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典型课例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典型课例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十九中高中语文组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典型课例研究》于20xx年x月被立项为乌鲁木齐市重点课题,编号为:SJKY20xxZO23。一年多来,在各位专家、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顺利,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况

1.本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进行的是课例研究,我们的课例研究以高中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我们课例研究的对象是课堂、学生、教师。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高中语文的经典阅读课,涉及高中语文人教版的五本必修教材,和本市教研中心推荐的三本选修教材的阅读文本。我们把高中阅读课例分为五种类型:现代文文学类、现代文实用类、现代文论述类、古典诗歌类、文言文类。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艺术,打造一套高中语文典型阅读精品课例,按课例类型提炼出五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一般模式,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同时,我们还力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提炼,丰富高中阅读教学理论。

(2)通过本课题研究,增长课题组教师的实践智慧,促使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我校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转化,促进教师团队成果共享,促进我校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我校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同时,提高我校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本课题研究的定位:工作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以问题为先导,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实干为保障。

4、本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设立了三个子课题组,每个子课题组设组长(分别为段希玉、黄莹莹、齐玉,他们是学校的备课组长)一名,采取分工合作方式开展研究。每月召开课例研究交流会,每月开展不同级别的课例研究展示课活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剖析,及时解决。不定期在网上,展示研究过程,分享研究成果;不定期向各级教育网站和报刊投稿。

二、课题研究进展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完成的任务: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完成的任务:

1、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在理论学习、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课题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思路。

2、按照乌鲁木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知书的要求,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论证。

3、组建课题队伍。确定了实验教师,讨论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以及课题组公约等规章制度。

4、积极开展了培训活动。

(1)课题组定期给子课题组印发培训资料,子课题组在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学习。

(2)课题组不定期给课题组成员邮箱发培训资料,并给课题组成员发放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自学。

(3)课题组召开了课题培训会。就本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内容开展培训。

(4)课题组不定期请专家指导工作,培训课题组成员。自治区教研员王耀

芳老师,市教研员岳学贤老师,水区教研员康金娥老师都亲临我校,指导我们的课题组工作。

5、积极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第三阶段 (实施研究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任务:按既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课题组成员牢固树立“工作即研究”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渗透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的子课题组就是学校的备课组,备课组结合学校、水区、市上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各级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和课例研究课题组活动。

2、我们课题研究已开发出以下三种课例研究方式。

“单文本课例研讨”:第一种形式, 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上课老师针对一定的问题就同一文本上几遍课,然后根据观课老师的意见和自己的改进过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数次评课交流记录,如王建鸿老师的《故都的秋》,围绕的问题是“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才能有效”。杨凯老师的大赛课,围绕的主题是“学生活动、教师行为、师生互动怎样结合才合理”。

第二种形式,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针对同一问题,同一文本几个人上课,子课题组数次评课议课,最后一人汇集成果,写出课例研究报告。如吴靖、王建鸿、刘红都上了《兰亭集序》,并获了各级奖项,把她们的课综合起来写成课例研究报告,围绕的问题是“怎样的课才是优质课”。

“多文本课例研讨”: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针对同一问题,就不同文本展开研讨,比如齐玉组围绕“怎样营造古典诗歌高效课堂”,大家上了五节课,有评课议课,有反思,有最后写出的课例研究报告,并提炼出来论文。

“名课研习”: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或课题组成员自选名课研习。如课题组成员去研习特级老师余映潮老师的现场课,围绕的问题是“语文课到底要怎样上,要教给学生什么”。 子课题组还不定期研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的获奖课例,和众多特级老师的课例。

课例研讨时,从上课老师的角度,我们采用了一课多上(杨凯老师的市级大赛课,李娜老师的水区课题展示课,至少上三次才拿出去。);同课异构(20xx年x月黄莹莹组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组都上);异课同构( 20xx年x月份齐玉组围绕“实用类文本有效课堂的一般模式”这一主题上不同的课)。从听课老师的角度,我们采用了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课例研究形式。

3、我们课题组根据具体的课例研究,已初步提炼出“古典诗歌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文言文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4、按子课题组,给每个实验教师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要求实验教师的研究成果及时上传归档。子课题组长及时收集整理了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课例研究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评课稿、论文、课件、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等),子课题组长负责记子课题组活动记录,使各项工作有案可查,便于总结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成果

本课题研究已有以下初步成效:

1.实验教师对课例研究的本质、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2.实验教师对高中语文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力有了提高。

3.实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提高。

4.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5.实验教师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

6.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教研意识,坦诚合作的课题研究团队。

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实验教师的具体成果初步统计:

课例研究资料 45份,教学设计52 份,教学实录 22 份,教学反思 18份,评课稿 15 份录像课10节,课件52个,音频资料8份,论文:22篇

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获奖成果初步统计:

大赛课:全国一等奖1节,全国二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一1节,水区级一等

奖2节,三等奖3节,校级一等奖1节,水区交流课3节。

录像课:全国二等奖1节,自治区一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

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7人次;二等奖3人次。

教学实录:全国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

教学论文:全国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 7人次;市级一等奖2人次,市级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6人次。

教学课件:全国一等奖 1 人次;二等奖 1 人次。

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发表论文初步统计:水区级1篇,市级以上7篇,期中刘红老师的论文《让我们在课例研究的道路上一起成长》发表在20xx年《乌鲁木齐教育》第三期上。

四、课题的后续研究

1.继续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内容,及时收集各种资料,为课题组结题工作做好准备。

