,首选的还是课程,毕竟课堂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听一场讲座而错过了几节课程,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不管怎样,还是应该把课程放在第一位。另外,应该去听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兴趣是人最好的导师,一个没有兴趣的人是悲哀的,他的生活会没有方向感。聆听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即不会觉得报告的内容枯燥乏味,相反,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报告。除了选自己感兴趣的报告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报告来听。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你在课堂上的一些空白,而且会拓展你的专业知识,这样以后学习专业课会变得更加轻松。

以上便是我的心得体会,总而言之,这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未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