2.组织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课题活动等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积极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和论文等,为最终形成的《课题组优秀课例选》(包括各种阅读课型的有效课堂一般模式和具体课例)《课题组优秀论文集》做好准备,并动员老师积极向各级报刊投稿。

3.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通过典型阅读课例的研究,用心归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不同课型的一般模式”,形成可推广和交流的经验和成果,在学校乃至水区、市上逐步推广应用。

4.继续争取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争取水区和学校的经费支持,不断调动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和困难。

十九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典型课例研究”课题组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减负背景下训练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减负背景下训练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溧 阳 市 埭 头 中 学 黄育斌

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尽情挥墨的舞台;也是学生求知学识、茁壮成长的沃土。为了让这个舞台更加绚丽多姿,让这片土壤更加丰厚肥沃,我们确定了“减负背景下训练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研究”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从20xx年x月正式申请、开题,预期两年结题。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语文教材的一次次改革和更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越来越高,而与此相反的是周课时安排有减无增,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到了40分钟之后,总觉得课堂上的这40分钟不够用,每当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没讲完时就听到下课铃声响了,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何种实效地教学手段,如何吸引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等,以此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便成了我们语文教研组行动研究的课题。

二、前阶段研究工作概况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中期研究,使教师进一步转变语文教学观念,通过实践研究,摒弃以往过时的、低效的或是好看不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真正实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最大程度的吸引、融入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切实开展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校本研究,建立“课题进课堂”的课题研究模式,以课题组成员为纽带,带动其他教师密切结合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经历课题教研过程必要的调查(前测、后测)——整理、收集材料——总结等各项活动,并立足于自己或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变化,把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共同分析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问题,总结实验成果。

(3)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课题任务,独立、深入地开展实验研究,再进行组员之间的课题成果交流,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课题研究内容

(1)理论学习阶段首先学习“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教师如何做研究”等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再进入本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课题意识,做到课题进课堂。

(2)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在备课和教案编写过程得到落实,保证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真正实施。

(3)做好课题研究课与课题汇报课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课题经验。

3、课题研究方法

以实践研究法为主,多种方法相结合。通过阅读有关的文献教育名著、教育刊物,查找理论依据;结合专题研究课例,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认真总结反思,撰写案例,并及时交流与提升。

4、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课题分解、交流研讨、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1)下大功夫拓宽理论学习面,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

针对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成员都比较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给本课题研究活动进行定位,即边学习边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理论学习开始就一边组织教师学习课题方案,一边学习“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教师如何做研究”等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理论和经验;在对教育研究与课题研究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才着手就“课程论”“自主探究的理论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课标的解读”等材料。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收获。通过学习,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学的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实用的教学行为,用扎扎实实的课题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进入课堂,人人深入课题研究。

为扩大本课题研究的参与面、力求课题研究有深度、有实效。本课题研究启动后,以学校教研组为中心,由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深入一个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每一位组员在课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再由教研组长负责汇总并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本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5、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学生方面:

①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具有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有改善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上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有所延长,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2)教师方面:

①课题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

②每个教师都研究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开放而实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③教师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能力。

④年轻教师在年级组的课堂研究课活动中展示的课堂教学风采有了质的飞跃,获得校领导的好评。

⑤教师撰写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的语文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实验教师成果见后面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三、课题研究阶段反思

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语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二,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很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每一个过程的参与度和学习反应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第三,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应是积极的,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只停留口头讨论交流层面,未能形成案例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我们非常迫切地渴望得到专家的大力支持。

五、今后课题研究的设想

1.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各项研究制度的落实,使研究真正深入而实效。

2.明晰研究目标,拓展研究内容,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加强课堂提问的实效性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3.继续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做好实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积极撰写有质量的论文、案例等,争取多获奖,多发表。

下阶段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如下:

(1)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加强网站管理、栏目分类设置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学习。

(2)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并及时上传到网站。

(3)增加与学生互动性内容活动的设置

(4)加强对的建设和完善课题网站,使栏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5)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6)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

(7)形成课题研究性报告,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项研究实验工作,力争使科研取得更多成果,获得更大成功。

 

第三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已改)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

     20##年3月,《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立。从成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回顾本课题研究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维度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诱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磨砺坚定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困生” 学习的有效性。

      (2)在小学数学高段的教学实践中把对“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以及转化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及时加以验证和补充,总结出能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3)大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我校高段数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转化“学困生”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于我校高段数学学困生,调查其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弄清学困生与家庭教育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很多孩子的家长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由爷爷奶奶代替的情况较多,溺爱与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2)分析小学高段数学学科学困生的成因,探寻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和策略,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由于我校高段数学学科学困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多数学生家庭教育,文化背景较差,生源素质低、学生学习状况差,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校高段数学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到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我校高段数学学习困难的教育转化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研究准备阶段:(20##年3月——20##年7月)

      (1)学习有关学困生转化的理论,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针对“学困生的数量、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初步研讨整体课题研究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7月)

      (1)落实课题实施方案,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活动。

      (2)学困生分类建档,探索并阶段性总结转化学困生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一年多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各成员的任务明确。研究中我校教师不断探讨、总结,努力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有多人次分别获得市、校教学设计、评课一、二、三等奖,有多人次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这个要求,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2、少数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3、农村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尽管我们对数学学困生加强了教育和转化,但有些家长情绪化倾向较重,往往挫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使得我们的努力半途而废。

      4、由于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非常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当少数学困生经过老师多次教育与转化仍不能脱“困”时,教师有时会失去耐心,从而放弃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转化。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3、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大胆实验,研讨分析,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反复做好少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学困生的反弹。

      4、做好家长的教育培训与沟通,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

      5、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届时,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为确保本课题顺利结题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